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17的记忆:欧洲之行
佛罗伦萨,一座位于亚平宁山脉中段西麓盆地中的意大利中部小城,是意大利20个大区之一的托斯卡纳区首府。这是一座仅有40多万人的城市,相对于我国动不动就千万级别的城市来讲,可谓是小的可怜,叫它“城镇”可能更符合中国人的标准。
但就是这样一个城市,在意大利、在欧洲、甚至在全世界可是有着如雷贯耳的名声—— 世界艺术之都: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歌剧的诞生地;世界美术第一学府~第一所美术学院的诞生地和所在地。世界五大教堂之一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坐落于此;文艺复兴艺坛“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曾在此聚会;但丁的不朽名作《神曲》创作于此。世界上最古老的画廊之一的乌菲齐美术馆等40多所美术馆和博物馆云集于此;它还曾经在1865-1870年间成为意大利的首都;它的地盘上有60多所宫殿及许许多多的大小教堂……此外,它还“豢养”了一支世界一流的足球队~佛罗伦萨队。
1/ 从罗马到佛罗伦萨
从罗马乘汽车到佛罗伦萨大概280多公里,正常情况下需要3个来小时。8月13日上午我们自罗马出发,那天是个周六~罗马城出行度假的人很多,路上走走停停。好在路旁明信片般完美的田园风光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路上车满为患,走走停停。

出了罗马城,车子就行驶在意大利的1号公路上,这条沿着亚平宁山脉的西麓,南北走向的高速路是意大利最早修建的高速通道。现在看来,两条车道显然已经难堪大用了。

天气晴好。

视野极佳,风景无限。只可惜隔着玻璃。

前面这辆车是奥迪A2,1.4L。这还是第一看到。当时国内最小的奥迪是A4。

1.4L,应该是自然吸气的发动机

房车在十几年前的国内几乎见不到,而在当时的欧洲,路上跑的、营地里停的自行和拖挂房车比比皆是。

明显的单向拥堵~罗马城向外方向拥堵,进城畅通。这很像节日长假期间的北上广。

托斯卡纳的自然风光确实很美。

托斯卡纳大区位于意大利中部,亚平宁山脉的西麓。我们要去的佛罗伦萨是它的首府,那里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托斯卡纳大区下属10个省,共有287个市镇。大区总人口370万,占意大利人口的6.2%,面积23000平方公里,在意大利各大区中占第五位。

前面的大面包车抛锚了,一家人急得抓耳挠腮,好在黄色皮卡~高速公路救险车辆及时赶到。

托斯卡纳被称为华丽之都,因其丰富的艺术遗产和极高的文化影响力。托斯卡纳被视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亚平宁山中的隧道。

正前方同车道内,皮卡后面的小拖车上,载着两辆摩托车。这显然是出去“浪”的。

这辆小车,脑袋顶上顶着两辆自行车,这是出去“嗨”的。

山中腹地遇雷阵雨。

20年前的索尼717用的卡尔.蔡司的镜头还真不是盖的~焦外的二线性控制得近乎完美~可见焦外“奶油状的弥散”!

一阵疾风暴雨……

而后是雨过天晴。

正在山道上爬坡。

雨后的山中,空气清爽。

服务区休息片刻。

所有的车辆都停车入位,残疾人车位无人占用。

当地时间已近17点,这天应该有个不错黄昏。

除加油站外,服务区所有的服务设施都在这座高架建筑内:快餐、小超市、洗手间等等一应俱全。

这边是大型车辆的停车场。

我们也该走了。

2/ 走进艺术之都

当地时间18时许,车子停在老城区以外,我们步行进城。
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中意为花之都。民国诗人徐志摩把它译作“翡冷翠”,这个译名远远比另一个译名“佛罗伦萨”来的更富诗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气质。

那个时候,只要是寒暑假,全世界到哪儿都是中国人。

Galleria Dell` Accademia~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米开朗基罗的不朽作品~雕像“大卫”的原件就在这个美术馆内。这所美院建于1562年,在1785年成为国立美院,它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物,对欧洲文艺复兴产生过巨大影响,因对世界美术界,世界美术教育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有“世界美术最高学府”和“写实主义大师汇集的皇家美术学院”之称。

佛罗伦萨美院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俄罗斯列宾国立美术学院、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并称世界顶级四大美术学院,并作为世界四大美术学院的中心。而“世界美术学院之母,四大美术学院之首”这是对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最简洁的评价。
仅以它的视觉艺术系(本科)为例,每年有大约1000至1200位申请人,只录取26位。

