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上只有一种投资稳赚不赔,那就是学习!

商品组装在中国,设计不在中国,品牌不在中国,核心元器件不在中国,制造工具机床不在中国,市场管理控制不在中国……马桶盖影射出中日间技术水平的差距,创新研发及技术出口数据已显示日本遥遥领先。

在傅高义学术著作系列出版启动暨战后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启示研讨会上,数位世界经济及国际问题专家一致认为:为中国之进取需要持续地学习!



今天与大家分享傅高义学术著作系列出版启动暨战后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启示研讨会上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



王泰平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外交部前大使、《日本第一》译者



今天的心态决定我们的未来,一定要有自强的决心;今天的中国与40年前的日本有不少相似之处,不妨研究和借鉴。


日本与我们国家是一衣带水的关系,但是对于国人而言,是一个既近又远的国家,中日之间增加了解对双方都有好处。努力了解一个国家,并不是一定要去喜欢这个国家,但是对它存有的讨厌或者是憎恨是产生于误解或者偏见、成见,这是不明智的。你可以讨厌它,但是至少要有正确的、准确的、全面的了解对方的前提,这才可以避免一些盲目性。


为了增进国家之间的关系,向日本学习和借鉴是中日交往当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日本,虚心的学习日本的长处和优点。同样我们也跟日本讲,他们也要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的变化和进步,如果中日之间还是用老眼光看待彼此的话,必将丧失许多的机会。对于我们来讲,不忘旧日本也更要关注新日本。所以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日本,以现实的眼光客观的看待日本。


我认为日本民族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民族,这样一个得天不厚、先天不足的国家,能够成为发达国家,发人深省。日本并不是乌托邦,世界上发达国家还解决不了的种种问题,日本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但是日本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有将近150年的历史,今天虽然已经退居为第三经济大国,但是我认为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亚洲最发达的国家。它的经济社会管理、教育技术水平超出我国,相比其他的国家它也有不少的独到之处,所以其实这个国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傅高义先生在他为此书新版所写的序言当中,自信满满的宣称,他说“我说日本第一,并不是指日本经济是全世界最强大的,而是要告诉美国人,日本是如何发展”,他再度肯定日本,日本即使经过了失落的20年,但是它的优良特质依然存在,对于发达中国家,甚至像美国、中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仍给予了重要的启迪。毕竟36年过去了日本那些精华的东西今天依旧存在,不仅没有变,而且比以前做的更好了。


201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国内不少人在炒作中国的GDP超过日本,坐上了世界经济第二的交椅,导致国内一些人沾沾自喜,我们有些人到日本一看高楼大厦没有我们多,觉得日本没有什么了不起。我觉得GDP超过日本并不等于经济质量超过日本,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总体依然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阶段性矛盾尚未根本改变。在一些重要数据上,依然跟日本有不少的差距。因此对于日本发展的看法以及评价,不能够被简单的用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表象所掩盖,不能因为GDP超过日本而轻视日本。 2015年大批中国人从日本往国内背马桶盖成了热门的话题。



有人说马桶盖是在杭州制造的,为何还要去日本买?没错,中国游客抢回来的日本的马桶盖确实是产自杭州萧山经济开发区,但是负责设计质量标准以及生产流程的都是日本企业,正如苹果6的组装基地在郑州,但是这与中国手机无关一样。现在在日本确实可以看到很多商品背后印有“中国制造”,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情况商品组装在中国,设计不在中国,品牌不在中国,核心元器件不在中国,制造工具机床不在中国,市场管理控制不在中国,还有很多的精密制造也不在中国,更不控制在中国人手上。所以一个小小的马桶盖影射出一个大的问题,中日间的技术水平的差距,这是对中国企业敲了警钟。


