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1994年,我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的时候,就职于陕西省林业学校,是一名中专教师。1999年,学校升格成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我成了一名大学教师。2002年,我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档案提走了,2005年毕业的时候,本来有机会任教于其他本科高校,可我却选择了回来。我这一生,大概要终老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了,对于她,有一种极其复杂的感情。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有三个校区,南校区是原来的陕西省水利学校,西校区是原陕西省农业学校,北校区是原林业学校。三所中专,本来名气挺大,在各自的行业里做出了不少贡献,上个世纪90年代末,顺应国家教育改革大潮,合并成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但在老杨凌人,说起职院的时候,依然说的是农校、林校和水校。

农校地方大,位置好,在杨凌的正中心,西农路打门前过,大门朝东,门口有两个石狮子,大概是五十年校庆的时候学生送的吧,四季无语,默默地守望着一茬茬儿的学生,学生也争气,现在陕西好多县的书记县长,都与农校的毕业生。农校的学生少,教师多,相对负担较重,效益差些,可谁在乎这些呢,反而造就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好品质。老一代的知名专家,以自己精湛的技术服务乡里;年轻一代的老师,埋头读书,最后都读成了硕士博士,成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最早的一批高学历教学中坚。有一个老师,本不是医学出身,却以中医为附近村民治病,在当地很有名气,远近几十里的村民,专程来找,当时农校院子里天天都排着长长的队,而他,却分文不取。我十二三岁的时候,大清早和母亲赶了二十多里路,排了一天队,看了三分钟病,天就黑了,只好借宿在附近一位亲戚家里。冥冥中大概真有天意吧,谁能想到,十多年后,我还成了这个学校的老师。

林校原来地方偏,校园却很漂亮,高干渠前面是一条土路,黄尘滚滚,下雨的时候,一路泥泞,想上个街道,很不方便,老师们只好一心地教书,学生也只好一心地学习了。春天,校园里满是花儿,青草蓝天,红墙绿柳,群芳争艳,一群学生在细雨里你追我赶,春天是读书天,教学楼里,图书馆里,都飘着书香;夏天,操场虽小,却也是热火朝天,你争我夺,积极向上的气氛充满了学校的角角落落;秋天,是新生开学的时候,每年入学的学生不多,最多的时候,不过五百人,学生是一个人来的,却有一群老师来接,单独招生的职工班,调皮捣蛋,总惹事,可该学习的时候也不耽搁,如今都成了各个单位的骨干;冬天,雪花飘零的日子,学生们惊喜地从宿舍,从教室跑出来,尽情地表达着对于寒冬的蔑视,虽然是一身棉衣,却并不臃肿,年轻人的活力,几乎要点燃了满校园的激情。那个时候的林校,真是让人怀念!杨凌是个很有趣的地方,林学院消失了,成了西农南校,可林校依然是林校,叫职院北校的人,并不多。

水校,在铁道南边,门朝北开,门口是渭惠渠,我不知道当初在这里建校的时候出于怎样的目的,可如果没有了这渠水,水校还像水校吗?那个时候的水校,不光在陕西,甚至在全国的水利系统,都是大名鼎鼎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聪明勤奋,刻苦努力,又能能吃苦耐劳,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学生,每天一斤二两的粮票不够吃,女生就匀给男生,却没人说闲话,多年后想起来,感动依旧。水校的专业,侧重工程的多,毕业生几乎遍布全国,有些致力于专业研究的,现在成了海外精英,或者是大学的教授,下海创业的,早已是身家过千亿了,从政的,做到了市长,今天水利系统一些驻陕央企高管,中层绝大多数都是水校毕业的。学校八十年校庆的时候,毕业生捐了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四个大字:上善若水。水,真成了这所学校的筋骨,也是所有学生一生的情怀了。

农林水三所学校,呈三角相望之形,合成了一个学校,恰好是三足鼎立,稳定成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内在特质,在校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办学规模越来越大,甚至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新生的类型教育,新生就意味着质疑,而在校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让周围的人,对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职院刚合并那会儿,有6000多学生,所有的老师都觉得学生少,如果能实现了千亩校园,万人高校,那该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呢,安心教学的老师,很快就能做到桃李满天下了。合院以后,学生越来越多,从1000020000,录取分数越来越低,总有人说高分不一定高能,但低分高能的确实也少,不是学校不想要高分,而是现行的招生制度有层次,高分的学生早早就被招走了。高职要做好,还真得另僻蹊径。学校的教育理念的教学手段都得改变,甚至是创新。

