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悠悠故乡情丨姚中文


蜗居县城,思念故乡,也常回故乡。随着年龄的老大,思念的触角抚摸故乡则更殷勤更热切。


我出生在文王山下的上官村,一直以来我为我是上官人而自豪,因为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村子,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有石碾子、石油磨、老城墙、古戏台,有皮影、老井、炮楼、古槐这些古老的乡情元素,和响当当脆蹦蹦的乡音符号,我称之为“故乡八宝”。



城墙是明朝时修的,古槐是那时栽的,古井也是那时挖的,五百多年了,挺古老的;戏台子是民国初年建的,面向北,斜对着城门楼子,站在城门口看戏,怪方便的;石碾子、石油磨是啥时候的却不得而知;炮楼是解放战争时国民党军队修的,从文王山下起沿西沟畔一共6个,每个上边住着一个班的士兵。“八宝”中最年轻的是皮影,一九五八年陕西省文化厅赠送的,因为村里的戏剧文化红火,更因为那本姚治国一人编全家演出的《治国蒙难》秦腔剧目(详见《耀县志》365页);那口井,供全村人畜饮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古槐,城上一棵,城前三棵,几搂粗的树身,腹部空朽,枝叶稀疏,虬根裸露,虽老态龙钟,却青春焕发,岁岁抽枝开花;最难忘的是那石碾子木桩与铁箍摩擦发出吱扭扭吱扭扭的声音,最琢磨不透的是那石油磨磨盘的莲花形状,那是庄稼人日里月里磨镰磨锄磨䦆头磨出的,大大小小几十瓣,到底是多少,谁也说不准。



故乡的影像平常而清晰。早年故乡的春天一直处于春荒状态,日子湿的能拧下水。但饥饿的春天因满地的花儿依旧变得丰满,容光焕发。不知深浅的东风踩着春草春花的柔软,荡起山川原野一波一波涟漪;公鸡在墙头打鸣,黄牛卧在门前刍草;黄鹂鸣枝翠柳,蝴蝶衔着花开的秘密到处飞舞;道旁的蜜蜂答谢着放养人的辛劳;牧羊人坐在山坡上,仰起头,看云在天上散步;墙角抬腿撒尿的狗继承着父辈丑陋的姿势;黎明,窗外凄惨的猫叫声渲染着思念的痛苦和求偶的迫切;城西麦场边上那棵高大的老刺槐上的喜鹊窝依然健在……故乡生活的图画在梦中一幅幅在眼前出现。



小时候,爱玩捉迷藏,可不管怎样藏匿都跑不出故乡的怀抱,总会被大人或同龄小伙伴找到,拉着胳膊或拧着耳朵从哪个地方提出来,一脸幸福的尴尬。一个人,不管出身卑微或尊贵,一旦出生在那儿,那儿就是你的故乡,尽管你长大了,甚至离家了,你的故乡的胎衣永远不会脱去,即就是脱落了,也会像肚脐眼一样留下抹不去的胎记。


“日头落,狼出窝”、“鸡上架,狼叼娃”,祖母、母亲手摇线车纺着古老的歌谣,像蚕姑姑吐出的丝一样牢牢地网住我幼小的身体,使我不敢疯野地到处乱跑,安全无损的长大成人。




那年夏天,父亲下沟挖药去了,走了再没有进家门;那年正月初夜,母亲睡着了,再也没有醒过来,他们同那些亡灵一起在那个叫长疙瘩的地方落了户,每年清明、十月一、冬至日,我或去坟园,最多的时候在县城的十字路口,画一个圆圈,焚烧些纸钱,当然还有好几沓“中国天国银行”发行的冥币,叮咛他们放开用,大胆花,不够了托个梦,捎个话,我给他们再送。


