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百年谜团:“三水”到底是那三条水?

邮史即历史,通过一张张故纸,讲述中国古往今来、包罗万象的丰富历史文化。视野独特,研究精专,全部原创干货,必能给你启迪与愉悦,从而无师自通!

     作者从1990年推广中国历史文化至今,从无间断。新文章陆续有来,旧文章历久常新。阅读本文约需时3-5分钟,但作者却花了二三十年时间、文献、实物积累。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右下角在看,推荐给更多的同好,让更多人受益,谢谢支持。作者微信号:m52740

一、西、北两江汇流

顾名思义,“三水”这样的地方,肯定就是因为有三条水在这个地方汇流,故才会得名。历史上,全国叫“三水”的大小地方有很多。既有陕西三水县(民初为避广东三水县,改名旬邑县),又有四川三水镇,但现存唯一县(区)则只有广东省佛山市的三水区。

图1、嘉靖皇帝赐给麦福的“太平洲”(1710年地图)

三水于嘉靖五年(1526年)割南海县三都,分高要县十都共十三都而置县,史称“割南分要”,背后推手则是原籍南海县三江都丰湖堡兰溪村的麦福。因建三水县有功,嘉靖皇帝特赐其家乡兰溪村(今涡边村)附近,北江中的一块沙洲给麦福,并命名“太平洲”(图1)。寓意三水建县后国泰民安,天下太平。麦福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有姓有碑有传有记的三水人。

如果有人问学者或邑人,“三水”指的是哪三条水(江)?相信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西、北、绥”这三条江。因为近代书籍、文献、媒体报道,都是这样写的,在近年的反复宣传之下,民间也习惯了这样的说法。

图2、昆都山上看西、北两江汇流

据我所知,从来没有人去公开考证这个说法的源流和是否正确。只是看过三水地图或游客到达三江汇流之处的“昆都山”时(图2),都会觉得很奇怪,这里明明只有西、北两江在汇流,又何以说是“三江汇流”?!

其实在学者或文史爱好者之间,不时有对这个“三江汇流”和三水到底指的是哪三条“水”提出质疑与探究,只是都不得要领,最后更是不了了之。可见在学者和民间,还是有严谨的思考和质疑,即这所谓的“西、北、绥”三江汇流并非所有人的共识。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设立,佛山市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三水是珠三角源头,也即是大湾区之源,近年是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西、北两江交会之处的昆都山也已经重金打造,成为重要的岭南历史文化旅游地标,其赋予的意义非凡。因此对“三水”地名的正确解读更显必要和重要,正本清源,才能显示湾区之源真正历史文化底蕴和厚重的沉积。

“三水”之名早在建县前已经存在,三水建县也是沿续了这个古称。在《宋会要辑稿》记录:广(南)东路市镇;广南东路;端州高要县三水镇,伪汉置,开宝中废,淳化三年复置。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资料,它说明三水镇属于端州高要县,五代十国的南汉(917年-971年)设置,北宋开宝年间(968年-976年)废,淳化三年(993年)复置。这应该是“三水”地名最早的记载,距今约1100年。

这里“镇”指的是军镇,是重兵把守的军事中心,并不是我们一般理解所谓“工商业城镇”。但是,《宋会要辑稿》中提到的“三水镇”,列为广南东路的“市镇”,宋代政府在此有税收,说明有商业活动,可能理解为“工商业中心”更合理些,至少可以说是军事重镇兼具工商业中心。

三水镇之后,昆都山于南宋(约1129年)设斥堠铺,到了明、清两代,更在此设三水巡司,直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因年久失修,加上与胥江巡司相距不远,故决定裁撤。作为历代军事重地,昆都山屯兵历史不下千年之久。

图3、1870年李希霍芬三水游记

早在1870年1月2日,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来到三水,停留了两天(图3),他对三水的描述如下:(1月3日)北江(Pe kiang)和西江(Si kiang)看起来好像在三水县汇合成了一条河。但是在广州时辛普森先生(Mr.Sampson)就告诉过我,实际上这是错误的看法,因为这两条河是独立的,只是它们的河床在三水县非常贴近而已。他对这个地方很是了解,西江一直到入海口都是一条单独的河流,北江则构成了广州附近的三角洲。两条河在此处呈)(形状,它们中间有一条沙洲,只是现在西江水位上涨越过了沙洲混入了北江而已。西江经三水后通往梧州,而北江则是由北向东流,它的两岸都是山,部分地方河和山之间被冲积区隔开。

