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據器而道存”:傳世古琴的價值 ——金蔚先生北京大學古琴文化講座(二)


傳世古琴的價值


1、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
從歷史的傳承來看,古琴一般有幾個方面的價值。第一個是古琴作為四藝之首,琴棋書畫,它實際上在我們中國文化當中是中國藝術的一個標簽,非常重要。 

我常說咱們古琴有另外一個價值,叫經濟價值。這個我們今天常講。我們經常會在拍賣會上看到一張明代的古琴,有時候還不如一張明代的桌子值錢。這從側面說明我們整個國家還需要更多的文化普及和教育。因為對於古琴來講,據我們的統計,傳世的古琴,全國博物館裡面一共是400多張,全世界大概是2000多張:我們能夠看到的大概有1000多張,它有一個虛的數字,比如說還沒有露面的,私人藏的可能還有1000多張,所以大概就是2000多張。 

這些琴如果能夠得到妥善保護,代代相傳,對我們的文化是非常有傳承意義的。比如說明代的一張宮琴(明代在宮裡面做的琴),拍賣可能沒有一張明代宮裡面做的桌子值錢,在古代的話這是一個笑料。古代的時候,一個收藏的人說,你收藏什麽?我收藏古琴,那這個收藏得很有意義。你收藏什麽?我收藏書畫,也是收藏得很有意義對吧?你說我收藏什麽,說收藏家具,也可以收藏,但是意義不一樣。為什麽今天一個明代的宮廷家具要比過一個明代的宮斲古琴?這說明我們對文化定位、對文化的標識物,沒有深刻的理解。比如說現在國家領導人請別的總統來到我們故宮來聽古琴,可以吧?去哪個地方出訪,送他們一張古琴,就可以,對吧?出訪送一張桌子...... 這不是一個概念。我們說經濟價值,它跟文化價值是掛鉤的。現在一張古琴應該說也挺值錢,但是比比書畫比比瓷器,那是小兒科,不算太值錢。咱說“枯木龍吟”值多少錢?這個唐琴嘛,過去最高的價格才一億多,就算現在漲價了,兩個億。咱們整個國家也僅僅只有這十幾張唐琴啊!兩個億有多少錢?對我們北京來講,1000萬一套房,20套房,半個單元。能換幾個我們這大樓?各地博物館發展很積極,新造博物館,他們幾乎很少想過買點什麽東西,都只是對建築感興趣,大樓造好了裡面沒啥好文物。50年代的人不一樣,他們有經費,從香港從國外,國家政府讓他們去買真正有價值的文物,連周恩來總理都參與其中。

2、審美價值
第二,它有審美的價值。比如說“枯木龍吟”這張琴,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張琴。今天很多人學琴,你去買琴,做琴的人可能會跟你說:“我做的琴比老琴還要好。”你經常會聽到,“老琴沒有意義,這個新琴有時候比老琴還好。你買我的吧,我的新琴已經超過古人。”不要笑,這很正常。 

北大第一任古琴社社長,曾問我:“金老師,現代琴真的能超過古代的琴嗎?”我說:“科技肯定是超過了,但是藝術、哲學、人文的呢?我說你是學哲學的,今天有人超過王陽明了嗎?超過朱熹了嗎?超過孔子了嗎?”他說:“好了,我知道了,不用說了,我明白了。”對啊,你覺得可能嗎?你寫字超過王羲之,超過顏真卿了。你覺得可能嗎?

人類有兩種高度,一種高度是我們可以借助外力達到的高度。借助外力的高度,我們都比古人厲害。我們今天的高度可以上太空宇宙,對吧?李白能上去嗎?登了天姥山,還要做夢,還要寫詩。他坐過飛機嗎?對吧?蘇東坡想象力不錯,“我欲乘風歸去”。他坐過飛機嗎?他達不到你的高度。但是還有一個高度,是人靠自身的,不借助外力的,不能搭上去的高度。比如說我們國際跳高選手,你過2000年以後,你人類就能跳200米?達不到。但是你能夠上宇宙,也不能代表要把體育項目取消。所以你懂得很多,什麽函數、勾股定理,能講法語、德語、英語,不代表你的中文能比過古代的人,更多的時候還不如。所以凡是聽到別人說我的琴比古代的還好,他大多是吹牛的。他是不懂古代的琴,他才敢這麽說,無知者無畏。

所有的藝術都有一個自我的生長發育期。古琴實際上到唐代的時候,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高非常高的鼎盛時期。之後說實話,咱們從歷史看下來,唐代之後,一代不如一代,一代不如一代,慢慢丟失了,越來越差。 

