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第十九讲:公司的进化
工业时代的五个假设
公司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如何已经跨跃了2个世纪,如何说任何组织都有生命周期的话,公司自然也不例外,那么在未来,公司还会存在吗?还是会被其他“物种”所取代?

有五个假设是公司得以存在的基础:

第一、公司是“主”,雇员是“仆”。因为公司拥有生产工具,没有了这些工具,员工就不能开展工作,员工就不能谋生。因此,雇员对公司的需求大于公司对雇员的需要。

第二、绝大多数雇员是全职员工,薪水是他们养家的惟一收入来源。

第三、生产的最有效方式是,在一个管理系统的领导下,尽可能多地将生产产品所需的活动集中起来。

第四、供应商尤其是制造商在市场上占有优势,因为他们掌握着消费者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的产品或服务信息。如果消费者相信了这个品牌,就不需要知道后面的信息,这说明了为什么品牌具有获利的能力。

第五、任何一种特定的技术都有一个专门依赖它的产业,而且只有一个。反之,任何一个特定的产业也都有一项专属于它的技术,同样只有一个。

公司的进化
互联网时代的五个假设
以上这些观念在整整一个世纪里都行之有效,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们无一例外的都遭到了颠覆,在如今这样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新的观念在经过了形成期之后,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以此创办了全新的公司。这些通行的观念非常重要,他们分别是:

第一、知识是生产工具,为知识工作者所有,并具有高度的可移动性。

这些知识工作者所提供的“资本”,与企业主提供的资金是一样的重要,并且他们彼此依赖,这使得知识工作者获得了与企业主平起平坐的地位,变成平等的合伙人或者伙伴。就像万科郁亮在一篇文章中提及的“职业经理人已死,事业合伙人时代诞生”,就是对这种特点的一个破解。事实上,从2014年3月起,郁亮时代的万科试图挥别“王石时代”一贯推行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尝试以事业合伙人制度开启新的地产变革大潮。职业经理人追求的是共创、共享,而万科推出事业合伙人在“共创”、“共享”之后,加了一个“共担”,也就是共担风险,要对项目失败负责。虽然近来遇到了一些挑战,但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第二、公司虽然有很多雇员,但是,为一个组织工作的人员当中,将会有越来越多不是全职的员工,他们是兼职人员,是临时人员、顾问或者承包人。即便是全职员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是他们服务机构的雇员,而是外包公司的雇员。我们在《第十讲》和《第十一讲》分别从“人才派遣的前世今生”和“被分割的组织”两个角度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详细的表述。

第三、注重“交易成本”本身存在局限性。像当年老福特一样无所不包的管理方式已经变成一场灾难。如今的企业已经不需要掌握生产线的所有环节,原因之一在于任何活动所需要的知识,都已经变得高度专业化。如果单纯只是要这项活动存在,需要大量的成本。但是如果这些活动在组织内无法经常使用,就会迅速被淘汰,比如雇佣、解聘、培训、福利等等活动,如今都已经外包给了专业的组织。在组织内保留那种只是断断续续使用的知识,肯定是没有意义的。麦肯锡公司的一项研究显示,采用这种外包人事关系管理方式,企业能够节省达30%的成本,还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所以雷军同志才会说,小米没有自己的工厂,所以可以用全世界最好的工厂。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公司阿里巴巴没有自己的库房,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uber没有自己的一辆出租车。全球最热门的媒体facebook没有一个内容制作商,他们把这些工作“外包”给了顾客。苹果、耐克等等企业则以轻资产的方式存在,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其他的专业工作“外包”给了更加专业的人士,而不是垄断整个生产线。


第四、现在的顾客拥有更多的信息。而拥有了信息就意味着拥有了权力,所以,现在的权力正被转移到顾客的手中,不管是B2B还是B2C,都是如此。这需要企业建立以顾客为原点的思考路径:顾客的需要是什么要比我们的产品是什么这个话题更重要。

第五、也就是最后,独一无二的技术已经没有多少了。越来越多的产业会从完全不同的技术领域中获取所需知识,而该产业内的人对此新技术常常是知之甚少。实际上,任何产品或服务都不再只有单一的用途,也不能再独占市场。互联网让跨界成为一种常态,它不断的颠覆一个又一个的行业,从制造到生产,从零售到服务,从教育到金融,没有独一无二的技术,只有独一无二的思考。
公司的进化
人口因素与信息革命的巨变,制造业的衰微,劳动力的裂变,知识工作者的崛起,这些变化正是“下一个社会”的主题。管理者必须利用这些变化,并将之转变成企业的机会。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彭信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理摘编:重构员工管理思维
授权艺术:需要给员工四大“权杖”
查尔斯·汉迪:三叶草组织
「初创公司验尸报告」总结后的十二条铁律
优秀的人,不靠单位靠自己
[商业洞察] 人力资源部应该干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