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
第一章 总论 1
1.1规划背景 1
1.2规划目的 2
1.3规划理念 2
1.4规划依据 3
1.5规划范围 4
1.6规划期限 4
1.7规划定位 5
第二章 生态市建设的现实基础 6
2.1基本概况 6
2.1.1自然环境概况 6
2.1.2自然资源概况 7
2.1.2.1水资源 7
2.1.2.2土地资源 7
2.1.2.3森林资源 7
2.1.2.4港口资源 8
2.1.2.5海洋资源 8
2.1.2.6生物资源 8
2.1.2.7旅游资源 9
2.1.3社会经济概况 9
2.1.3.1经济发展现状 9
2.1.3.2科教文化 10
2.1.3.3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 11
2.1.4生态环境状况 11
2.1.4.1环境质量现状 11
2.1.4.2外部区域污染影响 12
2.2生态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12
2.2.1经济发展基础良好 13
2.2.2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3
2.2.3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 14
2.2.4自然区位条件优越 14
2.2.5工作基础较为扎实 15
2.3生态市建设的制约因素 15
2.3.1经济增长以量的扩张为主,循环经济体系尚未根本建立 15
2.3.2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 16
2.3.3局部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 16
2.3.4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综合治理能力相对薄弱 16
2.3.5科技教育基础薄弱,高素质人才仍然紧缺 17
2.3.6生态意识比较淡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17
第三章 生态市建设的总体思路 18
3.1指导思想 18
3.2基本原则 18
3.2.1注重协调,持续发展原则 18
3.2.2科技支撑,体制创新原则 18
3.2.3统筹规划,法制保障原则 19
3.2.4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 19
3.2.5以人为本,民为主体原则 19
3.2.6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原则 19
3.3总体目标 20
3.4建设步骤 20
3.4.1启动期(2003-2007年) 20
3.4.2发展期(2008-2012年) 22
3.4.3深化期(2013-2020年) 23
第四章 生态市建设的指标体系 25
4.1指标体系 25
4.2指标可达性分析 26
4.2.1达标指标分析 26
4.2.2未达标指标可达性分析 27
第五章 生态市建设的功能分区 32
5.1区划原则 32
5.2生态功能分区 33
5.2.1西部、南部山地生态管护区 35
5.2.1.1区域特征概况 35
5.2.1.2保护和建设方向 35
5.2.1.3重点保护区域 36
5.2.2北部平原、南部丘陵农林生态控制区 37
5.2.2.1区域特征概况 37
5.2.2.2保护和建设方向 37
5.2.3城镇及城郊发展生态重建区 38
5.2.3.1区域特征概况 38
5.2.3.2保护和建设方向 38
5.2.4近海海岸带生态区 39
5.2.4.1区域特征概况 39
5.2.4.2保护和建设方向 40
5.2.4.3重点保护海域 41
5.3生态功能区与城市化、产业化的关系 42
5.3.1发挥区间优势,优化中心城各区间功能 42
5.3.2系统整合工业园区,推进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 42
5.3.3合理确定海洋环境功能分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43
第六章 生态市建设的主要任务 44
6.1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 44
6.1.1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44
6.1.1.1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45
6.1.1.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45
6.1.1.3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46
6.1.1.4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47
6.1.1.5完善农业安全生产和认证体系 48
6.1.1.6加强农业科技服务 48
6.1.2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49
6.1.2.1优化工业结构 49
6.1.2.2严格产业准入 50
6.1.2.3调整工业布局 51
6.1.2.4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53
6.1.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57
6.1.3.1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 58
6.1.3.2完善提升商贸流通业 59
6.1.3.3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60
6.1.3.4全面发展科教文化信息服务业 61
6.2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63
6.2.1构建生态环境安全格局 63
6.2.1.1一条贯穿南北的生态大通道 63
6.2.1.2五条沟通海陆的绿色生态走廊 63
6.2.1.3各组团间的多组生态隔离带 64
6.2.1.4环三江片防护带及沿江绿带 64
6.2.2加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65
6.2.2.1全面推进水环境整治 65
6.2.2.2继续强化大气环境整治 67
6.2.2.3深入开展城镇环境整治 68
