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利用《道德经》提升职场中的管理思维

作者:金字塔与飞轮

《道德经》为什么可以用于现代管理?

想要学会中国人的管理思维,就必须了解中国文化。《道德经》是一本成书最早的哲学经典,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管理哲学。它是中国最强大的文化底蕴,四书五经多多少少都受了道德经思想的影响。同时它也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向我们解释了这个世界的运转方式,以及根据这个运转方式所得出了一系列结论。这些结论在近100年中不断地被验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比如,老子在道德经中对于宇宙的运转方式,“周行而不殆”,就与天文观测的结果完美的吻合。同时,老子早在2000多年前,老子就开始尝试使用辩证法来思考问题,直到今天,我们在读道德经的时候,中间还能读出现代逻辑学的味道。

《道德经》做一本经,其本意,是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够按照他的思想去治理国家。可惜的是,老子的理想最终没有能在那个时代得到实现,看到周王室的衰败,老子黯然西去,留给了世人5000字的道德经。

“(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 《史记·老子传》

《道德经》所讨论的是,人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一种相对中立的心态,并看清客观规律加以运用。万事万物都是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循环之中。只要感受到了这种循环,你就得到了“道”(即规律)。了解到了规律,投入其中,保持一种“无为”(顺势而为)的心态与行为,就能有“德”。从而进化自己,吸引万物,这就是《道德经》的内涵。

《道德经》的意义在于,它将宇宙运行的模型刻印到了人类社会之中,隐隐的道出了这样的一个真相,就是人类社会的运转,与宇宙的运行一样,都隐隐的受到同样的规律的制约,这个规律就是“道”。

老子通过思考宇宙运行的规律,从而推演出了人类社会运转的规律,并得出了一系列的适应于这个法则之下的生存之法,即“无为”。他希望统治者能够按照这样的一个模型去管理,符合自然的法则,让人民自然而然的繁衍生息。

《道德经》中的管理思想 遵循自然法则的无为之法

《道德经》花了大量的篇幅,用于解释”何为道“,其实,”道“ 就是事物发展的普适规律。道德经原本是用甲骨文写的,后世根据其所表达的含义,又进行的转译,才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道德经》。不过即便是转译过的道德经,也依然非常抽象。

所以,读懂道德经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事物发展的普适规律是什么,然后,才能入门。

看清事物发展的规律

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时效性,任何一个个体,组织,企业,都无法做到永恒。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都可以用下面的这个图来简单的表示。

这个图像,称之为单生命周期图它代表着单个事物发展一次的趋势变化,从这个图像上能够看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三个阶段,增长,稳定,衰退。那么,事物是如何开始发展起来的呢?

发展的最原始动力,需要一个目的。

(一)目的的重要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目的,企业存在的目的是满足一个需求,部门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管理,而是对于人来说,终极的目的是生存,要么是为自己而活,要么是为别人而活。因此生存,就是人的核心目的。

在道的模型中,核心,就是目的,一个道的系统中所有的节点都是为了其核心而服务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道德经 第42章

在目的的驱使下,我们开始了各种行为;

有些人开始了工作,赚钱养家,来更好的生存;

有些人进行休闲娱乐,休养生息,来更好的生存;

而有些人开始了学习,充实自己,来更好的生存。

生存的目的,道的核心,即为一;系统无论如何发展衍化,都逃不开生存的目的。当开始一份新的工作的收入,或者开始一场休闲旅行,抑或是开始看一本书,那么,这件事情的单生命周期就开始了。

在单生命周期中,增长的时光,是令人愉悦的,因为,当事物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向上的过程中,未来是值得期待的,人们都喜欢事情能顺利发展,变身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可是,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极限。工作总有厌倦的时候,旅游也有腻味的时候,学习也有饱和的时候,这时,事情就会进入停滞,甚至衰弱期。直到系统重整旗鼓,回到增长期中,再次进入发展的增长期。人世间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这个路径走下去的。

