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西农业大学语文总复习一

《离骚》

1. 我国古代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是什么?作者是谁?

2. “离骚”有哪几种不同的意思?本文的思想内容是什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格形象?

3. 构成本文浪漫主义风格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4. 举例说明作品中香草的比兴或象征意义。

答案:

1. 我国古代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是《离骚》,作者是屈原。

2. “离骚”主要有三种意思,一指“遭遇忧愁”,二指“离别之忧”,三指“牢骚”。本文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作者执意改革政治以振兴楚国而不为君王所信任;作者追求、坚持高尚的道德操守而遭到党人的诬陷诽谤;作者深情眷恋着祖国却一再受到排斥和打击。本文体现了屈原献身祖国的满腔热忱,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正直高尚、处污泥而不染的伟大人格。

3. 主观情感色彩强烈、大量采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以香草美人作比兴象征,是构成本文浪漫主义风格的三大要素。

4. 《离骚》诗中各种香草比喻内在美好品德或人才,诗人以佩带“江离”、“秋兰”等香草的行为表示保持操守、增进才干,以“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等采摘香草的行为表示加强自身修养,以“众芳芜秽”表示人才的蜕化变质,“荃不察余之中情兮”中以“荃”比喻楚怀王。诗中还以“美人”比喻君王或自喻,“恐美人之迟暮”表示君王要珍惜年华,及时建功立业,“众女嫉余之娥媚兮”比喻自己的高尚品德遭到奸佞小人的诬陷诽谤。

《秋水》

1.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2. 本文是怎样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的?

3. 本文的论证方法有什么特色?

4. 简析题

(一)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请回答:A.这里说明了人的认识要受到哪几方面的限制?B.这里采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二)阅读庄子《秋水》开头的一段描述: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请回答:A.这里所描绘的“河水”与“北海”两种景象形成怎样的关系?B.庄子展现这种关系是为了阐发什么道理?

(三)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请回答:A.庄子用这段话来说明什么道理?B.这一段文字体现了《秋水》写作上的一个什么特点?

答案:

1. 本文的主旨: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人们不可囿于有限的知识而自满自足。

2. 首先,在整体构思上,虚构了一个河神与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其次,在展开说理之前,先设置了一段对河水与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陪衬河神与海神的不同的认识境界;再次,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揭示深奥的哲理,使抽象的结论蕴含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3. 本文在论证方法上的特色:先拿河水与海水对比,说明河伯的小和海若的大,再拿海水与其它事物相比,说明海若在自然万物中的小。文章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逐层推进,使结论自然地凸显出来,令人信服。

4. (一)A 说明了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时间和教育等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

B 比喻和排比。

(二)A 两者构成对比关系。B 文章以具体景物来比喻河神与海神的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说明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三)A这段话说明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个人不可骄傲自满。B 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归园田居》

1.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这首诗可以分为几层?请说出每层的大意。

2. 举例说明本文运用对比和比喻手法的地方,并说明其表现作用。

3. 为什么说这首诗“质而实腴,淡而有味”?

4.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有什么双关意义?

答案:

1. 本文抒写了诗人崇尚自然的心态,表达了他归隐田园后的喜悦心情以及他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全诗共分三层,前八句写诗人从出仕到归隐的经过,表达了他追求自由、崇尚自然的心性;中十句描写庭院和农村的自然景色,重在体现他适意田园、清静安宁的心境;最后两句表达归隐田园后的喜悦心情。

2. 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俗韵”和“本性”、“丘山”和“尘网”、“羁鸟”和“旧林”、“池鱼”和“故渊”、“樊笼”和“自然”等,将诗人的喜恶情绪和情感倾向表现得非常鲜明。诗中的比喻如“尘网”和“樊笼”比喻仕途的束缚和险恶,“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包涵多重喻意:“羁鸟”、“池鱼”比喻官场的狭隘、禁锢,“旧林”、“故渊”比喻田园的广阔、自由,这两句诗的总体喻意是诗人对解脱困扰、重返自然的向往、追求。这些比喻使诗的旨意更加鲜明生动。

3. 本诗语言质朴,几近口语,平易自然,形容词较少,无雕琢痕迹;诗中描写的景色也是农村常见景物,体现出清新淡远的审美情趣,其中包含的人生道理却耐人寻味。

4.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既指庭院卧室的干净清闲,也指诗人内心的安宁纯净,不受世俗的干扰。

《饮酒》

1.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全篇的纲领是什么?

2. 本诗可分为几层?概括每层的大意。

3. “心远”和“采菊”有什么寓意?将“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换成“望”字有什么不同?

4. “此中有真意”的“此”指什么?“真意”又是指什么?

5. 为什么说情、景、理结合是本诗的主要特点?

