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读《资治通鉴》:赵武灵王为啥被儿子饿死了呢?

细读《资治通鉴》:赵武灵王为啥被儿子饿死了呢?

公元前三世纪是一个除秦国以外的国家都出问题的世纪,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秦国一个一个地灭掉了这些出问题的国家。上一节我们说楚国出了窝囊的国王,几次三番地被秦国玩弄,综合国力大打折扣。今天我们说说赵国。

赵国地处北方,而且,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赵国军事实力大增。其实这只是赵国国际提高的一项举措,之前的赵国,不只是做了“胡服骑射”这一件事。

(倡导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

1、在外交上联韩扶燕拒齐压秦,获得了三十年的黄金发展期。

赵国、魏国、韩国是从晋国分离(三国分晋)出来的三个同根的国家,赵国与韩国关系不错(只是关系不错,并没有深层次的联系),但与魏国关系不太好。在过去的一百年里,赵国的历史简单的总结就是:这一年魏国攻打赵国,第二年赵国攻打魏国,第三年秦国和魏国一起打赵国了,第四年赵国又与秦国一起攻打魏国……打来打去,好生热闹。

赵武灵王四年,赵武灵王与韩王会盟,次年迎娶韩王之女为妻,两国成为铁哥们,魏国从此不敢随便打赵国的主意。赵国的南方稳定了。

(从赵武灵王这里起,中国的男人开始穿裤子了)

赵武灵王11年,燕国国君让位于国相子之引发燕国内乱,赵武灵王插手燕国内政,派人去找到正在韩国做人质的燕公子职,把他送回燕国去做了新的燕王即燕昭王,由此赵燕两家和平共处多年,赵国东北方也稳定了。燕国本已被齐国控制,齐国见赵国插手燕国的事情,心中不满,发兵攻燕赵,赵武灵王自称实力不济,收兵避战,让燕王找他的外公秦惠王求救,秦国发兵打败了齐,齐秦实力都受损(这是典型的一箭双雕啊),于是赵国的东面和西面也暂时平静。几年后,先是秦国秦武王意外死亡,为争夺王位秦国内乱,赵国西渡黄河,夺取了秦国北境的榆中地区;此后南方第一大国楚国灭掉了第二大国越国,楚齐成了接壤的邻居,齐国为了应付楚国的入侵,忙得毫无精力,不得不放弃与赵国为敌。于是赵国南、北、东、西边境彻底安宁。这几十年,赵国得到了安定发展的黄金时期。

2、军事上的“胡服骑射”改革,军事实力大增。

基于实事求是出发的服装改革“胡服骑射”(这个前面有文章专门说过),使赵国在军事上空前强大。《史记》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於是诈自为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而主父驰已脱关矣。

赵武灵王是真正的胆大心细的帝王,他可以微服跑到秦国去探查,这是何等的才略啊。更重要的是,这一年的实力状况是,赵武灵王在想办法做各种侦察,目的是要“攻秦”,没错,是攻秦,当时的中国政坛,没有一定的实力,谁敢跟秦国叫板。

(赵国的地理位置)

3、开疆拓土,国土面积增大,综合国力提升。

中山国的地理位置嵌入赵国境内,这是个让人头大的国中国存在,只要赵国想对外有军事动作时,中山国就来捣乱,让赵国无法全力对外。中山国之前得到其他国家的扶持,用以牵制赵国,所以赵国一时之间也无法灭掉它。通过四方的外交活动,赵国摆平四邻之后,暂时不需要对外用兵,又加上“胡服骑射”改革显露效果后,公元前296年,赵国一举灭了中山国赵国国土从此通连一体。在灭中山国的前两年,赵国已击溃中山国的帮手——北边的楼烦和林胡,占领了北边大片土地,设雁门云中两郡。赵国整个的国土面积大增,综合国力由此大幅提升。

4、会盟诸侯,确立“强国”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某个国家强大之后,就会会盟各国诸侯,这是宣布自己“强大”的声明式的动作。由此,赵国成为众多诸侯国承认的强国之一。他的这种强大,不是秦国那种群起而攻之的强大,而是各国和平公处基础下的强大。

可是,这么强悍的赵武灵王只活了45岁,这正是一个政治家年富力强的年岁,何以在这个年纪就死掉了呢?

