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奇人郭嘉、司马懿、诸葛亮,各是什么才级?

      郭嘉,字奉孝,被称“天生的鬼才谋士”,是曹操战略上的“首席军师(军师祭酒)”,三国大局观最出色的“战略大师(其实就是最出色的军事顾问)”,其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洞察能力,三国谋士中无人能及,尤其是对敌方心理状态和敌我双方实力差距的判断和把握十分精准乃至奇准,譬如基于孙策的性格特征和刘表的心理状态,认为孙策虽神勇绝伦,但性格过于刚猛、极易树敌,且偏好独行、缺乏警惕,早晚必被仇家谋杀,认为刘表既无图谋天下的雄心壮志,也无逐鹿中原的宏谋大略,只能固步自封、安守现状,绝不会采纳刘备的计策,在曹操北征期间乘虚突袭许昌,结果尽皆如其所料——尽管其没有明说荆州有内乱、孙权在背后虎视荆州,都在牵拖刘表后腿,但如此“奇佐鬼才”还是名符全实!

        鬼才军师郭奉孝  

     然而,郭嘉鬼才的神智谋略大多是基于小范围内的战略层面,很少深入到战术层面,即其只会分析判断仗“该不该打”,而不能解决具体“怎么打”、“从何处打”,亦即其只有“纸上谈兵”之功,而欠缺临阵战术上“见招拆招”的应变之功和军事行动之功,是故其与马谡一样只适合在幕府做一介军事高参罢了,而不适合当军事指挥官,无法实现其思想理论与军事实践的深度结合,从而使得其军事谋略在重要性上比荀攸、程昱等其他主力谋士稍逊一筹,明显不可能是作为最高军事统帅的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的临阵对手,所谓郭嘉鬼才行军打仗的能力高于周大都督、诸葛军神、司马神帅之说,就是无稽之谈了!至于民间流传什么“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不死,定能决胜周瑜、免除曹操赤壁以至汉中惨败”、“郭嘉不死,诸葛排不上三国第一”、“郭嘉不死,定能取代司马、去祁山与诸葛对阵、决胜诸葛、最终扫灭吴蜀、一统华夷”之类,更是对郭嘉的军事谋略和战术能力作无限高估的无稽之谈、讹传谬论!郭嘉鬼才战略上超强是不假,但战术上再强也强不过荀攸、贾诩、周瑜,这一荀一贾一周没死时,卧龙诸葛亮不照样出山了吗?卧龙如果怕战略上的高手,那么就不怕战术上的高手了吗?卧龙出山之后不久,荀攸就病死了,这能不能说“卧龙不出,荀攸不死”抑或说“卧龙一出,荀攸必死”呢?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郭嘉也好、荀攸也罢,是能比得上管仲,还是能比得上乐毅?还有郭嘉死前,不仅卧龙未出,而且庞统、法正、刘巴也统统未出,能不能说他们的神智谋略都不如郭嘉鬼才呢?

         战略大师郭奉孝   

     在曹操最后一次攻打吕布时,郭嘉与荀攸为左右军师,共设奇谋:一面攻城,一面决堤,水淹下坯城,擒杀了吕布。在曹操长年征战天下的生涯中,郭嘉也与荀彧、荀攸、贾诩一样屡献奇计,并根据《孙子兵法》中的“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用兵以行动迅速为可贵,主闪电之速,即军事行动贵在神速,以出敌不意、攻敌不备而出奇制胜)”,明确强调“兵贵神速”。此等“奇佐鬼才”素以“善出奇招、敢出险招”而著称,譬如让曹操以“神速之贵兵”远征乌桓,在白狼山遭遇乌桓大军,却致使曹军惨败、曹操差点丧命,后因巧遇乌桓仇家田俦引路才侥幸获得险胜,就是其一贯主张“兵行险招”之奇策被发挥到极致的具体表现!即便如此,郭嘉不病死,也未必就能免除曹操赤壁以至汉中惨败,赤壁、汉中抑或其它某处战场,兴许就是郭嘉鬼才的“滑铁卢”——在遭遇库图佐夫之前,战神拿破仑从未打过败仗,一直是算无遗策、战无不胜。拿破仑若是病死在滑铁卢战役之前,那么其就会象郭嘉病死前只在白狼山失算于乌桓大军一样,只在莫斯科失算于库图佐夫,而不会再在滑铁卢失算于威灵顿。别忘了,郭嘉与荀彧一样是从袁绍处反投曹营的,对袁营的底细了如指掌,有如法正是从刘璋处反投刘备的,对刘璋的底细了如指掌。且在官渡之战中,由于袁绍刚愎自用,拒绝采纳其重量级谋士沮授、田丰和大将张郃提出的上乘策略,才让郭嘉、荀彧、贾诩、荀攸的团队谋划得以成功实施。在赤壁之战中,受孙权重用的周瑜、受刘备重用的诸葛亮,在汉中之战中受刘备重用的法正,可是拥有卓越的军事谋略能力和高超的战役指挥水平的统帅类、超级谋士类人物,不仅能谋,而且能战。曹营中的郭嘉、荀彧等人,对孙权集团、刘备集团的底细能了如指掌吗?孙权集团、刘备集团有顶级谋士反投曹营吗?就是一个徐庶,还是被迫转投曹营的,不可能把孙刘集团的底细兜售给曹操,更不可能真心实意为曹操出谋划策。

