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绘本写作法”让孩子变得更有诗意。


回想当初自己最早开始学写句子的时候,确实有看图说话之类的例子。但是那些图片绝对谈不上有美感,基本上都是黑白的图片,而且大多都是出题人预设好的,只需要答题者按着套路回答。


再长大些,我记得自己开始学习造句,写小段落。到了正儿八经的写作阶段,老师会要求我们列提纲,再根据提纲写作。整个写作的教学过程也没有特别大的问题,直到我很偶然读到了Beth Olshansky女士的文章,她彻底颠覆了对于文学创作的认识。当然分享她的观点,只是给大家提供一种新的写作教育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只是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罢了。



图中这位优雅的女士就是Olshansky本人,她现就职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艺术文学创作学院,担任院长职务。她已经担任院长超过25年,是她一手创造出了全新的写作教育法-“绘本写作法”。1994年她在公开演讲中曾经说过,“把真正的艺术创造融入写作,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那究竟她是如何做的呢?


一本绘本,改变了写作教育


这本Brown Bear的绘本可能大家都非常熟悉,正是这本书的作者Eric Carle的一席话,让Olshansky女士想改变现有写作教育。Eric Carle在1992年曾经说,“我很希望能分清到底是先画了插图再想出文字,还是先想到了文字,再开始画图。可是很抱歉,我自己也分不清这个先后顺序。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只知道当时我就有了一个想法,我想快速的抓住他,也许是画了几幅草图,然后我再写了一些文字。可是看了一会儿文字,我又去修改刚刚的图画。这是一个反复的互相依存的过程。” 


Olshansky听完这一席话,似乎被点醒,作为多年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她深刻明白这话的意思。孩子的灵感可能就是一瞬间,而且大部分恰恰使用“图画”表达的。很多时候你会看到孩子会对着自己的艺术作品滔滔不绝。如果让孩子用最好的艺术工具创作,再让他们反复修改艺术作品并且记录自己想要描绘的故事,最后告诉孩子他/她写的故事将会有专业的出版社出版,是否会对孩子的写作有颠覆性的帮助呢?这就是她想做“绘本写作”的初衷


1990年-1994年她前后一共申请到12笔项目资金,这让她有机会在20个教室中尝试,经过对400个1-6年级学生和老师的数据比对,她整理出了“绘本写作”法的步骤,小马君在这里做简单的分享,每个步骤都配上了真实的学生案例记录。如果大家想更具体的步骤细节可以参看2008年她发表的《The Power of Pictures》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394476/



1. 写作预备:找图


这里的找图并不是指真的去检索一张现成的图片,而是指让孩子在大脑中寻找图像。当然一切的艺术都需要灵感。Olshansky女士一再强调,需要竟可能多的给孩子提供艺术创造工具,比如刷子,颜料,色盘,锡纸,盘子等。她说好的工具能够帮助孩子寻找到自己的灵感。她还强调,孩子在参与这整个过程前,需要一个空白的大脑,脑中不要有任何预设的提纲。


只见一个孩子拿着一个锡纸盘,在里面倒上了绿色的颜料,盘子被放在了一张闪闪发亮的艺术纸上。突然,他非常靠近盘子,然后大叫,“快看!,我看到了一条绿色的巨龙!你如果凑近点看,你还能看到天空,我看到他在空中飞舞” - Chris, 二年级学生


也许正如Olshansky女士做说,艺术材料让孩子们更加容易发现灵感,也让他们的故事更加有趣。


2. 写作演习:图片编织


在真的造图之前,需要有编织的过程。这个步骤并不要求孩子把自己心中的灵感给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一些零碎的边角料来拼凑出自己心中图片。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更加了解自己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并且边想边修改自己所要编织的图片。


“这个金色的颜料,让我想起了落日的场景,这个有些闪闪发光的粉色水彩,又让我想起落日的时候天空会变出很多颜色。这张有些透明的蓝色纸,让我想起了蓝色的海洋。哦对了,我想也许这个海洋上还会有一艘闪闪发亮的宇宙飞船,就像这一小段锡纸那样。”- Doug, 二年级学生


