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宫禁止出境文物(二十)北宋文彦博行草书《三札贴卷》

春节的电影带火了摇滚豫剧,这十位保官有历史真实人物,也有民间演义,但北宋169年中确实名人如璀璨群星般层出不穷。

在文曲星连续下凡的北宋,更有一位堪称福禄寿俱全,就是十保官里的最后一位。

文彦博(1006-1097年),字宽夫,封潞国公,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家,福禄寿俱全的神人。
他活的超级长,活了92岁,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五十年。
他经历丰富,21岁进士,从政二十年就当上了宰相,还当过军事最高长官枢密使。
他一生荣宠加身,小时候就以浮球之智闻名,晚年被视为国家柱石,辽邦使者都敬仰他的高尚品行。

文彦博活得超长,说明心态很好,拿得起放得下,晚年更追随佛门大彻大悟。

他少年成名,一生运筹庙堂,多次化危为安,说明才智过人,深思善断。

他受到上上下下拥戴,说明心胸宽广,以国事为本,又通透官场,理政手法灵活多样。

文彦博留传下来的手书不多,公认的两件收藏在台北故宫,另一件就是北京故宫收藏的行草书《三札贴卷》。

北宋文彦博《三札贴卷》,又称《三贴卷》,以行草墨笔书写三份札贴,相联为纸本长卷,纵43.6厘米,横223厘米,2012年列为国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三札贴卷》分为《护葬帖》、《定将帖》和《汴河帖》三贴,均为北宋官府公文,第三篇似为草稿,所用纸墨和书写风格不同,应不是同时所写。

研究认为三贴应先后写于元丰三年(1080)至元丰六年(1083)文彦伯任河南府主官期间,为其晚年书法,笔势清劲、风格英爽。

卷首天头后隔水有清代题签《宋文潞公三书真迹米元晖向水甫二跋》。

前两贴字数较少,分别为56字和11字,都是一气而成,笔法格式自如,无任何涂改,应为公文的正式文稿。

第一贴为《护葬贴》,行书,共7行56字,有3字不清。

适见报状,已差赵待制卨、张都知茂则郧王葬礼使、(副)送(都)厅。凡干葬礼事节,速牒护葬使司,并牒管勾(使)贵早见集。仍看详牒语周备,如法修写。

此贴应是文彦博辖区内皇室宗亲去逝,向朝廷报信,朝廷定好护葬正副使,地方政府获知后以牒件照会送葬使司,作于元丰三年(1080)九月至四年(1081)三月。

逝者郧王可能是北宋的第二位郧国公赵汎之。
护葬正使赵卨,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多次出任地方和军职,《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文献中都有他的记载。
副使张茂则,任入内都知,是当时很著名的内侍,常年处皇帝左右,《宋史》中有他的传,文献记载还曾为兖王护葬副使。
《护葬贴》在三帖中的保存状况最差,笔画墨色不饱满,有些字还出现脱墨难以辩认,显出千年墨书的疲态,可能经过多次揭裱而受损。
全览此贴虽只56字,却涉及诸多方面,而作者一气而成,可见对政务和人事非常熟悉,案牍文牒随手可成。
第二贴为《定将贴》,也称为《预差贴》,大字行书,共3行11字。
与后一贴《汴河贴》都是讲浚河公务,所以二贴也曾被合并为《浚河牒》。

预差定将来监开濬漕河官。

《定将贴》的断句有多种看法。

有的断为“预差,定将,来监,开浚漕河官”。

此观点认为此贴是文彦博判河北东路大名府时,向河北西路真定府发的公文,“定将”为真定府将官的简称。
也有看法认为,文彦博无权给同级的真定府发命令口气的公文,应是文彦博在几年后判河南府时发给下属的。
因此,此贴断句应为“预差定,将来,监开浚漕河官”,此贴也应称为《预差贴》。
《定将贴》11个字,每字均如拳大,笔势沉着,墨色枯湿变化强烈,体现了文彦博书法远学二王,近师颜真卿、杨凝式的风格,此贴被认为是文彦博传世墨迹第一。
第三贴为《汴河贴》,行书,共21行246字,写于两张纸笺,后接为一贴。文中有多处涂抹修改,有的字墨色干白,应为公文草稿,字意比较完整。