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是個什麽時代?如果按這個形而下的器來看,咱們這個時代,我自己感覺還算不錯。這個時代我們普遍的水平還真不是最差的。所以不能夠妄自菲薄。我們現在做琴的水平比清代的要高,比民國的也可能要高一點。但是跟明代的水平還差點兒,是這樣的一個狀況。我們從文革以後發展到現在。文革以前彈琴的人很少,文革以後開始越來越多,發展到現在水平還可以。 

技術水平能夠跟上古代,但是審美還沒有到,還是有距離的。首先是聲音,咱們如果有彈琴的可能還懂點。但是你彈的都是不好的琴,其實也不懂,是吧?為什麽?因為琴的聲音就像王羲之的字帖,道理是一樣的。你沒有真正聽過、真正彈過、真正看過,你是不懂的,它的好是你自己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來的。我自己的水平,20多年來,之前的十幾年真的是不懂。當你評判一個琴的時候,今天覺得它好,明天覺得不好,後天覺得又好了,大後天覺得又不好了,這個時候說明你還是外行。當你看穿它了,它好在哪兒?不好在哪兒?它的定位在哪兒?那時候你就懂了。就像你看見某個人,你覺得他今天很好,明天是壞人,那說明你還不懂他。如果你明白了,他就是這樣的人,這件事發生他會有怎樣的表現,你就完全明白了。你不再疑惑的時候才懂他,當你自己老打問號的時候,你就告訴你自己是不懂的,是外行。

審美有個標準,只是這個標準不能言說,“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不出來,但是能感覺得到。當你把握住這個標準的時候,就不會說這個好,那個也好,不可能的。

這個琴的聲音特別好,我很喜歡。它體態特別大、特別肥,就如同顏真卿的書法,對吧?

像這張琴這個體態,我說是歐陽詢啊,瘦勁的。它都是上古的縮影。造型的美說不完了。

你像這個尾巴,你看這尾巴直接下來,後期的琴全是如此。“枯木龍吟”的琴尾,變粗了,它撇出去了。能看出來嗎?你看這就直接下來了,當然它的腰很小。

普通的仲尼式,你看像這個也一樣,直接就下來了。這個下來底下就感覺到氣有點弱,對吧?你看從頭往下看,感覺有點虎頭蛇尾。

明代的氣息。

你看這是元代的氣息,能看出來嗎?挺勁渾然,圓潤的。


這是宋代的氣息。

這是唐代。

這也是唐代的。要看得多。

你看這裡也有人在彈琴。這個人在彈阮,這個人在喝酒。所以一邊彈琴一邊喝酒,就是描繪魏晉時的人。從它的聲音、它的造型來看都是很好。

古琴年份久了以後,表面上會產生斷紋。斷紋,就是古琴表面的油漆,有斷裂的現象。因為油漆會熱脹冷縮,再加上古琴彈奏時的震動,時間久了,就出現了裂紋,實際上這種裂紋普通漆器裡面也有。裂紋呈現出來各種各樣的式樣、各種各樣的形象。

這種叫蛇腹斷,像蛇肚子上面的紋路。

像波浪形的叫流水斷,什麽樣的流水呢?就像清泉石上流,水流過石頭,上面不是有波浪的樣子嗎?這就是流水斷。

這是冰裂斷,就像冰凍之後裂開的樣子,大家可以看一下。

上面還有圓圓的一個一個的断紋,就是梅花斷。在冰裂斷裡面有圓圓的一個一個像梅花花瓣的樣子,就是梅花斷。

這種圓圓的梅花斷,或者有點歪的梅花斷,怎麽來的?是砸的。比如說我的杯子,“梆”一不小心掉上去了,砸了一個坑,不就凹下去了嘛。修琴的人後來把坑填掉,平了。過了100年就在原來有坑的地方裂出一個圓了。很多梅花斷都是砸的。故宮有張琴叫“古梅花”,是乾隆皇帝的琴。古書上寫:“梅花斷最古老”。大臣們為了讓乾隆皇帝喜歡(皇帝不一定懂的,都被大臣騙),為了讓這張“古梅花”有梅花斷,就把琴砸得一個坑一個坑一個坑的。現在看砸的坑都還能看出來,顯出來就像什麽?奧運會標誌。以後大家可以看看故宮古琴裡面那一張“古梅花”,乾隆還叫幾個臣下,在琴背面題字題得滿滿的。這玩意兒值錢哈。只要乾隆有字就值錢了。

上面的是梅花斷。還有一種梅花斷,是因為漆胎不牢,不牢的話先是裂成冰裂斷,年頭久了以後,因為漆灰不硬,冰裂斷斷出來都是方的,方的外面那圈東西慢慢腐爛,或者掉渣了,變成通體是一種圓圓的,像梅花的紋路。也有人叫龍鱗斷

