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有朝廷的姑息养奸,哪有造反的胡人安禄山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长安


公元736年,大唐都城长安的皇宫。刚刚从东都洛阳赶回视察关中地震灾情的唐玄宗李隆基正在看着一份奏折,折子里面的内容是时任范阳节度使张守珪请求斩杀“番将”安禄山的汇报,原因是安禄山打了败仗。


奏折的下面有宰相张九龄大人的批复意见:当年司马穰苴出兵,是先杀了违犯军令的庄贾;孙武要号令三军,也必须斩杀吴王的妃嫔。凡事都要遵循法度,安禄山战败,按照军法应该处死。

李隆基合上奏折,思前想后。这些年,唐朝的边疆民族政策一直是“和为贵”的指导思想。在开国元勋李靖、徐世绩、侯君集等人的努力下,安禄山所在的辽东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大量的分裂分子和极端分子被镇压,直接促成了唐朝初年的稳定局面。


然而这一切,都在媚事宰相李林甫当政后,彻底改变了。


中书省首先发布由皇帝签署的《关于加强辽东地区“胡人”干部任用的通知》:大批契丹、奚族、粟特族、回鹘族干部已经成长起来,中央政府将有计划的撤回支边干部。盛世之下内陆早已不闻金鼓,不习攻战,统领边军的将领也逐渐多由胡人担任。


励精图治的李隆基被天朝上国的美梦冲晕了头,满以为只要边疆的这些民族富裕起来,发展当地生产力,文化得到充分的传承,他们就会坚定不移的拥护朝廷,维护唐帝国的统一。

李隆基的这一做法,遭到了朝中许多有识之士的反对:华夏民族乃文化认同而非血缘认同。任何一个民族都文化都有其狭隘和自我的一面,这是适者生存的基本法则。唐帝国幅员千里,民族不计其数,如果个个都无视国家民族大义,强调其特殊性,强调自我发展,后果不堪设想,更有亡国灭种的危险。南北朝时期,羯族侯景起兵的时候仅仅一千人,然而就这一千多人杀的江南“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倘使羯族整族未灭,那华夏族要受多少灾祸?


可惜,这样的声音太弱小,有些大臣收了番将的贿赂,不断的替他们说话。


此刻的李隆基还是没有醒过来。对于边疆番将和番民,要坚持少杀、慎杀,团结大多数,教育大多数,挽救大多数,解脱大多数!重罪轻判、大罪化小、小罪化了,让他们感受我大唐恩德。


于是,大笔一挥,安禄山逃过一劫。

二、范阳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范阳在唐帝国失败的民族政策下,天空的颜色逐渐变了!

大批的支边干部从范阳等边镇返回长安和洛阳,最开始还没什么不同,但是后来地方上的局势开始紧张起来,范阳、平卢等多地发生了骚乱,一些粟特人上街游行,高喊“唐人滚回去”,普通百姓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农业生产明显下降,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盐铁业也受到冲击,以前那些受到打压的、主张脱离唐朝政府的分裂分子纷纷被“拨乱反正”,进入政府部门担任要职,而且将唐朝奉为国教的道教列为不受欢迎的宗教,将北方靺鞨、室韦、契丹等游牧民族信奉的萨满教奉为正统,并到处建立萨满寺。


这些人变本加厉的仇视唐朝政府。


消息传到长安,一些大臣们纷纷要求取消现现行政策,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以免范阳、平卢等地区成为朝廷的祸患。一位御史大夫向李隆基进言:“当年高祖、太宗开朝之初,为争取边疆民族支持,朝廷将民族矛盾简单对应为华夏族对其他民族的压迫,随之采取包括认错、补偿在内的一系列动作。这一形式在早期的确团结边疆民族,减少统一阻力颇为有利,但是这种做法隐患重重。如果再撤回支边干部,任由安禄山等人在辖区发展极端XX主义,不重视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很可能会产生分离情绪,最后导致叛乱。


另一位御史大夫说:“臣附议!皇上近期在安西(靠近回鹘)、范阳(靠近契丹)、河湟(靠近吐蕃)、剑南(靠近南诏)、安南(越南)等边疆番人聚集地推行柔性策略,每年的钱粮更是源源不断的输送,然而各地的叛乱并未减少,甚是部分地区出现大规模屠杀我大唐子民的恶性事件。如今范阳的形势如不加以制止,很可能会被其他地区效仿,动摇国本啊!”

