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笔墨的时代性应成为画家的艺术追求|写生|作品展

原标题:笔墨的时代性应成为画家的艺术追求

日期:[2015-06-28] 版次:[A21] 版名:[收藏周刊·书画] 字体:【大中小】

■榕荫泊舟

■太行山郭亮洞之景

崔晓勇 现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攻读山水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许钦松、张彦。

■昆山隧道

“北方山水的苍茫大气更符合我豪迈的性格”。崔晓勇谈创作:

生于太行长于太行的崔晓勇,自小对乡村尤其大山有着浓厚的眷恋,近日,他的山水作品《榕荫泊舟》获得“西江灵胜”广东省山水画作品展金奖,引起了业内关注,他认为,追求笔墨的时代性应成为画家的艺术追求和时代责任。而即使长时间生活在广东,但他却坦言“北方山水的苍茫大气更符合我豪迈的性格。”

崔晓勇

现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攻读山水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许钦松、张彦。

张彦老师误把我当学生

给我布置写生作业画100棵树

收藏周刊:谈谈您的学艺经历吧,有没有哪些难忘的事?

崔晓勇:从小生活在大山里,对大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初中毕业时出于兴趣和启蒙老师的教育,开始接触国画。后来为了更系统、更深入地学习国画,我接触到了来自全国各大美术院校前来写生采风的老师,使得我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兴趣更浓,决定这辈子就以太行山为题材了。特别是广美的刘书民先生、张彦老师,是他们把我引入山水画道路的。有一次我很难忘,那是张彦老师带学生来太行山写生,结果他把我当成了他的学生了,写生结束之后还给我布置了要画100张树的写生的任务,而我那时才第一次画画。

后又求学于广州美术学院,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与教导。他们的艺术造诣、人格素养深深感染了我,坚定了我对国画艺术的追求,使我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坚持至今。

作品是否具有时代性

与画家的经历和艺术修养有关

收藏周刊:您的作品有赵望云的影子,受到他的哪些影响?

崔晓勇:是的,我非常喜欢赵望云先生的画风,尤其是写生。赵望云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创作,他以写生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注,他是最早以写生的方式深入生活的画家之一。他在写生的道路上坚持了几十年,通过写生收集创作素材,通过写生找到创作的热情和冲动,并形成了清新质朴,苍雄厚重的风格。赵望云与同时代画家相比,没有出国留洋和正规美术科班出身的背景,这使其作品没有学院派的弊俗和教条、宗派的约束。他通过写生体验生活,作品常以精神感人,而非以技巧炫目,在后来一些表现西北风物的作品中还带有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志,苍茫豪迈。他的生活道路和艺术生命,为后辈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艺术启发。

收藏周刊:谈到直面当下,让我想起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您认为笔墨该如何体现时代性?

崔晓勇:时代不同,人的审美观念不同,表现的对象不同,对用于表现对象的笔墨而言,是一种新的考验。这需要画家对笔墨与生活、笔墨与情感关系的把握,对传统笔墨的继承与发展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对传统笔墨的简单套用。作品的创作离不开生活体验,表现对象的变化,使我们的创作心态与感受也有所改变。这需要画家的情感和观念跟随时代脚步,将传统的笔墨技巧、自我的艺术个性与当下的审美观念、表现内容融汇在一起,拓宽笔墨的表现力,为笔墨之变找到符合时代的绘画形态。作品笔墨是否具有时代性,这与画家的经历、艺术修养有较大关系,也是其作品风格成熟的一种体现。尽管在当下笔墨难随时代,但追求笔墨的时代性应成为画家的艺术追求和时代责任,经过不断探索,以现代的眼光将所看所想真诚地表达出来。

收藏周刊:具体在山水题材中,如何突出这种笔墨的时代性?

崔晓勇: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是无数山水画家不断继承与创新的历史,从五代荆浩创造出全景山水到北宋郭熙深入自然生活再到南宋马远夏圭“削繁就简”,到“元四家”的文人画,再到近现代的“注重写生”“洋为中用”,笔墨随时代历来是山水画发展的重要内容。当下,随着时代发展,文化语境的深刻变化正影响中国画的表现方式和创作观念,创作的繁荣与审美的多元化,给山水画家带来足够的自由,笔墨形式得到极大的拓展,越来越趋向多样与成熟。如何创作出既具传统国画精髓,又体现时代性的国画,要不断总结经验,对过去的笔墨程式进行批判性的反思,结合创作形成体现时代精神的笔墨程式。

写生是“师造化”与“得心源”的桥梁

收藏周刊:对于创作题材上的选择,您是如何考虑的?

崔晓勇:我从小在太行山长大,我看着太行山的日月变迁,太行山见证我的成长,我对山怀有一种非常深厚的感情。这种特殊的情感夹杂着我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山川的热爱,促使我多年来拿起画笔将其一遍一遍地描绘下来。而且北方山水的苍茫大气更符合我豪迈的性格,宜于抒发心中的创作激情与对家乡的情感。加之后来几位山水画老师的教导,更是使我坚定不移地走在山水画创作的道路上。

收藏周刊:在体现时代性的同时,又该如何做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崔晓勇:“造化”指描绘的客体,即自然界客观物象,“心源”指艺术创作的主体,既艺术家的主观意识与情感,在创作中要以“造化”为师,表现自然物象,同时要传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艺术源于生活,在艺术创作中,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能较快掌握前人积累的丰富的笔墨表现技法。但如果艺术创作脱离生活,一直停留在抄袭和模仿,陈陈相因,缺乏现实关怀,艺术创作就会缺乏生气,因而创作要提倡写生,要关注生活,表现生活。具体到山水画创作,写生是“师造化”与“得心源”的桥梁,在师“造化”的对景写生中,不能只是简单地临摹自然,而要激发主观能动性。山水的灵气,入微的观察,会激发艺术家独特的感受,这种鲜活的感受会促使艺术家带着主观情感描绘山水物象,在写生创作中抒发感情,找到“造化”与“心源”的契合点,再经过无数次的概括提炼,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面貌。

收藏周刊:您曾生活在太行山,最近又跟许钦松老师到太行山写生,前后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崔晓勇:我对许老师宏大抒情与笔精墨妙并存的作品,继承岭南绘画传统同时兼具时代精神的创作理念,感触很深。许老师教导我们写生要深入观察,既要表现物象的客观特点,也要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取景构图时不必面面俱到,将最能激发自己创作灵感的物象表现出来,将一些细节、亮点重点刻画即可,同时强调山水画创作要突出时代风貌。经过许老师十多天的悉心教诲,我在画面的取景构图、意境表现、笔墨运用、绘画技巧等方面相比以前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对自然、对时空关系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生”还是“写熟”?中国画写生的变异与缺失
自然造化的亓均写生山水画
【画廊推荐】画家贾晨:外师造化 山水文心
崔尚齐:南北交融的“太行图式”
评胡杨的山水画:艺术的追求 创作的风貌
著名画家杨林:中国画写意性写生与对景创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