這就是斷紋。其實古琴就是以斷紋為美,它代表了一種古老。

中國的藝術有一個獨特的審美:很喜歡時間在它上面的作用。中國人有獨特的審美,都喜歡看蒼古的東西。比如說我們說他彈琴不古,或說他彈琴很古,就是要那古味,地老天荒的感覺。如果彈琴很現代,以傳統的審美來講就不是我們所喜歡的,我們就喜歡聽古老的聲音。在現在社會你可以有很多選擇,你那麽喜歡現代,你為什麽不學吉他呢?幹嘛非得把古琴彈成吉他,對吧?你可以選,就像你那麽喜歡現代戲,你可以直接演電影或者話劇,為什麽要演崑曲對吧?崑曲有時候難以描繪現代生活。就像我們田青會長說的,現在高鐵造得很好,我們用崑曲來演一個高鐵,怎麽演?但是在蘇州我們的崑曲導演,她說她還真排了一個小戲,我說你怎麽排?說七仙女誇鐵路。這或許還能看看,因為七仙女你可以用崑曲來唱。七仙女下凡了看見高鐵......真是很難描繪。她說我真的很難,因為這筆錢是鐵路上給的,鐵路上讓她排個戲。她說鐵路上給的,我總不能讓鐵路工人上去唱崑曲吧。後來我想一想,七仙女誇鐵路誇高鐵,這可以,七仙女下凡對吧。下來一看這是什麽?這車這麽快,比我們飛得還快,這可以唱,哈哈。這是題外話,有趣的。就是說彈古琴你彈現代曲也可以,玩一玩樂一樂,說明我們古琴也有它現在的本領。但是它主要的任務還是彈傳統的曲子。我自己也喜歡亂七八糟作些曲子,但是在教學上我絕對不能用。教學還是要教傳統的,因為畢竟傳統東西先學,你明白了傳統以後,你自己有本事你再創作。你的創作過100年以後還流傳,大家還認可,就會慢慢也變成經典,人家自然會去教的。如果100年以後就傳不下去了,說明你這個東西不行,那就算了,對吧?大浪淘沙。

所以古琴主要還是要古樸,就喜歡古老的這種審美。彈琴你要彈成,別人聽了一聽說:這個有古味,很高級的,水平很高。這古味說的是什麽?實際上就是出離感,是你這個時代基本上很難聽到的感覺,你才會覺得珍貴。這個時代那麽多東西,形形色色,沒有意思。咱們中國古代所謂的好古,到底什麽是古呢?這個不太好用言語說明白。這是一種高度。

不是說所有古的都是好的,古跟舊不一樣。舊衣服,不喜歡。這是一張古代的琴,就不一樣。舊衣服看著可怕,皇上的龍袍大家都亮瞎眼,喜歡。為什麽呢?它的藝術性已經超越了它的陳舊感,它永恆的藝術性已經超越了它的現實性。

彈琴要有古味,但也要有生命力。鮮活的一種古味。看到古代死掉的樹,你不會特別喜歡。看到一棵三五年的樹,有生命力,你也不會特別喜歡。但是你看到一棵2000年的樹有生命力,你就贊它,這個東西就是寶貝。所以彈琴又要彈出古味,又要彈出鮮活的生命力,水平高。有古味,彈的全是陳舊的味道,沒有生命力,沒意思。有生命力,沒有古味,沒有歷史的痕跡遺留在你的血液當中、你的藝術當中,太白了,也沒有意思。

還有一個是琴上的款識,就是琴上刻的字,包括圖案。像“九霄環佩”上的。


上面有蘇東坡、黃庭堅的題字,但不一定是真的。有些是真的:原來就有的“包含”大印、“九霄環佩”的名字。葉詩夢的“泠然希太古”是清末刻的,他是慈禧太后的侄子。這個東西應該是托偽的,刻在這個地方,其實挺別扭的,太滿了,蘇東坡肯定不愛寫在這兒。放在這兒他得生氣了,那麽局促。但是也好,反正大家看得也喜歡,因為這個也是過去人做的,也是一種寄托。

或許也不見得不是,可能是其它琴上弄下來再刻在這兒,或者是他本來有個琴銘,別人集他的字刻上去。

這個“金銀平文”上的就是原來的,唐代的。你看這字啊,就是智永那種。

這個琴上周少白題字,清代的一個畫家,紹興人,他題的。


你看像這裡的“鳴鳳”二字,南宋當時琴做好,就已經刻了。這樣幾個南宋的“朝陽既升”......

