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柔弱胜刚强

老子《道德经》:悟透“柔弱胜刚强”这条天道,人生便可无往不利

琢磨君专栏

退伍军人,情感领域爱好者

已关注

所属专栏: 读懂了《道德经》,也就读懂了人生

#道德经智慧#文章作者:琢磨君

老子《道德经》虽然只有5000多字,里面却蕴藏着许多真理与天道。

但是如老子在书中所言:我的言语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真正理解我的人很少,能够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

现代人常说“知易行难”,其实这种说法最早出于老子《道德经》所说的“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也就是说,天下间没有人不知道我所说的道理,但是很少有人能做到。

哪些看似浅显易懂的道理,是人人都知道,但是少有人能够做到呢?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强调说:柔弱胜刚强是众人皆知的道理,但是能够真正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道德经》第43章,老子说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益处。“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普天下很少有能够认识到、做得到。

《道德经》第78章,老子又强调说:天下间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但是它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替代它。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天下间没有人不知道,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可见,在老子眼中天道的规律是“柔弱胜刚强”,谁要是能够照此天道来做人做事,知行合一,人生便可无往不利。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理论分析,然后以真实案例来更好理解。

一:柔弱胜刚强的理论分析

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

根据于此,老子得出一个结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也就是说,坚强与死是同类的,柔弱与生是同类。

比如说,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粗壮就会遭到砍伐,人生气就会因为冲动而误事,人至察则无徒,女人过于强势就是整个家庭的不幸等等。

还比如说,舌头是很柔软的,牙齿是很坚硬的,但牙齿都掉光了,舌头依然存在。可见,坚强终究是胜不过柔弱。

因此老子发现了一个规律: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凡是坚强的人或事物,往往处于劣势;相反,凡是柔弱的人或物往往能处于优势。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以进为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柔弱胜刚强,也可以理解为“曲者成”,正所谓是“水曲流长,路曲通天,人曲顺达”。

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道德经》第36章)

即:我们想要收拢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强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兴盛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

柔弱胜刚强,我们要想得到,就必须要懂得舍弃与付出,正所谓是“有舍才有得”。

人生,欲带皇冠,必承其重;欲握玫瑰,必承其痛。我们“肯下人,终能上人”。

我们能够屈居人下而无怨言,终有一天也能居于人上,正所谓是“受不得屈,做不成事”。

二:柔弱胜刚强的案例分析

老子《道德经》第78章说:能够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称得上是国家的君主;能为国家承受祸患的人,才配做天下的君王。

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一下历史上柔弱胜刚强的案例。

先说勾践!

他刚开始做人很是刚强,甚至可以用“嚣张”来形容。他即位后,先发制人,主动发兵攻打强大的吴国,最后被吴军大败,差点亡国。

勾践后悔不已,不知道怎么办。大臣范蠡建议勾践向吴王夫差请和,并入吴国为臣。于是勾践令大夫文种去吴国求和,表示自己愿意入吴,携妻带子为臣。

勾践入吴为臣后,开始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励志生涯:他又是住在前任吴王的坟墓边,给现任吴王夫差当马夫、仆役,整天喂马、牵马,做着下人的工作;又是为了讨好吴王夫差,亲自替夫差尝粪便,以检测对方是否有病。

就这样,勾践忍辱负重两年,吴王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自己,便放勾践回国。回国后,勾践依然不忘耻辱,整天卧薪尝胆,暗地里“厉兵秣马”,积蓄力量,想着有朝一日报仇雪恨。

终于在忍辱负重10几年后,勾践的机会来了,他趁吴王夫差外出之际,率兵突袭吴国,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最后,勾践一举攻破吴国的都城,迫使夫差自尽,灭吴称霸。

后世有诗句曰: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再说韩信!

韩信早年时候混得很是落魄,连吃饭都成问题。有一天,韩信背着一把剑在街上晃荡,被一个卖肉的屠户羞辱。

屠户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

屠户还当众侮辱韩信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韩信仔细地打量了对方一番,识时务者为俊杰,主动示弱,好汉不吃眼前亏,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屠户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其实,韩信这样做是“柔弱胜刚强”,宁受胯下之辱,不失丈夫之志。

后来,韩信化羞辱为动力,参加了秦末起义军,努力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最终,韩信当上了刘邦的大将军,成为了百战百胜的战神,被封为齐王、楚王。

功成名就后,韩信回到家乡,再次召见曾经侮辱过自己,让自己从胯裆下爬过去的屠户,并封对方为中尉。

韩信告诉诸将说:“这是位壮士,当年他侮辱我,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杀了他,我也不会扬名,所以就忍了下来,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韩信是“柔弱胜刚强”的最好例子,更是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忍耐、示弱是一种策略。

再说曾国藩!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为人也很刚强,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甚至因为直言进谏,他把咸丰皇帝都给得罪了。正是因为如此,他在官场上树敌太大,处处受阻,做事情也很不顺利。

咸丰七年到8年,曾国藩还因为父亲去世,被皇帝冷落,一直赋闲在家。

就是这段时间,曾国藩情绪低落,闭门不出,整日反思自己之前的过错。

他在家书中写道:

过去我在京师的那些年中,好与诸位身居要职、名声高远的人闹意见,也是一开始就具有挺然独立不畏强暴的气概。近年来体会到天地之道,要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就导至萎靡不振,太刚则容易招至折断。

好友胡林翼还专门写信安慰他,还送给他一句《道德经》中的话:柔弱胜刚强。

曾国藩自己也在此期间苦心研读老庄思想,悟出了一句话:大柔非柔,至刚无刚,柔弱胜刚强。

终于到了咸丰8年7月,朝廷重新启用曾国藩,而此时的曾国藩已经改头换面、今非昔比了。

官复原职后,曾国藩一改之前“人至察则无徒”的处世之道。

他首先拜访湖南各地大小官员,主动示好,想着与他们处好关系。

然后,他还专门请湖南巡抚的高级幕僚左宗棠给自己写了一副对联,自我警惕。

内容如下: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其实,“知其雄,守其雌”这句话也是出自于老子《道德经》,就是告诉大家要懂得“柔弱胜刚强”的做人做事道理。

曾国藩从刚强做人做事,到柔弱做人做事,人生也迎来了大转变、大机遇,最终一通百通,实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

结束语:

纵观历史,柔弱胜刚强的例子不胜枚举、比比皆是。谁要是能够将“柔弱胜刚强”的天道知行合一,谁就更容易成大器,可以使得人生无往而不利。

如果用洛克菲勒的话说,就是:越是聪明的人越有装傻的必要,因为就像那句格言所说的——越是成熟的稻子,越垂下稻穗。

其实人也是如此,真正的强者,不是逞强、好面子,而是懂得自胜者强,能屈能伸,柔弱胜刚强。

最后,用鬼谷子的一句名言来结束本文,希望大家也能够做一个“以柔克刚”的强者:

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圣解(九十二)
《道德经》:男人欲成大事,首先要学会“和光同尘”
【开讲了】温健康想讲就讲第18:功成身退
懂得“低头”的人,才能真正“出人头地”
《道德经》现代意译(前言)
老子道德观 ——贵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