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金 | 银行资产质量反映更加真实——《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解读

热点速评

事件

2月11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布《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以下简称新规)[1],要求自2023年7月起新业务按新规进行风险分类,存量业务于2025年末前完成风险分类。

评论

更加真实反映资产质量。2017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审慎处理资产指引》,中国监管部门参考《审慎处理资产指引》于2019年发布《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征求意见稿)》,2023年2月新规正式发布,是2007年原银监会发布《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后时隔16年的再次修订,有利于推动银行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资产质量,防控信用风险。具体变化包括:

1. 分类对象从贷款扩展到非信贷资产。2007年原规定主要针对贷款提出分类要求,对贷款以外的其他资产以及表外项目规定不细致,部分中小银行对投资债券、同业资产、表外业务等没有开展风险分类。《新规》将风险分类对象由贷款扩展至全部金融资产,有利于商业银行全面掌握各类资产的信用风险。对于部分非信贷业务风险较高的中小银行,非信贷资产纳入风险分类可能导致不良率有上升压力。

2. 从“贷款”到“债务人”的分类理念。原规定贷款风险分类以单笔贷款为对象,同一债务人名下的多笔贷款分类结果不尽一致。新规规定对公债务人在本行债权超过10%分类为不良的,该债务人在本行所有债权均应分类为不良;对公债务人在所有银行的债务中,逾期超过90天的债务已经超过20%的,各银行均应将其债务归为不良。因此,部分贷款可能因为同一债务人出现违约而被划为不良。

3. 不良分类考虑信用减值状况和逾期天数。新规要求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资产及金融资产逾期超90天应归入不良。1H22上市银行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1.38%,较账面不良率高5bps,主要由于部分股份行和区域行未将全部信用减值贷款划入不良,我们预计新规实行后部分中小银行账面不良率将略有提升。

4. 细化重组资产定义,推动债务重组。新规对重组资产概念中的“财务困难”和“合同调整”作出更详细的规定;风险分类上,不再要求重组资产必须归为不良,但至少应归入关注类,分类认定边际放松;重组资产观察期由6个月延长至1年,有利于推动债务重组顺利进行。1H22上市银行重组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仅0.14%,我们预计新规实施后更多展期、宽限本息的资产可能被认定为重组资产,导致不良和关注率上升。

部分中小银行不良关注率有小幅上升压力。由于新规整体对不良分类更加严格,我们预计部分股份行及中西部区域银行账面不良率和关注率或有小幅上升压力,对国有大行和风控较为谨慎的优质银行影响较小。需指出的是,不良率上升可能并非由于实际资产质量恶化,而是由于新规下部分资产分类下调,账面不良率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资产质量。

我们预计上市银行能够按时完成存量资产的分类工作。新规要求自2023年7月1日起对新发生的业务正式施行新风险分类标准,对于存量资产要求在2025年底前完成风险分类工作,存量业务调整时间较为充裕;此外,根据我们与上市银行的交流,自2019年征求意见稿发布后较多上市银行(特别是国有大行和风控较为谨慎的优质中小银行)已按照新要求开始对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因此我们预计上市银行能够如期完成存量资产风险分类工作。

哪些银行资产质量较好?资产质量风险是银行经营最主要的风险来源,也是导致银行估值“破净”的市场最为担忧的问题之一。我们使用银行资产质量打分框架[2]对上市银行资产质量进行了评分,建议投资者长期关注资产质量优异、风险管理谨慎的银行。

风险


存量资产风险分类进度不及预期。

资产风险分类办法时隔16年再修订

资产质量监管趋严

1998年人民银行出台《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首次对贷款风险分类提出五级分类概念。2007年,原银监会发布《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进一步明确贷款的五级分类监管要求。2017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审慎处理资产指引》,对不良资产及重组资产的认定标准和分类要求进行了明确。参考以上文件、结合我国银行业实际情况,2019年《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本次《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在征求意见稿基础上小幅改动并正式发布,我们认为有利于推动我国银行准确识别风险水平、做实资产风险分类,有效防范化解信用风险。

图表1:银行资产风险分类标准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财政部,巴塞尔委员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产风险分类新规有哪些新变化?