孩子在编织故事的过程中,不停地摆弄自己手中的艺术材料。他们正在更加好的修饰心中的故事,虽然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开始用笔记录任何自己的语言。


3. 写作起草:图片制作


这时候,学生会被要求剪贴自己的艺术作品。经过前面的两个步骤,孩子开始对自己想要创造一个怎么画面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这时候就需要他们把想法真正的“定”下,同时他们会被要求写下自己创造的故事。


“当我写的时候,我发现我造的这幅图片已经印在我的脑门里了。我仿佛看到了我脑子里想的东西。当我看着自己的写下的文字时候,我突然发现之前创造的图片又有一些不足,于是我去修饰我的图片。然后我又发现,我可以让我的文字变得更有趣.... ”- Kevin, 一年级学生


这里正在重复本文开头绘本大师Eric Carle的过程,孩子们也在“造图”与“造句”间不断徘徊和提升。


4. 写作起草:读图


这时候,孩子被要求重新读自己写文字,并且思考自己的文字是否最好的表达了自己创造的图片。


“我总是先创造图片,因为这样我可以看着我的图片然后思考自己所用的形容词是否贴切。如果让我先写句子的话,可能我都不会用这些形容词。” - Hannah, 三年级学生


正如这个学生所说的,艺术创作让孩子把一个抽象的灵感给落到实处,同时也让他们在书写文字的时候有了可以对照的物像。他们开始深入的思考自己的用词。


5. 写作修改:读图


孩子被要求再一次看自己的图片,然后做三件事情:1.添加文字 2.去除文字 3. 重新排列组合文字。由于孩子们知道自己的作品最后需要出版,于是格外认真的去思考自己的每个用词。他们尽可能让自己的句子变得丰富


“我以前故事是这么写的,‘一天,有人去潜水了。’后来我修改了文字,‘在一个阳关明媚的早晨,有人去深蓝色的海里潜水。海底有细细的沙砾。他看见了很多水藻,三文鱼在他的身边穿梭’ ”- Greg, 二年级学生


6. 出版准备:配图修饰


孩子再一次朗读自己修订版的文字,重新查看自己制作的图片,看看是否需要修改任何自己的图片


她读了几次文字,然后说,“我造的图片有些太柔和了,不太符合那些强烈的文字”。于是她用大红色重新修饰了图片的细节,她说,希望自己的图片在视觉上也有更加强烈的感觉 - Stefanie,两年级学生


这六个步骤,就完成了绘本写作法,怎么样,你读完是否有一些新的启示呢?小马君最后展示一下这个连续推行了25年的项目,网站公布的学生作品。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艺术是如何改变文字创作的。


学生作品展示




翱翔在夜空

有些刺痛的落在我的鼻尖

滑落到我的舌尖

洁白如兔


Joe, 两年级



日落

太阳,蜂蜜一般的黄色

天空正在云朵耳边低语


Matthew, 一年级


这些文字是小马君自己翻译的,感觉还是失去了原文中的一些味道,但是一二年级的孩子能写出这么美的文字还是很让我吃惊的。这里也鼓励老师和家长都可以尝试这种新的写作教育法。


这个方法之前也没有被国内引进,小马君也不知道是否对“中文”同样有效,但小马君还是特别相信艺术是具有魔力的,可以激发出孩子“文字表达”的潜力。如果你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种神奇的“绘本写作法”,请帮忙分享此文吧。


References

Olshansky, B. (1994). Making writing a work of art: Image-making within the writing process. Language Arts, 71(5), 350-356.

http://www.picturingwriting.org

下期预告

下周的内容,小马君还没想好,所以不能在这里给大家预告啦。大家可以在留言板中留言,写自己想读到的内容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一步步毁掉孩子的写作天赋?你可能也中枪了!
从小学到初中,每个寒假的语文学习重点在哪里?
语文 | 家长分3步辅导,帮二年级学生写读书笔记,升入五年级的读后感才容易写……
蓝山绘本:我们的拓展阅读课
眼看着娃要2年级啦,我赶紧用上这5条写作小tips
真正有用的小学6年语文学习规划!想学好语文就快为孩子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