当我们加几个单生命周期进行叠加,就能得到如下的复合生命周期图

这个图,就是事物衍化的普适规律。通过对单生命周期的叠加,可以得出不同复杂的走势,但其核心,都是这个系统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当一家企业,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个体,对于目的不明确的时候,是无法走出这样的增长曲线的

(二)过犹不及

当有了目的以后,就能走出增长曲线,但是,在走的过程中,也需要掌握节奏,不可一蹴而就。因为,事物的发展具有天花板效应,越早触碰天花板,并不是一件好事。

天花板效应: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层无法逾越的阻碍,这些障碍有可能是人为的,也可能是自然形成的,有时候人们无法看到这层阻碍。

举个例子:即便是找到了一本很有兴趣的书,在吸收书本知识的过程中,因为身体的劳累,身体会产生疲惫的感觉,导致知识吸收不进去,这就是天花板。

事物从量变道质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遇到天花板要及时停下来,如果继续下去反而不好,过犹不及。所以,在追求目的的过程中,要学会适可而止,以一种自然的速率来成长,那是最好的。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 道德经 第42章

相比之下,蓝色的趋势线更自然,更稳妥,黑色的趋势线像过山车。

尽量走出蓝色的趋势线,对个体,对企业,都更加的稳妥,因为,脱离了基本面的增长,都是无法持续的。

(三)事物的两面性

《道德经》告诉了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我们的大脑,是一个自然形成的逻辑思考系统,任何的客观实体,通过大脑映射成脑海中的概念,概念一旦形成,那么,我们的大脑通过逻辑非运算,就能够自然而然的得到事物的反面。

上面的这个图,称为欧拉图,是由大数学家欧拉发明的。通过欧拉图,可以清楚的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用一个长方形框表示全部,中间画一个圆,如果圆代表的是“善”这个概念,那么,长方形中刨除圆的部分,就是“不善”的部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 道德经 第2章

老子在《道德经》阐述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什么意思?就是当人们形成了一种观念(无论美,丑,善,恶)那么,这个概念的反面,我们也就很自然的知道了。小孩子在不懂事之前,就是没有善恶美丑的概念。所以,在给孩子讲道理之前,先要让他明白,这些概念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同时在欧拉图中,存在灰色地带。

当一个正面的概念形成,也能形成与之互为矛盾的反面概念,但是,不能忽略了灰色的地带

在企业中只有告诉员工什么是正确的,员工才能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但是反过来,告诉员工什么是不正确的,员工未必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因为(非不正确)这个概念中包括了灰色地带。

圣人就住在灰色地带中,即不善不恶的中间态。圣人知善也知恶,但不刻意为善或为恶,保持一个中立平和的心态。才能够理解整全的道。这就是“守中”,即中庸之道。

在职场上,管理者如果将自己处于灰色地带,那么他的管理就能够灵活多变,适应不同的情况。西方的管理哲学不是这样,西方的管理哲学讲究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但是,何为正确?却没有一个定论。

管理难就难在这里,概念的绝对化就会失去灵活性。如果员工认为是善的事,老板认为是恶的,员工就会对老板失去信心。反之,员工认为是恶的事情,老板认为是善的,那么员工就会对老板嗤之以鼻。

西方管理学中最吃亏的就是这个二元论。小范围内是正确的。但是一旦系统庞大起来。就完蛋了,而中国的管理哲学,则是天生应付大系统的。将自己处于灰色地带,可上可下,面对任何出现的情况都做到双向分析,做出适合时局的最合适的方案,才是中国的管理哲学。

中国的管理哲学,并不是不作为,而是正面反面都能做,但是刻意保持中立,以便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合理的决策,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

圣人的责任感

(一)从责任感到领导力

在职场中,很多人都认为,完成自己份内的事就OK了,别人的问题总是别人的问题,跟自己没有关系。这种想法其实相当的危险。职场中很多的相互推诿就来源于这种想法。究其原因,就是对事情没有责任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这种想法。

那么,老子认为的责任感,是什么样的呢?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 道德经 第13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在职场上,无论是得到了领导的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引起重视。这是为什么?老子在接下来的几句中给予了解答。

什么叫宠辱若惊?无论是得到表扬还是批评,抑或是失去了与上级之间的沟通,那么都是需要担心的。

1.得到了表扬,意味着以后会有更加挑战的工作给你

2.得到了批评,意味着工作不到位或者有失职的问题。

其实,无论是谁当了老板,其实都会这样想,所以要引起重视。那么,也许有人会说,不要表扬我,也不要批评我,岂不是更好?非也,主动离开了老板的视线,那么裁员的时候,优先考虑的就是这样人了。所以,怎么能不担心呢?

