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盗墓行为类黑话
userphoto

2022.12.15 山东

关注


大锅饭:群众联合起来,一起盗墓。下湖:苏北等地区把到田里做农活叫“下湖”,这些地区的盗墓贼预约行动也喜欢说“下湖”;如果结束盗墓,则叫“收工”。

找铜路:墓内随葬青铜器,时间一长,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周边的土壤会受浸渍变黑,形成盗墓圈内的所谓“铜路”,“找铜路”自然就是盗墓了。

挖(找)古:“古”代表古物,古物是中华民国官方认定的词汇,如那时的文物保护法叫《古物保存法》;共和国则把“古物”叫文物,“文物”一词是1953年才开始正式定名的。现在民间,不少地方仍把文物叫古物,“挖古”,是河南安阳一带盗墓贼的常用语。

翻膛:北平(今北京)一带盗墓隐语,如果是“大翻膛”,则是把地下墓室全部挖掘一通,这种盗墓方式破坏最为严重。

扫仓:民间有“扫墓”一说,“扫”乃祭奠的意思,但“扫仓”之“扫”则是抢掠,是“盗”的口语化;“仓”即仓库,本是储藏粮食、物资的空间场所,随葬宝物的墓穴倒真的像仓库,到这样的地方“扫”一下,不就是盗墓吗?过去北平、河北一带盗墓贼常用的黑话。抢阴宅:中国的宅第有阴阳之分,阳宅是活人住的;阴宅则是死人待的地方,就是坟墓。

“抢阴宅”搭班子合伙盗墓,与入室抢劫无异。北平、河北一带的盗墓贼喜欢“抢阴宅”。

滤坑:黑话的意思是二(多)次盗墓,光顾的对象是被别人盗过的坟墓。这是北方盗墓黑话。

吃臭。本来是不做好事、尽做惹人讨厌事情的意思,被黑龙江一带盗墓贼借用。尸体腐烂会生出难闻的臭味,把盗墓说成“吃臭”,还是挺形象的。

撬死祖:指盗挖祖坟。这是北京土匪挖坟掘墓时常用的黑话。

驾枯票:洪帮盗墓黑话,黑帮架扣人质称为“绑票”,是对活人而言,推测“枯票”代表死尸,驾(架)枯票一说可能因此而来。

认眼:寻找和确定盗墓的目标,是山西一带盗墓黑话。

打眼:与“认眼”刚好相反,判断不准盗掘对象叫“打眼”,是山西盗墓黑话,也叫“走眼”。盗墓贼嘴里的“走眼”与文物市场的“走眼”不同,文物贩子走眼要赔大钱的,是指看错古董,以假当真,把劣当精,低值高价了。

踩盘子:“踩”即寻找和确定作案目标的江湖黑话,也叫“踩点”;“踩盘子”便是物色盗挖对象。

望风、放卡:盗墓时站岗放哨。对码:盗墓活动中碰头,约定行动计划。盗墓,是见不得阳光的行当,民间叫“挖祖坟”,不只犯法,还悖人伦。所以,盗墓者在行盗时都有自己的一套联络暗语,亦即人们所说的黑话。

黑话,又叫隐语、秘密语,俗称“切口”。语言的出现是交流和表达的需要,其第一功能是说了让别人明白。但黑话正好相反,外人听了往往是一头雾水。入土为安不仅是亲人对逝者的一种情感寄托,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中国礼教传统对墓葬一向是予以保护的,在秦朝就制定过保护墓葬的法律。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历朝历代的盗墓现象都屡禁不止。为了获取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这些盗墓者丧尽天良,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说着别人听不懂的黑话……  

