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步教会你诉讼可视化
三步教会你诉讼可视化
2014-12-15
来源:无讼阅读 作者:赵宇先

文/无讼作者 赵宇先

可视化思维

1.可视化的本质是增加信息接受的维度,即通过添加色彩、线条、距离等维度扩充信息载体的表达力;

例如,通过添加“形象”、“色彩”和“大小”两个维度,扩充如下这个信息的表达力。

扩充前:“青苹果很小,红苹果很大”

扩充后:

2.诉讼可视化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它更是一种贯穿整个诉讼的思维;可视化思维与说故事的方法密不可分,可视化就是在叙说故事,同时为故事构造场景;

以苹果和三星的官司为例,在这一系列官司中,苹果叙说的故事很简单:

“苹果是一家很有创造力的公司,一直被(三星)模仿,从未被超越。”相应地,苹果的可视化手段是举出一系列的关于苹果和三星的手机外形、操作系统等方面的外观图,通过对比直观地叙说这一故事:

苹果在诉讼过程中使用了大量这种类型的图片,此类图片通过对比苹果产品出现前后三星相关产品的显著变化,清楚地向陪审团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三星在抄袭苹果。

事实证明这类图片在诉讼中收获奇效,“苹果公司将双方复杂的专利战提炼成一个清晰的故事情节。在这个故事中,苹果被描绘成‘好人’,而三星则被逼到了防守位置。”

(详见:《苹果是怎样打赢专利官司的》,新华海外财经,2012.8.29;Kane, Yukari Iwatani; Sherr, Ian,'Apple: Samsung Copied Desig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April 19,2011), Dow Jones & Company. Retrieved August 11, 2012等文)

留心观察这两个图可以发现,它并不是典型的时间图,程序图,关系图,也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设计技巧,它就是简简单单地将三星前后不同版本的手机放到了一起,中间穿插苹果手机作为界限,便出色地完成了可视化的任务——让陪审团接受苹果的故事。

与其说这个是可视化方法,倒不如说它是叙述故事的方法——通过前后联结来构造因果关系。这实际上是哲学上休谟问题的逆向使用,即通过把三个图片放在一起,构造(或暗示)这样一个因果关系:因为三星抄袭了苹果的手机设计,所以三星的手机外形和操作系统界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变成了现在这个(长得很像苹果手机的)样子。可见,诉讼可视化就是诉讼思维的一部分,与说故事的方法密不可分。

因此,用一句话来概括可视化思维的本质,就是——用最合适的维度去叙说故事。换句话说,可视化与说故事的方法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基于维度体系的方法(Dimensions Systems Approach)”。

基于“维度体系”的方法

上图就是故事与可视化各自的维度体系和常用的维度。下图为基于维度体系的诉讼策略:

其中,可视化要做的,实际是:

1. 选择合适的故事维度叙说今天的故事;

2. 将故事的维度映射到可视化的维度体系当中;

3. 得到初步的可视化图表,进行可视化鉴别:从更直观地角度审视故事,发现隐含的不和谐之处,必要时进行补齐;

4. 基于可视化鉴别的结论,重新挖掘和修改故事,寻找可视化图表中被补齐的维度的对应维度;

5. 如此反复。

限于本文的篇幅,无法详细叙述3-5步,故下文以天同在实践中用到的几个图表为例,讲解一下如何运用可视化思维和相应的方法操作1、2两步。

上图想要叙说的故事是,随着房地产开发景气趋势的变化,双方当事人的行为也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行为的变化当中透露出了带有法律意义的动机。通过将这个动机显现出来,去进一步说明该方在法律上的立场。

因此,故事选用的维度体系为(背景,时间,主体,行为),为了去表现这些元素,可视化选用的维度体系为(长度,位置,形状,色彩),两个维度体系的映射关系如下:

可以从图中注意到,“行为”是一个没有被表达的元素,当事人的行为主要运用了文字描述的形式。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当事人“怎么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了什么”,由此也不需要以画图的形式去描述当事人的具体行为。(这类没有完全把信息图表化,需要借助文字描述的图成为“不完全的可视化信息图”;事实上“完全的信息图”有时也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图)

在这个图当中,“主体”以“色彩”进行区分,“时间”用线段上的不同“位置”去表达,“背景(房地产景气趋势)”用“长度(价格轴)”,“位置(时间位置和价格位置)”和“形状(价格波动)”来表述。

注意到,从一种图表类型化的角度去理解,这张图可以说是一张“时间图”加上“价格走势图”得到的“复合图”。天同发现,实际上许多优质图片都是以“复合图”的形式出现,但如果仅仅从类型化的角度去认识诉讼可视化,不仅难以画出高质量的“复合图”,而且还容易陷入文章第二部分提到的作图误区。

以“时间图”为例。“时间图”是一个带有很强的误导性的名字,因为它使用的并不是可视化领域的维度术语,换句话说,在可视化的语言和维度体系里面根本没有“时间”这个元素。没有弄清楚这一点,很容易在作图上走向极端,认为每个案件都需要画时间图,而每个时间图,都把所有行为都列一遍。按这种方式画图,还不如直接阅读文字来得痛快。

“时间图”的本质实际上是可视化维度中的“长度”和“位置”的综合利用,例如,把时间画成一条线,通过线段的“长度”直观地感受时间的长短;在时间轴上标出不同的事件点,通过“位置”关系直观地认识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和事件的特殊含义(例如双方的行为高度同步等)。因此,天同可视化实验室研究认为,如果在一个案件当中,时间的长短和事件的时间位置不是重点,那么就没有必要画时间图。

把握可视化思维的本质,从故事和可视化维度的角度去进行法律可视化,更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相应地,也会自然而然地画出“复合图”。

分享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干货:探秘诉讼可视化 | iCourt
三星笑了!苹果 FaceTime 专利侵权案败诉:赔偿超4亿美元
思维导图如何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有图有真相】苹果和三星的真实关系...
苹果向三星发起新专利战 索赔20亿美元
三星上诉成功 美法院推翻对苹果1.2亿美元赔偿裁定|三星|法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