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演义:36厚朴补气汤

大家晚上好,咱们接着来讲伤寒经方故事。

上一次我们讲到仲景先生用桃核承气汤,把一个小姑娘因为惊吓导致月经突然停止,引起的失眠,精神狂躁,这么一个病给治好了。

这一天小姑娘突然又来找仲景先生和小虎子。小虎子就很纳闷啊,说你不是已经好了吗?又来又有啥事啊?这个小姑娘不到二十岁,年龄还不大,但实际在那个年代女人结婚都很早,基本上长到成年,身体长起来就可以结婚嫁人了。所以这个小姑娘在那个年代就算比较大的姑娘了,还没结婚。

和她一块有一个玩伴,也是一个小姑娘,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闺蜜了。人家是已经结婚了,比她步子走的要快一些。这个小姑娘跟小虎子讲,这次过来呢,不是给我看病的,你看我带了一个阿姨,这是我小伙伴的,也就是另一个小姑娘的妈妈。我那小伙伴病了,听说你们给我治的挺好,所以她特意过来向你们求助的。

仲景先生就问跟着小姑娘一起来的这个中年妇女,说这位夫人,你孩子是什么问题啊?怎么回事啊?

这位夫人就和仲景先生讲,我这闺女刚刚生了孩子,给我生了个大外孙子,一家人高兴得不得了。我这闺女从小体质就偏弱一些,生了孩子之后,这不坐月子么,家里人都怕她着凉,怕她身体不好,所以就给她盖的被子比较多。那时候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把家里能盖的东西都给她盖上了。

正好是夏天么,虽然根本不冷,其实天还是比较热的,但是坐月子不是个小事啊,家里人知道,不能见风不能着凉,他们还是很明白的。所以就把家里所有的衣服被子,都给这个刚生完孩子的年轻的妈妈,全都给她盖上了。怕她着凉怕她受风。不光如此,还给她喝一些热热的辣辣的姜汤发汗,去去寒气。

没想到,这生了孩子不到十天,我们这闺女一晚上一晚上地不睡觉了。她为什么不睡觉呢,她一到晚上肚子就胀得不行。肚子胀得跟皮球一样,怎么揉怎么捏也不行。胀得没法翻身没法睡觉的。

这个姑娘确实也太可怜了,自己刚生了孩子,还得给小孩喂奶,自己肚子胀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也很不舒服。因为刚生了孩子,身体也比较虚弱,肚子又胀成这个样子,实在没办法带着她来找你看病,能不能麻烦先生到我家里去,给我孩子看一看,现在她不睡,弄得一家人也没法睡,没法过日子了。

小虎子一听就赶紧问,说,她是不是已经有很多天没有排便了啊?

中年妇女说,是啊,是啊,我这个孩子自从肚子胀了之后,饭也不怎么吃,也不上厕所了,不排便了,确实好几天没有排便了。

小虎子就胸有成竹的和师父说,师父啊,咱就把这几个承气汤都带上吧。

仲景先生就笑了笑说,这一次恐怕用不上承气汤了,我们得另外准备一些药物。仲景先生就吩咐小虎子带上一些备用的药物,跟这个夫人到她家,去看她这个刚生了孩子的女儿,看病去了。

到这家人一看呢,这刚生完孩子的孩子妈呢,精神很正常,也很有礼貌,对仲景先生的到来表示感谢。她完全没有前面那种一到晚上就失常的神智的异常,人非常清醒,神智是很正常。

仲景先生照例看了看脉象舌象,摸了摸姑娘的肚子,发现肚子是鼓鼓的,一肚子气在里面,但是按着是软的,并不是特别紧。

仲景先生就问,拿手给你揉一揉,你是不是舒服一些啊?

姑娘说是啊,不揉我就没法喘气,只能不停地揉,累的我都没劲了。家里人也给我揉,可是你说光揉也不是个办法啊,这只能临时缓解一会,肚子好像皮球一样,都是气。堵得我上下不透气,我这喘气都费劲,晚上根本没法睡。也吃不下,孩子奶也不够吃的。刚当妈妈,又着急给孩子喂奶,肚子又胀得睡不着觉,说着说着就开始哭开了,很难受啊。

仲景先生就赶紧安慰这个年轻的妈妈,说,孩子你不要着急,因为你生孩子呢,气血消耗太多,身体太虚了,出汗太多了。产后大虚,本来是应该好好休养的,但是家里人怕你着凉,给你捂得有点太过了,等于把这火热之气捂在身体里了。又给你给喝这些姜汤之类的,你这出汗太多。她说是啊,我天天不停地换衣服,被子也天天去晒,出汗太多了。

仲景说,你看你生孩子本来就气血大亏,再又捂又发汗的,气血消耗的就更多了。你这是因为太虚,气血不足,消耗太过,导致的整个中气不足,不能推动腑气下行,太虚了引起的。

说到这里,仲景就看了一眼小虎子说,这个病人咱们就不能用承气汤了,承气汤都是针对的实证,或者有郁热,或者是有形的积滞,或者是有瘀血等等,在正气不是很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承气汤来推荡积滞,来引导恢复气机的流通。

新产妇,这个小孩的妈妈,她完全是气血大虚导致中气无力运转,腑气无力下行,是这么一个原因导致的肚子胀。我们临床上看病首辨虚实,这纯粹是个虚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个不能当一个实证,用承气汤来泻下就错了。

小虎子问,那这样我们得给她大补了?

