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场景下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管理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场景下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管理

“防风险、精准扶贫和环境治理”是国家三大战略

三大战略防范风险排位在先,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配合“三大战略”落地,今年初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等“五部委”联合颁发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了涉农金融机构“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之后,银保监又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坚守定位 强化治理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细化了农商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服务乡村振兴计划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并就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监测考核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指导意见的颁布施行,给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当然相关银行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这对银行风控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信贷业务是银保监处罚的重灾区

信贷业务当下仍然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资产类业务的主要产品类型,从2018年各级银保监部门查处的数据来看,信贷业务被处罚1703次之多,名列各类业务之首。2018年农村商业银行共计领到罚单569次,名列各类银行之首,远高于排列第二位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414次。这当然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业务模式单一、风险意识淡薄、风险人才匮乏、创新能力滞后等方面有直接关系。

防范风险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底线原则

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以机构改革为动力,以政策扶持为引导,以防控风险为底线。防控金融风险为底线,就是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必须坚持信贷投放和风险防控两手抓,探索与服务乡村振兴相适应的资本补充渠道、合理回报机制和风险资本管理模式,提高法人治理水平,关注贷款质量,完善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增强涉农业务风险防控能力,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

笔者以为,解决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风险问题,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01

确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当发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较之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有其独特的基因优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农信社、农商行及村镇银行等形式。由于长期扎根于“三农”,为金融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奠定了良好基础,并逐步形成血浓于水的紧密关系。在金融服务三农过程中,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只要牢牢抓住服务三农这个龙头,深耕细作、深入挖潜,坚持特色化小型化特点,定能大有作为。

02

防范“支农支小”信贷风险要以薪酬激励落实和尽职免责落地为突破口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主要抓手是支农支小。而“农”和“小”的主要特点就是数量多风险高。如何在“量大风高”的环境中开展业务,能否充分调动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就成为关键因素。传统绩效评价系统必须改革,过去市场导向的绩效评价系统,显然不能适应“支农支小”的实际需要。解决好业务和风险的平衡问题就成为当务之急。适当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容忍度,比方说支农支小的不良率,比一般贷款的不良率高出2个百分点,不影响从业者的绩效考核指标。落实好尽职免责也是非常必要的。支农支小要做到能评价能考核,这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具体工作指标。

03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需强化自身的法人治理

完善法人治理。农村商业银行应建立符合支农支小服务导向的公司治理架构和治理机制。进一步优化董事会结构,选聘具有“三农”和小微业务背景的董事。有必要在公司章程中明确“三会一层”制定落实支农支小发展战略的职责分工,并将支农支小考核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履职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支农支小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指标权重应显著高于其他业务指标。

优化符合支农支小定位的股权基础。农村商业银行应按照涉农优先、实业为主的原则,积极引进认同战略定位的优质法人入股,探索引进具备实力、治理良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

保障股东权益。应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切实保护好股东权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权益。将股东支农支小服务承诺写入公司章程,并对承诺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对股东未落实承诺、甚至导致严重偏离支农支小定位的,应限制其相关股东权利。加强股东行为监测和规范管理,严防股东通过违规关联交易套取银行资金。

淡化省联社管理职能。强化省联社的服务职能,淡化省联社的管理职能。省联社应更多的在技术层面发挥对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支小定位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改进履职方式,提升服务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省联社与县域联社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管理边界不清等问题。

04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信贷风险防范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风险专业人才奇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风险专业人才严重缺失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90%以上的农村商业银行没有风险管理“科班”出身的风险专业人才,即使是风控部门的从业人员,也大多是从其它岗位抽调上来的。风控人才缺失成为困扰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水平和能力的主要原因。

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长期以来普遍存在重任务轻风险的现象。解决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的风险问题,应当首先从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入手。

风险管理工具不匹配。国内金融风险管理模型及工具产品市场鱼龙混杂,国外的风险管理工具直接引进国内又显得水土不服。这让很多农村金融机构无所适从。

传统风控手段与新形势下的风控要求不匹配。新形势下,金融产品及金融业态都将发生巨大改变,传统风险手段及工具远不能满足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金融科技在广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方面将扮演重要角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知灼见: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
袁庆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发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钱从哪来?五大金融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用好政策性金融助推乡村振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