        奇谋险略郭奉孝

     若是贬低一点说郭嘉,说破天也不过就是一个只能谋不能战的军事高参而已。曹操在惨遭汉中挫败之后感叹说“天下枭雄吾尽收囊中,独不得法正耶?”如此说法,那郭嘉、荀彧、贾诩、荀攸之流还能算什么呢?反观袁绍哪里是被曹操打败的?说白了就是被自己公司里的“跳槽者”打败的,说穿了就是被自己阵营中的“背叛者”出卖的。而且实际上,不论是荀彧、贾诩的“四胜四败论”,还是郭嘉吸收了“四胜四败论”后加工出来的“十胜十败论”,其实质内容虽涉及了中国古代兵法思想的诸多方面,且条条言简意赅、句句切中要害,从主客观条件和文武两个方面十分精辟地阐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各种重要因素,但都只不过是战前动员时,用官样文章为曹操的将胜大放吹捧奉承之辞、为袁绍的将败大放衰贬诅咒之辞罢了,根本算不得什么军政思想。虽说战略与战术不是同一类问题,没有可比性,但在理论水平和文采上却是可比的——所谓《十胜十败论》,在论述微观战术问题的同时虽涉及了中国古代兵法思想的诸多方面,但其理论水平远远逊色于作为诸葛亮宏谋卓略、旷世奇策的《隆中对》,其兵法神韵也远远逊色于作为中国古代八大兵书之一和世界兵学圣典的《诸葛亮兵法》!

         算无遗策郭奉孝 

       司马懿,字仲达,绰号“冢虎”,少时求学于京师太学,算得上一本专科(本科)学历水平,被称“临危能制变”、“用武若通神”、“善谋奇策”、“才识超群”、“雄略内断”、“英猷外决”(但却生性多疑)等等,但有人认为其实际上没有什么特别出彩之处,也没有什么奇计高策值得拿上台面,认为其“克日擒孟达”、“讨灭公孙渊”,主要是重兵压境、以大博小、以强凌弱、以优胜劣,小打小闹所获战功,虽能称得上“赫赫之功”,但称不上什么“奇功”——不是什么“奇谋之功”!更何况,孟达那个政治弱智是被内奸出卖给他的,公孙渊那个军事白痴轻易地就中了其“声东击西”、“瞒天过海”、“围魏救赵”、“调虎离山”之计,自空大本营让他乘虚而入,从而成就了牛刀杀鸡之功!这显然含有贬低司马懿政治运作能力和军事谋略水平的成分,因为无论其是如何擒杀了孟达,虽是与诸葛亮隔空过招,但毕竟是挫败了诸葛亮策反孟达、占领上庸、直捣洛阳的战略计划,给了诸葛亮这个神级对手当头一棒!再者曹魏使用田续、毌丘俭那两把牛刀出鞘,毕竟没能宰得了公孙渊那只“铁公鸡”!在征伐辽东的平叛战役中,司马懿还是淋漓尽致地施展了其极高的军事天赋,充分地发挥了其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卓越的战争谋略艺术水平,不是奇谋之功,也是绝佳才智高超的谋功,不是特别出彩也是莫大的出彩!

