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利到】关于沙游你想知道的那些事儿|潘燕华博士公益微课答疑精选

之后输入访问密码:3c60
2、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之后输入访问密码:3c60
多大的孩子适合做沙盘呢?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做沙盘呢?
沙盘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在潘燕华老师的公益微课后,我们整理了几个来自来访者,爸爸妈妈,或是咨询师的问题,对沙盘感兴趣的朋友,希望这些回答可以解决你们心中的一些疑问。

在此特别感谢潘燕华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感谢东方心理子莹、宋欣对逐字稿和录音的校对及编辑。

1、请问老师,多大的孩子就可以做沙盘游戏呢?

“沙盘游戏”有两种水平的使用:
 
一种是,发展与教育的水平,针对正常的孩子,希望他有更好的潜能发挥,这种情况就没有对孩子特别的约束,基本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就可以参与;
 
但如果是治疗层面的“沙盘游戏”,针对生活困惑或心理危机,我一般建议6岁以上才开始介入。刚刚例子中那个小姑娘,只有4岁多,我们的工作更多是在陪伴她游戏的层面,并没有很深入。沙盘过程中会激发出很多无意识的东西,需要意识层面自我力量去承托,6岁以前的孩子,在自我的力量上还不足以承托来自无意识的东西,所以需要保守、谨慎的处理。
 
 
2、老师,沙盘游戏是孩子和家长一起进行的吗?或者家长可以给孩子做沙盘游戏吗?
 
沙盘游戏有很多形式。如果是治疗层面的话,一般是治疗师与来访者(孩子)一对一两个人工作,家长不参因为家长的参与,孩子会觉得不安全,就像孩子说话家长听一样,虽然这个过程中孩子不是真正的说话,而是在用沙盘说话。
 
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的(沙盘),我们现在也有新的发展,叫亲子沙盘,过程中更多的是亲子之间无意识间的沟通。
 
至于家长是否给孩子做“沙盘游戏”,我个人觉得换一种形式,家长和孩子一起来构建沙世界(会比较合适)。问题中“做”的意思,不知是不是说家长做治疗师,孩子做来访者?如果是这样的关系,就不太合适,因为(你们之间)会存在双重关系。最好的状态,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构建沙世界,同时有专业的沙盘游戏治疗师在旁边陪伴。
 
 
3、请问老师河合隼雄的那本书叫什么名字?

河合老先生的书叫《孩子的宇宙》。
 
 
4、请问老师,课上三张绘本画描述孩子什么心理呢?

第一张是孩子在表达困惑

第二张孩子想表达紧张

第三张表达空洞

这些词语孩子都是用象征性的方式表达,是连大人都无法精准定义的感觉。

 
1
3
2


图下所标为展示顺序
 
5、沙盘游戏的收费和普通心理咨询的收费有什么差别?

“沙盘游戏”收费与普通咨询是一样的,也是一次一次的收费,以小时为算。
 
 
6、自闭症的儿童合适做沙盘吗?

我之前做自闭症孩子的研究,自闭症的孩子在进入沙盘之前需要做个评估。对于高功能的孩子,“沙盘游戏”可以起到情绪稳定的作用。

从我的临床实践经验看,自闭症的孩子每天需要面对高强度、高密度的行为训练,并且自闭症孩子有个特点是受挫感非常强。比如最近孩子进步很大,今天再多加一点点新的训练,你会觉得没问题,但孩子会一下子觉得压力太大,会往后退,整个训练效果可能一下退到20天前,咨询师会觉得非常沮丧。

而“沙盘游戏”对孩子受挫感的处理,以及每天高强度的行为训练带来的压力感(的缓解),包括自闭症孩子内在生命能量的激发都会有非常好的作用。什么是内在生命的激发?自闭症的孩子不与人交流,自闭症的英文单词autism本身就是呆在自己的世界里的意思,那证明这个世界一定有它非常精彩丰富的语言,而我们进入不了,孩子也不表达,我们也感受不到。而在“沙盘游戏”中有非常好的缓冲空间,非常丰富的世界让孩子可以表达,让孩子有个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所以,沙盘是可以对自闭症的孩子开展的。
 
 
7、潘老师您好!我刚接个案几次,自己每次都想看到孩子是否有变化,从而确定沙盘游戏的作用及自己的价值,不知道怎样才做到

这个问题不只治疗师会遇到,家长也会。比如说,家长可能会说“我和他说过那句话里,但他不听呀”,“我用过这个方法里,用了三天,还是不奏效呀”,“我是不是用错?是不是这个方便没效呀?”等等。
 
家长和治疗师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就是希望很快见到效果;也想从效果中对自己有个认可,确认自己的价值。
 
在这我想说,孩子非常喜欢试探成年人,而且试探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你告诉他沙子不能拿到盘外面玩,他就会拿起一些沙子在盘外轻轻的捏,然后看着你偷笑。这时咨询师怎样做限制孩子界限的行为就很重要了。
 
另外一个例子是我前天送孩子上学,因为我最近比较忙,加上孩子比较大了,我会把他放在天桥下,让他自己走去学校。前天我觉得天气很好,我也有时间,就说“宝宝,我们好久没一起走走路了,我们走一下。”然后孩子和我说“妈妈,我以为我变乖了后你就不送我了,我正准备不乖呢!今天你又这样了,那我就不会不乖了。”很有趣。
 