故乡的夜是静谧的,温暖的,温馨的。文化大革命那段岁月,我正在读初中高中,昏暗的油灯下,我偷偷阅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红日》《保卫延安》《平原枪声》《敌后武工队》《吕梁英雄传》《野火春风斗古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文学著作。老鼠在黑暗处咬动物什的脆响,我嘴里发出的嘴嚼玉米面搅团锅巴的脆响,都比不过我感情嘴嚼文字的响声。青春的芳香合着书籍的醛香,饱和得我不时的打着嗝儿,我的文学梦从这时开始便悄无声息地孕育孵化了。



故乡的阳光永远温暖,即使阴雨连绵,也不会生锈;游子的心思永远温暖,双手永不会冰凉,无时无刻不在抚摸着故乡的额头,饱读浓眉下那双深情的眼睛。思念喜欢风清月朗的晚上,但也不怕黑灯瞎火之夜。故乡的门永远敞开着,故乡的村口一直亮着路灯,照着游子归乡的路径,随时都给游子一个深情的目光和热情地拥抱。月光下,我扶直了学步时歪歪斜斜的影子,照着池塘椭圆形的镜子,整理一番后走进了我曾经的家。随后,在床上,在炕上,在庭厨饭桌上与亲人侃侃而谈,夜深了,鸡叫了,天亮了,囫囵一个夜晚。母亲的双手是粗糙的,却有着钢的坚硬,有着太阳一样的温暖。不用说,这个夜晚是短暂的,快乐的,没有愁绪,没有忧伤,有的是满脸的笑容,爽朗的笑声和满怀的幸福。



故乡的四季永远在梦里,在心里。春天,路边道旁,漫山遍野,开着牵牛花、豆荚花、牛蒡花、荠菜花以及说不上名儿的大的、小的花儿,开的热闹非凡,笑得灿烂夺目;夏天,田野里郁郁葱葱,青味稔熟,顺着热浪而涌翻;秋天,田野里一片肥硕,玉米腰里别着长长的棒子,高粱烫了颗粒状的头发,且被太阳染得赤红,谷子弯着腰,鞠着躬,向大地施以标准的民族大礼,荞麦呢,戴着三页黑瓦制成的帽子;到了深秋,满山满洼的菊花,掬着黄的、蓝的、白的笑脸,笑对秋风,笑迎每一位回乡的游子。蒹葭守望白露,冬云酝酿白雪。冬深了,雪把收获后裸露的田野盖了个严严实实,让庄稼人的祈愿在雪下不被冻伤,安全成长。



几十年来,身是游子身,魂是故乡魂,不老,不旧,不遗失。故乡的风和我一样,春夏秋冬说着一口生硬的普通话,吼着一曲干冽的秦腔。可不是,思念的缆绳扯着黑云白云不同颜色的帆,时不时摇进故乡的港湾,徜徉在母亲河中,轻轻摆渡,缓缓游弋,“春风徐来,水波不兴”,惬意极了,舒适极了,幸福极了。


灯是远方,照着秋天的果园,照着回家的路;灯是母亲,守着故乡,守着日子,守着幸福与安宁。





姚中文,1956年生,耀州人。教师,铜川市作协会员,市国学分会会员,区作协会员,业余创作三十余年,发表作品数万字,代表作长篇小说《风从小镇吹过》,中篇小说《默默》、《不要问我咋称呼》,短篇小说《六嫂》、《纸花店日月》、《三号楼子的故事》、《那支竹笛 那串红辣椒》、《姚囤仓》;散文山之系列:《读山》《听山》《吻山》、《窗含西岭》、《雪中梅园》、《三妈》、《家乡的雾》、《暮游锦阳湖》;诗歌《西部歌序》、《红土地 金种子》、《生命的壮歌》、《山里人》。主张文化养生,日有百千字,笔耕不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诗家风采】任四维 || 梦见田野(四首)
刘佩学丨刘佩学散文三篇
【游子心语】有个地方叫远方(哲言)
故乡的霜
七月组诗
即将消失的26件物品!认识3件你就老了!|背壶|石碾子|撑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