這是一個蕉葉式,做得非常好。芭蕉葉在看的時候漆泛著綠光。再加上斷紋,橫著一杠一杠的蛇腹斷,中間還有一個芭蕉葉子的葉脈,挺像一片葉子的。

上面的紅漆是後來人補的。有很多紅漆都是後代人補的。古代人有一個“朱修”的習慣,紅的塗上去,補了以後更讓人感覺斑斑駁駁。

文物修復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修舊如舊,讓人看不出來。還有一種修復方式就是讓你看得出來,哪個是舊的,哪個是新補的。其實中國古代人也沒有很深的文物意識,但是他喜歡這樣,修了以後一張琴上就具備了歷代的氣息。每個人修得不一樣,他追求的就是不一樣。這種斑斑駁駁,特別有歷史價值感。我們看博物館的時候都會看到的一種修補方法,就是讓你看不出來。比如說有些古畫,你看不出來是修補過的,有些地方要仔細看才能看出來哪裡是補過的。但是有些黑的瓷器,旁邊是白的,為什麽不修成黑的,弄點墨汁塗上黑的也行,這樣就很難分辨哪個是原來的哪個是後補的。白的地方其實是留給我們想象的余地。

老先生說,為什麽要用紅的補?一個是過去的人有一定的迷信思想,因為硃砂是比較辟邪的。過去人認為好琴都是至寶,都會被地仙所攝,好東西都會被他拿走,鬼神都會喜歡這個,所以它保不住。塗上紅了以後就辟邪。而且喜歡琴的人有很多是琴癡,癡到天天抱著琴睡覺。如果從迷信的角度來講,上輩子天天抱著琴睡覺的人,他下輩子肯定要整天繞著這個琴。有這紅的呢,就辟邪了,再也不能接近它了。紅的硃砂鬼都怕的。鐘馗手上一支筆,這就是硃砂。小鬼“咵”被點下去...... 紅汞就是咱們煉丹的材料對吧?煉丹就是用這個。這是從迷信角度說。

從音色角度說,古琴的漆是植物的大漆。漆上面有一顆一顆的東西,放大了以後,看到黃色的顆粒,它等於是一種填充料。咱們現在做漆都是用立德粉、石膏粉,對吧?做填充料。古琴上面大漆的填充料是鹿角霜。鹿角霜源於動物,鹿角做碳化處理。再加上絲弦是蠶絲,也是動物。整張琴幾乎沒有沒有生命的東西。包括徽用河蚌的殼,幾乎都是有生命的東西。只有硃砂是沒有生命的礦物,它刷上去琴的聲音是會變的,只要硃砂一抹上去琴就會變得安靜和緊實,還有會出現一種莫名其妙的溫潤感。

硃砂含水銀,增加了琴的分量。一張10斤重的琴,經過200年恐怕就變成6斤重。這4斤到哪兒去了?因為膠汁、水分、漆的揮發。漆能聞出味道來,說明它在揮發。聞不出來了,就基本上乾了,這個琴會變得很輕。所以咱們看老琴很多都很輕的,比我們想象的都要輕。剛才那張“鳴鳳”那麽胖、那麽肥,我一拿到手裡又那麽輕。如果我們今天按照它那個樣子一模一樣做一張,恐怕會比它重。它為什麽那麽輕,還是年頭久。木頭、膠、漆的特性就是這樣。但是硃砂1000年也不會變輕。

所以琴一定要聽聲音。如果古代的琴到現在已經太輕,以至於發飄發虛,刷上硃砂,完美。如果這琴聲還是很結實,很沉,一抹上硃砂,這個琴聲就修壞了。硃砂不能隨便上,一弄會弄壞的。這都是我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八寶灰一樣,全是無生命的東西,刷上去一個道理。為什麽神經病要吃硃砂,吃完以後就老實了。因為吃過以後,這人的血液就流不動了,重金屬多了嘛。所以為什麽古代很多煉丹的道士死後屍骨不壞?他體重200斤300擡不起來,人不會爛,人家以為成仙了,其實是重金屬汞中毒。

所以在要不要上硃砂這點上,主要要看琴。如果修琴的話,一個琴很沉,聲音也不是那麽亮,千萬別上。如果琴聲音很飄很虛,轟轟的特別響,弄點硃砂,可以。還有它製作的時候就已經放了硃砂了。“九霄環佩”這樣的琴,它製作的時候已經放了硃砂。它是先刷一道紅漆,在紅漆乾透以後,再罩一道透明的油漆,顏色就變成暗紅色。在古代暗紅色就叫玄色,有道家意味。伏羲氏本身就有道家的意思。李唐自稱老子後人,很喜歡道家的感覺,所以把琴做成玄色。絲本來是白的,給人遮蔽掉,弄成黑乎乎的或者黑紅的,然後反反復復地染紅、染藍使它非常幽深、不明,這就叫玄了。玄這個字就有這樣的意思。黑中透紅,有些時候黑中透的藍都叫玄。但是古琴做不出藍的。一紅一黑,兩種顏色就稱為丹青。最早在漆器上畫畫就叫“妙善丹青”。這是它的審美上的一些價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苏打绿所有歌词及创作背景
西洋詩味
【史海钩沉】中國歷史人物故事(100篇)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張廣苓老師關于健康象數學習的中肯建議
愛沒有合不合適,只有珍惜不珍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