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事|郫县再增10处文化地标,你知道几个?

文化

地标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

虽然每个城市只选出一座建筑称之为“城市地标”

但“文化地标”却有很多!

郫县历来有“古蜀起源、生态之城”的美誉

文化底蕴深厚!

“我们不但要让人们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还要让人们记得住乡愁”2013年以来,我县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生态立县的重要内容,着力打造独具魅力的人文郫县,增强人们对郫县的文化认同感和地域归属感。

三年来,我县先后建立了梁家大院、崇宁公园、大椿巷等15处具有郫县代表性的文化地标,深受市民朋友赞许。

日前,第三批郫县文化地标建设工作完成,新增文化地标十处

它们都是比较经典的一些标志性历史建筑。

从美学、文化和功用的角度,应该对得起“地标”二字了。

作为郫县人,你们知道几个?

平乐古寺

平乐古寺位于唐昌镇横山子上的平乐村。横山子上原有中前后共有三座庙,座座都叫“平乐寺”。上平乐寺在横山头,寺前为龙口堰;中平乐寺在横山腹,又名“宝光寺”;下平乐寺在横山尾,即今天的“古平乐寺”。

平乐古寺始建于隋朝,原为纪念严君平祀祠,是当时川西平原上的一座大寺、名寺。川西地区的僧人外出云游,都得到这里领取度牒,以后随着战乱、时乱几经兴废。周围有君平墓、

仙女洞、通汉井、古碗窑、石龙窝等古迹分布。

平乐古寺现存天王殿、地藏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荣华殿等五重大殿,集川派古寺庙建筑风格之大成。

1996年3月22日,郫县人民政府发文批准平乐寺为合法的宗教场所,继于5月15日正式向游人开放。

双斗石桅杆

双斗石桅杆位于安靖镇土地村6组,建于清道光丙午年(公元1846年)。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桅杆保存完整,共二座,圆柱形,桅杆通高13米,下粗上细,直径0.5米。桅杆顶部置二斗,距杆顶约3米处各置一石斗,斗四周刻有古钱形图案,斗下四方衬有花石。杆下设台基两层,上下台高各1米。

该双斗桅杆为当地邓鹏远被恩赐进士,晋封翰林,显示门庭,光宗耀祖所立,为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见证。

古城遗址

古城遗址位于四川省郫县县城北约8公里的古城镇古城村和梓路村,是一处保存完好,内涵丰富的以城址为特征的蜀文化早期遗址,是成都平原相继发现的史前城址群之一,距今约4000年左右。遗址区地面存有一周较完整的城垣,呈长方形,方向120°。约长620米、宽490米,面积约30.4万平方米。

古城遗址与新津宝墩、都江堰芒城、温江鱼凫城和崇州双河古城等遗址同属“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史前古城群的代表性遗址之一,城墙保存得最为完整。它的发现与研究填补了巴蜀文化研究中的空白,对了解夏商时代三星堆(古城)文化的渊源提供了直接证据。其位于城址中部的大型建筑房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代宗教和社会分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郫县古城遗址为代表的宝墩文化古城址群是以成都平原为主的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之一,是长江上游近5000年文明史的象征之一,也是我国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2001年古城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扬雄墓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郫县人(今郫县友爱镇子云村),西汉末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是继孔孟之后的一代大儒,后世人称扬雄为“西汉大儒”,对于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扬雄的家乡及四川,至今还有许多扬雄的遗物、遗迹。人们怀念扬雄,在郫县故里建有“子云亭”。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名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使扬雄名满天下。

扬雄墓位于郫县友爱镇子云村南一公里处,又名子云坟。墓为汉代砖室墓,呈圆形,封土堆高出地面约6米,墓周长81米。该墓葬早期曾被扰乱破坏,后历代多次维修。墓地原存古柏,墓周围原有石栏、石凳、石碑等, “文革”时古柏、石栏、石凳、石碑、石柱均被毁,现已不存。

