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时必须要留下,有时必须要离开。”这就是生活!

文以载道,通达天下


“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如果你对这段话没有深刻的了解,那么恭喜你,因为你一定是自由的,最起码你的行为是自由的。----啊满


“ 有时必须要离开,有时必须要留下。”这就是生活!是弗兰茨的,是阿娜兹卡的,是弗洛伊德教授的,是你的,也是我的。


1937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笔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而另一端的欧洲,希特勒也已经将他的个人崇拜推演到了极点,此时的奥地利还处于自由,但是还是被欧洲的氛围所染指。压抑也笼罩在了整个国度,即便是弗兰茨的故乡萨尔兹卡默古特这样原本很幽静的城镇。而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这里有着更丰富的生活,也有着更多的压抑,从弗兰茨下火车就开始了。弗兰茨从火车站大厅走进刺眼的正午阳光里,他淡淡的难受又一次充斥着整个身体。而他遇到的第一个人,一个小个子女人就直接的告诉他这臭气不是从下水道来的,是这个时代!是这个腐烂的时代!腐烂的堕落的荒芜的时代!而且这个小个子女人希望弗兰茨赶紧回家,但是有时候必须要留下来,所以弗兰茨留下来了。


《读报纸的人》一书写满了压抑,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黎明。满天厚重的乌云,没有压在空中,而是堆在了心里,满满当当,没有一丝的空隙,即便是弗兰茨和阿娜兹卡的第一次也是在寒冷孤寂的夜里。


书的开头就是一场暴风雨的来临,而也是这场暴风雨改变了弗兰茨的一生。他再也没有了庇护,他再也无法偷懒,于是他成了一个卖报纸人,一个读报纸的人。


从夏末到秋初,很快弗兰茨已经适应了一个卖报人的生活。他需要感谢森耶克这个身体不健全而且还很固执的人,他也一直在抱怨着希特勒与这个时代。


弗兰茨来到维也纳成为一个卖报纸的人如果是生命中第一个转变,那么遇到弗洛伊德教授就是第二次重大的转变。第一次改变了生活,第二次升华了思想。弗兰茨在给妈妈的信里用 “荒唐” 来形容这一次相遇。确实如果某一天我和某一位特大人物成了朋友,我也会这么形容的。


思想,无论是对于一位智者,抑或者一个愚昧的人,都同样的重要。而弗洛伊德教授赋予了弗兰茨这些,让他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而不再是机械的生活,于是弗兰茨要去寻找他的爱情。


对于爱情,弗兰茨这类人本来是没有抱太大希望的,但是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渴望,就像在如此腐朽的时代里人们同样亦在渴望着自由。教授很简短的一句话:“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人都做到了。” 对于弗兰茨来说是莫大的鼓舞,而且他也付出了行动。阿娜兹卡是弗兰茨努力的结果,即便她是个错误的结果,但是仍然占据了弗兰茨大部分的思念。


1938年,纳粹占领了维也纳,占领了整个奥地利,这样本来就腐朽的时代变得更加疯狂。弗兰茨在这段时间内找过两个人:消失的阿娜兹卡,被抓的森耶克。当弗兰茨再次找到阿娜兹卡时她已经进入了纳粹的怀抱,而弗兰茨却没找到森耶克,直到他的遗物寄回来。


当弗洛伊德教授也离开了奥地利时,弗兰茨突然间长大了。他想起了他的母亲,想起了森耶克,想起了教授,也忘记了阿娜兹卡。他开始真正的抗拒这个国家、这个时代,他知道他需要做点什么。当他做完那件事情醒来时,他忍不住笑了。他或许也不知道那样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亦或是能带来什么,但是他还是非常开心,也许只是因为森耶克的那句话:“ 心若自由,人便自由。自由万岁!......'


触动心弦的文,摘之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去为了寻找答案,而是要去经历。我们在几乎永恒的人生中四处摸索,只有足够幸运的人,才能偶尔看见一盏小灯燃起的光明,同时只有拥有足够的勇气,或毅力,或愚蠢,或最好将这些混在一起之后,我们才能在某些地方留下自己的印迹。


关注我,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方式
ID:zhizhi_shu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美城中城:维也纳霍夫堡宫(1)(东欧游记63)
风暴席卷奥地利造成伤亡,维也纳某广场关闭,居民撤离!
奥地利·1888年弗兰茨皇帝登基四十周年银章(A.Scharff、J.Tautenhayn作品)
1854年奥地利弗兰茨皇帝与茜茜公主结婚2盾银币
2017年奥地利发行维也纳心理学院系列—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制纪念金币
《追寻生命的意义》其书其作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