         老谋深算司马懿

      然而,公元231年(蜀汉建兴九年,曹魏太和五年)神将司马懿与神级对手诸葛亮首次临阵对决于天水上邽至卤城战役之中,先是被诸葛亮举重若轻地运筹游击战术之奇略,巧策奇兵冲锋陷阵,以小博大、以少胜多打得大败,不是什么“奇谋妙计冠绝天下、智斗孔明如有神助”,而是“撑持不住一溃千里、仓皇逃遁如有鬼催!”后又被诸葛亮粮尽退兵时在青封木门谷巧施妙策“秒杀”了其也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早已威名显赫的先锋大将——智勇战将张郃!

     司马懿在孟达、公孙渊、曹爽、王凌之流的政治弱智加军事白痴面前,表现得既善守又善攻,而在诸葛亮之类的神级对手面前,一败之后就只能象田单、廉颇、蒙骜一样采取龟缩战术坚垒拒战了,表现得只善守而不善攻了。

      因此,所谓司马仲达“临危能制变”、“用武若通神”、“善谋奇策”、“才识超群”、“智堪敌诸葛”、“谋不输曹操”、“智计惊风雨”、“韬略泣鬼神”及“张良、萧何、韩信的综合版和加强版”、“诸葛孔明军事谋略上的劲敌和克星”之类,要说“名符其实”也对,但实在不能说是“名符全实”,而只能说是“名符半实”!

           神将司马懿   

         诸葛亮,字孔明,绰号“卧龙(又称伏龙)”,有人拔高诸葛亮的教育成长环境,说卧龙岗是“大学城”、诸葛亮是“研究生”,有人反驳说卧龙岗毕竟不是京师太学那般正规学府,不是顶级科班,若论学历,诸葛亮也只能算是二本专科(大专)学历而已,根本不是什么研究生!诸葛亮在军事上原本并不完全是天赋型选手——不完全是军事天才,没有常人无可比拟的极高军事天赋甚至超级强大的军事天赋,即不完全是天才的军事家,原始的军事能力譬如用谋用兵能力自然不可能是顶级水平即所谓一流治国治军二流用谋用兵,但其学习速度却是非凡的惊人,且经过后天艰苦卓绝的勤奋努力,使自己的军事谋略艺术得到高效的乃至极大的提升、作战理论水平得到实质性的乃至飞跃式的提升,并有一点与后世的岳飞、戚继光、袁崇焕、毛泽东、粟裕一样没有机会进入军事院校深造,虽曾经拜师研修兵法战术,但毕竟不是正规的科班出身,只能在战争实践中学习战争谋略尤其是用兵法则,从南中平叛到街亭失误、从陈仓攻坚到卤城野战,在战火的洗礼中从原先的“萧何角色”迅速成长,变为名符其实的“萧何、张良、韩信的综合版乃至加强版”:正所谓表现再杰出、再伟大的人物,其超强能力譬如一流的治国治军能力、一流的用谋用兵能力也是历经后天学习和锤炼而获得提升的,不可能是六臂哪吒出娘胎就足备的,这种提升哪怕再有限,实效也可能是非常可观的,完全有可能从二流跃升到一流甚至超一流,如同第二名、第三名再加一两把劲,就有可能反超第一名!诸葛亮前期侧重于国政,治国治军能力打磨、锤炼成一流,后期侧重于军事,在逐步深入军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深刻地认识和掌握了战争的规律并以卓越的创造性发展和丰富了中国古代兵法阵图,而且使自己的战场谋划能力和优势获得了大跨步的突破性的提升,军事理论素养获得了空前的革命性的提升,军事策略、战术思想、作战理念和指挥艺术获得了长足的飞跃和卓越的进步,直至破入巅峰境界——顶级战术谋略大师的水准,成为朝堂之上的超级谋臣、武庙之内的军事战略战术高手!说白了,诸葛亮是后天学成的一代“绝世奇才”、“军阵之神”!

       诸葛亮作为三国第一智圣,不仅是一位具有杰出的内政能力的和卓越的战略目光的大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拥有非凡的智计、精深的谋略、高明的战术和神机算略的大军师及大战略思维的大军事家,不仅拥有最先进的军事发明、威力超强的军事战阵和辉煌极致的军事思想,而且拥有不逊于郭嘉的“战略大师”的水平和不逊于荀攸的“战术大师”的水平,是名符全实的“张良、萧何、韩信的综合版乃至加强版”!