前两贴体现了文彦博政务老练和果断,这一贴则显示了他的官场智慧。

准都提举汴河堤岸牒。为洛口水小,有妨行运,请权闭分洛堰口。权住放水入城,留府。即时已用闭断分洛堰入城水口,比欲更将午桥入城伊水闭断。又为正值磨焦踏麪,年计事大,遂将入城伊水一支,以岸分水小口子依例封闭。

专用伊水一支动磨磨焦。其水只自磨下且流过便却自东罗门出城合洛,并不渗耗却水势。尚虑寅夜未得雨泽,伊水减小,又妨动磨磨焦,却致将焦麦配与步磨行致不便,有妨踏麴。

今勘会除睦仁官磨,上下有私磨四盤,今来只因睦仁官磨带得使水。比西河诸磨一例停住。乃是优幸。今擘画将合磨焦麦量事分配与四盘水磨,都厅相度配定度数。磨焦所贵,早得了,当却令众户使水户依旧使水。

北宋以汴梁为都,称东京。为此,宋代整修了隋唐大运河,通过汴河漕运从南方向汴梁城内百万人口供应粮食。

汴梁上游的洛阳被北宋列为西京,也保留了宫城和庞大的行政机构。随着王安石变法引发新旧党争,东西京对立突显。

司马光等旧派官僚退居西京,依穿城而过的洛水、伊水营建园林,安乐之中著书立说,形成与新党的对立局面。

朝中掌权的新党借保证上游洛水、伊水供应汴河漕运水量,要求断绝洛、伊水入城,打击以洛阳为根据地的旧党利益

汴河水势受上下游多方影响,禁洛伊入西京的帮助有限,但对洛阳影响却很大,最直接的就是官绅们的园林因无水而枯萎。

文彦博此时正主政洛阳地方,他在城中也有园林,此事如处置不当,既影响本土官绅利益,也更激化新旧党之间无原则的争斗。
于是文彦博开始了妙笔文章。

他作为地方主官,在此回文中先表示同意朝廷的命令,又强调如无水入城会使城内制作酒曲的水磨停运。

最后讲适情适量地放水入城,既能保证官府水磨运行,也不会影响汴河水量,可以一举两得。

北宋重文轻武,又以养军化解流民,拥有庞大的官僚和军队,财政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于是,北宋政府不仅收税,还直接经商,酒水利润巨大,官府就酿酒和卖酒。

制贩酒成了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贴中的“睦仁官磨”就是当时洛阳地方政府的聚宝盆。

因此,文彦博除了说说好话,更暗示断水会影响制作酒曲,进而影响酒水销售,最终影响北宋财政收入。

就这样,本来就因缺钱才让王安石变法的皇帝不得不接受了文彦博的主张,一场危机悄然化解。

此贴堪称一篇北宋官场哲学范文。

此贴笔法前后起伏,用墨也不讲究,将一句话写完才迅速添墨,可见作者明显将注意力放在构思文章上,并不断涂抹修改和删添,因此应是一份公文的草稿,但也由此更具历史价值。

三贴上都没有题名和时间,但札贴所述制度、人物、事件都与宋代文献记载相符,卷中也有宋代鉴藏章。

最重要的是卷后有两宋时米友仁的题跋,说看到这三贴就想起家中旧藏的文彦博手迹。

米芾、米友仁父子旧藏丰厚,南渡后米友仁担任南宋内廷收藏的鉴定顾问,是宋代名家法贴的鉴赏权威。

米友仁跋后还有南宋收藏家向水的题跋,说此三贴来自北宋时许仲谋旧藏,至迟在南宋时已合为一卷。

向水生活在南宋早中期通过米向二人题跋,可确认《三札贴》为文彦博难得的真迹。

文彦博有《文潞公集》传世,但书法留传极少,三贴内容也不见于宋代文献,是难得的史料,特别是《汴河》一贴,可见北宋的公文行书、官场生态、新旧党争和经济财政。

因此,《三札贴卷》不仅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北宋时期最真实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不过,《三札贴卷》大概因为没入过宣和内府和石渠宝笈,在故宫几百件唐宋元书画中有些低调,相关资料不多,只能从贴上不同时代的鉴藏印章、题跋来看它的流传了。

根据向水的题跋和贴上的印章,可知许孝慕是已知最早的收藏者。

许孝慕,字仲谋,号廓斋,又号浮玉道人,四川广元人,酷爱收藏书画,与米友仁是好友,大约生活在两宋之际。

"浮玉道人许孝慕仲谋廓斋文籍之印"和“许氏”白文印。
南宋后《三札贴卷》可能被秦桧收藏,卷上有“秦氏”双联方章。

秦桧卒后,赠申王,谥忠献。宋宁宗开禧年间,桧被追夺王爵,改谥缪丑。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大概在这个时期,米友仁鉴赏了此卷,并留下题跋。