梅花御井

县级文保单位梅花御井位于唐昌镇小南街民居小院内。为明代崇宁王王府中的水井,故称御井。崇宁八景之一“御井梅花”即在此处。

御井井壁底部分别用四块石碑砌成,石碑高约1米,每块石碑上有斗大一字,系魏碑字体,合读为“乌龙滚雪”。有“明建立……”之类依稀可辩的字迹。石碑顶端,有古钱形状的孔一周,孔的直径约0.22米,泉水主要由此浸入井中。孔上面是以扁园形卵石形成的鱼鳞形,井壁直至井口,井口是石板合成的梅花形。每到月照中天,可见井中梅花影子出现,俯身井口,可闻井底深处有细语声,人皆稀奇,故叫它梅花御井。

张大千寓居地

张大千(1899年~1983年)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国画家。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影响巨大,又最为传奇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研习古人书画,后旅居海外,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画风工写结合,晚期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开创了泼墨泼彩的新风格。上世纪30年代曾两度执教于南京大学(时称中央大学),担任艺术系教授。他在亚、欧、美举办了大量画展,蜚声国际,被誉为“当今最负盛名之国画大师”,徐悲鸿说过:“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

张大千寓居地位于郫县团结镇永定村5组。为躲避战乱张大千于1941年寓居于此。寓居4年期间,张大千与房东钟雨秋相处融洽,并结识钟家姻亲侄女徐雯波并与其举行了婚礼, 1948年徐雯波随张大千赴台湾,其内外大小事均由徐雯波处理,至张大千逝世、丧葬、追悼会均由徐雯波主持。

丁季和故居旧址

丁季和故居位于团结镇府河顺街。

著名学者、诗人、文字学家、书法家丁鹤,字季和,号野厂,四川成都人。1927年生于成都。1949年受聘于国民党《重庆世界日报》为驻成都特约记者。1955年因担任过“伪职”被定为“反革命份子”、“中统特务”。1958年反右运动中,被所在单位除名。1982年平反,参加过《汉语大词典》的编撰工作,又曾担任过《龙门阵》杂志的编辑。

丁季和一生坎坷,生活极其贫困潦倒,然其才情过人、学识渊博,长于诗精于书法篆刻,成都武侯祠、草堂、望江楼王建墓等省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请其撰写楹联,张大千曾特赠青绿重彩扇面题曰:“松凉夏健人”。

1990 年,丁季和先生移居郫县团结镇,1999年四月四日辞世。

石堤堰

石堤堰位于团结镇石堤村3组, 是一座用石条筑成的堰堤,石堤村也以它命名。民国《郫县志》载:“石堤堰,在城北二十里。”清康熙48年(公元1709年),四川巡抚年羹尧为修建成都满城,从毗河石堤开渠引水入油子河,直达成都,以运送西山木材。石堤堰即是府河的进水口。后来石堤堰改造,就成了柏条河分为毗河与府河的分水处。

普兴桥

普兴桥位于友爱镇普兴村与温江区寿安镇跨江安河交界处。清乾隆九年(1744年)建,长16丈(约53.33米),宽8尺(约2.67米),平洞3孔,两端各有桥楼1间。因系普通群众出钱出力兴建,故名普兴桥,是当时两县人们交往和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过往行人在桥头的桥楼内歇息,偶尔有卖小吃的、串乡的货郎叫卖,行人热闹,景象繁荣,普兴桥因此远近闻名。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民国九年(1920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先后四次被洪水冲毁,当地人们和士绅又捐资四次依照原貌重建。

现新建的桥为永久性钢筋预制平面桥。

农科村

农科村是现代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东距成都市区20公里,西邻都江堰市30公里;西汉大儒扬雄(子云)出生于此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农科村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2300余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300余亩。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农科村依靠花卉、盆景种植首创了农家乐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被授予“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镇”、“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等称号,是成都市花卉供应基地,产品远销国内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府河乡市太和场
成都边上这些小乡村美哭了,你该带上孩子去看看!!
从西汉走来的大儒
成都这些闲情逸致的人文景点,你都去过哪些?
避暑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扎堆了,去这些绝美的小乡村吧~
未来2个月,最全洛阳赏花指南来袭!时间地点都告诉你!必备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