答案:

1. 本诗的主旨:抒写对田园风光和农耕生活的热爱,显示对世间喧嚣的厌恶,反映作者不慕荣利、脱俗的思想品格和安于隐逸、悠然自得、洁身自爱的真挚情怀。全篇的纲领是“心远”两字。

2. 这首诗可分为三层:前四句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世俗的虚静忘世心态,中四句写静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的物化忘我心态,最后两句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

3. “心远”即忘世、淡泊、超脱的志向。“采菊”表明自己高洁脱俗的情致。“望”是有目的地远眺,主体意识较强,“见”是无意识地看到,“见”字更能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态以及物我浑化的境界。

4. “此”可指山中景象或作者的隐逸生活。“真意”指的是诗人由“心远”而融入大自然时所感悟到的自然和生命的真谛。

5. 本诗景中含情,情中见理,理贯全篇,既富有情趣,又饶有理趣。如“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是写景的句子,又蕴含作者悠然自得的情趣和物我两忘、物我浑化的理趣。

《定风波》

1. 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2. 这首词的主要艺术特点是什么?请具体说明。3. “吟啸”且“徐行”,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有什么比喻意义?“山头斜照却相迎”暗示什么?如何理解“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

答案:

1. 这首词抒写了词人当时被贬黄州、备受打击后胸怀旷达、淡泊人生、意存退隐的心情。

2. 这首词的主要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隐喻寄托、即小见大。词作写的是眼前景,想的却是心中事,以自然风雨的“小”隐喻政治和人生风雨的“大”。

3. “吟啸”且“徐行”,描写了词人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镇定自持、泰然处之的心态。“竹杖芒鞋” 指条件简陋,这一句隐喻远放江湖、安步当车实胜奔走官场,因而非但无所畏惧,反觉一身轻松。“一蓑烟雨”表达了自己乐观旷达,愿在浩瀚天地中度过一生的心意,意存退隐。“山头斜照却相迎”暗示自己晚年或尚有希望的达观。“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比喻政治失意,遭受打击,“晴”比喻政治得意,被重用受宠。

《前赤壁赋》

1.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文章以什么为内在的写作线索?

2. 简析本文是如何做到情景理有机结合,体现出理趣之美的。

3. 请说明本文采用主客问答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

4. 作为文赋,本文在语言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

1. 本文提出了“人生有何意义”这样的哲理命题,表现了作者虽然身处逆境,却能忘却一时得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内在的写作线索。

2. 文章的第一部分描写清风、明月、江水,是借以抒发飘飘欲仙的快乐之情,做到了因景抒情,情景相融。第二部分的歌声、箫声、主客对话,其背景仍然是江水、明月、清风,这一江上风景又为作者的悲愁心情渲染了气氛。如“羡长江之无穷”抓住了江水,“抱明月而长终”扣住了明月,“托遗响于悲风”扣住了清风。第三部分发表的关于“变”与“不变”的哲理性的谈论,也是根据江水、明月阐发出来的。形象性、情感性、哲理性的统一使本文充盈着诗情画意和理趣之美。

3. 本文继承了赋家常用的“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表现手法,主与客实际代表了作者内心矛盾的两个方面: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但主之口表达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这一艺术构思,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创造。

4. 本文大量运用了排比和对偶,句式时骈时散,错落有致,声调和谐优美,虽是赋体,却有散文的行云流水。

《不朽----我的宗教》

1. “三不朽说”的内容是什么?作者认为“三不朽说”的缺点有哪三层?

2. 作者自己提出的“不朽”理论是什么?

3. 为什么说这篇文章“论题重大却能深入浅出”?

答案:

1. “三不朽说”指的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作者认为它的缺点有:一是只限于少数人,二是没有消极的制裁,三是所说的“德、功、言”的范围太含糊。

2. 作者自己提出的“不朽”论是“社会的不朽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组织,一切的“小我”之间,“小我”与社会“大我”之间,都存在着历时的和共时的、直接的和间接的紧密联系,因而个体“小我”的善恶功过,都与社会“大我”一样是永存不朽的。每个现在的“小我”,都对社会的“大我”的“无穷过去”和“无穷未来”负有重大责任。

3. 论题重大却能深入浅出,是本文的基本特色。作者用大量古今中外的实际事例来说明道理,增强了论理的现实感和启发性,使复杂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此外,文章整体行文口语化,很少用哲学术语,也使人感到质朴而亲切。

《冯谖客孟尝君》

1. 冯谖初为门客却频争地位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形成他这种自信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

2. 冯谖、孟尝君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二者之间形成什么关系?

3. 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1. 冯谖之自信,从主观方面看 ,既源于他卓越不凡的见识与才华,也源自于他对孟尝君礼贤下士以巩固其地位的心理的准确把握。从客观方面看,他所投靠的孟尝君素以好客著称于世,冯谖此举即使不奏效,也不至引起祸端。

2. 冯谖的性格特点:深谋远虑、报效知己、不甘居人下;孟尝君的性格特点:目光短浅、宽容大度、礼贤下士。两者形成对比关系。

3. 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色是欲扬先抑、层层深入。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厌足的小人。这是抑。然后写他自告奋勇为孟尝君收债“市义”,营就“三窟”,展示其卓越不凡的见识和才华。这是扬。由此可见,冯谖起初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孟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这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一波三折、生动有趣的情节,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江西专升本考试网/培训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期末古诗文主旨归纳
名师课堂: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实例讲解
高考易错题解题方法(5)古诗鉴赏答题技巧规律总结
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一)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大全
《_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优秀 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