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外国母亲的旅行手记:上世纪的中国印象




最近稍微有点创意枯竭的感觉

于是乎······上周趁有点时间

就跑去翻翻闲书古籍绘本

陶冶下情操、补充下知识

最后还是找到了不少有趣的书

以后可以慢慢和各位读者分享啦!



今天小编想向各位分享的

是来自一位外国母亲的旅行手记

这位母亲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

辗转上海、重庆、北京、香港

等几座城市,生活将近九年



项美丽与女儿卡罗拉,摄于1945年



 项美丽,美国著名女作家,原名艾米丽·哈恩(Emily·Hahn),1905年出生在美国中西部的圣路易城。毕业于威士康辛大学。1928年,她在纽约亨特女子学院任教,并开始写作。同时,被聘为《纽约客》特约撰稿人。


她为自己五岁的女儿写了一本书

以期她能了解地球另一面那些

与其同龄的中国孩子的

家庭、学习、日常生活、文化习惯

此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并迅速成为了当时外国儿童

了解中国的入门读物



《故事绘画中国》

The Picture Story of China


全书文字简练,并配有许多精美的插画

为这本书绘制彩色蜡笔画的是

德国插画家克特·威斯




 克特·威斯(Kurt Wiese),德国插画家。他曾撰写过20本儿童书籍,并为超过300个作家配过插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一名商人,在中国旅居6年。


一位美国人,一位德国人

两位先后在中国生活过的外来者

1964年联袂完成这本童书

妙趣横生地将中国的一切

呈现于美国孩子们的面前


 克特·威斯在此书前页绘制的当时的“中国地图”,在上面他清楚的标出了部分地区的物产(棉花、茶叶、丝绸、大米)以及一些著名的地貌景观(长江、黄河、长城、青藏高原)。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着这些插画

一起来看看,那些年老外对于中国的认识吧!





“在中国的某个地方,有个男孩和你一样大,生日是同一天。他的名字或许念做‘Di-Di’,意思就是弟弟。不少中国男孩子,都这么称呼,把这当成小名。再大一些,家长会为他起一个日常用的大名······奇怪的是,他的姓放在名字前面,譬如,如果你叫做比利·史密斯,那么在中国,就要叫‘史密斯·比利’······”

此外,项美丽还在文中向自己的女儿介绍了妹妹还有婴儿的称呼,并以这个家庭为线索,继续讲述后面的故事。




对于中国的四合院,项美丽是这么描述的:

“中国的大房子不想我们的房子,每个大房子里各有单独的房屋和亭子。亭子与房屋虽然相隔不远,但完全分开,用走廊连接。还有的房子里,围着一个天井建造一连串的亭子······”




项美丽向自己的女儿解释中国人为什么爱将自己的手插进袖子里:

“冬天······每个人在室内也要穿着厚棉衣,跟在室外一样。虽然他们不戴皮手套,但会把冻僵的手塞进长长的棉袖子里,既挡风,又取暖。”

以及她对于“炕”的解释:

“炕是一张宽敞的床,大的简直可以让全家人都睡在一起。炕用砖、混凝土、粘土等建成。炕的下面,放进木炭,慢慢燃烧,刚好把砖烧的很暖和,但又不太烫。”

看来这位美国妈妈在中国北方生活过的时间比较长。




“一个中国的家庭,有些像俱乐部,所有房间都可以随便进出,侄女、侄子、姑母、姑父、伯父、伯母、佣人,家里的活儿也从不缺人手。”

在国外,人们对于个人隐私更加重视,即使是一家人也不会随意进出他人的房间,或许这样的习俗给了项美丽非常深刻的印象。



她接着介绍了故事中“弟弟”的生活起居,从穿衣到洗澡,事无巨细向自己的女儿介绍,甚至连澡盆也不放过:

“好好看看他的澡盆吧。这是一个美丽的木盆,或者瓷盆,瓷盆一般是绿的,外面还镶嵌着一条金色的龙。”




“弟弟所有的时间几乎都在学习,只有在很短的课间休息时间才去打打篮球,踢踢足球······”

这段有关于上世纪中国教育的介绍,到今天似乎依旧描述的非常贴切。



弟弟在开学第一天会经历一个仪式——“吃墨水”。(现在还有吗?)

“中国的墨吃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恶心。其实,它的味道好极了!······中国墨,颜色深黑,通过燃烧上等木材和树脂形成木炭,然后将木炭和树胶以及蜂蜜等混合加工而成。中国墨的成分无一不是可以品尝和享用的。”

这位美国母亲估计是尝过吧······她还描述了这个仪式的过程:所有孩子用毛笔蘸上几滴墨水,化开一点墨,然后吞下去。这寓意着他们在吃知识,吸收用墨写下的智慧。




仪式结束后,孩子们要向孔子像鞠躬。




对于中国的文字项美丽用了一种非常直白方式,她将每个字比作一幅图画,每一幅图画都代表着一个意思,这些画随着人们书写速度加快最后逐渐变的越来越简单,最后变成了结构优美的“汉字”。




她也不忘“吐槽”一下中文的学习难度。那时从中国学校毕业的孩子,平均每个人都能认识5000个字以上。而对于外国人而言,学会中国话并不难,但阅读和书写——“对我们来说,实在太难,太难。”




在第二章中,项美丽向自己的女儿介绍了中国的一些特殊的日子以及传统活动,各位读者也可以通过插画来猜猜这些都是哪些节日和活动。








从上至下,他们分别是春节、看戏剧、放风筝、元宵灯会、耍猴戏。




项美丽也提到了中国宗教:

“中国人有浓厚的宗教信仰。他们常常会想到宗教,每天都不例外。他们的虔诚程度,我们大部分美国人恐怕都无法相比。”

“跟我们一样,他们相信有一个全知全能的神,俯瞰整个宇宙。其余那些小的雕像、画像以及不可见的某种力量,汇聚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一神灵群体。”



中国人对于宗教信仰的包容力,也令项美丽刚到惊讶。“中国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有足够空间容纳所有信仰。信仰即是善。”——不知道如今人们还保持着这样的信念吗?

接下来涉及到中国近代的一些历史,小编就不把插图贴上来了。(篇幅有限,感兴趣的可以去百度搜下这本书)




翻阅《中国故事绘本》,我们自己恐怕也会对文字与画面所描绘的场景感到陌生,为之新奇。

谁能想到,仅仅七十年过去,项美丽笔下的中国故事,许多早已消失得踪迹难寻了。 那么,不妨再读读这位美国母亲的这本童书,来一次我们自己的文化怀旧……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屌炸天的中国母亲,一点也不输外国的妈妈们
中国人画的外国文学插画
杨立明//兰炭炉子木炭火
外国大叔在家自建了个简易木炭窑,从此烧烤再也不用买木炭了
插画:这辈子一定要有一个女儿【502设计】
妈妈的小棉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