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味往事】-290-梦里依稀大王庙


一一一哭泣的新闸桥系列(七)

新闸大王庙现状

说起新闸桥(成都北路)大王庙,我是很熟悉的。

因为我小学读的是新成区中心小学,上学有三条路径:

1,我家在苏州河边,新闸桥南堍的新桥路,走97弄(俗称新闸桥老街),弹界路,落雨天也不积水,走路不湿鞋,一式平房,上有二层搁,开着老虎天窗,所以屋檐外伸,落雨好档,热天遮阳,特别是34号、36号、38号三开间老式门脸的《任益和国药号》,气派大,名闻海上。闻着药香,左手转弯就到了直通成都北路的1012弄,弄堂号码也是跟了成都北路的,俗称“殺猪作”。上小学那会,还常见满盆猪血。走到成都北路,钭穿马路就是新成区中心小学大门。

2.沿着新桥路往新闸路走,两侧水果店、烟纸店、桐油石灰店、纱绳店、酒坊面店、大饼油条馒头店、铜钖店、镶牙拔牙店、瞎子算命店,棺材店应有尽有,一门一店,排列在新桥路东西两侧,仅仅三百多公尺长度的空间里,加上新闸桥南北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太闹猛。到全安书场右手转弯到了新闸路。读小学那时,开的是3路有轨电车,站头就在新闸路新昌路口的“美康药房”门口。新闸路的布局,在【品品评 -279-迴旋杂忆旧日新闸路(成都北路至乌镇路段)】已经写过,就不再重复了。当你朝西走200来步,就到了成都北路,在西侧交汇处,白墙红字《新成区第三联合诊所》。其实再早,围墙内一片荒凉,原是殡仪馆的停尸房。荒凉景象我亲见过,所以马路对面我是不敢走的。我在成都北路东侧,朝北走到1012弄,再穿过马路去学校。

3.我比较欢喜沿苏州河边,一路朝西,右侧就是船只热闹往来的苏州河。风帆点点、拖轮突突。一边是茶叶仓库、棉花仓库、水果批发行、禽蛋仓库、冷库,显示着昔日的辉煌。300来步就到了成都北路。海通铝器制造厂豁然在目。过了上海标准皮具厂,就是奶香四溢的爱民糖果厂。“大白兔奶糖的祖宗,ABC米老鼠奶糖”,是当年过年时的标配。隔壁就是新成区中心小学。

五十年代,我的大姐,小姐夫都在“海通铝噐制造厂”当工人。厂里周未搞啥舞会等活动,我都会“参加”。目的只有一个:看看藏在厂后面的“新闸大王庙”。所以前文所提到的场所,包括“新成区中心小学”,我会在后文一一详说。今天只回忆大王庙。

新闸大王庙在我印象中破败昏暗一片,对我有着神奇的色彩。从小就听父亲说过:大王庙苏州河上曾有一座木桥,往来的香客不断。每年四月大王老爷出巡,俗称“抬佛”,更是人山人海,队伍数里不断。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那最后一次“抬佛”,人流竟挤塌了木桥。成都北路无桥直至有了南北高架。说来也奇怪,平行的两条路,相距才300来步,成都北路每逢雨季、夏天雷阵雨、汛期,就积水过大人膝,小学放学,都由大姐背我横穿过成都北路,淌水近100步,近新桥路毫无积水景象。大王庙更增添了我探密的冲动。

据史料载:1737年(清乾隆2年),苏州河上建筑新闸。水运促进贸易,到十九世纪初期形成了新闸市。虽然新闸市是个不大的集市小镇,却也是船运的日常交易场所,以及船民们休息娱乐的场所。

新闸往西不远处,有条南北流向的小河叫陈家浜。嘉庆年间,新闸市里川流不息的船民为了祈求平安,在新闸附近苏州河与陈家浜河道交叉的岸边,修建供奉河神金龙四大王的新闸大王庙。

有个传说,讲述了新闸大王庙里供奉的河神来历。南宋末年的浙江书生谢绪,眼见元兵强悍,无力报国,遗言:死当奋勇灭贼以逞吾志。然后投河而死,尸体面色如生,逆流而上。人们在河边的金龙山上为谢绪建庙纪念。后来,谢绪帮助朱元璋在黄河上战胜元军,被立庙封为河神,明清历朝都封为黄河神兼运河神。由于谢绪家中排行第四,民间又称金龙四大王。内河码头附近有很多的大王庙,所敬河神中最出名的是金龙四大王。