仲景先生说,是啊,这个我们只能给她大补气血。除了大补气血之外,别无他法。气血不足,强行通下,没有正气可用啊。

小虎子就问,那师父我们补正气,是不是得用人参啊?

仲景先生很高兴地说,对啊,脏腑气血亏损,脏腑精气不足,人参是首选,人参是必用,人参是主补五脏精气的。产后脏腑精气亏虚,所以人参是很好的一味药,必须要用的。

另外呢,新产的妈妈,她由于发汗过多,一身气机都守不住,有点偏于外散了,一动就出汗啊。所以单纯用人参补五脏还不太够,还得把她全身的气血都得守住,固住了,这个时候用甘草就更合适。甘草是守一身之气的,人参是补内在五脏精气的,稍微有些区别。像这个情况,我们需要人参甘草同用,甘草固守一身之气,人参补益五脏精气,这样就比较好,比较完备了。

小虎子说,那她这个肚子胀,需不需要处理一下呢?

仲景先生讲,这自然需要处理啊。她因为正气太虚,她自己流通运转的力量还是弱啊,我们还是要助她一臂之力的。但是她气血大亏,目前的主要症状是肚子胀,中气不足引起的腑气不能下行,只是一股气停在这里了,无力下行了。不是真的有什么东西。她也没吃啥,不是真的有东西堵在这里了。

我们只需要帮她中焦运转一下,正气虚的时候,中焦生湿,它往往生寒生湿,寒湿稍微多一些。我们可以借用半夏泻心汤的意思,取半夏泻心汤里的两味药,生姜、半夏这两味药来帮她运转中焦。

小虎子说,师父啊,这生姜不也是发汗的么。你看我们一感冒喝点姜汤就好了。你刚才不是说她发汗太过导致气血虚的么,怎么还用生姜呢?

仲景先生说,嗯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她确实是因为发汗太多,进一步加剧了身体气血的亏损,但是正气虚,阳气自然就弱,她中焦是偏虚寒的,是需要温运的。在温运中焦的药物当中,只有姜这味药最稳妥。

你看姜长的这个样子,圆滚滚的,就像小孩的胳膊腿一样,肉和皮都是黄色的,都是中土的一个象。所以姜这个药是专入一身土气的,相当于走一身肌肉,温散通达,但是他又恰到好处,能够温通全身,能够遍行全身,又不至于耗散于外。其他的辛温的药,像麻黄桂枝细辛川芎等,所有这些辛散的药,都很容易将正气直接推散到身体的最外层,就是太阳的表层之外。你看姜的表皮是非常致密的,所以姜的力道是恰到好处的,刚好能把全身的寒气,温通温散,能够流通周身,而又不至于让气血耗散于外,它刚好是起到这么一个效果。姜的繁体字其实就有边疆的意思,意思是刚好就可以守卫边疆,那守卫边疆那至少不会跑到边疆外面去吧。有这个固守的意思。因为已经有人参甘草这些补气固守的药了,我们再用姜来帮助中焦的温运流通,还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还有半夏这味药,半夏既是温化中焦,又是安神的,敛降的,下行的。所以生姜半夏这也是一对,这也是非常好的一对,搭配的很好。一个偏温散一个偏温降,这一升一降都是温性的,既散了中焦的虚寒,又恢复了中焦升降斡旋的这股生机,帮她恢复。中焦虚寒的时候,中焦产生的痰湿时间长了不处理,会变成痰气痰浊,所有的这些问题半夏都可以处理,可以温化痰气,镇降下行,这个药非常好。

小虎子就很高兴啊,说师父,那我们有这个甘草人参给她扶助正气,有生姜半夏给她运转中焦,是不是就可以了。她这个是不是就问题不大了吧?

仲景先生说,嗯,我们可以再帮她一个忙,她现在主要是肚子胀得厉害,肠道腑气不能下行,我们再给她用上一味药,帮助肠道蠕动,帮助肠道腑气下行。

小虎子说,那师父我们这个用啥药啊?

