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羿射九日的勇敢——敢于向天而战的上党神话和精神
随 我 行 走 山 西      许 你 万 里 荣 耀
鉴古  |知非  | 旅途  | 视野  |  生活
随着中国史前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走到了国家时代即将开启之前的黎明时分,帝尧、帝俊、大羿这些人物纷纷登场,于是浓缩中国史前民族融合史的“大羿射日”和总结史前人类创业精神实质的“愚公移山”来了。关于“大羿射日”,可能更多的人以为是“后羿射日”,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误会,大“羿”和后“羿”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物,只是名字都叫“羿”,且都善射,时间久了人们在转述和引用中发生了混淆。好在近年来,史学界已经搞清楚了这件事情,大羿是帝尧时期的大将,后羿是夏康时期有穷国的首领。上党地区关于“大羿射日”的传说非常丰富,大羿射日的发生地为屯留县的老爷山,大羿未射之箭遗落之地是长子县琚村的白松坡,这些地方不仅有大羿射日和大羿生平方面的各种传说,还有自唐代以来,为纪念大羿,不断修建扩建重建的羿神庙、三嵕庙、灵祝王庙。三嵕和灵祝王是羿神在当地的别称。《山海经》、《楚辞》、《淮南子》都有关于“大羿射日”的记述,综合起来大意是:在尧统治的时期,帝俊之妻羲和生了十个太阳,十日同时出现在天上,灼热的阳光晒焦了庄稼和草木,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于是尧派大羿去为民除害,射掉了其中九日,留下一日继续照耀大地,万民欢喜,于是推举尧为天子。这个故事深受人们所喜爱,一方面它能满足人们对英雄的崇拜之情,另一方面它符合人们对史前社会的想象。但真正谙熟历史的人从来不会相信真有什么“射太阳”的事情,一个纯粹“射太阳”的故事对今人和古人来说都是可笑的。之所以能作为一个英雄的故事流传至今,说明这个故事发端的原型本来就是一个伟大的英雄故事。历朝历代都有人对这个故事究竟映射着什么产生过疑问。近年来,随着考古学、历史学、分子人类学等的研究成果不断迭出,这个问题也能大致捋清楚了,“大羿射日”其实映射的是一个史前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大致情形可能是这样的:
在黄帝打败炎帝和蚩尤之后的几百年里,黄帝并没有获得对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的绝对统治。炎帝的后裔和蚩尤的后裔仍然维系着部落的相对独立,三大集团不断地分分合合,彼此之间一直存在着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最终结束这一局面的是尧,尧的父亲是帝喾,帝喾是黄帝的后裔。尧的母亲是炎帝后裔所建立的“耆”国的公主,名叫庆都,这显然是一桩政治联姻。帝喾的妻妾很多,庆都不想在争宠中虚度光阴,怀孕以后便回到了娘家耆国,耆国位于今天的长子县和上党区一带,此“耆”国与周代的“齐”国,音同字不同。为了便于区分,古人在老日“耆”的前面加了个“伊”字,意为那个耆国,“伊耆”国的这一称呼由此而来。尧在13岁之前一直随她的母亲生活在伊耆国,所以长子县亦被称为“尧王故里”,大羿是这一时期尧的玩伴,也是日后为尧征伐四方、辅助其成就帝业的大将。帝喾死后,首先即位的是他的长子挚,挚不善理政,群臣拥立尧代挚而立。尧即位之初,内外局势都极为凶险,帝喾的其他儿子们不服尧的即位,他们勾结东夷部落,挑拨炎帝后裔部落,最终形成九股各自为政的势力,这就是大羿射日中“十日并出”的来由。这些势力不仅与尧长年作战,他们彼此之间也时常你攻我伐,百姓深受其害。为了结束这一局面,并获得号令天下的宗主地位,尧首先利用他的炎黄双重身份,对炎黄两部落利益进行了调整,团结了炎帝后裔部落,削弱了反尧联盟。其次他施行了一系仁政,访纳贤能、勤俭听谏、治理水患、制定历法,极大地修明了内政,得到了百姓们的拥护。再次,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任命了“四岳”等各种政务官员,实现了部落联盟向国家形态的过渡。在尧的努力下,尧的力量得到了极大加强,于是尧派出大羿率兵与反尧联盟决战。反尧联盟与大羿率领的军队在上党老爷山附近遭遇,结果反尧联盟被打的大败。至此,那种长年征战、四方侵扰的局面终于结束了,大羿因此受到尧的分封和百姓们的歌颂。这就是“大羿射日”的演绎原型,这也是尧之所以被称颂为千古圣君的主要功绩。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史书中有的分分合合、艰难曲折,史前也都有,文明每取得一点进步都是那么的不容易,这也正是“愚公移山”所要告诉我们的。“愚公移山”最早出现在《列子·汤问》里,从故事的内容来看,记述之详细,哲理之深刻,文学性之强,不可能是一个史前故事,这应该就是列子本人的著作。列子是春秋末期、战国时期的学术大师,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人们探究和发现自然、人类社会、以及人性本身的规律和精神实质的时代,《列子》一书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纪昌学射》、《两小儿辩日》等寓意深刻、家喻户晓的故事,都是在说人对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怎么看和怎么办的本质性思考。在这样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在这样一个探究文明本质的列子内心里,他的“愚公移山”所要表达的正是人们如何改造自然和改革社会的精神实质,他也是在告诉我们后人,想要成就不凡之业,就得信念执着、不畏艰难、持之以恒。
再次诵读《愚公移山》,……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越读越有深意,愚公那种“信念执着、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何尝不是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大羿射日、精卫填海这些史前故事的精神实质呢?又何尝不是井冈山精神、瑞金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的核心品质呢?又何尝不是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深圳精神的价值追求呢?中华文明的辉煌正是在这种精神实质的指引下一点一滴地取得的。这就是这些神话传说弥久传承的魅力所在。
原标题:上党神话是中国神话的正源(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神话
中国神话体系梳理
古淮方部落里的“老大哥”徐国(淮南方域.原创)
【帝俊消失之谜】在《山海经》中,除了炎帝...
大侠:大禹把老婆吓成了石头 这些神话黑历史看完节操碎一地
十方:伯鲧传第五章 伯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