总体上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高度发达文明的程度,是一个成熟的社会。与此相对照,中国正在现代化的道路上爬坡,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阶段,同日本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雾霾就是一个显著的标志,雾霾是环境问题,实际上是经济结构社会发展水平问题。40多年前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莫大的利益,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一方面是物质文明的进步,另外一方面是环境的破坏,精神的荒废,优秀传统的丧失。公害问题就是日本经济发展的恶果之一。当时我在日本当记者,公害问题几乎每天是报纸少不了的话题,有食品公害、噪音公害、垃圾公害等等五花八门。鱼虾污染,连王八也要进土。东京的空气已经受空气的污染,植物都枯死了。还有小学生吸入汽车尾气晕倒在人行道上,我站在东京塔上环视,四周雾茫茫的,看不清楚,日本变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公害大国。当时我作为记者是以批判的眼光来报道日本五花八门的问题,交通难、住宅难的问题,民工潮的问题,农业的问题,人口过密的问题,教育问题,金钱崇拜的问题,还有青少年犯罪的问题等等。


今天翻阅当时的记载,我确实不禁感到有些许的尴尬和汗颜,这些问题都在我们国家上演,而且有些问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得不承认,今天的中国与40年前的日本有不少相似之处,中国今天存在的问题日本在40年前也同样存在过,今天日本的许多问题,比如环境、交通问题都解决的很好。所以我想我们不妨研究和借鉴日本的经验,看一看日本是怎样走过来的。我们今天不妨从他们身上得到某些启示和教育,我们一定要把心态归零,摆脱大中华小日本的观念,这样才学得快,我们不自卑也不自负,我们脚踏实地虚心学习,勇于创新,我们今天的心态决定我们的未来,一定要有自强的决心。



向日本学习,可以解决我们成长的烦恼,破解经济转型中的难题,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希望我国各行各业的人们也能够认真的读一读《日本第一》,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我认为当前尤其要关注日本企业节能减排的经验,建立循环经济体系的经验,城乡一体化的经验,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和管理的经验,还有企业文化、敬业精神、团队意识的培育,以及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等等。


樊勇明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


小米的充电器32元一个,28元要给索尼!

从制造业的四个层次看日本为何领先


一般来说,我们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除了看数据以外,第一个层次可以看它的消费品生产在全球的领先地位。第二个层次是看它的中间产品,零部件这个层次。因为好多地方虽然能够生产最终产品,但是零部件这些是生产不出来的。第三个层次,就是生产零部件的这些装备,船能造出来,造船的装备能不能做。第四个层次更深了,就是材料层面,我们很多东西不精细是材料问题。围绕这四个层次来说一点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从最终消费品来看,傅高义写《日本第一》的时候,日本的家电风行全球。现在日本的最终消费品的生产恐怕要被中国或者其他的国家代替。但是第二个层次呢?我们中日贸易额达3千亿美元,但是中国是贸易逆差的一方,什么道理?就是我们生产电视机的部件以及各种东西,大量的都是来自于日本,其次来自于韩国。零部件所占的比例是怎样的?大家知道小米手机,小米卖得最好的是一个充电器,卖30—32块,其中一个日本的核心零部件来自索尼,是一个蓄电池,是28块钱,就是小米卖了30块钱的东西,28块钱是别人的。




第二,谈谈装备工艺。举一个例子,我们上海有一个很好的制药设备厂,它的技术很先进。因为药品的更新是很快的,所以制药设备要经常更新。那个厂的工艺已经达到很高,这个企业已经拿到上海市工业4.0的称号。但是这个工艺最终的操作是在谁手里?情况是这样的,生产一个零部件,首先要把这个零部件的要求、设计全部发到日本的合作方,日本合作方根据这个要求设计一套程序,然后把这个程序通过互联网传到这家公司,这家公司就按照它那个程序来做。

第三,谈谈材料。如果我们现在去查民国时代的报纸,材质都已经不好了,但是明清、宋的东西还能翻看。为什么从民国开始的报纸已经翻起来很困难?因为是化学反应造成的,和以前自然工艺制作的不能比。但是日本的材料是怎样的?具体我们不说,我们看这几年诺贝尔最有价值的物理奖和化学奖获得者基本上都是每年或者隔一年是日本的。


