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无明尽

​《心经》中有许多经典的佛句。其中广为人知的,要算“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以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等等。但是,在短短260字的《心经》中,用了很大比例说了这么一段“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甚至后面还有“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也就是说,后面所有的无,都与“无无明”有关。

那么,这里的“无无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又要“无无明尽”?

在知道这个之前,我们首先要懂得,什么是无明。

佛教当中,把无明分为两种,一种是自身的一种颠倒妄见。还有一种是无始以来,就存在自身内的。简单点说,一种就是外界所引起的烦恼,另一种就是本身所引起的烦恼。

所谓的无无明,就是要将所有的烦恼灭尽。比方说,你今天去买菜,你对钱有了执著,但是别人卖的菜要贵过平时,这个时候你的无明起来了,就会责怪人家这菜你为什么卖这么贵呀?如果对方心情好,会解释“现在物价都涨了,我只是跟着涨。”

如果你还不服气,自身的无明起来,就会与他争辩:“别人涨了你也不能涨呀?真是个奸商!”一般人在外界的刺激与自身的无明牵引下,很难发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如果你读过《心经》,想要用其中的话来约束自己,就会想到:“这是我的无明起来了,要克制它,要戒掉自己的无明。”说白了就是要去掉无明给自己带来的烦恼。

如果你能够克制住自己的这种无明,你就能做到一笑了之:“涨价就涨吧,现在做点什么生意都不容易。”转念你会想到,不过也就是贵那么一毛钱或者一块钱。为了那点钱,让自己的心不痛快,这就是无明在当中所起到的作用。

佛教的实修,说白了就是这么简单。佛陀让人去修行,并不是让人去供养佛教,也不是让人去不断地供养修行的人。而是让人自己去修行,去掉自己的各种烦恼,让自己得真正的自在。

那么,什么是无无明尽、为什么要无无明尽呢?

其实这句话,与前面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有关。

所谓的无无明尽,就是不要让自己,执著于无无明。当你明白了自身烦恼的,是因为无明引起的。这是好事,但是不要再将自己,陷入到为了让自己达到无无明,而紧守心中对无无明的执著。

这就相当于,当你明白了无明给自己带来了烦恼,你克制了自己的心念,明白了无无明是一种没有烦恼的状态后,你不要刻意让自己守在没有烦恼的这种状态。否则,你就无法做到五蕴皆空。因为你希望自己一直保持无无明的状态,也是一种执著。

五蕴皆空,不仅是无明烦恼要空,也要达到没有无无明的状态。这样才能“度一切苦厄”。达到这种状态,无明烦恼不会对你起作用,你自心也没有无无明的概念,甚至连烦恼是什么,都没有任何概念。这个时候,你才是真正的达到了空,达到了那种了无牵挂的状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解脱绝不是变成一具行走的尸体,苦厄可能很有趣
说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佛教经典语句
摘抄(七)《佛系 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明心见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