老城的街道确实较窄。前面就是圣母百花大教堂。

背后的远方是托斯卡纳的丘陵。

旅游纪念品都很有本地特点。

看来佛罗伦萨城内的每个人都能做画。

3/ “可以建得比它大,却不可能比它美”——圣母百花大教堂
圣母百花大教堂(也叫“花之圣母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城中,是天主教佛罗伦萨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教堂建筑群由大教堂、钟塔与洗礼堂构成,1982年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座使用白、红、绿三色花岗岩贴面的美丽教堂将文艺复兴时代所推崇的古典、优雅、自由诠释得淋漓尽致,难怪会被命名为“花之圣母”。
圣母百花大教堂原址是建于4世纪的圣·雷帕拉塔教堂。1296年,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美第奇家族出资建造新的教堂,新教堂用了175年时间才最终建成。天才建筑师布鲁涅内斯基仿造罗马万神殿设计的教堂圆顶,是古典艺术与当时科学的完美结合,连教皇也惊叹为“神话一般”,一位音乐家专门为它作了一首协奏曲。后来米开朗基罗模仿它设计了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却不无遗憾地感叹:“可以建得比它大,却不可能比它美”。

圣母百花大教堂是天主教佛罗伦萨总教区的主教堂,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教堂(有说是第四大)。它是佛罗伦萨的标志,也是佛罗伦萨市内最高的建筑。教堂建筑群由主教堂、钟楼和洗礼堂构成,不仅规模宏大,更是整个文艺复兴初期的代表性建筑。
教堂的钟楼是哥特式建筑,高85米,由六层方型结构向上堆叠成柱形,外墙铺着白色大理石,纯净优雅,为巍峨的教堂带来更多的气势。上钟楼需要爬414级台阶,可不是一件易事。

教堂外立面搭配使用鲜艳的红色、墨绿色和白色大理石,拼成几何图形,非常壮观,将文艺复兴时代所推崇的古典、优雅、自由诠释得淋漓尽致,从任何一个角度观察都显得非常肃穆和精美,难怪会被命名为“花之圣母”。1982年大教堂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可以建得比它大,却不可能比它美”——米开朗基罗 
 如此精美的教堂,那一天却大门紧闭,可能是维修不开放,也可能我们到的晚了些。

教堂正面上方的雕像。圣母怀抱圣子端坐其中。两边分列的应该是耶稣的12使徒。

圣母百花大教堂位于佛罗伦萨的市中心,四通八达的道路由此辐射出去。已经是晚餐的时间了,教堂周边多数是游客,但也有好奇的当地人,酒足饭饱之后想来此探究:你们来这儿看啥呢?

整个教堂的所有外立面(包括门及门廊),均有极其精美的雕像(难怪这座教堂用了175年才建成)。内容都是圣经故事或圣经里的人物。

“天堂之门”。
与圣母百花教堂隔圣乔万尼广场相对的是圣乔万尼洗礼堂(又名圣约翰洗礼堂)。这扇“天堂之门”是洗礼堂的东门,是三座青铜大门中的一座,正对着圣母百花教堂。大门上的十个小格内的青铜浮雕生动描述了从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到亚伯拉罕用以撒献祭等十个圣经旧约故事。这扇大门被米开朗基罗赞誉为“天堂之门”。

“天堂之门”是由吉贝尔蒂(文艺复兴早期的主要青铜雕刻家。40岁就已成为艺术大家)耗时27年创作完成的。“天堂之门”长年关闭以供游客参观,大门上的浮雕贴有薄金,我们所能看到的浮雕为复制品,原作收藏在圣母百花教堂地下博物馆内。圣乔万尼洗礼堂是佛罗伦萨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据说它的建造历史可以追述到1400多年前,1059年到1128年间,圣乔万尼洗礼堂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据说诗人但丁就在这里接受洗礼。

这是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青铜大门。上面也有精美的雕塑。

圣母百花教堂与圣乔万尼洗礼堂之间的圣乔万尼广场。时间已是傍晚,游客和小商贩们云集于此。这个广场非常小,以至于人们必须走进广场,仰面而视,才能看清主教堂的整个正面。

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钟塔高85米,最初于1334年由大画家乔托(吉奥陀)设计并监工,因此俗称“乔托钟塔(吉奥陀钟楼)”。属哥特式建筑,由六层方型结构向上堆叠成柱形,外墙铺白色大理石,纯净优雅。

