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深度阅读书籍?
阅读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是想要深入阅读又是件难事。我非常喜欢看书,相较于买衣服买包我更舍得在书上花钱。而且这是项长期投资,只要坚持输入,等到输出的时候肯定会有回报。
起初,我拿起一本书没有目的和技巧地从头读到尾,读完就扔一边。但慢慢地我发现,我对读过的书都没有印象,更别提实际性的回报,阅读这件事好像变成了一项任务。
后来我在豆瓣上刷到了4本阅读书籍,看完之后,我只想感慨:相见恨晚!接下来,我就从读书笔记、目录读书法、垂直型阅读、如何实践和虚构类阅读技巧来讲解这个问题。

一、学做读书笔记

第一本是日本作家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这本书很适合新手学习如何做读书笔记。作者是位笔记本达人,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笔记本读书法”,即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5个步骤,教读者全方面地掌握书籍内容。其中,这本书的重点就是如何记录读书笔记并且活用!
1.做记号的3个步骤
作者认为一本真正好的书籍可以阅读3遍:
第一遍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第二遍重读:读完一遍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任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第三遍标记:再重新读一遍折起来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任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2.“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做好上述筛选后,有空的时候就可以做读书笔记了。
1)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
2)摘抄。重读一遍用笔做过记号的内容,严格筛选出自己认为可以多读几遍的部分,最后筛选出摘抄的内容;
3)在摘抄完的文章后面留出一些空白,写上自己的评论,写一些对摘抄内容的感想,思考或补充说明。
当然,不同类的书籍应用不同的读书笔记法记录。像商务类、技巧类、休闲小说类的书籍,可以直接写自己的感悟或要点。“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则适合于自己重视程度高有颇多感悟的书籍。
虽然很多人认为摘抄原文没有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摘抄确实可以让我们加深对书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有的时候需要摘抄的内容非常多,用作者逐字逐句的抄写方法不太适用。我觉得可以适当调整,将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话语,提炼精简列个大意提纲,这样既锻炼自己的理解能力,又可以加深记忆。
若想要以输入作为自己日后输出的来源,那么这种摘抄+感悟的读书笔记法十分有效。感悟不但是我们阅读时头脑风暴的产物,更是我们大脑努力思考的结晶。好比是书评,我们只需要将自己的摘抄和感悟稍加斟酌修改,组合起来便会是一篇有质量有深度的书评。

二、目录读书法+垂直型阅读

在了解如何做读书笔记之后,就要开始读,我推荐的第二本书《高效能阅读》中就有关于速读和垂直阅读的书籍。作者原尻淳一是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每年能够轻松阅读三百本书,还不包括杂志类书籍,可想其阅读效率之高。
作者根据其阅读的百余册阅读方法书籍并结合自身阅读体验,写出了这本帮助读者提升阅读质量的书。书中,他提出了读书的7个技巧:读书体质改善技巧;沉迷读书技巧;读书环境技巧;速度技巧;加快理解的“类比读书”技巧;“解剖读书”技巧以及用于超级产出的数据库技巧,还有教授读者利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我觉得也十分有趣。
其中,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垂直阅读来营造自己“思考的主场”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1.目录读书法
1)仔细阅读目录,选定自己该看的章节。
寻找“关键词”,预判自己应该着重阅读的部分,想象这部分作者会涉及的内容,带着假设进行接下来的读书步骤;
2)根据目录,对特定章节进行“跳读”。
快速翻看着重阅读的部分,并在重要内容的位置贴上便利贴作为标记,便于过后仔细阅读;
3)仔细阅读便利贴的前后部分。
准备把握这部分内容,随时标记感受、想法等,还可以将自己先前的假设与正文内容作对比,找出“差异”。
这种带着假设、问题读书,有明确目的性,比一般的阅读方法更高效地把握整本书的重点。但是速读的方法比较适用于商业类书籍,有助于快速吸取需要的知识点,化被动为主动。
2.“垂直型”阅读
作者将投资基准“70:20:10”模式引入到读书中,即对专业领域书籍投资70%,对支持现有业务或可能成为新业务的其他领域书籍投资20%,剩下10%分给完全未知的领域。这70%不单单指书籍的投入,还有时间和精力。
通过在垂直型阅读的大量投入,我们会对某一领域有相对系统的认知,这对于我们在阅读通领域书籍时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并且通过某一领域的持续积累后,会无意识地形成“思考的主场”。拥有思考的主场,就有了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这有助于我们在遇到专业领域的问题时,有自己的判断准则和处理方式。
初读一类书籍时,由于不熟悉我们会感到一些困惑,这对我们之后的阅读还产生压力,但是如果能坚持长期地阅读同一领域的书籍,相信今后的阅读体验会轻松很多。

