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壁古堡景区2015年最新版解说词(八):古军事地道

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地道游览。张壁古堡最大的特点就是“地上城堡,地下暗道”。细心的游客可能已经发现,地道入口被巧妙地安排东厢房内,若关上门,还真难以发现。

张壁的古军事地道长约1万多米,分上下三层,集攻、防、退、藏、逃等多功能于一体,地道有迂回式、直接式、上下贯通式等数种结构,贯通堡内外,并与众多居院落相互沟通。具有极强的军事防御能力,对研究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和设防性村落的发展设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全年恒温约10ºC~15ºC,可以说是冬暖夏凉,十分宜人。

顶层地道距地面约2米左右,以上的地面为西场,主要是窥探设施、叠加式秘密联络孔。中层地道距地面10米左右,有迂回通道、侧攻设施、地道堡、壁孔通讯设施、中层指挥所、转移工程、地道咽喉、水井、仓储工程、岗哨等令人叹为观止的功能布局和攻防设施。

【扩展讲解】

中国人最早使用地道的记载,见于《郑伯克段于鄢》中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名叫武姜,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从此就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武公都不答应。庄公即位后,共叔段要谋反,武姜准备做内应。庄公打败共叔段后,将母亲武姜发落到一个叫颍的城市,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毕竟母子天性,说了这绝情的话,过了不久,庄公就后悔了。可是话已经出口,怎么是好啊?这时候,有个叫颍考叔的,就给他出主意,教他掘地挖出泉水,挖个隧道,去见母亲。庄公依了他的话。庄公见母亲,百感交集,赋诗道:“太隧之中,其乐融融!”母子恢复如初。

地道用于军事,据说是三国时候的曹操,他曾经筑了兵洞。此后军事史上,有过许多利用地道做战的战例。

据《介休县志》记载,北魏时期,有来自离石一代的少数民族胡人攻破介休,介休县城被迫迁至东南25里处的张壁。东魏孝静帝时,迁朔州军来此把守,称南朔州。朔州军的统领是高欢,特别擅于利用地道作战,玉壁之战中他与韦孝宽之间的地道攻防战可以说是利用地道作战的经典战例。许多专家推断,张壁的地道极有可能就是高欢所挖掘的防御工事。那么地道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玉壁之战  东魏武定四年九月(公元546年),大丞相高欢亲率十一万东魏大军自晋阳起兵南下,第二次攻打玉壁。玉壁在今山西稷山县南十二里,是西魏政权为保卫都城长安而设在铜关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军事堡垒,守将是西魏杰出的将领韦孝宽。

在东魏时期,应用地道作战的战术叫穿城术,名字不难理解,通过挖地道从城外穿越到城内,亦可从城内穿越到城外,或连接城内各据点,但从玉壁之战的战术中我们能看出,地道的作用已大大超越了穿城。

在玉壁之战中,高欢命部下挖地道并没有特别隐蔽,而是一边挖地道,一边将挖出的土运到城外堆起了一个个高高的土台,这种做法几乎在向对方示威,看你能有什么办法。堆积的土台很快高过了城墙,站在土台上便能看清城内的布局与动态,甚至能向城内目标射击。此时韦孝宽在城内也不敢怠慢,在城内沿着城墙挖出了一条深深的壕沟,让士兵在沟内巡查测听,以防地道挖进城来,还准备了柴火和吹气的皮囊,一旦有地道与壕沟挖通,立即放火吹烟,让挖地道者有来无回。这一招很有效,城外挖入的十条地道全都无法进到城内。

此时高欢并没有停下,他早已胸有成竹,下令地道挖到城墙正下方时直角转向,沿城墙方向将城墙下面挖空,边挖边加立柱支撑,挖到一定距离后,给立柱浇上油,点火撤离,等立柱燃尽后,坚固的玉壁城墙塌出来几个大口子。城墙塌了,但塌方的土堆还有几米高,西魏军很快在塌方的缺口处立起栏栅,搭上帐幔,并辅以重兵把守,以阻挡东魏军通过缺口攻城或向城内射击,东魏兵无法攻进城来,改用火攻,将松枝、麻杆等浇上油带火抛向栏栅帐幔,西魏军立即制作长杆钩刀将柴火分离……

大战进行了六十多天,攻守双方使用了各种战术,东魏军伤亡十有六七,神武大将军高欢也受了重伤,玉壁仍然攻不下。此时已是十一月,北方进入冬季,将士们没有带御冬的衣物,战争无法再打下去,高欢含恨撤回晋阳。出兵时十一万人,回来时不足四万人,这是高欢一生最大的一次败战,而韦孝宽因守卫玉壁有功,晋升为西魏骠骑大将军。