这次熊本县大地震,无论对日本在经济上、在社会上甚至在政府的效率上都是一个考验。我一直在关注,在地震以后两分钟之内电视上有了什么地方地震了的消息,五分钟以后有当地的采访,不到一小时,有现场图像。不到一小时,救灾指挥部已经成立,这个效率很快。如果到明天中午的话,整个地区的交通全部恢复。你想想看,两次的七级地震,能够有这样一个高的效率,死了40几个人,失踪1个人,对比我们国内或者对比其他国家发生地震的情况,日本是很好的。这个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运转和政府的效率,这都是来自于经济的支撑。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秩序。


希望《日本第一》这本书的再版,给我们学术界一个很好的反思机会。


王少普
上海交通大学环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


为什么日本有匠心?安于本分,做好本职。


从傅高义的这本书来讲,我觉得有两点给我们非常重要的启发。第一点就是日本怎么样从战后的实际出发,来制定了它的国家发展战略。第二点,就是日本在制定它的国家发展战略当中非常注意依托自己传统给它带来的优势


傅高义在这里有一句话,有些人认为战后日本的发展优势、各种原因,很重要是来自于它的传统。确实,日本的传统在战后日本的发展上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我们举一个例子,战后日本实行的确实是市场经济,明治维新法以后都是搞市场经济,但在市场经济管理当中重视的是终身雇佣制,这个和美国的能力主义有非常大的区别,而这个实际上和历史上的日本的分工制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个保证了战后日本的发展,能够在一个比较公平的情况之下来进行。


为什么日本有匠心?



我非常赞赏匠心精神,好像人都各自安心于自己的本份,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个和日本的传统文化有非常密切的合作。日本也有一些身份制的区别,也就是说,他的身份是固定的,你当武士的,一辈子就当武士,当农工商的,祖祖辈辈就当农工商,你当农民的,就老老实实当好农民。


日本重视教育也和传统有关。所以我觉得日本在战后,在指定发展战略上是相当注意依托一些传统优势,发挥好这些传统的优势,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的传统优势是什么?怎么样联系我们的传统优势,来制定一个发展战略?


吴寄南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员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日本学会会长


我们说的“学习”不是静态的学习,是动态的学习。


两次和傅高义先生接触都谈到了《日本第一》这本书。2001年我就问他,我说从泡沫经济破裂以后,日本经济一蹶不振了,你当时写《日本第一》,你现在心情怎么样?他说,日本骄傲了。这二三十年里面有一点忘乎所以了,所以出现了这种倒退、滑坡的陷阱。去年又谈到《日本第一》,谈到日本的发展过程中间有很多经验可以值得其他国家启迪。我想我们还是要抱着谦虚的心情,不断的向日本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何况日本长期是经济大国,现在各个方面他还是站在比较领先的地位,所以我们要向日本学习。



改革开放初期,日本的很多经验为我们所用,确实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即便是现在,虽然日本这些年来经济表现不太好,从90年到2013年平均GDP增长率是0.9%,才一个小数点,但是很多领域还是领先的。特别是一些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例如在2011年的“311”大地震以后,还有这次熊本地震以后,我们感觉到,因为很多重要的半导体、零部件都是在这些灾区生产的,一旦供应链中断后,国内生产马上受到影响。311以后我到昆山调研,有很多台资企业,像富士康,他们就说我们这个库存还有一个多星期,如果日本的来货没有办法解决,只有找低的产品或者就是停产。有很多电子产品,甚至美国车、韩国车都是用的日本的零部件,零部件里面日本也是站在一个高端的位置。这方面我想我们跟日本学,在一些基础的材料、最基础的零部件方面如果我们不能尽快的掌握,进入这些领域,我们永远还是寄人篱下,还是有欠缺。