庙,是古人供祀祖宗的场所,如:帝王的太庙,农村的家庙。汉代以后,祖庙逐渐与土地庙混合,成为祭鬼神保佑或者敕封追谥名人的场所,如孔庙、关庙。

但是,也有许多的庙是道士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新闸附近的大王庙就是道士居所。主持新闸大王庙的是道家正一派道观,供奉河神是金龙四大王谢绪。烧香祀奉的多数是陈家浜和苏州河上往来上海的船民,也有河岸两边祈求免于水灾的陆地居民。

上面照片里,是新闸大王庙里使用的清代香鼎,香鼎上的雕刻和铭文已经磨得很光滑了,可是模糊的字迹中竟然有人看出,香鼎上刻的铭文是1679年(清康熙18年)的,比新闸大王庙建立的嘉庆年间要早一百多年。不知道香鼎原来是在哪个庙里的,又为了什么原因移到新闸大王庙。

下面这张照片是1930年代的新闸大王庙门楼,照片里楼檐缺损,色彩灰暗,建筑零乱,丝毫没有清代新闸市的光鲜。上海开埠以后,将一个沿海的小城镇发展成为金融、商业和工业并进的现代化城市,新闸大王庙象征着落后的经济方式,无法避免香火冷清,逐渐衰落的命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闸大王庙的门楼

1862年太平天国战争期间,租界工部局越界开路,在苏州河南边开筑新闸路,陈家浜北段填埋筑成大王庙路。1905年租界工部局填埋陈家浜开筑成都路,大王庙路的路名被取消,成为成都路的北段。

到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新闸路随着租界的城市化建设,在马路两边兴建大批石库门住宅,引来更多的城市移民和市民阶层。新闸大王庙在石库门群落里日渐孤独,只是新闸桥附近路段的地名标志。

新闸大王庙里最后的住持老道

看着图中的老道士,只觉得笑容勉强衣着寒酸住宅昏暗,可见当时的新闸大王庙,经济状况已经相当窘迫。再看下面的一张照片

很可惜!关于新闸大王庙在清代的鼎盛情景,留下的文字记载很少,只能根据当时新闸市的热闹,来想象新闸大王庙里摩肩接踵的香客,感受到氤氲烟火和袅袅余香。

新闸大王庙的辉煌过去,离我们太遥远了,以致现代人在网络查询中,即使只有一句半段的零星记载,也会有半天的惊喜和琢磨。以致于老友新朋期待我早些谈谈大王庙。

1930年代书写在新闸大王庙墙上的庙名 

20世纪的30年代,经过涂写庙名的新闸大王庙围墙,前来烧香上供的信徒虽然明显减少,但是,庙会作为城镇集市的民间娱乐场所却依然保留,并且吸引了很多市民。当时有个外国旅游者,很难得地记载了新闸大王庙的庙会情景:

 “四月底,从道观出来一支令人惊异的巡行队伍。队伍的特别之处是有六个大胖子,他们身披深红色的丝绸长袍,上身袒露直到腰际。他们像是在扮演执法森严的刽子手。”

庙会给外国人的感受是可怕,好像跟他们想象中的地狱接近,这大概就是文化的隔阂。相反,同样的场景在中国人眼里充满了热闹和喜庆。据我父亲对大王庙的庙会回忆,完全是不一样的感受。

父亲说:回想住在苏州河畔的年代,每年最高兴的事,就是河浜边新闸大王庙的庙会。新闸大王庙是座道宫,以前的香火很旺,过往苏州河的船民都要下船到庙里烧香磕头,祈求保佑平安。庙会每年要举行几次。每当庙会的时候,鞭炮响过后,就有穿着古装的大队人马出行。队伍中,有人踩着两人高的高跷行走,有人在小臂上吊挂着香炉或大锣,还有人吹吹打打,一路有说有笑,好不热闹。孩子们的鞋也挤丢了,就光着脚板跟在队伍后面,定要等到天黑人尽时才肯回家。

很多的神秘,很多的诱惑,吸引我50年代多次走进大王庙,透过屋顶的漏光,礼拜过怒目圆睁的大王,触摸过积满尘灰的神臺,收起过神臺掉落的一块木质花纹,早在几次迁徙中失落了。而对大王庙的记忆从未曾失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访上海的“大王庙”遗踪
即将消失的石库门(下)
《品读大运河》——河神“金龙四大王”
民风民俗
永定河畔仅存的治水纪念
北京东岳庙“四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