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暑礁在礁中部浅层已有少量淡水
有报道说,永暑礁在礁中部浅层已有少量淡水,属于淡水透镜体性质,目前,尚不宜开采
。太平岛有淡水,永暑礁比太平岛大多了,将来永暑礁的淡水,一定会比太平岛多。


珊瑚沙岛有一种现象,宽度达到270米以上,降雨量充沛的话就可以形成淡水透镜体,自然抵御海水渗透,形成淡水资源。
淡水透镜体的密度小于海水密度,悬浮于海水之上,且上表面高出海平面。珊瑚岛礁淡水透镜体是珊瑚礁岛上可再生的有限地下淡水资源, 其上为一潜水面, 埋深不大, 底部通过珊瑚灰岩的孔隙溶洞与海水相通, 形成一个较薄的过渡带。研究淡水透镜体的动态特性时, 常把 这一过渡带简化为淡水- 盐水的突变界面。界面随降雨、抽水、流失而变化。降雨时透镜体得到回补,厚度增大, 贮量增加; 抽水和流失时厚度减小, 贮量减少。特别是当用井抽取淡水时, 井中的水位降深 会引起井下方淡水- 盐水界面局部上升, 形成倒锥, 如果抽水强度过大、抽水时间过长, 倒锥可能击穿透镜体, 海水上升至潜水面, 使透镜体分裂, 淡水贮量大大下降, 并使地表植被枯死, 引发岛屿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 开发利用珊瑚岛礁淡水透镜体需要制定正确的开采战略, 确定合理的抽水速率和开采量。构建淡水透镜体的数学模型(见右图), 模拟降水对淡水透镜体外型和贮量的影响是制定正确的开采战略, 实现淡水透镜体安全、科学、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影响淡水透镜体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1)水文地质特征:主要是渗透率的分布,裂缝、孔隙和岩溶洞的发育状况以及不整合深度。裂隙、溶洞决定了透镜体的外形。不整合面深度往往是淡水透镜体厚度的主要控制特征。
2)岛屿的大小:岛屿小,承接的雨水少,生成淡水透镜体的地质空间小,淡水透镜体就小。对印度洋中SaathKeelifig环礁的勘察表明:存在淡水透镜体的最小宽度是270m,岛屿宽度小于这—值,降水很决流入海洋,不能形成淡水透镜体。
3)地下水的回补:地下水的回补主要取决于雨量、植被总量和性质,土壤的性质。
4)潮汐:每天海水有两次潮汐, 变化范围大约0.2m,每季度为0.4m,由于淡水透镜体悬于海水之上,通过孔隙,溶洞与海水相通,因此潮汐会引起透镜体整体的涨落,但对透镜体的包罗面几乎不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南永暑岛下发现大量淡水资源,比石油还要贵,周边国家很是眼红
比石油还珍贵!卫星看永暑岛:四面都是海水,怎么会有淡水?
永暑岛下发现淡水资源,比稀土还珍贵,外媒:中国缺啥来啥
“淡水透镜体”与海岛淡水资源的形成
永暑岛上发现的淡水是怎么来的?
空姐登上永暑礁 “娇美礁更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