“支锅”“倒斗”“翻肉粽”  在盗墓这个地下行业内,或许大家认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是“盗墓”,实际上圈内从来不说。  过去,在陕西、山西等盗墓者中,最喜欢用“支锅”来代表盗墓。支锅本意是支砌灶台,早年人们外出谋生,做饭都是临时砌个三角形的台子,把锅放上,然后生火做饭,故谓“支锅”。后来“支锅”演变为成家过日子的开始,盗墓者借用为搭伙盗墓,倒是十分形象的。相对应的是,如果“锅支不起来”,则是盗墓不成,空手而返,也叫“走空”。  在河南、苏北等地,盗墓者喜欢把盗墓叫“挖(刨)红薯”;南方盗墓者则把盗墓说成“翻肉粽”。与此语境差不多的是“翻咸鱼”,此黑话为过去北方盗墓者常用。为何把盗墓叫“翻肉粽”、“翻咸鱼”呢,这又与盗墓圈中对尸体的隐称有关。  “倒斗”,是目前好多读者都知道的一句盗墓黑话,不少盗墓小说中的盗墓主角,不分天南地北,嘴上常挂这句话,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在过去,只有北京周边及东北,如沈阳这些地方的盗墓者才会这样说。所谓“斗”,即棺材。倒斗就是把棺材里的东西取出来,自然就是盗墓。  “挖蘑菇”“大翻膛”  民国年间,北京一带兵匪出身的盗墓者,常把盗墓说成“炸坟”。这个词汇的出现,与盗墓手段的创新,有直接关系。  传统盗墓是用洛阳铲一类的取土工具挖掘,炸药在近现代军事活动中广泛使用后,盗墓贼留心了,也使用了,一炸一个大坑,棺材、随葬品瞬间就暴露出来,效率超高。盗墓时率先使用这种爆破手段的,应该是民国时的军阀盗墓者,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孙殿英。  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便是“炸坟”。当时他担心爆破会弄出巨大声响,事先对外谎称要试验新式地雷。现代盗墓者又比孙殿英们聪明多了,技术更进步:将定向爆破、遥控爆破、膨胀爆破等多种先进的军事作战手段,统统运用到盗墓活动中。  古代北京周边盗墓圈内的黑话特别多,“炸坟”仅是民国年间北京盗墓圈内的代表性语言之一,像“挖蘑菇”、“翻膛”、“扫仓”、“滤坑”才是北京及河北一带盗墓者常说的。“翻膛”是指在墓穴内挖掘,如果是“大翻膛”则是采用现代考古中常用的“大揭顶”手法,直接从坟顶挖开,一挖到底;“滤坑”则指普通盗墓者盗掘被人盗过的墓坑时,所说的黑话。  “刨古董”“刨栝蒌”  古今盗墓者都不觉自己的行为是一种犯罪,在他们看来,盗墓与外出打工这类正常谋生、发财手段并无两样,在过去河南洛阳一带,盗墓的黑话叫“刨古董”,从中透露出的便是这种心态。  “刨古董”出现于清代后期,到民国时更为流行。笔者近年在当地调查时,发现圈内至今仍在使用。这句黑话是这样来的:民国时人们把前人留下的文物叫古物,或古董、古玩、骨董等,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清政府修筑连接洛阳和开封的洛汴铁路(今陇海铁路一部分)通过邙山,大量的古墓被毁,随葬品扔得到处都是。起初也没有人要这些古董,民间认为不吉利,后来有古董商上门收购。能卖钱了,当地人一下子醒悟过来,纷纷带着工具上邙山刨古董卖。地面上刨不到了便开始挖坟,渐渐地,“刨古董”成了当地盗墓的代名词。另有说法,“刨古董”一说源于当地人的“刨栝蒌”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洪帮中的盗墓黑话叫“驾枯票”。黑社会把抓扣人质行为称为“绑票”,这是对活人而言,笔者推测“驾(架)枯票”一说可能由此而来,“枯票”应该代指死尸。  盗墓是不得人心的,所以老百姓把盗墓说成“抢阴宅”,这说法后来也成了一句江湖黑话。  “咸鱼”堪称“东方木乃伊”  在圈内,不只盗墓行为本身说黑话,其他相关的也都有相应的隐语,譬如对尸体的称呼就形形色色,其中有一种“咸鱼”的说法,在古代盗墓圈内很流行。  盗墓者嘴里的“咸鱼”,是指盗墓时遇到的未腐尸身。自古到今,人们为了鱼能长时间地食用,常会将鱼用盐腌渍一下,以保证不腐坏。盗墓者为何会将尸体说成“咸鱼”,可能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尸体防腐风俗有关。  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有运用“腌咸鱼原理”处理尸体的现象。在公元十世纪,辽国人死后不论多远都要运回家乡安葬。辽国在东北地区,主要是契丹人,以放牧、打猎、捕鱼为生,喜欢腌制咸鱼咸肉。为让尸体不腐坏,他们从腌渍中得到启发,在处理尸体时也如此这般:先剖开肚皮,去除内脏,沥去水分,然后使用加了香料的大盐腌透,制成“咸尸”。此即宋人文惟简《虏廷事实》一书中所记载的:“其富贵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采缝之,又以尖苇筒刺于皮肤,沥其膏血且尽……”  实际上,这种方法是处理牛羊肉的常用手法,而不是腌鱼,叫“做羓”。此俗在北方游牧民族中至今尚存,做出来的“羓”,相当于汉人家做的腊肉。这般处理过的尸体,因尸主生前的等级差别而有不同的叫法,皇帝的尸体叫“帝羓”。  “帝羓”与古埃及“木乃伊”一样有名,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木乃伊”。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羓”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尸体。大同元年(947年),亲率辽军攻打北宋的辽太宗,突发疾病死于今河北栾城。当时正是热天,随从便将他的尸体“腌咸鱼”了。  与“咸鱼”一样有名的黑话,是“肉粽子”。  粽子包扎裹紧的做法,与人们处理尸体十分相似。人死了,最差也要穿上送老衣,包裹好,有时还用麻绳捆扎,与包粽子相仿。这么一说,将尸体说成“肉粽子”、盗墓说成“翻肉粽”,便很好理解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盗墓圈有关尸体的三句隐语,你知道几句?“咸鱼”与“咸肉”不同
人死后尸体埋在这里能旺三代 详解祖坟风水对子孙后代的影响
阴宅风水之常见断坟法
阴宅乐:突穴象什么
[转载]阴宅风水:乳穴象什么样
盘点2019互联网黑话:圈内纷繁复杂,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