这是个三岔口,从这里上去,就是关帝庙。

马厩  这是马厩,是养马的地方。
 

指挥窑  这是指挥窑。整个地道里只有两个地方有炕,这里是其中之一。这种地方,显然不是普通士兵居住的地方。窑壁上,我们还可以看到有当年点过油灯的痕迹。

立体三通   我们所看到的这个设施,位于在可罕庙地下往西50米处,上下如竖井一般,下宽上窄,高约13米。大家可以明显看到地道的三层结构。在这个位置,守兵们不仅可以互相传递信息,还可以踏着壁上的那些脚窝子,快速地在三层地道间转移。这个地方,同时具备通风、通信、通达,被称为“立体三通”,是地道内一处重要的设施。

手动陷阱  地道里处处有机关。这个陷阱高约五米,直径1米多。以前,上面曾装有翻板,并有解锁装置。平时是闭锁的,人们来回行走,安全又稳当。发生地道攻防战时,就将锁解开。敌人从上面经过时,很容易踩翻踏板。一旦摔下来,敌人不是死就是伤,立即丧失作战能力,乖乖成为俘虏。

马踢挡道  这个地方叫马踢挡道。正好位于十字交汇的地方,是和刚才经过的陷阱配合使用的一处设施。小窑里仅能容一匹战马。马槽设置在最里面,马拴在槽上、屁股朝外。敌人经过时,战马会猛不防扬蹄猛踢,真是防不胜防。马厩后约一米是“陷阱”。 敌人躲过了马蹄,脚下一慌一乱,再遭“陷阱”暗算,也就不足为奇了。

窥探设施   这是一个窥视孔。大家向上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外面的天空,圆圆的就像是一轮满月。守兵可以脚踩壁窝、爬到上面观察敌情。窥视孔上方位于堡外,距南堡门之西大约一百来米,隐藏在土楞背后的壕堑里,一根直径不超过1米的圆柱形垂筒经过伪装,就算敌人长了火眼金睛,也发现不了。

迷魂阵   为了迷惑敌人,地道里设置了许多迷魂镇。转入中层之后的这段地道,每一个路口非常的相似。即使是熟悉的人也会绕得晕头转向,更何况来犯的敌人。许多进入地道的游客,因为没有带导游,在这里绕来绕去,就是找不到要去的路,找不到回入口的路,急得哭了的也有的是。

联络设施  这是一处联络设施。其形状如同倒扣着的翁底。孔眼设在顶端,距地面4米,直径约为0.2米,插入竹竿就可以传递信息。这种用竹竿传声的办法,就是土电话。如果您到过保定冉庄的地道战遗址,或者看过电影《地道战》,对于这种设施就不会陌生。


【扩展讲解】

电影地道战台词。当鬼子进村大扫荡时,民兵队长高传宝向队员们发出命令:各小组注意,各小组注意:你们各自为战,你们各自为战。不要放空枪,不要放空枪。开火,开火!

河卵石地层   这里位于地下25米左右。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河卵石地层。远古时候,整个太原地区和晋中地区是一片汪洋。传说,大禹治水时,打开灵石口,河水退去之后,开成了两片巨大的沼泽地,被称为“召馀和祁薮”。后来,水位持续下降,陆地渐渐露出地面,形成今日的太原盆地和晋中盆地。

这层河卵石,也是古人开挖地道、确定深度的参照物。

排水口   我们现所处位置是地面在距窑湾沟南端约30米处,垂直距离20多米,是地道里主要的排水口。地道里一旦有了水,水就会顺着地势汇集到这里,直接排放出去,既有效地保护了地道,也可以防止敌人使用水攻。为了确保地道安全,人们对出水口的选择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他们将出水口开在绝壁之上,距离地面高度约三十米。即使敌人发现出水口,想进也进不来,只好望山兴叹了。

【扩展讲解】电影《地道战》情景模拟。

高,高。夜袭高家庄,赵庄,马家河子,这样一举两得。既可以端土八路老窝,又能解西平据点之围。高,实在是高,对,再带上几台抽水机,看看高家庄地道里,到底盛多少水。

水是宝贵的,应该把它送回原处。烟是有毒的,不能放进一丝一缕。

张壁村南邻的一个村子,叫做露土。传说就是水位退却之后,最早露出地面的土地,后来形成了个村子。别外介休东南,也有个村子,叫做“船窟”,从村名得知,远古时候,人们还用船作为生产和生活工具,而且,据说那里还有大禹治水时,拴船用的木桩,已经成为了化石。