换句话说,责任感表现为,这个任务就像一个顽疾一样在自己身上,不把它完成,就好似一场大病在身。

在职场上,如果能够把老板给的任务真正的当作自己的事情,像重视自己身体那般重视它,那么,这样的人,就是很有责任感的。

有责任感的人会主动的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职位的提升,同时也能形成个人魅力,从而而获得领导力。

领导力三要素 - 职位,能力,魅力

(二)从领导力到圣人

有了领导力,接下来我们在看看老子心中的圣人。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道德经 第66章

这里,老子用百谷王的比喻来告诉我们,圣人,还得有容人的心。同时,言辞要谦下,优先考虑众人的利益。这样,下面的人民就不会感到负担沉重。人们就能安心的生活,达到安居乐业这样的自然而然的状态。当领导者不与人民相争的时候,天下就没有人能和他争领导者。

一辈子的圣人,是不存在的,毕竟圣人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人。但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因为只要做了符合圣人的行为的事情,那么在一个特定阶段内,可以成为圣人。

那么如何成圣?王阳明有着更加通俗简单的解释。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

当一个人的行为,是出于善意的目的的时候,并且言行符合道德的规范,那么,他就能被称为圣贤。

在圣人的飞轮模型中,为善,是目的,容人/谦和/不争,是方法。如果目的不对,那么即便行为正确,那么也不是圣贤。

在冠状疫情肆虐的这段时间内,所有的逆行者和无私的捐助者,都是圣贤!

当一个领导人,有了成圣的能力,那么,接下来就能施行人性化的管理了。

三 人性化管理

(一)让人安心就是最好的激励

现在的商业体系,将人心中的欲望激发到了极致,这就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因为,这并不符合老子对道的理解。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 道德经 第3章

老子期望的社会,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人民之间不会相互攀比,没有攀比之心就不会产生欲望的罪恶,就不会作乱。因此,圣人管理的国家,都是尽量消除人民心中的欲望,满足他们身体的欲望,削弱他们的意志,强健他们的筋骨,让大家都没有智巧,让哪些聪明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那么天下就会是一片祥和安定的局面。

可是,从西方传来的基于信用系统的现代商业体系却不是这样的。在当代信用体系中,我们现在手中的货币,实际上是对未来的一种对赌协议。如果未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货币就一文不值。(所以一旦美国衰落引发美元国债崩盘,那么全球经济体将面临重大危机,因为美元结算制度将所有国家的经济命脉都用来对赌美国未来的发展)

为了保证未来的对赌能够成功,必须要保证结果。对于一个信用商业系统来说,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赚更对的钱钱。那么,怎么赚钱?靠卖产品和服务,如何卖产品和服务,就只能通过不断引诱客户了。勾起购买者的欲望,才能保证商业模式的持续,这就是为什么网红能大行其道的原因。

大量的诱惑充斥在市场中,人们成天研究的就是用户的需求,痛点,痒点,一个需求带来新的更多的需求,好似病毒一般不断的扩散出去。当然,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教育,科技,医疗等等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新的产品又不断的颠覆老的产品,形成复杂的商业循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放到现在来看,老子所处的社会,并没有发明这么符合人性特点的商业系统。因此,理解上才会有出入,但是,老子也说了,人的规律,也是道的一部分,按照这个意义看来,保证当代商业系统的运转,也是“无为”的一部分。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第25章

在这个快节奏的商业社会中,大部分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是很大的。那么,管理者应该怎么做呢?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道德经 第17章

