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常规真的能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吗?

血常规真的能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吗?

2020-07-19原创: 检验家园

白细胞升高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是国内公认的细菌性感染的指标,通过检测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指数的变化,来进行细菌感染以及病毒感染的区分,似乎已经成为检查中的必要环节,但其实,单纯地靠血常规并不能真正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白细胞和中性粒升高一定是细菌感染吗?

1. 典型细菌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常常升高,是医生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指标,而临床实践证明,许多病毒感染同样也可以引起类似的改变,例如腺病毒、肠道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汉坦病毒、狂犬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时,仅凭血常规很难与细菌感染进行区分。

2. 大多数细菌引起细胞外感染,会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中性粒细胞,以便吞噬细菌和坏死物质。而病毒入侵时,一般为细胞内感染,淋巴细胞增殖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破坏含有病原体的细胞或抑制病毒复制。而当机体免疫应答紊乱时,不能准确识别入侵者的抗原信号,可能使某些病毒感染或病程早期患者出现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直到病程中后期,抗原提呈细胞传递的病毒抗原信号,刺激细胞免疫增强,此时淋巴细胞才开始升高,发挥杀灭、清除病毒的作用。

3. 机体发生创伤、手术等各种组织损伤时,白细胞数量增加,而中性粒细胞也可以发挥很强的抗病毒作用。研究显示,部分除外合并感染的肿瘤患者也可出现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的白细胞异常升高。

4. 一些重症感染患者,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都存在白细胞数降低的情况,此类患者感染症状表现一般较严重,且感染难以控制,其体内可能存在细胞迁移障碍,骨髓增殖异常,趋化因子分泌减少等。

5. 继发或混合感染的患者,病毒感染时抑制了机体免疫功能,导致细菌乘虚而入也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

6. 打印的报告单通常显示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分类比例,在不知道白细胞绝对值(×109/L)的情况下,比例升高的意义不大。

血常规真的能够用来区分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吗?

虽然大部分情况下,血常规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倾向于细菌感染,而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升高倾向于病毒感染,但是并非总是如此。近来的研究证实,单独应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作为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筛查工具,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高,只能作为辅助。

其实不仅仅血常规无法区分,目前也没有任何检查能绝对区分细菌或病毒感染,包括血培养。此外,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或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也不能单独或联合应用以区分细菌性或病毒性炎症。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评估还是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血培养,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原体培养等来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1]李大利.分析血常规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5):20.

[2]希仁娜依·木哈塔尔,丁巍,邬超,杨晓红.重症感染后白细胞降低30例临床分析[J].新疆医学,2019,49(02):119-122.

[3]盛峰,车璐,刘培珧,李剑涛,管远志.医生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使用抗生素的行为[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34(04):570-572.

[4]侯安存.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的病毒感染[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1):1781-178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宝验血淋巴细胞和白细胞特别高怎么回事?
血常规怎么看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
孩子发烧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宝妈经验之谈:教你秒懂血常规!
正确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看懂化验单,科学使用抗生素,宝宝少遭罪!
看懂血常规报告单,只需要明白这四项
教你快速看懂血常规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