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溶解性总固体和矿化度的区别
百度百科的词条是这样解释的:水中化学组分含量的总和称为总矿化度,一般用M表示。溶解于水中的固相物质的总量称为总固溶物,可用TDS来表示,它等于干固残渣的重量。这两者的含义很接近,它俩之间的差别是前者比后者大,其差值为HCO3—含量的一半。因为在水蒸干过程中,重碳酸根含量的一半将转化为CO2气体而逸出。
    担心百度的解释不够权威不够专业,于是又翻资料查规范想搞个清楚,原地矿部1988年《地下水标准检验方法》有以下一段定义:“可溶性固体总量是指溶解在水中的固体(如可溶性的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重碳酸盐及硅酸盐等)的总量。当试样中不混有固体微粒时,所测得的可溶性固体总量,应当接近于水样中各离子含量的总和并减去重碳酸根离子含量的一半”。《公路工程水质分析》试验操作指南一书对溶解性固体的定义:“溶解性固体是指滤掉悬浮固体物后的滤液,经105~110℃蒸发、干燥所得的固体残留物。” 
    矿化度又称总矿化度,指溶解于地下水中物质的总量,按《公路工程水质分析》试验操作指南对矿化度的定义为“矿化度是指水中含有钙、镁、铁、铝等金属的碳酸盐、重碳酸盐、硫酸盐、硝酸盐以及各种钠盐的总含量。水样经过滤除去漂浮物及沉降性固体物,放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内蒸干,并用过氧化氢去除有机物,然后在105~110℃下烘干至恒重,将称得的质量减去蒸发皿质量再加上1/2重碳酸根的含量,即为矿化度”。
    由此可见,矿化度的值相当于水中阴阳离子含量之和,与可溶性固体的差别在于对1/2重碳酸根含量的取舍。由于重碳酸根蒸发烘干分解成碳酸根、二氧化碳和水,烘干损失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相当于重碳酸根含量的一半。因此,对同一对象而言,矿化度描述的是常温状态,溶解性固体描述的是烘干状态。
    水质分析报告中用“可溶性固体总量”而不用“矿化度”的原因,溶解性固体或可溶性固体总量,含义明确,是用来评价地下水矿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作为一项检测内容,有现行有效的测试方法,而矿化度、总矿化度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分歧,且现行标准中均未载入测试方法。 
    自以为这样理解大致不会错吧,可后来我看到《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第4.7章“溶解性固体(总矿化度)的测定”,居然又把这两个单词当作同一个概念,那可是写在规范上的白纸黑字啊,不由得发晕。(可以判定是该规范弄错了吧)
    又过了许多日子,我翻阅《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 8538-2008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溶解性总固体是水中溶解的无机矿物成分的总量。水样经0.45μm滤膜过滤除去悬浮物,取一定体积滤液蒸干,在105℃干燥至恒重,可测得蒸发残渣含量,将溶解性固体含量加上碳酸氢盐含量的一半即为溶解性总固体”,照这个说法,溶解性总固体与溶解性固体总量又裂变成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似乎是我迄今看到的最明确的定义(事实上,矿泉水标准的定义并非新鲜出炉,GB8538-1995里就这么写了)。再翻翻《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同样是国标,其叙述的溶解性总固体又不是那回事,我该相信谁。看来发晕是不止我一个,怕是写规范的也在犯晕啊。
    天哪,为什么要把一个问题搞得那么乱象,如陷迷阵,无处适从。
    从字面理解,可溶解总固体没理由不包括全部的碳酸氢盐,如果要在这种种乱象中站队,我也倾向于认同矿泉水规范的解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矿化度与可溶性总固体关系
溶解性总固体
水中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矿化度知多少?
用自来水给兰花浇水好不好?
【知识传递】水质监测中常见固体物质名词解释有哪些?
矿泉水的标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