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短期看成绩,中期看兴趣,长期看格局:家长怎样决定了孩子的前途!


不要天天盯着孩子每天的作业和考试,应该关心孩子的兴趣,了解孩子的天赋所在,最终帮孩子找到人生的价值所在,让他的生命从此有了存在的意义。


01

当谈论教育的时候,我们要谈论什么


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在谈论第一个层面的教育,这些话题他永远聊不完。如果你跟他交流下兴趣、天赋,他还有可能听你说几句,敷衍一阵。


但是,你如果跟他聊人生和生命,他准会让你“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我其实一直都在想:作为家长,我们到底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样的责任。


或者说,什么样的家长,才是合格的、称职的家长呢?还有,家长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呢?家长的哪些特质,对孩子的教育起决定性的作用呢?


总之,一句话,孩子的前途,由家长的哪些东西决定?


我有一位老朋友,也是我近20年的老师,他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老师,是具有传奇性的一位神人,理科读的清华,文科读的北大,看问题经常直指本质,对趋势的判断异常精准。


他在谈到家庭教育的时候,提出了三段论:


家长看孩子的发展,短期看成绩,中期看兴趣,长期看格局。


我忽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就是为什么有些家长总是特别焦虑、紧张、纠结,就是因为家长一直都在“短期”的圈子里打转,从来都没有前行一步!


02

只盯着孩子的成绩,会被成绩牵着鼻子走


孩子的成绩,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通常意义上,我们会简单地划一个等号:好成绩=学习好,学习好=好学生,好学生=好名校,好名校=好前途。


但是,我们都知道,好成绩就是用一套标准的试卷,去考不同的学生,分数越高成绩越好。那么,还原到本质,好成绩说明了某位同学在这套标准的评测下,赢了其他同学。


这都是在“对知识掌握”的范畴里的评测,并不是在“知识使用”上的考量。


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如果只用一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孩子,就会面临两个情况:


第一,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好,皆大欢喜。

第二,孩子的成绩不好,着急上火。


成绩好的,家长自然鼓励,并期待孩子能够一贯保持这个优势。当然了,我们也都知道,有一些天生就是学霸的孩子,可以一直都保持着好成绩。


但现实的情况,大家其实都知道。成绩好,有可能是一时的,小学好了,中学就一般了;中学好了,高中就一般了;高中好了,进入名牌大学后就一般了。还有的,就是某个学科好,其他的一般了,也就是所谓的“偏科”现象。


无论是哪种情况,家长都会努力去维系这种“成绩好”的状态。比如,不让孩子玩游戏、读闲书,担心耽误功课;不让孩子假期去度假,抓紧时间上补习班;不让孩子发展自己的业余兴趣,等考好了再画画、唱歌……


总之,孩子的教育,都是以“成绩”为指挥棒,全家人都围绕着“成绩”团团转。


久而久之,孩子的评价体系就变成了“唯分数论”。


无论孩子的成绩好还是不好,只要孩子能够一直都保持“热爱学习”的状态,家长就是尽到责任了。反之,如果孩子的成绩还可以,但已经开始厌恶学习了,那么,家长应该反省自己在教育上出现的偏离。


03

兴趣如果高于成绩,可以当饭吃吗?


如果家长过了“成绩焦虑”这一短期考验,就要面临着“兴趣”这一中期考验了。


这和家长自身的人生经历、职业发展都有深切的关系,这无可厚非,非常正常。但是,家长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拥有“建议权”还是“决定权”呢?这就很值得商榷了。


比如,我的父亲是农村参军的,后来进入航空学校,毕业后担任了空军的机械师。他自己的命运因此而改变,也很希望我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拥有一技傍身,一辈子不会饿肚子。


所以,当我从小就喜欢阅读和写作的时候,他就很不以为然,到了高中分科的时候,我一提到自己想上文科班,就被父亲斩钉截铁地驳回了。


当然了,我最终考上了工学院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但是因为实在读不下去而被学校勒令退学。这时,父亲也就妥协了,说你还是学你喜欢的东西吧。就这样,后来又辗转了好几年,最后还是进入到了媒体行业,做了记者。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我对兴趣、职业、人生,有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每个人喜欢什么,是装不出来的。我曾经很努力想说服自己做一个很棒的工程师,做一个很好的营销人员,做一个很好的公务员……


但无论我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我自从进入媒体行业以来,每一天我都特别自在,就算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我也有信心去面对和解决。


我曾经遇到过很多家长,为了把孩子的兴趣给扭转到“他所认可的方向”上,费了很多精力,和孩子较了很久的劲儿。但是,实际的效果并不明显。


我想,我的父亲曾经想用他的经验来引导我,反而使我走了弯路。那么,我就不要以我的经验来引导自己的孩子了。


再说了,我们的孩子,生活在20年后。如果用20年前的见识,来指导孩子未来的成长,肯定是不靠谱的。


其实,人到中年,我越来越觉得,无论哪一个行业,做好了都不容易。既然想做出一些成绩,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代价,那么,为什么不干脆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呢?!


04

更大的格局,是生存和幸福的必需品


我们再说说家长格局。


这里所说的格局,并不专属于大城市、收入高、学历高的家长,任何对人生理解足够朴实的家长都可以拥有这样格局。


这个格局,更多的是指家长为人处世的准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价值观。


我有一个朋友,陕西农村出身的,北大毕业,三十多岁就把企业拿到纳斯达克上市了。就是这样一位青年才俊,我见到了他不识字的母亲之后,就深深地理解了这位朋友身上所拥有的优良的品质的来源了。


他的母亲朴实、真诚、坚韧,而且具有一股侠义之气。我朋友的精神品质几乎都来源自于他母亲。


我想,当我们把格局定义于对人生,对世界的理解的时候,就给很多家长减少心理上的压力了。


有人说,说到格局,难道不应该是知识更深厚,视野更宽广,才能拥有更大的格局吗?其实还真不是。有的人事业很成功,但依然会教孩子去钻营取巧,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


真正的大格局,是经受时间考验的,是适应不同时代的,是可以应对人生跌宕起伏的……而拥有这样大格局的家长,其实可以是生活在任何一个城市、乡镇、农村,从事科技、教育、文化、服务、经营店铺、开饭店、做裁缝、种植果园等等,任何一种行业;拥有博士、硕士、学士,或者没有上过大学,只会简单地阅读,甚至没有什么文化的——任何一位家长。


最后,关于家长可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有答案了:


不要紧紧盯着孩子每天的作业和考试的成绩,家长要关心孩子真正的兴趣,了解孩子的天赋所在,最终帮助孩子找到人生的价值所在,让他的生命从此有了存在的意义。


这就是家长能够给孩子的最好的教育,而且,每个家长都可以做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短期看成绩,中期看兴趣,长期看格局——家长怎样决定了孩子的前途?
三流家长看成绩,二流家长看兴趣,一流家长看格局
听说你在为孩子下一盘很大的棋......
“快乐教育”怕毁前途,“鸡娃教育”怕毁童年?家长有一点没做好
短期看成绩,中期看兴趣,长期看格局!千万别做短视的父母
孩子成绩不好的前途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