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针札记:经络同气

三焦同气,明确了上中下三部的同气对应关系;经络同气,则是明确三阴三阳经络之间以及任督二脉的同气对应关系。

经络同气就是同名经同气。经的名字相同,他们之间就是同气关系。

比如说阳明经,不论是手阳明大肠经,还是足阳明胃经,都属于阳明同气。若前额不适,三焦定位为上焦,经络为阳明经,那么,既可以在手部合谷穴附近求阳明同气,也可以在足部陷谷穴附近求阳明同气。

再比如太阴经,不论是手太阴肺经,还是足太阴脾经,都属于太阴同气。若肩部太阴处屈伸不利,那么,即可以在对侧手部经渠穴附近求同气,也可以在足部三阴交穴附近求同气。

其他几对经络,可按这个方法类推。

任督二脉一般以其交会穴作为同气点,比如督脉可用手部的后溪穴与足部的申脉穴,任脉可用手部的列缺穴与足部的照海穴。

也可以与任督二脉相关穴位直接求同气,比如督脉选用头部的人中穴与手部的后溪穴、足部的申脉穴,任脉可选用头部的承浆穴与手部的列缺穴、足部的照海穴。

头部被列为禁针区域,但在急救和特殊情况下可以取穴,一般选用百会穴、四神聪穴、人中穴、承浆穴、印堂穴等几个常用穴位。

经络同气大大简化了黄帝内针的学习方法,本来手足六阴六阳,现在只要记住三阴三阳就好,也不用去记所对应的脏腑名称。

也就是说,初学时记住阳明、少阳、太阳、太阴、厥阴、少阴以及任督二脉即可,黄帝内针求的是同气。

从这个角度来看,黄帝内针确实是一个处处体现简易的针法,以同气为根本,执简驭繁、执两用中,促进人体阴阳自和。

经络同气主要有手足三阳经同气、手足三阴经同气、头手足经络同气、手(掌)头同气、颈项经络同气、肩部经络同气、腰部经络同气、三焦经络同气、任督二脉同气,从不同角度讲解黄帝内针的同气对应关系。其中手足三阳经、手足三阴经同气是基本的同气对应关系。

三焦同气和经络同气,这两个层面的同气关系是辨证施治的必经之路。问诊识证,先要明确症在三焦的哪一部,然后辨明在哪一条,或者哪几条经络,明白是在经,还是在络。

黄帝内针要求在经刺经、在络刺络,有时患处所对应的同气点不一定在穴位上,那就要在相对应的经或络上寻找进针点。换句话来理解,在对应同气经络上的任何一个点,都有可能是下针的同气点。

人体上下处处有三焦、处处是经络,也就意味着处处可找同气。从理论上来讲,身体的不适,若在黄帝内针的适用范围,就有解决的可能性存在。

同气离不开三焦,离不开经络,两者常常是互参互求,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所谓穴在心中,说的其实也是同气相求。

张三针笔记

三生万物   针行其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针指针之鼻塞、流涕、头痛、眼部不适
头痛是件让人头疼的事,黄帝内针这样应对
《黄帝内针读书笔记》
《黄帝内针》内针规范
手足三阴经之太阴、少阴、厥阴同气
学针札记:手足三阴经之太阴、少阴、厥阴同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