仲景说,我们在承气汤里面,不是用了厚朴这味药么?厚朴这味药很好,专门加强肠道蠕动的啊,或者说它是专门通行大肠腑气,引导大肠腑气下行,是这么一味药。而且厚朴这个药啊,比较平和,不凉不热,药性也不是很峻猛,相对来讲是适合虚证的时候用,实证能用,虚证也能用,这个适应面比较广。

不过呢,正因为它比较平和,不是很峻猛的一个药,厚朴这个药用的量要大一些,用少了不管用。用多少呢,那时候的药都是从树上直接扒下来的,一整块树皮,大夫用时现场处理,临时切成小块,是这么个过程。不像我们现在去药店抓药,都给你切好了,成了饮片了,那个时候不是,那个时候药材基本是初始状态。所以仲景说,厚朴的用量,一尺长的那么一大块那就够了,估计得照着一斤半斤的说了。

你看伤寒里面的这些经方,只要药量用的很大的药,一定是比较平和的,偏性不会太大,太大的话用量就不会太猛了。

小虎子一看,说,哦,难怪师父让我拿了这么大一块厚朴皮,原来是干这个用,这一副药厚朴差不多占了一半啊,师父。

仲景先生说,对啊,我们补益气血,运转中焦的力量只要跟得上,厚朴就有正气可调动,那么它就可以引导停在肚子里的这股气流通下行,自然肚子就不胀了。用少了,它没有力量去引导,也不行啊。

我们现在人的体质,在临床上用厚朴这个药呢,我个人体会,大概得用到三十克左右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少了的话效果确实不太明显。仲景那时候用一斤,有的写的是一尺。我觉得照现代人体质来看,可能照着六十克的量,就是比较大的一个量。

小虎子就问,师父,咱这用上厚朴这一大块,用上生姜半夏把中焦也转一下,再用甘草人参固守补益这一身虚损之气,这下应该够了吧。

仲景说,嗯,这个就够了,这个基本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就这样,赶紧备药煎药吧。小虎子手脚很麻利,赶紧该切的切,该掰的掰,该碎的碎,泡上给小姑娘煎上。

仲景先生就告诫小姑娘的父母说,产后要避免风寒,这是对的,但是不要盲目发汗啊,产后大虚,气阴双亏,发汗会进一步伤阴,很容易引起一些问题的,不能盲目去发汗,只要不着凉就可以了。

我们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产后保健的机构,在盲目的推崇一些产后发汗的项目,这是大错特错,误人性命的。你不能只为挣钱不管医理了。我看网上,朋友圈也看到,有些推广产后月子发汗,什么满月发一次汗,百日发一次汗的,这么折腾不知道会折腾出什么事来。这个相对来讲是不太合乎医理的,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不能说他这个做法是绝对的没有市场,绝对没有依据,为什么说他有一定的市场呢?可能是现在很多人她是剖腹产,或者即便是顺产的话,在医院里,医院里大部分的手术室产房其实都是很凉的,开着空调。也就是说产妇在医院里受凉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

甚至有的老人去医院里做了一个B 超,因为说B超设备比较精密,需要温度保持十几度的这么一个比较凉的温度,要不然怕把仪器损坏了。有老人只是去做一个B超,就给冻出心脏病来,有这样的案例。

所以手术室就更不用说了,手术室都是偏凉的,因为医生护士都是穿着衣服的,病人做手术的都是光溜溜的,所以很容易受寒。尤其是剖腹产的,整个肚子都切开了,脏气外泄,元阳外泄,寒气直接就进去了。现在的产妇受凉的途径很多,这就导致了发汗的一个需求。所以如果是这种情况,适当的发一次汗或许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把这事当成一个日常的保健的措施,有事没事就发汗,这在产后是禁忌的,产后是要禁忌发汗的。不是说绝对不能发,有病,感冒受寒了,该发汗发汗,这有病治病么。但是如果没有明显的受寒的经过,都很好,也没事去发发汗,这个完全是错误的。

所以产后虚损,产妇生孩子之后,肚子胀,不大便,这也是比较常见的症状。有一个方子叫四磨汤,有的都做成口服液了,很多医院里就说,肚子胀就喝这个四磨汤。那个成药完全是一个行气泻气的一个药,没有任何补益的效果。如果是个虚证的话,完全治反了。产后大虚,温补为主,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能说百分之百都是,也许有个别例外的,但是大部分患者应该是这个情况的。西医不懂,哎你不是肚子胀么,你看这个药,说明书上写着治肚子胀,你就喝这个就行。越喝肚子越胀,为什么,越泄气越虚。这个在医院里我们都见过。

产后大虚腹胀,包括大便不太通畅,那么仲景给你现成的方子就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这个方子就很好啊。大补脏腑精气,温运中焦,顺便给你通一下腑气。这个方子也许在传承的时候忘了给它起个名字了,所以传下来的时候就直接用药物组成做了方名,它的名字就叫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这么长一个名字。其实我觉得概括一下就是厚朴补气汤么,以厚朴为主,行气为主的一个补益的方子。大家要是觉得那个名字太难记,就记个厚朴补气汤,好记些。

前面讲的承气汤都是泻下为主,实则泻之。今天讲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这个方子是以扶正补益为主的,有一个补泻的鲜明的对比,大家可能就了解得更好一些,掌握得更清晰一些。

今天案例非常简单,所以我们就讲的时间短一些。

今天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就讲完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至简经方: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原创)
伤寒论演义:04小柴胡汤
卷二十42,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中满分消汤,中满分消丸
瓜蒌薤白半夏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反复腹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