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远的创世女神——女娲上党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人首蛇身,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并建立了婚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洪水肆虐,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断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女娲补天”相比于神农尝百草,其发端地更加众说纷纭,从南边的两广闽越到北边的河北山西,从东边的山东江苏到西边的甘肃陕西,凡是暖湿气流能够吹到的地方几乎都有女娲补天的传说,8600——4500年前的那段全世中期暖湿气候给华夏先民的是永恒的洪水记忆。

尽管女娲补天的传说所映射的洪水背景是普遍的,先民们抗洪救灾的“补天”事迹也应该比比皆是,但不可能每个地方的史前抗洪救灾故事都会独自演变为同一版本的女娲补天。从文明传播的角度来看,必定是有一个先进的文明在其传播过程中把她的版本带到整个华夏大地,并与当地史前抗洪故事发生了融合。而正如今天人们所熟知,这个文明来自中原。而又正如前文所述,上党地区是孕育中原文明最初的温床。以此来看,女娲补天的传说也应该发端于上党地区才是。

然而仅上党地区就有五处“女娲炼石补天”之地,分别是长治市上党区上郝村天台山、潞城市魏家庄天台山石门崖、襄垣县仙堂山仙人灶、晋城市泽州县浮山、河北省涉县中皇山。即便只是上党地区,那也大的很,在那个传信靠嘴,交通靠腿的上古时期,女娲不可能跑遍5处彼此相隔百里的地方去组织抗洪救灾,即使能赶得到,那一切都已晚了。因此,女娲补天传说的正源只有一个,其它的都是主体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与当地史前抗洪故事发生融合的结果,并最终凝结成今天的版本。

那么哪一个才是女娲补天传说最为的正源发端地呢?这,我们首先要把女娲补天当成一个有史实背景的抗洪故事去理解,如果把女娲补天仅仅看作是神的操作,那女娲补天的发端地自然是在与天更近的崇山峻岭;如果把女娲补天看作是先民们与洪水抗争史实的演绎,那女娲补天的发端地就应该满足抗洪活动所必需的条件才是,对比现代人的抗洪实践,女娲的“抗洪”活动至少得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有实施抗洪救灾的绝对必要。此条件在今天的人看来是多余的,因为今天到处是非救不可的家园,但在上古时期则不然。

如果当时还处于狩猎社会,则没有必要实施抗洪救灾,因为狩猎社会人们随猎物而居,没有什么是一双肩膀背不走的,抗洪毫无意义。如果是游牧社会,则更不可能,因为游牧社会压根不会出现在洪水滔天的环境中。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女娲时代已经进入了原始农业社会,原始农业的出现比人们想象的还要早,抗洪救灾只能是为了救那些搬不走的居所,带不走的庄稼。有实施抗洪救灾的社会基础。抗洪救灾不是女娲一个人的行为,它是一种大型的社会集体活动,需要大量人口、大量时间、大量食物库存来支撑。这说明女娲时代的原始农业社会已经具备支撑起抗洪救灾活动的基本条件。人口聚集而互相协助,食物盈余而储备良好,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需求已经存在,社会组织动员的基础业已形成。

虽然这仅仅是原始社会的母系社会,但文明的曙光已经照向大地,一个属于人类的全新时代已经拉开帷幕。有能够实施抗洪救灾的地理之便。一是有大量可以就近方便获取的土石,这就要求人们耕作的家园除了有河流和平原之外,还得有质地松软的山包土岗,那些山峰耸立的硬石山肯定不是女娲抗洪的实际场所,因为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条件来采运这些硬石头。二是抗洪的工程量不是很大。应该是一些防洪堤岸或排涝沟渠,“补天”也只是降低洪水危害的程度而已,并不是永决水患的大型水利建设。

处在一个相对开阔的山中盆地。史前抗洪往事应该是普遍的,但要传到今天并认为就是我们祖先的故事,那承载这个故事的文明必须是不间断的,这就需要这个文明在被孕育的初期所处的地理环境既可以保护她少受攻击,也有足够的空间供她拓展壮大。因为过于广袤的平原,人们无法抵挡洪水和周边部落的进攻,文明夭折的可能性很大;而崇山峻岭之中,文明没有拓展壮大的空间,迟早也会中断的。这就需要孵化华夏文明的最初温床必须是一个相对开阔的山中盆地。打开卫星地图,查看所有“女娲补天”传说的发端地,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的其实并不多。

第一条排除了大多数无法实施农耕的崇山峻岭,因为这里不会形成非守不可的定居家园。第二条排除了那些山间小坳,因为这里可耕种的面积太小,无法养活足够的人口,进而无法支撑起抗洪救灾这种大规模的集体活动。第三条排除了太过平整广袤的平原和大江大河的附近区域,因为上古时期在这些区域抗洪是一种不现实的举措。第四条几乎排除了除上党之外的所有区域。这样排除下来,只有长治市上党区上郝村天台山符合这样的条件。

走进上党区上郝村,村西北平整的田野中,兀见一座黄土山丘拔地突起,犹如一只硕大的金龟伏卧在一望无际的沃野之间。这便是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天台山。

上郝,在当地方言中与“上河”完全同音,在古代的县志中,此村原本就叫上河村。上郝村北边还有东下郝村、西下郝村,意思都一样,都是与河有关的村,只是女娲“补天”的往事已过去,七、八千年之久,中间的历史变迁太多,村名有所改变。但相邻的一个村,“高河”村的村名没有变,“高河”的意思为高于地面的悬河。听村里的老人讲,“很早以前村西一直是有河堤的,上世纪50年代还能看出河堤的地势要略高于村庄和农田,很显然这不是天然如此。