孩子非常敏感,当我们想确认(方法)有没有作用,有没有价值的时候,孩子每摆一个东西我们都以分析的态度寻找线索的眼光去看的时候,会有两种结果:
 
第一,孩子不会做真实的表达,可能会特意摆一个漂亮的(沙盘)来哄你,这种是取悦型的孩子,这种取悦来自成年人的压力
 
另一种,孩子直接说我不玩了,没有意思。因为他会觉得你不再真诚的观察、陪伴他玩,而是老想着通过我看到一些什么。
 
要谦卑的信任孩子生命力本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外,这位治疗师还要丰富自己对无意识的理解。因为当你真的信任无意识的巨大智慧时,终有一天你会看到它有所表现,你才能够安下心来。像这位治疗师可能存在对“沙盘游戏”和对自己的不信任,如果从妈妈的角度看,如果你想读懂孩子,就要先读懂你自己的故事,你的成长故事和人类发展的故事。这时你会觉得,原来(大家)都一样的。

比如最近我在喜马拉雅上听“蒋勋读红楼梦”,当我听到蒋勋娓娓道来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他们那种细腻的感情表达时,我突然觉得我们与他们很近很近,他们的对话、情感,与我青春期的时候一样,与我现在看到的大学生们一样,跨越年代,因为这本身就是人类最自然的表达,是几千年都不会变的情感。这时,你会有一份理解,一份安心。
 
所以,如何淡定的去静待花开?就是要去看多一点的花,去欣赏不同的花,倾听不同的花的故事。
 

8、沙盘游戏怎么操作?
 
这有一页PPT

于沙盘游戏的操作过程,70%的小朋友一进来就会说“我可以摆吗?”我就会说“可以呀!”往往不需要过多的引导,或者有些时候我们会邀请来访者来摆沙盘。
 
有些人可能会从抚摸沙子开始,有些人可能会从挑选玩具开始。这个过程中咨询师会坐在一边,做一些记录和陪伴, 尽量不去做干扰,中断、打断沙盘的过程。
 
结束后我们有时会与来访者一起探索沙盘,看看这个沙世界。不过这个阶段,来访者或儿童不一定会告诉咨询师自己摆了什么,我的很多个案并没有告诉我他们摆了什么,所以我会深刻的体会到,沙盘不是体检报告,不是分析来访者摆了什么。
 
来访者离开后,我们对沙盘进行拍照,再补充记录,之后拆除沙盘。
 
 
9、什么样的对象不太适合做沙盘呢?

一般来说,我们会认为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的个案不太适合,因为他本身意识与无意识、现实与幻想之间很混乱,界限不是很清楚,不太适宜这种深度的接触无意识的治疗。
 
其他的情况,并没有哪种特别适合,哪种特别不适合。有些高中生,刚开始会觉得这个很幼稚,“是小孩玩的,我不玩。”但慢慢的,其实他玩不玩沙盘,是由我们的治疗关系决定的。比如说,他觉得“我信任这位治疗师,治疗师那里有这个东西,我觉得肯定是好东西,我也要玩。”


10、老师,我们家孩子高一,成绩不错年级前几名,生活中交流不太和我们聊成绩的事,不过常常看她的朋友圈会非常非常在意每次成绩的起落,不知道会不会孩子太紧张,我们担心孩子现在太过紧张高三压力会更大,不知做沙盘会不会有缓解效果?

我大概了解这位家长的困惑和需求。家长可能觉得,孩子与家长的沟通上,可能不会什么都告诉家长,做沙盘会不会有缓解的效果?
 
我觉得,首先孩子可以去做心理咨询,但咨询当中并不一定会使用沙盘。在沙盘中或咨询中,谈话是主要的手段。如果孩子觉得使用沙盘这样的表达,更自如,更适合,那我们鼓励(孩子做沙盘);但如果孩子说“我想要聊天,现在没有办法,没有心思去玩玩具”,那就先聊。
 
沙盘是咨询师进入孩子的世界的手段和工具,但并不是说孩子不愿意(做沙盘),就否定沙盘的效果。我们也会借用“沙盘游戏治疗”当中的一些原理,从另外的角度与孩子沟通,比如说使用绘画。
 
但孩子因为是高一,很紧张,学习是非常高度的脑力劳动,非常理性化的思维表达,那么他有感性层面三维图像的(训练),还有无意识层面的空间表达,我想对他来说是很好的压力缓冲地带。
 
如果家长愿意,是可以带孩子尝试一下的。
 
 
今晚非常感谢大家用心的倾听,并且提出了非常好的问题。期待以后有机会,能与大家继续探讨“沙盘游戏治疗”中做父母的、做治疗师,或者做老师等等的智慧。我非常感谢大家,也感谢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给这个机会,让我与大家一起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沙盘游戏对儿童健康成长的作用
我们整理了上百个问题,由资深沙盘游戏咨询师回答......
沙盘游戏工作中的三个要点 丨 沙游研讨月干货
公益团体沙盘及家长小组体验火热招募中,(预报名开启,先到先得)
东琳原创:透过沙盘游戏,解读学习无力感
自闭症在家能治疗吗,自闭症儿童家庭训练方法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