第二点,我们要审慎的做好转型时期的顶层设计,在书里提到的很多日本成功的经验,后来却变成了枷锁和失败的教训。我们说的“学习”不是静态的学习,是动态的学习,对于很多东西发展演变的过程我们也要掌握。比如雇佣制度,终身雇佣就使得劳动岗位流动性很少,拿高薪的人未必对这个企业贡献更大,这产生了内部的问题。这几年又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大量的用临时工或者是人才派遣方式,使得日本的劳动力队伍里面1/3是非正规就业者,年轻人签不到合同,就业降低,日本这些年的发展也变了,我们要冷静、科学、务实的去分析,不是一味的去贬低它,也不能一味的抬高它,应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特别我们自己也在转型过程中间,顶层设计是很重要的。


傅钧文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贸易研究室研究员


持续自主研发对一个国家极其重要。
社会分配方面,日本在亚洲做得最好。


现在经济发展中,创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持续创新更重要。中国在产业方面来说,最大的亏就是没有进行持续创新。中国进行大规模的研发,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投入,是在进入本世纪以后才开始的。2000年中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还不到1%,2000年以后中国进行持续开发,现在刚刚超过2.09%。一个国家不进行持续开发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最典型的大家可以知道我们“运十”的研发,在60年代末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研发基础,由于后来中断了研发,再进行起步,一个是失去了时机,还有一个就使很多的技术流失,尤其一大批高技能人才的流失,这是最痛心的。持续研发对于一个国家极其重要。



日本大家都知道,战后获取技术的来源是靠大量的进口。但是即使在高速发展的近一时期,大量进口的同时也是进行了大量自己的自主研发,而且自主研发占国民市场中的比重是逐年提高的。日本长期以来,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经济时期,尤其是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他通过引进以后进行不断的消化再开发,又进一步研发出比其他国家更好的技术。造成的结果是到2000年前后,日本的国内研发的比重金额超过了进口技术引进,反映在技术贸易上。


技术贸易我认为是最能反映一个国家技术实力的指标。中国有技术,但是很多人把它的概念搞混了,把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也说成中国出口实力的一个指标,其实是不对的。中国所谓的高新技术产品都是国外的高新技术产品在中国的终端加工,核心技术还是在国外,中国是仅仅从事了末端的劳动密集型的工序而已。最能够体现技术贸易的应该是技术合同或者转系贸易,技术服务,这个方面日本在2000年前后实现了技术出口,技术出口大于技术进口,这是在2002年技术出口超过了技术进口。


从日本的详细统计,这个是在日本对全世界而言的,对于各个国别日本在1997年已经实现了对美国技术出口大于从美国的技术进口。日本对于德国的技术出口稍微晚一些,在2003年实现日本对德国的技术出口大于技术进口,现在从2012年以后日本一直是持续保持技术出口大于技术进口。2002年到现在,技术出口大于技术进口的份额越来越大。2002年如果是1:1的话,现在是1:8.1,就是技术出口大于技术进口8.1倍,这个是从技术方面,这个是经济方面。


我对日本还有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日本的社会比较稳定。十年前中国提出了和谐社会,我认为在中国的近邻当中真正实现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最成功的是日本,有几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第一是日本社会阶层的社会分配差距比较小、比较公平。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分配的一个指标。虽然最近十年各个国家基尼系数都呈上升趋势,日本也不例外,但是在亚洲日本是最好的,在世界当中日本也是比较好的。第二方面日本重视合作传统,重视长期交易,我认为也是应该引起中国的注意,是需要中国学习的。从经济方面,日本很重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虽然日本也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但是日本这个市场经济体制与美国市场经济完全不一样,日本是既重视竞争,但是更重视合作,更重视协调,主要体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协调,企业内部之间、各个部门、各个工种、各个企业员工之间的协调,这是做的非常好的。

(未完待续)


《日本第一》传送门
看完专家点评,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要看原作啦!
小编贴心地献上本书京东二维码一枚,扫一下直接购买哦!

海译文

文学|社科|学术

名家|名作|名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环境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发人省思:日本企业长寿秘诀
关于日本经济,这可能是一篇让你触目惊心的文章
工业GDP:中国已非等于“美、日、德”之和,而是超越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盛世狼烟》读后感
中国各地经济总量,相当于这些国家,你知道吗?#GDP#经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