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米病害如何诊断(附玉米缺素诊断图)

病害诊断是研究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的前提,只有对病害做出正确诊断,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效地防治病害。病害诊断是一项复杂、细致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对病害做出正确的诊断,必须首先明确诊断的步骤和方法,注意诊断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诊断的步骤和方法:

A、病害诊断主要包括田间病害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两个方面。诊断的第一步是要正确区分两类病害,即按其发生原因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大类。

1、非侵染性病害:当遇到不良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或有害物质时,植株的代谢作用就受到干扰,生理机能就受到破坏,因而在外部形态上必然表现出症状来。这种由于不适宜的非生物因素直接引起的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称为生理性病害,由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或田间管理操作不当引起。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多方面,但主要是不适宜的土壤和气象条件。土壤和气象条件是宏观的、区域性的。田间管理操作不当包括药害、肥害等。从病情上看,非侵染性病害是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没有病原物,在田间发生后不会传染蔓延,病情比较稳定,而且环境条件改善后,还会有所缓解。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既然是因不良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或有害物质所致,所以田间病株分布特点一般是比较成片、不互相传染。玉米非侵染性病害的种类很多,有由于各种营养元素缺乏引起的缺素症,化学农药使用不当引起的药害,施肥不当引起的肥害以及旱害、霜害、冷害、日灼、风害、雹灾、空气污染等病害。玉米非侵染性病害的症状主要包括畸形、变色、枯死。其中以缺素引起的变色和畸形发生最为普遍。

2、由病原生物侵染所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引起病害的生物简称为病原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生物。这类病原生物引起的病害都是能够互相传染的,能够由少到多逐步发展。侵染性病害在田间发生初期一般有中心病株,有明显的扩展过程。因此在田间的发生多呈随机分布,点片发生,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发病条件适宜,很快流行成灾。

3、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相互关系。不适宜的非生物因素不仅使植物本身发生非侵染性病害,而且也可以为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开辟侵入途径。不良的环境因素可使植物或个别器官自身抵抗力降低,促使病原物的侵染或使已经潜伏在其体内的病原物大量繁殖和扩展,因此非侵染性病害常诱发侵染性病害。同样,侵染性病害发生后,玉米长势衰弱,削弱了作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诱发非侵染性病害。

B、病害性质明确之后,第二步就要确诊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非侵染性病害,或者哪类病原物引起的侵染性病害。

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原因很多,大体包括营养失调、环境胁迫、空气污染以及药害和肥害等方面。各种非侵染性病害都有其特有的症状表现,可根据症状表现,查对有关文献做出鉴定。但也有不同病害形成相同或类似症状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根据田间调查结果,对能产生相同或相似症状的所有病害反复进行比较观察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正确诊断。

侵染性病害大体是:真菌病害发病初期可在被害组织中检查到菌丝体,后期在发病部位往往形成霉状物、粉状物、小黑点、小粒点等特殊的病症;细菌病害在被害组织中可见到细菌溢出,高湿条件下在发病部位可产生白色或黄色脓状物,有恶臭的气味;病毒感染后植株往往矮化、粗缩、花叶等。

C、诊断中的注意事项:

1、注意病害诊断标本的代表性。深入到病害发生现场进行调查,了解病害在田间的分布状态、玉米长势、田间管理水平及与病害发生有关的各种因素,在调查的基础上,采集症状典型的标本作为代表进行深入检查。

2、要注意病害症状的可变性。病害的症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种病原物在抗病性不同的玉米品种上,或者在同一品种不同发育时期、不同侵染部位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都有可能表现不同的症状。相反,不同的病原物又完全可能引起相同的症状。正确的对病害做出诊断,对症下药,才能达到防病治病的预期效果。

玉米缺素症状诊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褪绿、焦枯、黄化、畸形、坏死掌握这四点,植物病害准确判断
“眼见为实”真的对吗?如何准确判断玉米病害,方法你必须知道!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七章 非侵染性病害
【农技分享】农作物药害和病害咋判断?1分钟知道答案!
学会这些,轻松辨别细菌、真菌、病毒、生理病害以及药害肥害!
如何判断玉米钾素缺乏?如何防治玉米缺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