原来,在赵武灵王即位四年的时候,他娶了韩国的公主(前面提过,主要是军政的原因)为妻,两人生了一个儿子叫赵章,后来被立为太子。韩公主去世后,赵武灵王在即位十六年时娶了臣子的女儿孟姚(吴娃),吴娃生的儿子就是赵何。吴娃在短暂的一生里为赵武灵王带来了很多快乐,但从没有求过他任何事,死前,她提了唯一的一个要求:立赵何为太子。这是祸事的起因,因为赵国已经有了太子,就是原来的赵章。

(赵武灵王墓)

《资治通鉴》载:公元前295年那一年:

赵主父封其长子章于代,号曰安阳君。

赵武灵王把长子赵章封到代地,号称安阳君。君,比王,差着一大截呢,更何况,赵章原来就是太子。

赵武灵王的意思是让赵何在臣子的辅佐下主抓国内的政事和经济,他自己可以以军事长官的的身份一心一意地带兵对外征战。三年时间过去了,在这三年里,赵武灵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拓地千里,虎狼之国秦国也被他玩弄于股掌(前面提过他微服入秦的事),能与巨无霸楚国分庭抗礼,其他那些国家更不在话下了。这个时候,赵武灵王有了统一天下的野心,但国政在赵何手里,令从王出才是正道,44岁正当壮年的赵武灵王开始后悔了,他想把国政拿回来。安阳君赵章当然也不甘心蜗居在北边的代地,他想夺回本属于他的权力。在代相田不礼的策划下,赵章开始伺机造反。

赵武灵王当然是个聪明人,他看出了大儿子想从小儿子手中夺权,错就错在,他这个时候没有想着去弥合两个儿子的矛盾,而是想利用两个儿子相互争斗的机会,自己再趁机复位。于是,他出了昏招,他打算把赵国一分为二,让大儿子赵章也在代郡称王,这一提议遭到了赵国重臣肥义的反对,肥义当年是赵武灵王的臣子,忠于赵武灵王,但现在他是赵何的臣子兼老师,他认为他理所应当地要忠于赵何。觉察到赵武灵王想要复辟的野心后,肥义向赵何进行了汇报,赵何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便召集他信任的几个大臣一起商量对策,并逐渐控制兵权。在赵武灵王的默许下,赵章准备夺权,但做好了应对措施的赵何防守严密,赵章他们无法下手,赵武灵王决定亲自出马。他以在沙丘选看墓地为名,让赵章与赵何一起陪他去。这理由很正当,赵何没有办法,只得在肥义和信期的陪同下随行。到沙丘后,赵何住在一处宫室里,赵武灵王和赵章住在另一处宫室里。

当天晚上,赵章借用赵武灵王的令符请赵何过宫议事。肥义感觉不对,要赵何与信期加强防卫,如果他不回去就是发生了政变。同时命令信使准备,如果一旦发生变乱,立即通知朝内发兵勤王。肥义到了赵章的宫室后,果然觉得气氛不对,没有见到赵武灵王,赵章与田不礼见以太上王赵武灵王的名义都调不动赵何,知道赵何已有所准备。于是赵章和田不礼杀了肥义,再派人去召赵何,如果赵何不来,就立即派武士刺杀。赵何看到肥义没有回来,而又有使者来召他,知道发生变乱。于是斩了使者,率军包围了赵武灵王和赵章住的宫室,与赵章和田不礼的党徒展开激战。朝内也有大军赶来平叛,于是赵何军队很快就控制了局面,赵章战败守在宫内。大臣本来想请示赵何如何处理,但又担心赵何会下令让他们杀了自己的哥哥和父亲,将来秋后算账,杀兄弑父的罪名一定会找替罪羊。于是他们杀进宫去,杀了赵章及其党羽,赵武灵王眼看着,但也没有能力制止。接着他们又把赵武灵王宫里的人全部赶出来,却不许赵武灵王出宫,也没人敢杀了赵武灵王,他毕竟是太上王啊。

(赵国眼中的战国七雄)

赵武灵王被围困在内宫,内宫没有存粮,日常的瓜果点心没过几天就被吃光了,赵武灵王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捉那些刚出生的雏鸟生吃。如此持续了三个月之后,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极富心机的赵何在三个月内对他父亲的生死之事一直不问,直到赵武灵王饿死,赵何才痛哭一场,命令厚葬,全国举哀。

一代雄主,最终只落得个月溶溶寒风伴枯灯,惨兮兮饿死无人宫,赵武灵王何其不幸,但古往今来的权力相争,一直如此。只是我们在叹息赵武灵王的悲剧时,不免也会由此叹息赵国的命运罢了。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国系列100:分王赵代
中国通史: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让赵国迅速崛起实力仅次于秦国
流弊了一辈子,临死只能掏鸟蛋填肚子
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三十六)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春秋战国成语典故(系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