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摄影入门——景深的控制方法

当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景深,影响景深的三要素:1、拍摄时控制镜头光圈的大小;2、镜头焦距的长短;3、与被拍摄对象距离的远近。及这几个要素与景深的关系后,我们就要用手中的相机不断去练习、琢磨,总结经验,才能记得牢。要想让你的相片有大的飞跃,景深的控制必须运用得得心应手,不同相片的景深效果,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是截然不同的。只要自己积极学习,坚持创作,你的摄影技术才会突飞猛进。

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去控制好景深呢?

一、光圈的调节

我们知道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那怎么去调节光圈,不同的光圈会出现怎么样的变化呢?我们还是看图片的变化:

从图片可以看出,画面的清晰度从前面的花朵随着光圈的不断变化,向后延伸。光圈从F2.8向F22逐级调节,景深从浅景深向深景深不断变化。这就是在拍摄距离不变,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拍摄花丛中的花朵,通过控制调节光圈而达到营造出不同的景深效果。

二、画面不同点的对焦,景深也会出现变化。

我们在拍摄画面时,都会出现有前景和后景,前景是离相机最近的范围,后景是要拍摄主体的后面的范围。通过对这两部分的对焦会出现什么变化呢?先对前景进行对焦,看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对梨进行对焦拍摄,梨的这部分清晰可见,而梨的后面则模糊被虚化了,主要是为了把前景作为画面的主体突显得更加明了。一般当画面的背景非常杂乱时,对前景进行对焦拍摄,使背景虚化,从而达到减弱背景的不利影响。

那对后景进行对焦拍摄的效果又是怎么样呢?先看下图:

从图上观察得出梨作为前景被虚化模糊了,而后景的植物则变得清晰,前景的梨被作为了陪衬体。对后景对焦拍摄,把后景作为主体进行拍摄,后景以外的范围都会被虚化,以衬托后景主体,这种虚实对比强烈的照片往往会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正常的拍摄一般都要求焦点清晰,从而让主体清楚地呈现出来,但是有时候,有目的地在画面中使一部分景物焦点虚化,也是摄影表现的技法之一。

如图:

比如上图中,通过有选择地把前景的花朵放在焦点之外,摄影师特意找到有前景的花朵,只对后面有蝴蝶的花朵进行对焦,从而使前面的花朵变成了陪衬的前景,虚实的对比效果能给人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三、转换背景的拍摄角度控制景深

有一项原则是相机与拍摄对象距离越近,景深越浅,而拍摄对象的背景没有空间上延伸的话,背景的虚化程度就不够明显,就不能很好的突出所拍摄的主体。如下图:

上图只是用地面作为背景,主体花朵离背景不够远,虚化程度不是特别明显,不能突出主体花朵。

上图通过拍摄角度的转变,把路边作为背景,背景离主体花朵足够远,具有延伸效果,画面背景的虚化效果也就更加明显了。

四、怎样控制最大景深和最小景深

景深的控制是摄影最基本的技术之一,用好景深是摄影的基本要求,把景深范围扩大可以使整个画面都清晰可见。把景深缩小,可以虚化背景的杂乱景物,能够清晰的展现出主体。

那如何得到最深的景深呢?

1、把光圈缩小,一般调节F11以上的光圈值。

2、要使用广角端焦距,比如16-35mm的镜头,要尽量使用16mm的焦段。

3、在拍摄时,拍摄距离尽量要远,就是前面的景物要开阔,不要有大范围的遮档。

使用小景深是为了将背景虚化,主体清晰,在相片中表现出虚实效果。那最小的景深又是怎么探制呢?

1、把光圈调到最大,比如镜头有F1.4,那就调到F1.4。

2、要使用最大的焦距,比如70-200mm的镜头,要尽量使用到200mm的焦段,这样的虚化效果更好。

3、尽量靠近拍摄主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景深与前景、后景
景深的意义与应用
景深是什么鬼?
摄影基础5分钟让你学懂景深的应用技巧
手机摄影 景深的运用
摄影 | 景深秘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