70年代往后,村民们在河堤下大量采沙,河堤基本就没了踪影,后来,又在原河堤的位置修筑了沿河公路,河堤就再也看不到了”。河堤虽然早已没了踪影,但那些沙坑里的残沙和老人们的记忆依然能够说明这里在很久以前有人类与洪水抗争的故事。站在天台山上极目四望,西边是浊漳河与淘清河蜿蜒而来,在上郝村的西北面缠绵交汇,交汇后的浊漳河继续向东北方向伸展,两岸是较大的冲刷平原。南边和东边也是较大的平原,但地势相对要高一点。上郝村正南面30公里处是原始农业的起源地之一--羊头山,正东面20公里处是另一原始农业起源地--老顶山,又名百谷山。

往西40公里处是“共工怒而触不周山”的“不周山”,现名为“发鸠山”,这里同时也是“精卫填海”故事的发端地。向北50公里处是“大羿射日”故事的发端地--老爷山。天台山的周围集中了中国上古神话的大多数,神话是史前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想象,既然是史前人类的思考行为,那史前人类就不可能只思考一种事情,他们会思考与自身生存有关的各种事情,也就会各种各样的神话。因此一个地方流传的神话越多,越能说明这个地方才是这些神话真正的发端地。

全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上党地区这样符合这种逻辑的地方,同时这里的地形地貌气候符合农耕文明初期演化的所有条件,这里是女娲带领先民们抗洪救灾最为实际的地方。女娲所处的时代应是母系社会末期,这时的先民们已经把原始农业扩张到了整个上党盆地的腹地,这里人丁兴旺,村庄星罗棋布。原始农业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生产力。在原始农业的支撑下,人类第一次有了与洪水抗争的物质和社会基础。这时的女娲比以往任何一代首领对待抗洪的态度更加坚决,她动员了部落里所有的力量来实施这场抗洪救灾活动,想尽可能地改变洪水肆虐家园的惨状。

女娲坐镇天台山,指挥着山下的筑坝工程,田间排水沟工程,环村排水沟工程等等。还不时地亲自参与其中,有时挥舞着石锛起土,有时弓着腰吃力地运土,有时在河堤上鼓舞着士气,有时就在排水沟旁严肃地监督着工程的质量。在女娲的带领下,天台山北面、浊漳河两岸的防洪排涝工程一一竣工,且成效非常突出,极大地起到了防洪排涝的作用,有效地保护了部落子民赖以生存的家园。

女娲的这一系列抗洪排涝举措,不仅在部落内部取得显著成效,还传播到了临近的部落,各个部落的女娲们也都实施了一系列不同程度的抗洪排涝举措,整个上党盆地的腹地洪水为害的程度极大地降低了,原始农业的生产力得以大幅度提升。在此基础上,女娲们又加强了社会管理,创立了婚姻制度,强化了男人在家庭中的作用,保证了子女成长环境的安全稳定,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繁衍的速度;另外女娲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救助行动,收养了大量不幸的孤儿,使每一个孩子都有活下去的可能。

在女娲智慧和母爱的哺育下,女娲部落的人口爆炸式增涨,人类突然间变得强大起来,这也是“女娲造人”传说的演绎原型。女娲们的一系列开创性贡献,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使得原始农业文明向前跃升了好多个台阶,实现了人类由采集到农耕的伟大转变,完成了人类社会从混沌到有序的质变过渡。人们为了纪念女娲们的开创性贡献,把女娲们抗洪救灾的故事凝结为浪漫的“补天”传说。天可以无情塌陷,但女娲们的不屈与抗争、智慧与母爱可以弥补天的窟窿。“精卫填海”的故事也是发生在史前洪水的背景下,只是所处的时代要比女娲晚的多,精卫所处的时代已是父系社会,精卫的父亲不仅是部落里的王,还是众多部落的联盟长--帝,因为善于用火,故名“炎帝”。

精卫的原名叫“女娃”,是炎帝的小女儿,此“女娃”非彼“女娲”,音似而字不同。女娃到东海游玩,黑龙兴风作浪将女娃淹死于东海,女娃的魂灵化作了一只小鸟,名叫“精卫”,她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她的生命,常衔着发鸠山的树枝和石子填塞东海。虽然,女娲们在抗洪方面已经做了许多,但只是相对降低了洪水的肆虐程度,洪水依然是吞噬人们生命的罪魁祸首。精卫仁爱、智慧,辅助炎帝做了很多积极有益的事,但不幸也被洪水夺去了生命,炎帝极为心痛,人们也感念其恩。炎帝在每一年的女娃祭日都举行了较大的祭奠仪式,部落子民们也不自觉地加入到祭奠仪式中来,人们不仅是在祭奠炎帝的女儿,更是祭奠同样被洪水夺去生命的亲人。谁都不愿自己的亲人死去,他们希望她们的灵魂还在,还能做些她们生前希望做到的事情。这些情感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断演绎,最终凝结成“精卫填海”的故事。

原标题:上党神话是中国神话的正源(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北苏精神铸就抗洪法宝
【暖新闻】致敬,中国的红烛!
河南暴雨——记郑州新密市抗洪救灾
《北青网》关于下迪村抗洪的报道(节选1)
抗洪水
谢亦森在全市防汛抗洪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