相比2007年《贷款风险分类指引》,新规将风险分类拓展至非信贷资产,对资产风险分类作了更清晰具体的要求。主要变化包括:

1. 风险分类对象从贷款扩展至金融资产:2007年原规定出台以来,贷款在银行资产中的占比下降,非信贷资产占比明显上升。原规定主要针对贷款提出分类要求,对贷款以外的其他资产以及表外项目规定不细致。部分中小银行对投资债券、同业资产、表外业务等没有开展风险分类,为此,新规将风险分类对象由贷款扩展至全部金融资产,有利于商业银行全面掌握各类资产的信用风险。

2. 从以贷款为中心到以债务人为中心:原规定贷款风险分类以单笔贷款为对象,同一债务人名下的多笔贷款分类结果不尽一致。巴塞尔委员会在《审慎处理资产指引——关于不良暴露和监管容忍的定义》中明确指出,如果银行的非零售交易对手有任何一笔风险暴露发生实质性不良,应将其所有风险暴露均认定为不良。因此,新规采用以债务人为中心的风险分类理念,对公债务人在本行债权超过10%分类为不良的,该债务人在本行所有债权均应分类为不良;对公债务人在所有银行的债务中,逾期超过90天的债务已经超过20%的,各银行均应将其债务归为不良。

3. 资产风险分类考虑信用减值状况和逾期天数的影响:

a)已发生信用减值资产应归为不良:2007年《指引》对不良资产的定义核心是债权人能否足额偿还资产;本次新规将债务人资产的信用减值状况作为资产是否归入不良的判断条件,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资产应当归入不良。

b)已逾期超90天资产应归为不良:新规要求金融资产逾期后应至少归入关注类,逾期超90天、270天应至少归入次级类、可疑类,逾期超360天应归为损失类。此外,逾期超90天的债权,即使抵押担保充足,也应归为不良。

4.细化重组资产定义,但分类要求略有放松:主要包括:1)2007年《指引》对重组资产的定义仅为“由于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而对借款合同还款条款作出调整的贷款”,但对于“财务状况恶化”、“合同调整”的具体情形未有明确界定。新规对重组资产的概念与《指引》基本类似,但对“财务困难”和“合同调整”作出更详细的定义(包括本金利息逾期、贷款展期、宽限本息等),认定标准更为清晰严格,有利于减少监管套利空间;2)重组资产不再要求必须归为不良,但至少应归入关注类资产,要求略有放松;3)重组资产观察期由6个月延长至1年,且明确满足相关要求后重组资产可上调至关注类,在观察期内采取相对缓和的措施,有利于推动债务重组顺利进行;4)若重组资产在观察期内未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足额还款、或虽足额还款但财务状况未有好转,再次重组的资产应归入不良,并重算观察期。

5.明确资产分类上调的条件:2007年《指引》没有明确不良贷款的分类上调条件,新规对贷款分类上调作出更加明确的要求:当银行不良资产上调至正常类或关注类时,应符合正常类或关注类资产定义,同时需满足已偿付全部逾期金额、随后两个还款期或6个月内正常偿付、能够持续履行合同、在本行已没有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等要求。

新规相比2019年《征求意见稿》略有调整,包括以下方面:

1. 银行交易账簿下的金融资产以及衍生品交易形成的相关资产排除在适用范围外;

2. 明确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资产应分类为不良资产;

3. 对交叉违约的规定略有放松:新规规定非零售债务人在本行的债权超过10%被分为不良的,对该债务人在本行的所有债权均应归为不良,同一非零售债务人在所有银行的债务中,逾期超过90天的债务已经超过 20%,各银行均应将其债务归为不良。在《征求意见稿》中这两个标准均为5%,要求略有放松

4. 允许重组资产观察期内分类上调:在观察期内若认定为不良后满足相关上调要求的,可上调为关注类;但在《征求意见稿》中规定重组前为不良的重组观察期内不得上调风险分类;

5. 明确过渡期:新规规定自2023年7月1日起对新发生的业务正式施行新风险分类标准,对于存量资产要求商业银行在2025年底前完成风险分类工作。

图表2:《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政策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新规要求不良资产认定与逾期天数、信用减值相挂钩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财政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产风险分类新规对银行影响几何?