李希霍芬是世界著名的地质地理学家,对中国地质地理研究的学术成果在业界颇负盛名,这里可以见到他对三水西、北两江汇流以及著名的)(流向分析与简介。

图4、西、北、绥三江卫星地图

打开历代的实测、实拍地图,都可以见到西、北两江在昆都山汇流,西江以)形流向今江门方向,北江则以(流向广州方向,汇入珠江,然后出海(图4)。

二、西、北、绥三江汇流

我们看到现在的主流说法都是“西、北、绥”三江汇流,但三水本地人大多连“绥”(与粤语“衰”字同音)字都不会读。因为这条绥江并非主流,也不在三水,而是在四会县马房位置就流入北江,实际属北江的一条支流,离三水昆都山比较远,有大约16公里之遥。只要稍为看看地图,就知道这个“西、北、绥”三江汇流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完全不符合地理或文字上的“汇流”之意。

但“西、北、绥”三江汇流之说也并非近几年出现,我为了考证这个说法的源流出处,查阅了大量的古文献史籍,目前见到较早让人产生联想的是清末1910年“清理财政局编定”的《广东财政说明书》第六卷(图5)。

图5、1910年《广东财政说明书》误绘的三江交汇图

在这本书最后的附录地图中,就绘有一个抽象广东省简图,其中三水部分被描绘成“西、北、绥”三江汇流。但这只是抽象式的地图,更不是学者研究专著,并不真实。不过对于早年没有来过三水的外地人来说,这个地图确实容易让人产生“西、北、绥”三江汇流于昆都山的错觉,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图6、1926年《广三铁路旅行指南》记录的“东西绥”三江交汇

1926年版的《广三铁路旅行指南》一书,在“三水站”一节中则是这样写的“右为入县城之路,左达河口商埠,即东西绥三江交汇处”(图6),这是我目前见到最早把“绥江”作为三江汇流之一的文献。

其后有关“西、北、绥”三江汇流之说的文献就越来越多了,包括地方比较权威的1995年《三水县志》等地方史志都采用此说。如1988年《三水县地名志》(图7):因西、北、绥三江在县境汇流,取“三水合流”之意,故名。

图7、1988年《三水县地名志》记录的“西北绥”三江交汇

因有官方背书认定,故无论学者还是媒体,大多采用这个说法,无人质疑,最后更是成为主流,也成为今天我们看到、听到的这样。但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西、北、绥三江汇流”之说,还需要继续去考证。

三、西、北、珠三江合流

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古文献史籍中的记录又是怎样?神秘的第三条“水”又是那一条?让我们去深入探究一番。

其实在大量的明朝、清代、民国文献档案之中,无论是邑人、官方、学者的著作或文章,都有一个相同的说法。只是古河流名称与现在不同、表述方式不同,在岁月长河洗礼中不断更替改变,所以给人高深莫测,说法多样的错觉!

以下举例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权威文献,准确解读历史上“三水”地名的真正含意。

1、1948年岭南大学《三水蛋民调查》,此书有多个版本,源于1934年3月岭南学者对三水蛋民的调查报告,在这本书的第34页就清楚地介绍“河口水源来自西北两江。西江由广西而下,北江则由清远和四会而来。三水为西北珠三江的总汇故名”(图8)

图8、1948年《三水蛋民调查》中记录的“西北珠”三江交汇

学者在这里就说得很清楚,西江从广西流来,北江就是清远而来的主流和四会而来的绥江支流合成。另一水则是北江下游流向的珠江,故得名三水。

这是岭南著名学者的严谨调查报告,并非口述历史。连“蛋民”这个名称也相当考究和尊重地方历史。因为在三水历代古文献中,从来记述都是“蛋民”而非现在臆改的“疍民”,其严谨程度可见一斑。这两字尽管意思都是指水上居民,但学者认为原意是不同的,“蛋民”是指内河的水上居民,“疍民”则是指海边的水上居民,这样就简单易懂,方便区分。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珠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珠江,是指珠江支流在广州西北方的“三水”汇合后,由北向南,又从西到东流经广州市区的那一小段河道,而这里所指,正是狭义的珠江。