三、对书中内容进行实践

我推荐的第三本书《实用性阅读指南》强调实践书中内容以达到深入理解知识,实现读书的最大价值。作者大岩俊之是一名指导教学的讲师,在多年的阅读经历中开创了独有的阅读法。本书作者从提升读书效率——做笔记——增强记忆——付诸实践——个人事例五个部分分享自己的读书法。

其中,付诸实践是全书最重要的那20%,通过设定可量化+可测量+有时限的目标,来一步步地分级目标,具体到何时何地何事,充分运用书中所学来完成目标。
在前两本书中掌握了实用的读书技巧和读书笔记法,现在就只待付诸实践实现阅读的价值了。
1.行动目标
作者为了让读者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提出了“行动目标”这一概念,即读完书后具体想要做些什么?制定目标时,切勿做想象派。如果设定的目标与现实差距太大而没有办法完成,那么目标就会成为折磨自己的事情。
按照SMART原则,举例说明:
读关于“阅读”主题的书籍,让自己成为炙手可热的作家;
读关于“阅读”主题的书籍,把握书中的精华并且实践运用,让自己读更多的书掌握更多的知识,为写作之路铺垫。
大家觉得那一个目标更能达到?
2.细化目标
1)为了让行动更加顺畅,可以想象自己达成目标时的样子。
达成目标的时候,具体会处于怎样的状态;
达成目标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心情?会看见什么?听见什么?感觉到什么?
2)明确自己现在的位置。
如果说最好的状态是100%的话,现在是百分之几? 为什么?
3)思考现状与行动目标之间的差距。
在现在所处的位置+10%,是怎样的状态?
为了填补10%的差距,该做些什么?
其中最想着手的是什么?
这么做了,会有什么结果吗?
为了能这么做,这一周里我可以干些什么?
4)确定需要实施的事情。
实际上,你想怎么做?
准备做到什么时候?
达成目标之后,是什么心情?
这套自我指导方法,通过拆解行动目标,将其细化到具体项目、时间,并且分段进行,可操作性强。
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求回报的。回报不管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是显而易见的还是潜移默化的。尤其是商务类的书籍,有需要才会去阅读,读完不去实践,那不是瞎折腾吗!

四、阅读对虚构类书籍的技巧

前面3本比较适合于非虚构类书籍,关于虚构类的阅读书籍我摄入的不是很多,但是在这里我还是想要推荐一本托马斯·福斯特的书《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
作者托马斯·福斯特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作家。专长20世纪英国、爱尔兰及美国文学,教授经典文学和当代文学课程以及创意写作。这本书的封面非常童趣,很多人以为是儿童读物,就兴趣寥寥,但实际上,它非常适合我们成年人阅读。这本书从分析各种经典文学作品出发,带领读者探索探索文学的创作模式与规律从而更深入地解读文学作品。
在这里我举出2个书中的分析点(包括对书中的原文引用):
1.文学作品灵感素材之源——莎士比亚
18世纪-21世纪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能捕抓到莎翁(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身影,可以说莎翁无处不在,只能感慨莎翁的文学天赋啊。伍迪·艾伦把《仲夏夜之梦》拍成电影,叫做《仲夏夜绮梦》;《西区故事》这部音乐剧改编自《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
2.天气描写的暗示作用
文学作品中的天气经常变幻莫测,但是作者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有其深意。雨可以让人物净化心灵也可以带来新的生命和新的希望;雾常常意味着某种混乱与困惑;雪既充满诱惑又令人恐惧,既能让人轻松又能让人窒息。
中西方文化差异会导致我们在阅读它们的文学作品时产生一些困惑,如果可以事先了解文学作品的一些模式和规则,可能会让我们用一种新的角度去理解这些作品。如果我们阅读时发现“这个场景/画面我好想在那里见过”,我想会增添许多阅读的乐趣!

以上我所举的四本书,从不同的侧重点来探讨应该如何深度阅读这个问题。这些方法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但是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吸收可利用的部分,实践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将读书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首先你要会读书
书单|10本高效读书心法,燃爆你的阅读力
世界读书日,推荐这8本提升阅读能力的书,让读书成就你非凡人生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9个阅读方法,是你人生最好的进阶石
一本书看不完?那是因为你没有阅读技巧
读书笔记 |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