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次来到内针课堂,我读出的内针“心法”

编者按

放下我们的“执念”

“破执”这个词杨师在课上提过很多次,其意是要破除我们的一些执念。这个“我们”,我的理解既包括医者,也包括患者。

下午的分组带教过程中,我们组的助教邹老师说了一个词“纠正”,他说“破执”不仅是纠正一些大家认为错误的观念。譬如扎针容易泄气;用针就是比用其他方式、其他器具效果好;内针对情志病效果不太好等。更是要纠“正”,也即我们曾经以为“正确”的观念。

这段话刷新了我的一些认知,而这次课上黄光武师兄的分享让我真正领悟这段话的意思。

光武师兄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师父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可以做到。”这个信念让他在用针过程中见到一些诸如“失明的患者,几针就看见了;多少年不愈的病痛,一两次就痊愈”这样的奇迹。而这样的奇迹,我从来都不敢想。

因为在我的观念里,内针是要慢慢来的,我不可能一下子能达到和杨师一样的效果,虽然杨师课上也说他用针和我们用针是一样的,可我总觉得这只是前辈的一种鼓励而已。

可光武师兄说:“谁能做到用针那一刻'心无挂碍’'放空自己’,谁就能出现最好的效果。如果你总想着,这病不可能一下子就好了,那就真的会是这样!”

我想,师兄的意思不是让我们去刻意追求奇迹的出现,而是不要给自己设限,因为这种限制,也是一种“执念”。

当然,除了破除医者的执念,如何破除患者的执念(内针体系也称为“擦亮患者的君火”)也对治疗效果影响很大。

杨师在课上讲了一个他在医书中看到的医案,大意是说:“一位患者头上长了个脓包,四处求医未见好转,终日愁眉苦脸,苦不堪言,这时遇到一位大夫,给他一块药膏(其实主要是面粉),嘱咐其敷在脚心,并让其注意观察,待脚上起了大泡,病就快好了。于是患者日日留心,时时观察,几日后他按奈不住跑去找到大夫,质问为何脚上还没起泡。这时大夫问他头上脓包的情况,结果已消去大半……”

听完医案,我不禁拍手称奇。我想,大概是这位大夫看出患者对脓包的过度关注和焦虑,嘱咐他关注脚下,一来是转移注意力,二来也有引火下行之意。

而杨师用这个案例是想告诉我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要想做一个“明医”,是需要智慧的。

我们除了要明白内针的理法,要知常以外,还要明了我们自身和患者的心性及状态,有时还需要“斗智斗勇”,方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让内心回到清静、无为

杨师说:“如果哪天我们手下的针不好用了,那就停下来,去抄抄《大医精诚》或者《心经》,直到我们能一字不错地写完整篇时,再去用针试试。”

我是抄过心经的,整篇一共260字,可要做到一字不错,真的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内心十分平静才行。所以杨师的用意,无非是让我们修习一个“静”字。

我的国学老师常说:“人都要学着养养自己的'静气’,'致虚极,守静笃’。”只有心极虚、极静之时方能生大智慧。就好比水面一样,平静的水面才能照出影子来,一有波澜,影子就变形了。

所以我们要学着放下诸多的思想、念头及欲望,让我们的心能像一面干净的镜子,如此才能体察入微,如实地照见自己和患者的种种变化。

对于杨师说的“无为”,我脑子里浮现的是“莫贪天功,不负传承”。杨师常说:“在治疗效果的呈现上,医者的影响只占10%,而患者要占90%。”所以不论出现多好的效果,跟我们的关系都不太大。

前两天和三和的师兄们探讨这个问题时,一位师兄说:“症状是患者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我们依据这个症状找到的阿是穴,是患者身体给出的答案,用针后的感而遂通也是由患者自身完成的,而其中的补泻则是由天道自然完成,所以说来说去,我们医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真的不过就是个按开关的人……”

如此想来,内针里的“无为”大概可以理解为“做好我们这根管道,剩下的交给天道,交给患者自己”,颇有些“在因上用功,在果上随缘”的味道。但这其实一点都不消极,而是学着把“我”放下,而只这一点,也许就够我们修行一生的了。

针不在针,在心

大家都说,内针路是一条修行路,那这个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杨师的答案是“修心”

内针人的成长,或者说疗效的提高,最终都要落实到心性的成长上。

杨师在课堂上说了许多与心相关的语句,譬如“疾病与心息息相关;对每一根针要有敬畏心;每一针都要从心而发;不要有分别心;临证临床穴位在我们心中”等等。

我浅显的理解大概是“意识也是能量”,我们的一言一行,甚至每一个心念对患者来说都是一种导引,所以要特别留意我们的“起心动念”。

再者,于我们自身而言,针道何以能全神养真?仔细思量,神藏何处?在心。真从何而发?从心。

关庆维老师在谈中医养生时说到:“养心才是最上层次的养生,心静、心善、心美本身就是一种滋养。”

这与针道之要义不谋而合。

杨师说:“针道的至高境界,应该是和患者聊聊天他就好了,甚至连针都可以不动。”

要达到如此境界,我想是需要医者的大智慧的,而这般智慧定是要从修“心”开始。

实践的重要性

杨师在最后一天讲课时,语重心长地跟我们说:“学内针一定要动手!”正所谓“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内针的心法也好,内针人的修为也罢,最终都要落实到我们的每一根针上。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杨师说:“如果你人做得好,那一定是动手就有(效)。当然啦,针治有缘人,如果有信任的人来到你面前,那你就大胆地实践;如果没有人来,那你就退回来好好反思,好好修行(做人)”。实在是进则为人,退则为己,都是好去处。

课程的最后,杨师还破例为我们上了一堂“临床带教课”,治疗的始终,杨师没有问患者有什么病,只是细心地望诊(面色、神态)和问诊(问不适,检查肩颈、呼吸、体力状态等),让患者明确自己的“不正常”,去感受用针前后的变化,为我们充分地演绎了何为“知常曰明”。

用针后杨师准备离开时,老奶奶起身给老师鞠躬道谢,也给大家鞠躬言谢,言语之时不禁潸然泪下,如此场景也惹得我湿了眼眶。老奶奶的眼泪里,兴许既包含了如愿得治的激动,也包含了久病困苦的辛酸,于此,也让我体会到了一个医者存在的真正意义。

有人说,杨师就像一条河,每位去学习的人手里都捧着一个器具,谁的器具大,谁就能接到更多的水。唯愿有更多的学人,抱着虔诚的求学、甚则求道之心,走进杨师的课堂,最终都能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作者:某面女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人必读救命法宝
艾灸真义(二)
关于浮针
内针漫谈:如何问诊
针刺治神,治什么神?
医者情怀|为医的“莫”、“要”、“休”、“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