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网络深度合作模式探讨
今年初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达成全新合作协议,将通过开放、共享包括网络、业务和服务在内的各类资源,以及探索业务、资本等各层面的合作,构建行业发展新业态。
从三大运营商的运营与用户数据对比来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携手合作,是国内通信市场激烈竞争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无奈之举。但合作毕竟不是合并,两家运营商如何在网络建设、运营、维护实现良好合作,如何能将合作带来的利益最大化,这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网络合作模式
电信和联通的合作,首当其冲是网络层面尤其是基站接入层网络的合作,如何进行网络层面的深度合作,这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关键所在,也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1. 基站共享模式
根据《中国联通4G网络深度合作建设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4G深度合作采用仅共享基站接入,核心网各自独立。基站共享就是单个基站同时虚拟为联通和电信的基站,通过基站回传网络分别接入各自的核心网,同时为双方用户服务。网络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总体框架图
采用这样的网络构架主要考虑的方面有几个:业务层面不需要改造,各自发展用户,各自市场营销;核心网络不需要改造,仅涉及相关参数配置(仅共享载波方式);承载网以双方承载网VPN方式互连,通过省或地联通承载B与电信IPAN网实现承载网络互通,无需做大的改动;无线网所有厂家的4G基站均可升级或直接打开功能支持共享,共享的最小颗粒度为单个基站(包括BBU、 RRU、天线等),共享基站需要同时接入电信和联通两家核心网;用户无感知,不降低业务和体验,也不需要做业务开通或关闭,对于终端,基本无要求;语音策略维持原有,无需变更。
从载波资源配置的角度,基站共享又可以分成独立载波方式和共享载波方式。如图2所示
图2-2独立载波方式
图2-3共享载波方式
独立载波方式是指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各自拥有独立的频谱资源,只共享eNodeB的硬件资源,物理上是一个基站,但内部逻辑上是两个独立的基站。共享载波方式是指中国联通、电信间共享基站资源,包括频谱资源和eNodeB硬件资源,即物理和逻辑上都实现共享。两种共享方式特性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独立载波方式与共享载波方式对比表
独立载波方式
共享载波方式
eNodeB性能
电信和联通各配置一个独立的载波,要求设备工作频段至少支持1840~1880MHz,IBW至少40MHz,发射机总功率至少2*80W。
电信、联通共享载波(单载波或双载波),要求设备IBW至少20MHz,发射机总功率至少2*40W。
PLMN属性
每个独立载波只广播各自运营商的PLMN ID。
电信、联通共享同一个小区,共享小区内广播2个PLMN ID。
小区参数配置
每个运营商可以配置独立的小区级特性参数。
根据UE选择的PLMN ID来为UE选择合适的核心网运营商;共享小区需要配置联通、电信2G/3G/4G所有邻区;电信和联通使用相同的小区级特性参数,部分参数可以按PLMN配置,具体参数需要运营商协调。
空口资源
电信和联通终端在各自独立的载波做业务,不需要考虑复杂空口资源分配和控制算法。
需要协商分配空口资源,同时要求电信、联通用户QOS采用相同的策略。
频率规划
电信和联通各自使用自己的频点,保持与周边非共享站以同频组网为主。
共享单载波的基站,两个运营商使用同一个频点,其中一方将引入异频组网。
天馈
无要求
无要求
核心网
无要求
需要开启共享载波功能,进行相关参数配置。
计费系统
无要求
需改造,规范尚在制定中。
网管系统
改造量小
改造量大
网络优化及维护
规范制定中,相对容易。
规范制定中,相对困难。
目前两家运营商采用的都是独立载波方式进行基站资源的共享,从上面的表中也可以看出,独立载波实现起来要容易,在现阶段现有条件下也有利于运营商快速展开资源共享的合作。
独立载波方式对基站(eNodeB)的工作带宽要求为40MHz,从目前运营商在网运行的设备性能看,中国联通的基站均能满足共享要求,只需通过软件的加载就能实现。而中国电信在网的设备工作带宽仅为20MHz,要实现基站共享需更换射频单元,改造的工程量较大。为满足深度合作过程中部分设备的技术要求,2016年2月中国联通、电信联合制定完成《LTE无线网深度合作工程主设备技术规范书》,对基站主设备的性能重新做了定义,使之能满足基站共享的要求,从设备性能上扫清了障碍。
2. 基站回传共享模式
