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奇王阳明

传奇王阳明

以下内容是以浙江大学教授董平先生的《传奇王阳明》为摘录和感悟,和一些版本的事件有出入。个人认为董平教授的这个版本因为是以百家讲坛的讲稿为基础编著的,所以不可避免的因为想要增加趣味性而在一些地方对王阳明过于夸大。这本书主要是涉及王阳明的一生过程而对心学讲述不多。

首先介绍一下人物简历:

姓名:王守仁

字:伯安

号:阳明

古人的名字比较复杂,往往是有姓名有字有号。比如诸葛是姓亮是名,字孔明号卧龙。古代直接称呼姓名是很不尊敬的,所以三国演义中常称诸葛亮是孔明先生,这里我们称主人公为阳明先生。

职业:军事家、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人生经历:

  • 12岁:口出狂言,要读书做圣人

  • 15岁:独自出塞外,练习骑马射箭,回来后想陈书皇上,述说如何防守边关。(也说是跟谁父亲出关考察,个人认为后一版本更为可信)

  • 16岁:对朱熹的思想进行验证,七日格竹。

  • 17岁:结婚,结婚当天不见踪影。

  • 21岁:考中举人

  • 22岁:会试未中,回余姚老家,吟诗作赋,诗艺大进。

  • 25岁:第二次会试未中。但未努力准备考试,搜罗来各种兵法秘籍研究,客人来时拿花生瓜子排兵列阵评论一番。期间,对格物又实践一次。

  • 28岁:中进士,被派去监督威宁伯的坟墓,王阳明将民工作士兵用,按军事单位组织协同工作。

  • 32岁之后,不再游移于佛教、道教等学说之间,将自己的思想定位于儒学并实践。

  • 34岁:开始收学生。同年,弘治皇帝驾崩,“玩主”正德皇帝登场。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与大臣斗,王阳明仗义执言为言官上书,被“廷仗”(打屁股)后关进监狱,走了一趟鬼门关。(生死瞬间1)

  • 35岁:出狱,贬为龙场驿丞(招待所所长),路上躲避锦衣卫的追杀。(生死瞬间2)在龙场悟道,提出“知行合一”。

  • 37岁:受邀到贵阳书院讲学。

  • 38岁:三年贬谪期满,升为庐陵县知县(江西吉安县),面临一系列行政能力考验(疾病流行、火灾频发、盗贼多有),也是知行合一在行政上的检验。

  • 39-44岁:官复原职后,职务频繁变动,是讲学的集中期。

  • 44岁:临危受命,去剿灭江西、湖广(明时辖湖北湖南)广东、福建四省的盗贼。开始军旅生涯。(个人认为,如果没有他的军旅生涯对知行合一的实践是达不到如此高的名气的。书中差不多一半篇幅讲解军事,非常细腻和精彩,摘录内容比较多这里就不分享了,非常好看!)

  • 47岁:四省盗贼肃清后,路上得知宁王叛乱,“以万余乌合之众,而破强寇十万之众”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迅速平乱,活捉宁王。。

  • 49岁:“玩主”正德皇帝去世,此后六年多时间在讲学。

  • 56岁:两广新命,前往广西处理“思田军事叛乱”。(由于对形势的实事分析,不费一兵一卒平息了叛乱,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有关资料。读到这里时,我想到的是孙子兵法中的“夫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 57岁:圣人畏因,凡人畏果。让王阳明觉察到的危险不是思田叛乱,而是广西境内的断藤峡、八寨的武装,然后在茫茫大山中指挥作战,战无不胜。

  • 结束之后,王阳明上书还乡不成,无奈之下即使朝廷未批复,拖着病躯回家途中在江西南安结束一生。弟子问有什么交代的吗?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看来王阳明这本传记,我更坚定的想法是一个人只有经历过磨难和困苦的锤炼才能取得伟大的成就。阳明先生父亲给他起名守仁,意思是“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阳明先生经过重重困苦不仅守住了智慧,守住了仁心,更向天下传播了仁心。

以下是个人的一派胡言:

自问1:王阳明为何最终成为圣人?