图9、1870年《广州府志》卷七记录的“西北珠”三江交汇

2、同治九年(1870年)《广州府志》在卷七中,也有对三水的解释:取旧三水镇为名,旧说西江为一水,北江为一水,合流而达省城为一水,故名三水(图9)。

这是最权威的广东官方史籍古文献记录,可见证三水地名由来的官方定义,其中“合流而达省城为一水”就是指珠江,与民国学者所述吻合。

3、历代古《三水县志》中的何维柏序言,这位自署三水邑人的乡贤,他是这样写的“邑当两广之冲,北自浈江,合武水而西;南自牂牁,合漓、郁诸水而东;东距清海,沂石门转折而西,而南会于邑,是为三水”(图10)。

图10、历代古《三水县志》何维柏关于“西北珠”三江交汇

根据目前见到最早的《三水县志》康熙十二年版(1673年)所附之县景图可见,北、西、东三江,其中东江方向正是所指的石门,也即现代的珠江。为方便读者了解,特选用明代姚虞所著《岭海舆图》中的附图为参考,该书没有出版年份,学者根据明代名臣湛甘泉(湛若水)为其作序时间,推定为嘉靖二十一年(1542)。图中可见北江水经古珠江流向石门之位置(图11),这也是最接近三水建县初期的古水道地图。

图11、明代嘉靖年间《岭海舆图》记录的古水道图

我认为,古县志对“三水”这个解释是最早和权威的。何维柏(1510-1587年),字乔仲,号古林,广州府南海县登云堡(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沙滘村)人,寄籍三水县南岸堡。明代名臣,曾读书于南海西樵、三水昆都二山(昆都山上有其读书堂、晒书台遗址)。嘉靖十四年(1535年),考取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升任监察御史,因事离职。嘉靖二十三年(1544),出任福建巡抚,颇有政绩。参奏大学士严嵩,被免职归乡。隆庆帝即位,得到起用,历任监察御史、大理少卿、左副都御史、吏部侍郎。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后得罪大学士张居正,调离京师权力中心,外放陪都南京礼部尚书闲职。何维柏在上任途中再次请辞(另一说是张居正借故奏请皇帝罢了其官职),从此远离官场,回“天山草堂”讲学。他,著述颇丰,曾为明代第一部《三水县志》作序,自署(三水)邑人,万历十五年(1587),病逝,谥号“端恪”,葬于三水区金本芹坑村。

从这可知,他尽管是南海人,但长期生活在三水,对三水有很深的感情,曾在西、北、珠三江合流之地的昆都山结庐读书,日夜观水,自然明白这个三江合流的真正含意和所指。他也是三水建县前后的见证人,所以他的说法实属最地道最权威和最为可信。

以上三种明代、清代、民国,地方邑人、官方权威史籍、学者调查报告,都是权威的解读,无一不指明三水的原意就是“西北珠三江合流”之地。

其实《广三铁路旅行指南》一书所记“东西绥”三江,意思也是相同,只是旅游作者把北江误理解为绥江,实因绥江在四会马房汇入北江之故。而东江刚是指从东边方向流来之水(珠江),故此书所记,仍可以解读三水为“西、北、珠三江汇流”之地。

但这要有很高的专业水平才能理清读懂。也因为该书记入了一条“绥江”,加上又是旅游书籍,受阅群体众多,起到了一定的误导作用!

四、珠江为何流向三水?

为何古人会把北江下游流入珠江段视为汇入三水的一水?这有一个鲜为人知,但又真实的岭南水乡自然现象。只有在三水沿北江地段长期生活过的原居民才会说得清楚,道得明白。特别是一些老人,相信都会记忆犹新。

原来早年海水大涨潮,珠江水就会逆流倒灌,流向三水,至远达今北江黄塘村委会社滘村一带,最后经古芦苞涌等水道流向邑内各处(图12)。所以珠江水倒流就被古人视为一流,因此“三水”原意就是西江、北江、珠江三江合流之地。

图12、1914年测北江社滘村、太平洲、芦苞东海口地图

因近代河道堤围培修加高,河道改造等客观原因,珠江水逆流倒灌已经不再明显,再难有大水倒流到三水了!