共享基站的回传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站就近接入各自运营商的传输网络回传至核心网,这种方式从网络结构上不需任何改动,只需将末稍传输网络延伸至共享基站即可。但这种模式需要建设大量的末传输系统,这与合作共享节省建设投资的初衷相去太远,所以两运营商都未采用。另一种是接入层传输网络共享,在承载网汇聚/核心层互联互通,将共享基站的业务传送到对方的核心网。
共享的基站能够虚拟成两个逻辑的子基站分别为两家运营商提供服务,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各自的基站回传网为对方共享的eNodeB建立一个共享VPN,共享基站通过UTN/IPRAN、IP承载B网/CN2承载网、EPC CE等承载网络的互通,实现与核心网设备的互通。根据互联互通节点设置的位置又分为两种互联方案,如图3、图4所示。
图3方案一
图4 方案二
方案一的互联点是在承载网的省核心层相连;方案二的互联点是在承载网的每个本地网汇聚层相连。两种方案的比较见表2。
表2 站回传方案对比表
方案一
方案二
小结
互联点数量
每个省互联点为1个
每省互联点与每省的地市总数一致
方案一互联点最少,投资最少
开通、维护复杂度
运维层面主要涉及双方骨干承载网,开通业务需向集团申请
运维层面涉及所有本地承载网,开通业务只需本省内沟通协调
方案二的流程省内可控
比较来看两个方案区别并不大,采用哪个方案互联取决于各省对于运维、开通流程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第一条正式的互联互通电路于2015年12月在山西太原打通,互联点方案采用的是方案二。
网络深度合作探讨
前面讨论了基站共享和基站回传的几种共享模式,这只是实现共享的技术手段,网络深度合作不仅在技术上可行,还应考虑多方面因素。
1. 合作场景区域
室内网络由于有着建筑物的天然屏蔽作用,每个室分系统都是一个独立的网络,这使得室内系统的共享不受宏网络的影响,从而也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
中国联通发布的深度合作指导意见也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室外场景:高铁、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普通铁路等交通线场景中,一方已有覆盖、另一方尚无覆盖,进行共享;双方均未良好覆盖的线路,进行共享共建;双方均有覆盖需求的行政村、自然村,进行共享共建。室内场景:重要性高但因物业等原因长期无法覆盖的建筑,进行共建;业务量整体较低,一方良好覆盖、另外一方未覆盖的建筑,进行室内覆盖系统共享;双方均未良好覆盖的建筑,进行共享共建。
2. 主导建设区域划分
以本地网为单位,对合作区域划分出两家运营商各自主导建设的区域,以便在以后的规划建设中保证网络的连续性,有利于网络的优化和运行维护。主导区域的划分遵从以下几个原则:尽量减少异厂家“插花”、减少共享基站与非共享基站在业务量大的区域切换;已经覆盖(建成)区域,原则上以现网资源多的一方主导建设;区域的边界划分,尽量减少切换,切换带尽量利用自然地理边界,规避异厂家多次切换等。对后期规划站点,围绕覆盖目标合理调整双方站址,在合作区域内,以完成目标区域覆盖为目的,将双方的规划站址进行协商统一。
3.深度合作的持续发展
前面提到了基站共享的两种模式,在现有条件下都采用的是独立载波共享方式进行合作,但是从长远来看共享载波方式才是更为合理的共享方式,表3是对两种模式关键性指标做的对比。
表3  基站共享模式关键性指标对比表
独立载波方式
共享载波方式
部署灵活性
不管业务量大小,都需要部署2个载波
可以根据业务量灵活部署,业务量小的场景部署1载波,进一步节约成本,业务量大的场景部署2载波
业务能力
无法使用两家频率进行载波聚合,很难与中国移动进行长期竞争
使用共享载波后,可以使用两家频率进行载波聚合,可以更好地应对中国移动竞争
CAPEX节约
室外宏基站:节约RRU、天馈线和施工费,节省投资比例10%;室分系统:室分信源节省10%,分布系统、施工费降低50%
室外宏基站:设备、天馈线、施工费等节省近35%~40%;室分系统:室分信源节省40~50%,分布系统、施工费降低50%
这3项指标是电信和联通展开深度合作的关键性指标,也是合作的目的所在。共享载波方式为两家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模式,虽然目前在技术、运营等层面还不完善,但随着两家对技术和产业链的推进、深化合作的不断磨合,诸多问题都会一一化解,共享载波方式也必会被广泛采用。
作者:山西信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薄建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联通/电信合作:用户可在两张4G网络切换
联通电信瞬间切换:上海首批4G共享基站入网..
11月将开始商用,联通、电信共建5G网络:网速最高2.5Gbps
三大运营商5G频谱落定,对未来有何影响?
运营商为推广5G而对4G降速,这会是真的吗?
已沦为老三的中国联通将迎来另一个挑战者,前景不容乐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