6.2.2.4着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70
6.2.3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71
6.2.3.1修复水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环境质量 71
6.2.3.2严格管理开山采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72
6.2.3.3注重抓好生态林建设,完善林业生态体系 73
6.2.3.4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生物生存空间 74
6.2.3.5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75
6.3建设优美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 76
6.3.1推进生态住区建设 76
6.3.1.1合理规划布局 76
6.3.1.2形成适宜规模 77
6.3.1.3建设生态住宅 77
6.3.2优化生态交通网络 78
6.3.2.1保障步行交通 78
6.3.2.2自行车合理运行 78
6.3.2.3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78
6.3.2.4合理有序发展小汽车 79
6.3.3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79
6.3.3.1文化娱乐设施 79
6.3.3.2医疗卫生设施 80
6.3.3.3商业金融设施 80
6.3.3.4水电基础设施 81
6.3.4推进城乡生态建设 81
6.3.4.1完善公共绿地系统 81
6.3.4.2美化城镇生态景观 82
6.3.4.3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83
6.4建设文明先进的生态文化体系 85
6.4.1积极培育生态理念 85
6.4.1.1加强全民生态教育 86
6.4.1.2普及生态保护知识 86
6.4.1.3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87
6.4.2大力倡导绿色消费 88
6.4.2.1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88
6.4.2.2规范绿色消费行为 89
6.4.2.3加强绿色消费保障 89
6.4.3着力创建基层生态文化 90
6.4.3.1企业生态文化建设 90
6.4.3.2社区生态文化建设 91
6.4.3.3乡村生态文化建设 91
6.4.3.4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92
6.4.4保护利用历史文化名城 92
6.4.4.1建设独具特色的藏书文化 93
6.4.4.2弘扬根基深厚的儒商文化 93
6.4.4.3发展潜力广大的海洋文化 93
6.4.4.4传承优秀灿烂的古建文化 94
6.5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体系 94
6.5.1建立社会发展支撑体系 94
6.5.1.1加强人口综合管理 94
6.5.1.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95
6.5.1.3发展公共卫生事业 96
6.5.2建立自然资源支撑体系 96
6.5.2.1优化配置水资源,创建节水型城市 96
6.5.2.2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99
6.5.2.3加紧调整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100
6.5.3建立生态安全预警机制 101
6.5.3.1建立生态安全评估机制 101
6.5.3.2建立生态安全监测系统 101
6.5.3.3建立生态安全应急处理系统 102
第七章 生态市建设的重点工程 103
7.1重点工程建设 103
7.2规划方案绩效分析 109
7.2.1规划方案投资分析 109
7.2.2规划方案绩效分析 109
7.2.2.1经济效益分析 110
7.2.2.2生态效益分析 110
7.2.2.3社会效益分析 111
第八章 生态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112
8.1切实加强生态市建设的领导 112
8.1.1加强领导,周密协调 112
8.1.2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112
8.2健全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113
8.2.1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113
8.2.2制定完善法律和规章 113
8.2.3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114
8.3加快管理体制创新 114
8.3.1转变政府职能 114
8.3.2探索绿色GDP考核体系 114
8.3.3统筹运用政府专项资金 115
8.4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115
8.4.1加大财政投入 115
8.4.2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 115
8.4.3推进生态建设市场化、产业化进程 116
8.5积极推进环境科技创新 116
8.5.1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 116
8.5.2建立生态环境信息网络 116
8.5.3推进环境科技创新 117
8.6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117
8.6.1提供良好的合作软环境 117
8.6.2开展全方位的对外交流合作 118
正文下载:宁波市生态市规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研究员高尚宾:“四美”的落脚点在生态农业
湖上村生态村建设规划
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思考
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导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