在远古时代,西、北两江交汇之处并不是现今这个模样,当年思贤滘尚称“沧江”,非常广阔,中间也没有沙洲阻挡。每当雨季来临,洪水沿西江直冲而下,以万马奔腾之势涌向北江,与从清远方向流来的北江水在古胥江段交汇,最后经芦苞涌流向东海(并非现在的“云东海”)。故芦苞涌水闸位置又称“东海口”,古地名历千年而不变。

图13、1979年学者曾超璇文章中的三水思贤滘一带宋代古河道图

在学者曾超璇的三水古河道研究报告中,就对宋代时期的三水思贤滘一带古河道进行了模拟推(图13),可见到这一带的西、北两江中间尚未形成沙洲阻隔,西江水能直接冲入北江。

图14、南宋杨万里《诚斋集》中的“过胥口江水大涨舟楫不进”

在南宋杨万里的《诚斋集》中,有一首诗《过胥口江水大涨舟楫不进》,生动描述西、北两江在芦苞涌交汇的情景,也可以佐证这张复原地图水平颇高,诗云(图14):

北江西水两相逢,胥口波涛特地雄

万事向侬冰与炭,一生行役雨和风。

急流欲上人声闹,近岸还移牵路穷。

河伯喜欢侬苦恼,并将恩怨恼天公。

从这首南宋古诗中,可以想象当年西、北两江交汇时“北江西水两相逢,胥口波涛特地雄”的激流澎湃壮观景象,见证了千百年前西、北两江古河道的流向与交汇情况。这些都是岭南古河流历史变迁的重要与珍贵文献佐证,也是古芦苞涌成形的直接原因。因为西、北两江在此处交汇,洪水泄流冲出缺口成涌,最后越冲越大,成为重要的岭南古水道。

随着三水于1526年建县,多条堤围筑建或培修加高,原来从西江直流而下到达芦苞涌的洪水减少,西、北两江冲积而来的泥沙在思贤滘一带积聚成新的沙洲。彻底改变了西、北两江河道的走向,沧江也越来越窄。最后在明末(约1600年代)变成较小的河道,已不能再称为“江”。邑人称这种小河道为“滘”,而为纪念岭南先贤何维柏在昆都山结庐读书,明末(约1640年前后)取名为“思贤滘”(图15)。

图15、1819年《三水县志》地图,此时沧江已经演变为“思贤滘”

三水位于“三水盆地”的中心位置,三水盆地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北至广东清远,南至南海九江,西至高要广利,东至广州黄埔港。它是广东地质学研究中知名度和资料最丰富的两大型红色盆地之一。三水盆地形成于1.3亿年至4000万年前,最早是一片广域的河流,经过剧烈的地质运动,沉积演化为盆地。

早在1870年1月2日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来到三水时,已经在河口北江边采获植物化石。上世经70年代三水各地陆续出土大量、丰富的鱼类与动植物化石(图16),其中就有极少量的海洋生物化石。这些出现在淡水地区的古海洋生物,同样可以证明海水从古珠江倒流进入三水,从而为三水带来了这些海洋生物。

图16、1977年三水挖掘出的鱼类古化石

珍贵的海洋生物化石,见证千万年来,海水一直从古珠江倒灌进入三水地区的自然景观,是“珠江”为“三水合流”之一的又一实证。

五、结论

对比近代才出现的“西、北、绥三江汇流”一说,这些历史文献与古人所述才经得起历史的验证,也符合岭南地理变迁、自然水文现象。

有关“三水”原意是指“西北珠”三江合流的古文献书籍还有很多,事实无庸辩驳。在此也不作过多举例,有兴趣的同好可以多加验证,自能明白其真确性和权威性。

三水地孕育了生命与岭南文化,三水作为珠三角之源、粤港澳大湾区之源,实有必要正本清源,一来尊重历史事实,二来符合自然发展规律,三来更添历史文化底蕴,更显高端大气上档次。

因此我强烈建议有关部门,正视历史,尊重自然,为“三水”正名:三水-西、北、珠三江合流之地,故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清代珠江沿江城市空间分布及特征
中国珠江概况
珠江流域全貌▼
华南地区河流湖泊的绘制(十四)
珠江、韩江、鉴江、漠阳江四大流域;滨江城市
图说中国的54条主要河流,您到过几条?0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