潞公于草法极留心,忽观此书,想见其功业之伟,摺绅先觉余韵,灿然在目,是可叹赏。

秦桧死后被清算,《三札贴卷》在内的大批收藏转到了向水手中,他的书法也颇具功力,跋文颇有黄庭坚书法风貌。

“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功臣,相国燕文简王之裔”印。
“松林居士”印。

《三札贴卷》上有南宋晚期权相贾似道的印章,大概在向水死后,此三贴收入贾府。

贾似道似乎只把书画当成值钱的古董,并不会赏鉴,很多书画上就随便地打一个印章。

“悦生”葫芦印。

元代此卷流传不详,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为黄琳收藏。

黄琳(1450-1520),字美之,号蕴真、休伯、国器,安徽休宁人,官至锦衣卫指挥,明代著名收藏家,有冠于东南之誉。

“江表黄琳”、"黄琳美之"、“美之”印。
“美之”、“黄氏淮东书院图籍”印。

清代时,《三札贴卷》先后为成亲王永瑆荣郡王绵亿、多罗贝勒奕绘、吴荣光、完颜景贤、张英麟、叶公绰等收藏、题跋。

也许是幸运,没被收入清宫,没著入《石渠宝笈》,避免了被打满玺印。

永瑆,少字镜泉,从号少厂,又号镜泉、即斋,别号诒晋斋主人,乾隆帝第十一子,清朝著名书法家,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列乾隆四家。

“成亲王”、“永瑆之印”印。

永瑆死后,《三札贴卷》传到了荣郡王绵忆手中。

绵亿,字镜轩,号南韵斋,乾隆帝之孙,袭荣郡王,所藏宋元明书画最多

“荣郡王”印。
“绵忆之印”、“南韵斋印”印。

奕绘,原名奕铭 ,字子章,又号幻园居士、太素道人,荣郡王绵亿长子,承袭多罗贝勒。

“观古斋鉴赏书画记”印。
“观古斋藏”印。

清末民初,《三札贴卷》入完颜景贤收藏。

完颜景贤是民国初期北京最有名的书画碑帖收藏家,被张伯驹盛赞为“清末民初北京书画收藏家之首”。

“完颜景贤精鉴”印。

完颜景贤晚年经济困窘,变卖平生所藏,《三贴札卷》上又留下了叶恭绰的印,最终被王南屏收藏。

“第一希有”、“叶恭绰印”、“南屏珍藏”印。
王南屏是《三札贴卷》的最后一位个人收藏者,大概于上世纪40年代中期得到,还收藏了《王安石书楞严经旨要卷》、《米芾楷书向太后挽词》、《赵佶四禽图》、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等珍贵书画。

1949年后,王南屏携收藏品移居香港,迫于经济压力对外出售藏品,被各国博物馆关注。

“王南屏印”印。
新中国政府发现香港流散大量古书画,成立了专项资金,经秘密渠道接触,从王南屏处收购了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向太后挽词册》和《三札贴卷》,1956年拔入故宫收藏至今。

1985年,依王南屏先生遗愿,王安石楞严经旨要》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三札贴卷》流传近千年,先后为十几位大家收藏,但每人不过只是欣赏和保管了它,存留时间长的也不过几十年。

还是要感谢这些熟悉或不熟悉的人们,现在我们可以基本完好地看到北宋时的书法和历史。

文彦博宦海一生,与一些名臣还是儿女亲家。

小女儿嫁与包拯次子包绶为妻,生有四子二女,四子皆进士。

另一女嫁蔡襄之子蔡旻,封越国夫人,生子蔡伸,政和五年进士。

蔡襄可是另一位大神,公认的宋代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中的“蔡”。

他写的《行书自书诗卷》也收藏在故宫,也被列为禁止出境文物,将在3月5号后在新一期《国子文脉》中展出。

继续进宫。

关注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彦博行草《三札卷》
北宋文彦博《三帖卷》结字疏宕闲雅,笔法清劲|国宝级
六.明-董其昌书法大全[3]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2)
台北故宫藏唐人《月仪帖》高清
印创业,草书《东坡题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