地道堡   再往前走,就进入地道中层。

沿途这些土窑穴,既可以供守兵休息、避让行人,战斗时又可以当做突袭的掩体。

这里叫做地道堡。地道堡位于中层地道间,土窑穴后有“地堡”在上层叠加,可容十人藏身。战斗不利时,守兵可以佯装撤退,一部人绕到前边诱敌深入,一部人由转身躲到堡中埋伏,出奇不意夹击敌人。使追敌防不胜防,付出巨大代价。这样的防御战法被人们称作“两面夹击,头顶加塞”。

值勤窑    这是一处值勤窑,还可以叫通讯员室。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个窑洞的隔壁,就是地道里最重要的首脑机关。大家看到这个孔洞了吧?这边说话那边听。要紧时候,向领导汇报情况,不用见面,直接勾通。

将军窑   在我们刚走进地道的不远处,曾路过一个指挥窑。这里的规格显然比那里要高很多,应该就是最高指挥官所在的地方了。按星象学的角度,这里正好对应二十八星宿中白虎七宿的参宿(音shēn)。参宿为白虎之前胸,虽居七宿之末却是要害的部位,有“天之大将军府”之称谓。

再看这里的设施。  这个窑洞临近沟边,通风和采光条件是地道内最好的。窑洞的格局和大小与普通人家的窑洞相当。土炕最里面那个小孔,是通讯孔。警卫就住在隔壁,招之即来,下达命令也十分方便。从这个窑洞出去没多远,还有地道里最隐蔽的逃逸通道,直达沟底。一旦兵败、要进行转移时,就可以从那里悄

士兵窑   沿途走来,我们都可以看到有很多像这样的小窑。这些都是士兵窑。每个小窑可容纳三五位士兵。在古代防御战中,地面还是主战场。若到非要依靠地道的时候,说明整个战局已经陷入绞着相持,甚至是处于下风了。这个时候,军队中最底层的士兵枕戈待旦,守在这些小窑洞里,或蹲着、或站着警戒,随时准备战斗。士兵窑的最里面,有个小平台,士兵们用干草往上一铺,随便打个铺,轮流着睡上一会,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享受了。

地道粮仓   这里是地道粮仓。粮仓由串连在一起的诸多洞穴构成,对应白虎七宿的觜宿位置。觜宿属火,为猴。为西方第六宿,居白虎之口,口福之象征,多吉,主军需粮食库。这个粮仓进深11.5米,高7.5米,宽5.5米,可以存放上万斤粮食。而且这里位于窑湾沟侧,通风条件好,也比较干燥,粮食可以长期存放而不至于发生霉变。

地道水井   张壁全村有11口水井,跟地道相连的就有八口,这就是其中之一。距地面约八米,直径为1.5米。井壁上有可供上下落脚的脚窝子。往下看,还有十来米深。以前这里有个翻板,其实也是陷阱。敌人不心着了道掉下去,非死即伤。

岗哨地道   每层地道内都有这样的哨点,战时有专人把守。哨点的垂壁上也设置了脚窝子。

地道出口   请大家跟随我上台阶。这里地道比较低,千万不要碰头噢。
大家想不到吧?这里就是地道的出口了。

地道出口被巧妙的安置在半山腰的一孔间普通的窑洞之内。窑洞里有炕有火,有门有窗,顶上还有木梁,与最普通老百姓的家没什么两样。以前,这个地道出口是隐蔽的,出口的位置是一面大柜子,人就从柜子的侧门出来,隐蔽性很强。走出窑洞几步远,对面前就是深沟,远望是看不到头的群山垣田。把这里做为地道的出口,又有这样的精妙设置,足可见古人的用心良苦和机智聪明了。

“地上明堡,地下暗道”。张壁古堡是中国古代军防和民防工程的经典之作,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兵总部孙德信将军说:明堡暗道古之一绝,可守可退即可攻,可上可下可左可右即全活。对于中国古代军事防御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张壁古堡提供了绝好的实物教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进店头古堡
晋善晋美(五)——张壁,世所罕见的神秘袖珍古堡
祖国风光(4242)曹操地下运兵道
墨西哥毒贩挖地道直通美国 通风电力设施齐全
不出意外,宇文泰就是什么都不干,拼身子骨儿熬也能把高欢熬死
《古代战争》9.doc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