画面左侧是圣乔万尼洗礼堂,右侧是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钟楼,中间是圣母百花大教堂和它的大圆顶。

圣乔万尼洗礼堂。外墙装饰采用白色、绿色大理石交错镶嵌而成,白色大理石为卡拉拉石,绿色大理石则产于意大利的普拉托。圣乔万尼洗礼堂为八角形,外墙分为三层,第一层无窗,第二层有窗,有拱券、壁柱装饰,第三层无窗,用大理石拼成几何图案装饰。

圣乔万尼广场周边的商店,还是以旅游纪念品为主。

广场上,夕阳下的女马车夫,正在安详的读报。要是现在,她手里肯定拿的是手机。

夕阳下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柔和……

夕阳下的广场上,疲惫的游客席地而坐,马儿们在平静的吃着“自助餐”。一切都是那么的安详。

大教堂一如数百年来的每一天,静静的伫立,目送着夕阳。
看那园窗上的浮雕,那可都是一锤锤凿出来的!历时175年“锻造”出的艺术品绝非几年完工的大裤衩、大秋裤们所能比肩的。

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巨大穹顶,1418年佛罗伦萨市政府公开征集能够设计并建造大圆顶的方案。精通罗马古建筑的工匠菲利波·布鲁内列斯基胜出,成为总建筑师。大教堂于1436年3月25日,举行献堂典礼。百年之后,米开朗基罗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也建了一座类似的大圆顶,却自叹不如:“我可以建一个比它大的圆顶,却不可能比它的美。”

不可思议的是,在教堂的建设过程中,教堂的设计者布鲁涅内斯基竟然没有画一张草图,也没有写下哪怕一组计算数据~一切都了然于胸,真是匪夷所思!有人说他不仅是一个建筑天才,还是一个谋略家~他知道有对手随时想抢走他的订单,所以他不留下任何图稿,让整个工程变成他一个人内心的秘密。1436年教堂落成时,连教皇也惊讶于这个“神话穹顶”。这位大师就安葬在教堂的地下。

不知道他们是商人,还是画匠,或是两种身份兼而有之。画的还是很传神的,能认得出的有姚明、中田英寿。画面的左上角是“柯达”胶卷的洗印店~绝对是遥远的回忆。

这里能认出的(由上而下):普拉蒂尼、梦露、贝利、索菲亚.罗兰……右下角有齐达内。

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谍》有一部的打斗场面就是在这个教堂穹顶上展开的。穹顶顶端的灯亭也是由布鲁内莱斯基设计的。连灯亭在内,教堂总高为107米。圆顶内还陈列了米开朗杰罗雕刻的圣彼德像。登464级台阶可以到达圆屋顶,从这里还能眺望佛罗伦萨的街景。

下一站,但丁故居。

4/ 但丁故居

但丁·阿利吉耶里(1265年-1321年9月14日),意大利中世纪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者,以史诗《神曲》留名后世。在意大利,他被称为“至高诗人”
但丁是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也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曾在他的著作中写道,他出生在圣马蒂诺本堂区,“巴迪亚佛罗伦萨教堂的阴影下”,但不能肯定就是这座建筑。诗人在附近的圣玛格丽塔教堂初次与贝阿特丽切相遇。多年后,贝阿特丽切成为《神曲》的女主角,她是但丁的一生之爱。据说,但丁第一次见到贝阿特丽切的时候,她还是一个8岁的小女孩,就已经令9岁的但丁无比着迷。“这个时候,藏在生命中最深处的生命之精灵,开始激烈地颤动起来,就连很微弱的脉搏里也感觉到了震动。”

八年之后,在佛罗伦萨著名的圣三一桥边,但丁再次邂逅了那位让自己魂牵梦萦的女孩。此时,十六岁的贝阿特丽切身着浅色长裙、手持玫瑰花束,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番少女的风情。然而,羞怯的但丁并没有和女孩交往的经验,就在他踌躇不前,不知该如何与自己梦中的女神打招呼时,贝阿特丽切已经和同伴走远了,两个人再次擦肩而过。等但丁终于鼓起勇气,想向贝阿特丽切告白的时候,她已经成了一位伯爵夫人。

