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点解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

12月27日,人民银行官网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目的是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由于这条法规关乎到每个人的利益,只要你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有业务往来,包括存货、贷款、理财、使用支付宝等各种服务,所以这里针对法规里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帮助大家掌握重点信息。里面提及的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和催收行为规范最值得关注,也是回应近期热点。
 
1. 这里的金融机构包括哪些类型?
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也就是银行、财务公司、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以及征信机构、特许货币兑换经营机构,以及支付宝和财付通之类的。里面总有一款适合你。
其中特别提及一下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消费金融和征信机构。理财子公司几乎关系到每一个人,也是未来主要理财产品的提供方;消费金融公司涉及很多不合规放贷及催收行为,这次也是重点监管对象;征信机构包括互联网企业成立的征信机构,包括芝麻信用。
 
2. 这次金融消费者保护办法是什么程度?
产品销售管理上基本是参照公募基金的金融产品销售与管理办法来执行的,而且是强调金融服务机构的第一责任,不管产品是否委托给第三方,直接产品提供方都需要程度所有义务。比如:应当根据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特性评估其对金融消费者的适合度,合理划分金融产品和服务风险等级以及金融消费者风险承受等级,将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适当的金融消费者。还有,金融机构保护消费者金融信息安全的义务不因其与外包服务供应商合作而转移、减免。
 
3. 更加强调事前的风险规避
金融机构应当实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事前审查,及时发现并更正金融产品和服务中可能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在推出一款金融产品时,需要认真评估和测试,强化了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
4.金融机构应当尊重金融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意愿,不得擅自代理金融消费者办理业务
这里存在一个可能的情况就是,如果金融机构人员给你推荐一款产品,但你实际不愿意购买,但在金融机构人员最后还是给你办理了,如果产品出现了损失,或贷款无法偿还,以后这种损失是不是能够获取赔偿或不用偿还,这里暂时还没有明确,但值得关注。
 
5.金融机构需要披露因金融产品或服务发生纠纷的处理及投诉途径
以前消费者维权是比较困难,也不知道如何维权,以后至少大家知道去哪投诉,大概可以怎么解决了。
 
6.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更高了
金融机构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信息披露时,应当使用有利于金融消费者接收、理解的方式。应当公开收集、使用消费者金融信息的规则,明示收集、使用消费者金融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7.不能限制消费者的消费选择,金融机构也不能采取排他方式提供金融产品服务
金融机构不得利用技术手段、优势地位,强制或变相强制金融消费者接受金融产品或服务,或排除、限制金融消费者接受同业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或服务。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不得通过附加限制性条件的方式要求金融消费者购买、使用协议中未作明确要求的产品或服务。这个主要存在与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及银行传统的搭售行为。
 
8.对催收行为进行了规范
金融机构向金融消费者催收债务,不得采取违反法律法规、违背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方式,不得损害金融消费者或者第三人的合法权益。金融机构委托第三方追讨债务的,应当在书面协议中明确禁止受托人使用前款中的追讨方式,并对受托人的催收行为进行监督。催收行为一直被市场诟病,此前也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此次对此做出了行为约束。
9. 强调消费者信息保护,这就是最近很多征信机构终止与对外提供服务,或此前大数据爬虫平台被整治的原因。很多金融APP在消费者拒绝使用内容的情况下,就会拒绝服务,这次针对这种现象也特别提及,金融机构不得拒绝提供服务。
金融机构收集、使用消费者金融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经金融消费者明示同意。金融机构不得收集与业务无关的消费者金融信息,不得采取不正当方式收集信息,不得变相强制收集消费者金融信息。此前,很多银行app都存在这个问题,最后要求下架整改。
金融机构不得将金融消费者同意其将金融信息用于对外提供作为与金融消费者建立业务关系的先决条件,但该业务关系的性质决定需要预先同意的除外。
金融机构收集消费者金融信息用于营销、用户体验改进或者市场调查的,应当以适当方式供金融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同意金融机构将其金融信息用于上述目的。金融消费者不同意的,金融机构不得因此拒绝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约定的用途使用消费者金融信息,不得超出范围使用。
 

10. 投诉路径是什么样的
首先向金融机构投诉,若不能解决或不受理;金融消费者对金融机构做出的投诉处理不接受的,可以通过金融机构住所地或者经营行为发生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投诉。
特别注意,通过电子商务、网络交易购买、使用金融产品或服务的,金融消费者通过金融机构住所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投诉。
此外,还鼓励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充分运用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金融消费纠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保】一图读懂《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强化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央行“69条”剑指金融套路,遇到这些行为,消费者可投诉!
微众银行:运用金融科技保护消费者权益
《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全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