我们预计由于不良资产分类有所趋严,部分银行账面不良率和关注率或有小幅上升压力(需要指出的是,不良率上升可能并非由于实际资产质量恶化,而是由于新规下部分金融资产分类下调)。具体原因包括:

1.部分非信贷资产可能被化为不良:对于部分非信贷业务风险较高的中小银行,非信贷资产纳入风险分类可能导致不良资产率有上升压力。

2.交叉违约可能导致部分贷款划为不良新规规定债务人在本行债权超过10%分类为不良的,该债务人在本行所有债权均应分类为不良;债务人在所有银行的债务中,逾期超过90天的债务已经超过20%的,各银行均应将其债务归为不良。因此,部分贷款可能因为同一债务人出现违约而被划为不良。

3.已发生信用减值资产划入不良:新规明确要求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资产应当划入不良,部分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将会由关注类资产重向下分类至不良。1H22上市银行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1.38%,较上市银行不良率(1.33%)高5bps,其中国有行已发生信用减值贷款与不良贷款率持平,股份行/区域行已发生信用减值贷款占比分别较1H22不良率高14bps/23bps。整体看国有行已发生减值贷款占比与不良贷款率基本持平,显示国有行绝大部分已发生信用减值贷款已计入不良贷款中,部分股份行和区域行已发生信用减值贷款显著小于不良贷款,我们预计新规实行后部分已发生信用减值贷款或将划入不良,导致账面不良率略有提升

4.逾期90天以上贷款划入不良:新规要求金融资产逾期后应至少归为关注类,逾期超过90天应至少归为不良。1H22上市银行不良贷款/超90天逾期贷款的比重为148%,绝大部分上市银行不良贷款/超90天逾期贷款已超100%,显示大部分上市银行已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归为不良;此外,部分银行(如国有大行、招商银行等)已将逾期60天贷款纳入不良,不良认定更为审慎,但不排除有部分中小银行仍未将全部逾期90天贷款划入不良,新规后账面不良率可能有所上升。

5.更多资产或将确认为重组资产,划为不良或关注:新规对重组资产概念中的“财务困难”和“合同调整”作出更详细的规定;在重组资产的风险分类上,不再要求必须归为不良,但至少应归入关注类资产,分类认定边际放松。1H22上市银行重组贷款规模约为1833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仅为0.14%,占比较低。我们预计新规实施后随着认定规则更加严格,更多展期、宽限本息的资产可能被认为重组资产,导致关注率和不良率有所上升。

我们预计上市银行能够按时完成存量资产的分类工作,压力较小。新规要求自2023年7月1日起对新发生的业务正式施行新风险分类标准,对于存量资产要求在2025年底前完成风险分类工作。当前距离2025年末仍有近三年时间,存量业务调整时间较为充裕;此外,根据我们与上市银行的交流,自2019年征求意见稿发布后较多上市银行(特别是国有大行和风控较为谨慎的优质中小银行)已按照新要求开始对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因此我们预计上市银行能够如期完成存量资产风险分类工作。

图表4:大部分上市银行超90天逾期贷款已认定为不良

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5:2016年以来不良贷款/90日以上逾期贷款比重上升,国有行不良贷款认定更为审慎 

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6:假设已发生信用减值贷款全部纳入不良,我们预计部分银行不良贷款率小幅提升

注:除平安银行外,均使用1H22数值;由于数据可得性,平安银行使用2021年末数值。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
两部门:金融资产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五类
银保监会、央行重磅发布!
【未来银行】重大变革!金融资产分类新规的挑战和应对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探索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分析-新手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