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注解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这里的“后”字,是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在后”的意思。此处两个“身“字,第一个“身”是名字,指身体,自己;后一个“身”字是名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让)。。。身体(怎么样)”的意思。“圣人后其身而身先”整句的本意是:体悟大道的圣人总是把考虑自己的得失放在众人的后面来考虑,结果却又总是他先考虑的众人又总是将他的得失放在众人之前来考虑。简单说就是:圣人先人后己,薄己厚人,天下众人敬重他的品德,却又总是推崇推举他在众人之前。

译文:

天地长生而久寿。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生而久寿,生命不息,是因为她们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的得失生存而生存,所以他们才能够生命长久而不息。

因此,体悟并懂得遵循大道的圣人总是先人后己、凡事先考虑别人的利益而受到天下人的敬仰,从而天下人也甘心情愿地推崇推举他,并以他为先;体悟并懂得遵循大道的圣人从来都不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而是薄己厚人,先考虑别人的安危,天下人都爱戴他、拥护他,所以他自然也就常能保存自身的安危。

这岂不是因为他忘我无私、将自己的利益安危置之度外的厚德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的吗?所以这反而成就了他的最大私心,从而也帮助他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解读:

本章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是非常好懂得,意思也很明了。在本章中,老子以天道喻人道、以人道法天道,通过论述宇宙自热、社会世间的先后的辩证关系,核心在于阐释和教化万民顺遂天道行事,以后为先,以外存内,以忘我无私的厚德利益天下万民,先人后己,厚人薄己,最终获得天下万民的信任、爱戴和拥护,最终实现其以不私之私达到最大之自私的成功峰巅。

本章虽然寥寥数语,但结构却非常完整,且前后照应。其中一二两个小节可以作为第一部分,论述“天长地久”的原因在于“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的道理,三四两个小节可以作为第二部分,论述圣人“无私故能成其私”的道理。第一部分论天道,第二部分论人道效法天道。无论“天道”还是“人道”,道理都是一样的:天地厚德无私忘我,不为自己生而生,而为众人生而生,故能天长地久而长生;圣人厚德无私忘我,体悟遵循天道行事,先考虑别人的利益安危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安危,所以天下推崇其德,信任他、拥戴他、爱护他,敬重他为大家谋福祉,所以这反而成就了圣人的“不私之私而功成名就”。

老子的这种思想并不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浏览上网、观照身边的生活,人们因竞争利益有多少人失去了做人的道德底线,从毒大米、地沟油、有害食品再到森林破坏、江河变色、大气污染,置身我们生存的空间,吃的是有毒的食物、喝的是污染的江河水,穿的是有毒有害的化工纺织品,呼吸的是PM2.5严重超标的空气,放眼我们周围的环境,哪里还有一片纯洁干净的沃土?而这些都是“人人为我,人人争利”造成的恶果啊!

以前我们批老子思想消极,总说他是“无为”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其实老子是敬重自然规律,顺遂遵循自然规律,他是“无为而无不为”,那里是什么有些人片面理解的“什么都不做”的“无为”啊!由此上溯越千年,老子当为今日宇宙、自然、社会、道德而啜泣啊!

记得80年代初的时候,张海迪曾引用一位比老子晚了近2000年的欧洲哲人的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还曾经让国人很激动了一番,其实在但我们东方的一位叫老子的哲人,在他的道德经里,表述的岂不更清楚、更全面、更明白吗?

愿天下人,都能体谅老子之心,摒弃“人人为我,人人争利”的“小我”之私心,遵循老子所讲的“自然大道”,顺遂老子的自然之教化,行“先人后己、薄己厚人”之德,只有这样,自然才会和谐,社会才会和谐,人人都能受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释义》[作者:任法融道长]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老子 ...
道德经第七章注
一扫千古阴霾、为老子正名的解读:《道德经》第七章释义
老子《道德经》的几个主要观点
《道德经》杂谈:不出户 知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