我的答案是,首先王阳明出身书香世家,爷爷是爱读书的乡绅,父亲是状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为他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虽说儿时环境并不会必然造就一个伟人,但父亲的良好教育和家庭氛围对他的格局和涵养是分不开的。

其次,阳明先生早立志,立大志,并且从未忘却这个志向,为其一直努力。注重实践,知行合一。

其次各种困难、危境不断锤炼他,王阳明直面危境并且不断成长。

自问2:王阳明圣人体现在哪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对此这三不朽是很好的解释。

立德:有一颗仁爱之心,对天下的关爱之心,所以才有朝廷上下对刘瑾缄默时的仗义执言;才有了每每在四声破贼后,投入很大精力在善后工作,增设新的郡县,“圣人畏因,凡人畏果”,他考虑的是如何杜绝盗贼的在此发生;才有了冒死阻止正德皇帝来江西,为的是不让经过战争洗礼的百姓再次受到剥削…

立功:主要指军旅生涯的战功,这是他知行合一的实践,也是他名留于史的资本。三大战役肃清四省匪患;平叛宁王;平息“思田叛乱”;解决断藤峡、八寨武装。

其中,对于肃清四省匪患后世有人说“这是镇压农民起义!王阳明是罪人”,首先我们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生在封建时代的人如何让他推翻封建?其次,四省内的不是农民起义只是盗贼,因为农民起义的含义是:

  1. 有共同的目的:推翻王朝的统治,而四省的盗贼主要在于打家劫舍;

  2. 有共同的行动,当时他们行动并不统一,各自为战;

  3. 农民起义的原因是没有土地,官府贪污无以复加。而当时明王朝并没有到此地步。

立言:打破了宋代理学的禁锢,给人们带来新的思想,并影响后世。使人流芳百世的不是军功,不是财富,不是权力而是思想,孔孟、老子等圣人之所以被后人学习谨记,在于他们的思想的光辉。

自问3:王阳明的心学是什么?

书中将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分为两步创立:

1.龙场悟道:心学的起点,核心是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2.平叛宁王,与奸臣斗智斗勇后提出的“致良知”学说,标志哲学体系的完成。

我理解的心学强调精神的建立,心灵态度的树立,良知一方面是指儒家核心观念的仁爱的价值观,一方面指人存有的贪、欲、痴的对立面。而致良知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

现在越发的能体会王阳明的过人之处,在朝廷缄默时、在过路偶知宁王反叛时、在平叛“田思叛乱”时,他可以不出声不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而他没有,他知道应该要怎么做,所以就去那样做。反观自己,在生活中,很多事自己清楚知道该怎么做,但就是不做。早睡早起好,做不到;每周应该运动,有时间看娱乐却做不到运动…别说,知行合一真不那么容易。

唯心主义也好,唯物主义也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生活的,能够在我们面临困难时鼓励我们前行的就是好的主义。

最后我想说的是,可能有的人对王阳明龙场悟道感觉玄之又玄,其实有合理之处。量变产生质变。他从小立志做圣人,求圣学,一直在思考正确的道路,在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积累,经过各种困苦后在龙场的石椁(石棺材)中触发了他,顿悟了自己一直追求的圣学。这种感觉我也有过*_*,中学时候苦思一道数学物理题良久,突然一瞬,不知怎么就有了思路,有了量的积累加上一个偶然的触发产生质的跳跃不足为奇。王阳明的圣人之志和实践的量在龙场这里产生了质变。

将王阳明的四句教贴在最后,赠与大家同时勉励自己: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王阳明为何受国人推崇?因为他道出了道德的本质,一文读懂王阳明
古今圣人王阳明传奇的一生
(2)融融:读《传习录》、听传奇王阳明后感
王阳明的心学精华
王守仁[明代思想家、军事家]
王阳明的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