时代变了,学生也变了,从学习习惯到表达习惯,从接受能力到生活方式,如今的学生完全不同于当初了。老师低头讲课,学生低头说话,说得开心,声音越来越大,老师一抬头,眼睛不知看哪儿,所有的人都觉得是在看他,教室刷一下安静了,老师再讲,嘈杂又起,脾气大些的,就大声训斥,无论怎么训,学生都是笑嘻嘻的,老师苦口婆心地讲了一堆道理,觉得讲得还不够,可有那么多老师都讲过了,学生的耳朵都听出了茧,像打多了吊瓶的感冒病患者,有了抗药性,一脸的麻木。在老师们看着,他们不上进,其实,个个心里都有梦想,只是,有些人明白,有些人尚不明白,他们的努力,有自己的方式,只有尝试着了解他们,教育才能做出实实在在的效果。

做教育是长久的事情,最好是说的少,做得多些。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老师本来会教书,刚毕业没经验的,老教师传帮带,也就会了,可总有一些没教过书的人,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怎样,用一大堆指标来衡量,结果老师们都奔着指标去了,到底书教好了没,人育好了没,反而很少考虑了。老教师跟不上形势,总是在回忆过去,学生多么好,老师多么认真,领导多么负责,表达了对现在的强烈不满,不满归不满,可到底是没办法改变的,只好随波逐流了。年轻教师想得少,做得却多,看起来好像没有使命感,其实是脚踏实地,领导让做啥做啥,学生爱听啥讲啥,也尊敬老教师,却做了学生的朋友,说话总带着笑,虽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要不了几年,学校就是他们的了。

职院旁边,有一个高新中学,学校的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总要说,你们如果不好好学习,只好上隔壁的职院了,好像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有多么的不入流。这该是多么大的误解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再怎么不好,也是国家认定的首批示范高职,全国1530多所高职学院,她是排名前17的学校,真上了这样的学校,有什么不好呢!人的一生,是分阶段的,某一个阶段不好,也不一定每个阶段都不好,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分阶段的,某一个时段不好,也不是啥都不好,这里的毕业生,平凡过日子的多,可也有不少做出了挺大的事业。

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上学的学生,绝不是只为了一份工作,想要工作,上个技校,几个月或者一年,学一门谋生的技能,足够了,犯不着耗三年时间,他们来这里,是为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是为了获得一个更好的平台。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无论以后在天南海北的哪个旮旯,只要烙上了职院的印记,就有了共同的话题,可以爱她,也可以恨她,但注定忘不了她。她头顶上有没有光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有共同的回忆,聚在一起,说起往事,一杯茶,一瓶酒,津津有味地评论当年,喝高了会笑,也会哭,一千多个日子的琐碎,留存在脑子里的记忆太多,岁月已成过往,回想起在这里的每一天,内心会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与自得。母校给你们的,绝不是卑微,而是一种质疑中的奋进,和平凡中的坚守。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职业教育,尤其是涉农职业教育探索试水的地方,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地方,是所有校友回头望的地方。我们可以挖空心思夸她,也可以肆无忌惮地骂她,但我们骂得,别人却骂不得,谁骂,跟谁急。从这里毕业的,在这里工作的,无论过多少年,灵魂深处的牵挂,一直都在,也总是盼着她好。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总归是我们的自己的学院!学院三足鼎立的格局,也许很快会变,新校区正在筹划,农林水三所中专的血脉凝成的生命,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017/4/2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陕西高校2017年寒假时长排行榜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最短
这所学院是高职,却被称为“地方官的摇篮”,即将“升本”
新生宿舍不好父母要换专业 称学什么都一样(图)
中职也要看成绩,不参加中考的人很可能无学可上!
高考300到400分左右,怎么填志愿,报考大学推荐
高考填报: 这8所400分左右就能报考的学校, 适合低分生收藏填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