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脊柱正中痛的方便法门

脊柱正中痛,一般是因为脊柱的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损伤,或脊柱移位引起。

临床通常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单个或者相邻近的多个棘突、棘间有压痛,这个压痛比较表浅,是棘上韧带或棘间韧带的损伤。

另外一种,是棘突和棘间找不到明显压痛,只有在棘突的两旁,用手向下、向内按压才能发现压痛,有的是单侧痛,有的双侧都痛,这是多因为脊柱移位引起的。

脊柱正中痛,可以理解为督脉的病变,传统的刺法有在局部施针,也有用远端的取穴法,如:颈椎段酸痛,用承浆、后溪,胸椎段酸痛,用中渚(脊间心后痛者,针中渚而立痊《流注通玄指要赋》),腰椎段酸痛,用人中、曲池。

这些常规的针刺方法都可以起效,但还有一方便法门更加的简单和温柔,就是用头针治疗脊柱的正中疼痛。

头颅是由好几块头骨组合而成,各块骨头之间形成了冠状缝、矢状缝还有人字缝。

这几条缝隙就像一个人趴在头颅上,冠状缝是双上肢、人字缝是双下肢,剩下矢状缝就是人体的脊柱了。

治疗脊柱正中痛,主要在矢状缝上做文章。

头穴与脊柱对应

  • 神庭至前顶是颈椎段(矢状缝与冠状缝交接是T1

  • 前顶到后顶是胸椎段(百会是T10

  • 后顶至强间是腰椎段(后顶是L2)

  • 强间到脑户是骶尾段(脑户隆起处是尾骨

这种方法比传统的更加省事简单,只要对准病位,在头上向下平刺相应的脊柱段,有针感得气,就很快起效,而且还方便患者活动疼痛部位来验证针法是否得当。

特别对于怕针的患者,或小孩子,更加实用,因为一针就够了,而且扎在头后边看不见,也不会很痛,恐惧感会大大地减少。

因此,临床要有脊柱正中痛的患者,我也常常喜扎头针作为首选针法,如果针后无效,再去局部直接针刺韧带或刺络,或矫正脊柱。

除了上面所讲的脊柱与头针的定位法,还有另外一种定位法可以参考。

这是台湾宋文靖医师的经验,他将百会至脑户这一段来对应整段的脊柱,他觉得疗效也不错。

具体对应法是

宋文靖对应法

百会对应颈椎

百会至后顶对应胸椎的上下段

后顶至强间对应腰椎

强间至脑户对应骶椎,脑户的上下对应尾骨

这两套全息对应的取穴法,可以互相参考,只要病位对应正确,针感得当,多能取效,是一种不错的取穴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脊椎小关节紊乱(颈、胸、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推拿治疗
自学脊诊整脊之初
整脊正骨术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炎
我的整骨复位之路
中国脊疗 《一》基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