管理者所需要做的,就是让员工觉得 “我自然”,即,自然而然的完成工作任务。给与员工充分的保障与关怀,帮助他们完成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好让他们安心去做自己的工作,能够按照他们自己的节奏来完成工作,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员工能力不足,就让他去培训,去练习,或者索性安排他去做他能够做的事情。如果员工完成了他们的任务,都想不到你这位领导,那么你就是相当成功的。因为你已经帮他们搭建出了一个可以让他们能够自我表现并实现目标的环境。

(二)无为的管理

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恰恰相反,老子在《道德经》中已经讲的非常明白,无为而无不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德经 第37章

规律这东西, 不会刻意的去做什么事情,但是,天下所有的事情,都是依据规律而成。如果管理者能够恪守规律,那么万物将自行繁衍生息。如果,有欲望诞生而肆意妄为,那么,我也将用规律去镇压它们。无名之朴,指的就是朴实无华的规律。

所以,无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作为管理者,一定要能看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即目的,发展曲线,和事物两面性)。否则,将无法管理。而掌握了规律的管理者,为了恪守规律不被打破,可以利用规律做任何事情来镇压肆意妄为的行为。所以,无为,并不是无所为,而是根据规律行事。必要时还要能打破常规,行惊人之举。

在职场上,一个高明的CEO,应该能够洞察商业社会运转的规律,指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路线,同时,在企业面临危难的时候,也应该能做出惊人的行为。利用规律,来将企业救回。

乔布斯就是一名符合无为的管理者,在回归苹果后,乔布斯做了一次演讲,其中,他这么说到。

苹果的核心价值观在于,我们坚信有激情的人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一直有机会和这样的人合作,和软件开发者,和用户,和你们,或多或少地在改变这个世界。我们确信,人们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所以近几年内苹果计划开展首个品牌营销活动,让公司回归核心价值观。很多事情都变了,如今的市场行情跟10年前完全不一样了,苹果的产品、制造、分销策略不一样了,苹果的市场地位也是如此,我们明白这一点,但苹果的核心价值观不能变,苹果核心价值观认定的东西,就是今天苹果坚信的和所代表的东西

一个企业的所坚信和所代表的东西,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同时也代表了企业的目的。乔布斯回归后指出,苹果的核心价值观已经变了,但是,由于他的回归,他将苹果的核心价值观找回,于是给苹果带来了重生。

苹果公司的飞轮模型。

为什么乔布斯在世的时候,苹果的每一个产品和服务都是能令人耳目一新(iPod,iPhone,iPad,MacBook air等),就是因为这个恪守了这个核心价值观。道需有一,才能生三。

乔布斯过世以后,为什么苹果的产品不再那么吸引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疯狂到改变世界这个飞轮的核心目的变了,所以,虽然服务和流程是一样的,但是目的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了。

小结

道德经中提出的管理思想,主要由以下三点来组成

  1. 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
    1. 事物发展都是有一个目的来推动的
    2. 事物发展有一个特定的速度,过犹不及,否极泰来
    3.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互为矛盾的两面性概念,了解到事物的两面性,刻意保持在灰色地带,就能感受到规则本身。
  2. 老子心目中的责任感 ,领导力,以及圣人之间的关系
    1. 责任感就如同大病在身
    2. 责任感可以形成领导力飞轮,能力,魅力,职位
    3. 拥有领导力,加上为善的目的,就能被称为圣贤
  3. 人性化的管理
    1. 管理者的管理结果应该是打造一个让员工能够安心工作的环境
    2. 无为并不是无所为,而是应当为了迎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而无所不为

(利用飞轮模型,可以勾勒出道德经中所描述的思维系统。)

金字塔与飞轮模型:

金字塔源自逻辑思维,飞轮来自商业模型与道德经。它是一个升级过的思维模型,利用这个模型,看清职场,提升能力。关注本头条号,带你玩转各类思维模型,做一个走心的职场人。

欢迎收藏本文章,谢谢品鉴,你们都是最棒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道德经学领导力:寻本质,就正道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道德经》究竟讲什么(终极版)
道德经解读: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道德经》现代意译(前言)
《道德经》中的十句经典名言,洞见老子智慧精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