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背痛】不为人知的“前锯肌综合征”



 

让我们先从一个病例说起吧。患者毛××,男。背部疼痛十余年。经常发作,发作时肩背部靠近肩胛骨处,酸痛不适,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和生活。曾经到N家医院骨科诊断过,做过X线摄片等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医院开了一些消炎止痛药,用药后疼痛稍缓解,停药又立即复发。去过中医医院,做过针灸、推拿,效果都一般。患者有一句也许是夸张的描述:“推拿推到肩背部肿起来了,疼痛也不见好转”。一般发作一段时间后自行改善,过一段时间再次发作。如此反复,患者痛苦不堪。

 



接诊后我仔细检查了患者损伤部位,脊柱正值,无侧弯,脊柱两侧及肩胛骨处肌肉弹性尚可,无压痛、无触痛、无结节,找不到明显的压痛点。但患者自述在右侧肩胛骨内侧缘部位,平T2T7水平,有隐约的不适。令患者外展上肢,尤其是在外展抗阻时,肩背部、肩胛骨处的酸痛就显现出来了。我马上意识到患者可能是得了“前锯肌综合征”。于是令患者侧卧,上肢做成特殊的“4”字形并令其挺胸,用手指扣住肩胛骨的内侧缘,触摸其前锯肌的后止点,能明显触摸到前锯肌后止点处软组织的水肿,患者有强烈的疼痛感,示意我就是平时的疼痛部位。

 

终于找到了病灶。


 


由于该患者病程较长,经过近两周的治疗,疼痛才消失。为了防止其复发,我传授他肌肉训练的方法。患者终于满意而归。

 

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前锯肌综合征”,这里我做一个大致介绍。

 

前锯肌是一块拉肩胛骨向前并紧贴胸廓的肌肉,前面起于19肋骨的外侧面附着在肋骨上,沿着胸廓向后并包裹胸廓,进入肩胛骨和肋骨之间,沿着肋骨,终止在肩胛骨的内侧边缘和下角的前面。

 



前锯肌的上部被胸大肌和胸小肌覆盖,下部靠近腋下处,皮脂薄的人能清晰可见,呈锯齿状,所以叫前锯肌。

 



前锯肌综合征是指前锯肌的后止点——肩胛骨内侧缘的附着点的慢性牵拉性损伤。广义地说,是属于“末端病”范畴的。关于末端病,我们在前面的推文中有过专门的介绍。当前锯肌疲劳时,发生肌肉痉挛性反应,于是在肌腱末端发生牵拉性损伤,损伤部位出现渗出、水肿等炎症反应,炎性介质刺激神经,出现疼痛。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这就是这个病的病理机制。

 



背包(单肩包和双肩包都可以,尤其以单肩包为甚)、拎重物或者扛重物是发生前锯肌综合征的重要原因。长期慢性的肩部负重,使得肩胛骨承受向下的压力,为了保持平衡,前锯肌收缩发力以对抗压力,久而久之导致前锯肌的损伤。其他反复的上肢外展旋转运动也有可能导致这个病,在攀岩、羽毛球、网球、击剑等运动中,有时也会发生。

 



前锯肌综合征的治疗比较特殊。应该说,这个病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但是由于损伤部位在肩胛骨和胸廓之间,直面观时被肩胛骨覆盖了,针灸刺激不到,一般按摩又达不到损伤部位。做冲击波或者超声波治疗,由于肩胛骨的阻挡,物理能量到达不了损伤部位,也没有效果,因此就成了经久难愈的顽症。

 



由于位置比较特殊,一般不能采用针灸治疗,只能用特殊的按摩手法来治疗。治疗时患者取侧卧位,上肢与躯干呈“4”字形,挺胸,使得肩胛骨处于松弛位置,按摩者用手指掐入肩胛骨与胸廓肋骨之间的间隙,用指尖按压损伤的部位。这个手法比较特别,最好请有经验的医生来操作。一般经过一周到两周的按摩后,疼痛大多能消失。


 



由于损伤的机制还在,所以症状消失治愈后,还有可能复发。解决之道是消除致病的机制,主要有两条:一、改变生活习惯,避免背负、肩扛重物等治病因素;二、做前锯肌的力量训练,尤其是肌张力训练,随着肌张力的提高,肌肉能承受的负荷增加了,损伤的几率就大大缩小了。

 



一个本来不算疑难杂症的疾病,因位置的特殊性变成了顽症,前锯肌综合征也可算是一个另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背阔肌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与诊疗
胸廓出口综合征
老感觉手臂酸、麻、痛吗?这篇文章可能适合你!
擘两分星,详尽解析背阔肌的前世今生——背阔肌损伤的针刀诊疗思路上
疑难探究|胸廓出口综合征(TOS)
胸廓出口综合征资料汇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