李隆基一听哈哈大笑,他治国多年,自认为天下太平,哪里会觉得以后国家会混乱。


于是对大臣们说:“爱卿不必多虑,叛乱一事多发生在朝政混乱,百姓难以生存的时刻,可是现在国富民强,百姓安康,就算是范阳的番将有心谋反,谁又会追随他们呢?”


李隆基当鸵鸟,但事情总要解决吧,政府官员们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提出了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案:对于分裂势力,要加强调查研究,分化瓦解。对于那些本人及其亲属,要加强思想教育,对他们的子女读书和就业提供优惠;对极少数的人错误言论,要批评和驳斥。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三、手段


安禄山想不想反?当然想。只不过时机还不成熟,他要做好战争前的各种准备。


一次去长安觐见,李隆基拍了拍安禄山腐败的肚子,问:你这胡人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呀?怎么这么大呢?安禄山无比忠诚的回答:“什么都没有,只有对陛下的忠心!”忽悠住李隆基,安禄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首先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胡人军队和萨满教,打压那些忠于唐朝的官员和百姓,这些人被打杀驱逐,背井离乡,范阳周边有些地方四五十公里内没有一个唐人!

接下来为了壮大军政实力,安禄山动员自己控制的粟特族人,考取唐朝的公务员,加入自己控制的军队,通过渗透达到控制军政大权的目的。鼓励自己控制地区的人们积极生育,逐步取得人口优势。暗地里通过萨满寺作为代理人,与唐朝地方政府讨价还价,表面上是政府与教众沟通的桥梁,实际上却架空了地方政府,成为实际控制教民的领袖。


为了封赏手下,安禄山请求李隆基多给他一些晋升将军的指标,原本将军晋升的指标是有限的,但是安禄山狮子大开口,李隆基欣然应允,一次性给了安禄山500个将军指标,2000个中郎将指标。

天宝十四年正月,安禄山的副将何千里来到长安,向李隆基带来的安禄山的新要求:用32名番将代替原来的32名中央直接任命的将领,朝廷居然答应了!


至此,安禄山完全掌握了范阳、河东、平卢三镇的军政大权。


为了不被李隆基觉察到谋反的企图,在安禄山的授意下,萨满寺出高薪聘请特务在长安打探关于安禄山的不利消息,并且绕过京兆尹府,直接找对安禄山不满的人员“喝茶谈话”,直接威胁举办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萨满寺还组织”人员”在长安办各种小报,贿赂长安各级官员,封堵涉及安禄山的负面消息,暗杀对安禄山不利的军人、官员和批评他们的社会人士。在不断地的压力之下,长安各级衙门、大报小报、文化戏剧等都形成了一股“自我审查”思维定式,谁也不再敢提安禄山试图造反的事情。


至此,安禄山完全控制住了舆论,遮住了李隆基的眼睛。

安禄山明白,经济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无论什么形式的战争和军事行动,都必须有相应的经济力量作为支撑,在战争初始阶段,战争策源地必须要能提供充足的粮饷与兵员。


除了大量骗取朝廷的财政补贴之外,曾做过互市郎的安禄山,对商业运作也是相当的熟悉,他派出众多商人到全国各地经商,每年的经商所得,都被他储存起来,留着将来做大事。他还在唐朝商务部注册了“萨满”商标,开发“萨满”特色食品,远销西域、辽东和吐蕃等地。唐人吃萨满食品的人越多,安禄山就越有钱。


至此,安禄山完成了战争之前的经济准备。


四、屠戮

公元755年,安禄山亲率15万大军于范阳起兵,一路南下,兵锋直指长安,烟尘千里,鼓噪震地。公元756年,破潼关,长安尸横遍野.......


做号艰难,随心打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隆基是如何打破自己亲手构建的大唐盛世的?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80章)
安禄山献宠
把唐朝讲给你听——走向盛世(46)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不是唐玄宗,而是他,一举措贻害无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