但也许正是情场的失意,才催发了但丁那无尽的灵感,从此,他把一腔深沉的爱意,全部投注在自己的创作事业上。几年后,贝阿特丽切红颜凋零,就在她离开人世的那一夜,但丁梦到了自己心爱的姑娘,她带着但丁上穷碧落下黄泉,走遍了天堂和地狱,最后回到了人间。但丁醒后,回忆起梦境中的经历,若有所感,于是放下手里所有的工作专心创作《神曲》,贝阿特丽切的名字,也随着这部名作而不朽。

但丁这部《神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无论是雪莱、拜伦和济慈,还是弗洛依德、荣格和黑格尔,都从《神曲》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养分。博尔赫斯说:“从来没有哪一本书,曾给过我如此强烈的震撼。”老舍先生说:“有一个不短的时期,我成了但丁迷,读了《神曲》,我才明白了什么是伟大的文艺。”就连眼光一向挑剔的鲁迅先生,也读过很多遍《神曲》,而且每次读完,都有不同的感受。

5/ 市政厅广场
佛罗伦萨市政广场,也称西尼奥列广场,因为周围的精美建筑而被认为是意大利最美的广场之一,它建于十三十四世纪。

广场的主角就是这座高耸的城堡式建筑-韦奇奥宫,又称老宫(相对于新宫-皮蒂宫)。中世纪时是美第奇家族的宫殿,19世纪还做过意大利王国的外交部。现在是佛罗伦萨的市政厅,所以广场也叫市政厅广场。

科西莫一世骑马像(1598年的作品)。科西莫一世(Cosimo I,1519-1574),佛罗伦萨公爵,并在1569年担任第一代托斯卡纳大公。对佛罗伦萨的影响非常深远。不过美第奇家族最著名的还是老科西莫和伟大的洛伦佐。

科西莫一世骑马像

韦奇奥宫左手边的兰琪回廊(Loggia dei Lanzi,也有叫琅琪回廊或长廊、敝廊的),其实准确地应该称作“佣兵长廊”,“佣兵长廊”这个名称可追溯到科西莫一世大公统治时期,当时此处驻扎令人畏惧的德国雇佣军。 长廊由本齐·迪乔内和西莫内·托冷蒂于1376—1382年建造。主要举行一些公共庆典,现在应该算是个露天博物馆吧,主要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仿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作品。

广场上“韦奇奥王宫”(又名:旧宫、领主宫)而得名。这里是佛罗伦萨共和国起源与历史的焦点,至今仍享有该市政治中心的名声。也是佛罗伦萨人以及众多游客的聚会地点。

“韦奇奥王宫”雄视整个广场。

这尊大卫雕像是复制品,原作收藏在学院美术馆。

切利尼的作品,砍下美杜莎头的帕修斯(希腊神话)

切利尼的作品,砍下美杜莎头的帕修斯(希腊神话)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杀卡库斯(Cacus,他偷了赫拉克勒斯养的牛)。

这尊大卫雕像是复制品,原作收藏在学院美术馆。1504年,雕像完成后,为了决定放在什么地方,佛罗伦萨还专门开会研究了一番,连达芬奇都参加了,最后决定放在这个地方。

海神波塞冬和他的四马战车,这座海神喷泉,始创于1565年,还是由托斯卡纳大公科西莫一世通过招标完成的,中标者叫Baccio Bandinelli,不过他不久就死了,最终的执行者是Bartolomeo Ammannati,不过波塞冬周边的青铜作品是由詹波隆那协助完成的。据说波塞冬的形象是比照科西莫一世而做的。

6/ 阿若尔河畔
乌菲齐美术馆已经过了闭馆的时间。我们匆匆穿过美术馆门前的过道,就来到了阿若尔河边。碧绿清澈的河水静静流淌,穿城而过,没有想到佛罗伦萨竟然有如此美丽的一条河。

前方是阿若尔河的“新桥”,我身后就是阿若尔河老桥,此时正处于正逆光,几乎无法对焦,拍了几张都不理想。
“老桥”是中世纪建造的一座石拱桥,是意大利现存最古老的石造封闭拱肩圆弧拱桥,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廊桥”,桥面两侧是各种小商贩。

还是顺着光拍吧。对岸的高坡上是巴蒂尼花园。

再见了,阿若尔河,再见了,佛罗伦萨~永远的艺术之都!

多谢观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上最美的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
欧洲行意大利篇(三)艺术之都佛罗伦萨
意大利佛罗伦萨百花教堂、圣十字教堂,但丁和米开朗基罗都赞它美
意大利赏古览今行之七:佛罗伦萨(1)
旅德意日记 (十)
2019意大利全境游-从比萨到佛罗伦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