       在南征蛮夷的平叛战役中,诸葛亮打败高定、朱褒、雍闿、收降孟获,虽然也是重兵压境、以大博小、以强凌弱、以优胜劣,小打小闹所成就的牛刀杀鸡之功,但是在北伐中原的卤城战役中,与神帅司马懿临阵对决,却是以小博大、以少胜多、以劣胜优、以弱克强所成就的神刀杀神之功!卤城一战,诸葛亮打出了雷厉风行且稳、准、狠、辣的作战风格和卓越不凡的战役指挥艺术水平,不仅表现出一位战术奇才的水准,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和发挥出了一位战术谋略大师的水准,精准乃至奇准打击的战术能力巅峰超凡,丝毫不逊于任何一位同时代的第一流军事名将、战略统帅,且其战略后果比司马懿的狠、辣更加恐怖!

      在北伐前线的五丈原军中病逝之前,在同司马懿的百日对峙中,从表面上看,诸葛亮攻袭北原受挫、攻袭阳遂受挫,似乎处处受制于司马懿,坠在司马懿的筹划之中,而实际上却是诸葛亮为了攻打北原、阳遂而强渡渭水和武功水时,司马懿都不能指挥魏军“半渡而击”,致使蜀军把战线成功推进到渭水北岸和武功水东岸,渭水和武功水被蜀军成功控制,魏军完全被蜀军凌厉的攻势有效压制:此后司马仲达一直就被诸葛亮稳稳地压着打、追着打而处在了无法有效还击的状态之中!司马懿想攻上五丈原活捉诸葛亮,但就是不敢再攻,只好继续据守不攻,并甘受“红妆奇辱”让诸葛亮以极其强悍、猛烈且凌厉的攻势稳稳地压着打、追着打、围着打,诸葛亮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亮黑所谓诸葛亮吃鳖了,没有办法了,黔驴技穷了,才使出给司马懿送巾帼妇衣的“下三滥手段”,其实不如网友所说是司马懿吃鳖了,没有办法不受那“红妆奇辱”,黔驴技穷了,就只得受那“红妆奇辱”而成为“红妆都督”,正如韩信没有办法不受那“胯下之辱”,黔驴技穷了,就只得受那“胯下之辱”而成为“胯下兵仙”!

        军阵之神诸葛亮

     有人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功德提出质疑,认为其在武庙中不配与吴起、乐毅、白起、韩信平起平坐。其实,吴起、乐毅、白起、韩信的军事才能“无人质疑”,只是一种表象而已——田单、廉颇、蒙骜坚守不战,让乐毅、白起、魏无忌一时束手无策,与司马懿坚守不战,让诸葛亮一时无招可施一样!赵国昏君用了个庸弱的赵括做三军主帅替换了强将廉颇,才很快成就了白起的长平奇功!魏主曹叡若也是个犯昏之君,也用个庸弱之将做三军主帅替换了司马懿,岂不也很快成就了诸葛亮的北伐奇功!

     至于韩信,也曾被西楚霸王项羽正面击败过,且终其一生与吴起一样,只收拾了些小妖小怪,没有遇上过象田单、廉颇、蒙骜、司马懿之类的神级对手,否则同样是“仙遇神才”一筹莫展!(详见另文《诸葛亮配与吴起、乐毅、白起、韩信平起平坐吗?》)

      据上可见,一目了然:作为三国奇人,郭嘉奉孝之才是全鬼级(不论是在张绣面前还是在吕布面前,都称不上什么神才,张绣、吕布是小鬼,郭嘉不过是大鬼),司马仲达之才是半鬼半神级(在孟达、公孙渊、曹爽、王凌面前是神才,但在神诸葛面前只能算是魔鬼,非凡魔鬼也是魔鬼),诸葛孔明之才是全神级(在高定、朱褒、雍闿、孟获面前是神才,在司马懿面前同样是神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正与诸葛亮相比,谁的军事才能更高,看懂刘备的用人才会明白
三国10大军师排行榜,庞统未上榜,诸葛亮仅排第6,谁排第1?
三国能力排名前五的谋士,司马懿未进前三,第一你绝对想不到!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曹操谋士综合排名
诸葛亮和郭嘉究竟谁厉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