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标志文——“命象(域)不命意”作文写作指导(一)

文题标志是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客观符号,标志是标明具体物品与抽象概念(人、社会团体等)内在特征的意义记号。

不同的标志彰显不同的价值诉求:有的展示特征,有的呈现文化;有的追求设计的“惊人”,有的追求内涵的丰厚

标志传递了信息,显扬了精神,体现了社会的变革。

主要问题:不理解标志的内涵。它最好是外化为符号记号,内含特定精神文化的一个形象性的印记,可以凝结为静态的物,也可以是动态的定格的行为;可以放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去考察,表现为某种思潮某种现象某个作品象某个人物的某个行为,也可以聚焦一类人的某一精神特质;若从个体生命的角度思考,一定是这个生命的显著印记,非常独特绝不雷同,体现此生命精神特质的具体物象或特征性概念,总之,这是一个涉及某一特定形象类的文题,需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宏观构思的能力。

或者要准确理解标志,先得理解记号,记下的是一个时代、一类精神、一种特质,等等,总之必须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典型的一个形象或抽象符号。

方法指导:用标志造句,一定要说得通,什么是什么的标志,或什么标志着什么,内涵要精准,不可太泛,如“传统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标志”,传统文化太泛,各国皆有,典型的无逻辑句子。(加一句: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作文,构思时,要能够实现在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转换。)

注意:

1.      太泛通用的特征不是标志。如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执着信念,摒弃世俗。

2.      标志无法追寻。它不等同于精神或价值。标志这种记号是于评价中赋予的,因为更多时候并无这样一个有形的符号,它只是对人物对事物对历史事件的一种评价方式,

3.      强加标志作用。企图说明标志作用或标志的力量的观点也很无逻辑。只有标志着什么,是什么的标志,为何是它的标志,因为此符号体现了此物最鲜明的特征,如同它的印记。也可以体现一个时代群体心理,一个类群鲜明特征,一个个体显著精神,皆可。一个记号,不需要谈力量或作用,只要探究记号后的内涵即可。最重要的是内涵分析,因果分析有点牵强。类似无理句,标志必需要新,标志是明镜(镜子是反射的作用,标志只是记号)。消失的标志,标志是不会消失的。标志必须要变,必须创新。抹去不好的标志,留下好的标志。山水的标志。标志的变革

 

学生佳作

 

化而为一

硬汉精神显然是海明威的标志。鲜明构勒一个坚毅甚至强硬的大胡子形象。

只不过海明威不是很满意这个定论,所以产生了《过河入林》。(这句话前后无因果关系)人物尴尬的对白,冰山原则的失败运用,让当时的评论家大呼:“完全看不出是海明威”。那个昔日完全属于他的标志此刻难以顺从地粘在他脸上。难以以一概全地遮挡他所有细微表情。

标志是对过去的总结归纳,精准犀利,个性鲜明,但面对一个怀着无比的勇气和坦诚不断成长的生命,标志常会显现出陈是苍老感,洇出岁月的黄斑。有人困在里面一生走不出,有人振臂一呼给欣(应为“掀”吧)了。

时代的精英分子大多讨厌被类。因为标志在鲜明地表达和彰显什么的同时,一定泯灭了部分细节。但事实上每个人又不可避免地展现出个人物质,又不可避地被这些特质标注。所有的挣扎与突围,也许只是另加了一个新鲜的标志。所以为标志所困的人也无需时代寻求改变和突破,保持原来前进的姿态,以温和的热忱对待生命,化而为一,一以贯之。

翻到贾樟哥导演17年的一段采访,明显感觉到从前那个深入中国社会、敏锐坚定的年轻人略带了中年的味道。谈及他曾经的一系列标志性电影创作时,他咧嘴笑,有点收敛的味道,呼出一口烟,声音很悠远:“我得益于对从前的遗忘,我想要通过镜头表达时,一定是强烈感受到生活的固化,但我接受它。”

忘记过去的标志,或者说标志的存在不应对现下(当下)的自己产生阻碍。每次出发都是从零开始,贾樟柯的中年生活,似乎还依旧是年轻人的状态,他从不沉浸在身后的标志里。

如今的生活从丰富到复杂,似乎只是一夜之间的事,太多表达,太多色彩,太多鲜明独特的标志,人们以标志自动类、组合,形成一*为自己挑选标志,寻找归属感,却又不愿仅仅被标志覆盖。

没有谁会比自己更加相信自身的独特性和可能性了,找到自身不变的东西,走下去也不会惶然失措。当无法用标志注明的东西出现时,它本身就可以标志你自己。

我希望的社会,更加开放、包容、平衡和大度,一定会有化而为一的信仰贯穿它,这个信仰是每个人不以标志妄自定论自己,也不以标志妄图评判他人。我想这也是海明威写《过河入林》时希望的,余光中谈《乡愁》时希望的……

点评:本文的语言很有张力,不足在,观点不明确,或者说,找出观点很吃力。“忘记过去的标志,或者说标志的存在不应对现下(当下)的自己产生阻碍”,如果此为观点句,那么文题就不太恰当了。53分。

西南联大的铁皮屋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这句歌词是冯友兰先生拟岳飞《满江红》中“臣子恨,何时灭”一句所作的西南国立联合大学校歌。成立于抗战期间的联大,作为民族危急在望之时的最高学府,其教舍却不过是几间铁皮屋子。然而也正是这几间铁皮屋,成了西南联大“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的标志。

西南联大的铁皮屋是联大的一大标志,南开三所大学合并的临时大学。(一个逗号一个句号,运用不对。标志后改为句号,大学后改为逗号)校址定在了云南,还请来了林徽因梁思成夫妇设计校舍,梁先生很乐意受这个委派,但看看有限的经费,再看看自己设计的宏伟教舍,只得一再(减)简化,最后校舍是泥巴地,土坯墙,唯一称得上“标志”的,便是那铁皮房顶。

标志性的铁皮屋顶,却有一大缺点:下雨时极吵,而云南(昆明更准确)又是多雨的地区。教授们不得不提高音调来上课,有一次雨声实在太大,正在上课的经济系教授孙岱生先生(应该是陈岱生先生,特别提醒同学,千万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无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一堂课便在学生们静默端坐,聆听雨声中度过。风声雨雨读书声,无奈之举中却多了一些用意,铁皮屋成了联大人从容面对困境,乐观豁达的标志。

联大的校长梅怡绮先生

曾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铁皮屋不过矮矮的几间小房,也确实称不上“大楼”,然而它却依然是联南“坚毅卓绝”校训的标志,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铁皮屋为一代学子构筑了一方净土,让读书声能依然响彻在中华的大地上,不管何时何地,*续文脉,成为联大在那个时代中肩负的使命。想起联大便想它标志一般的铁皮屋,朴素之下,是时代的饱满与厚重,显扬联大人虔诚纯粹的拳拳报国之心。

铁皮屋的标志,显扬了联大人的政治追求,社会抱负。这样的精神体现在“艰苦卓绝”的校训中;体现在“为千夫之诺诺,作一土之谔谔”的联大纪念碑上;也体现在“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校歌旋律间。

点评:文章立意精巧,写得有趣。考场成此文,颇不易。根据作者文字里的灵气,如果在考后能够根据汪曾祺相关的文字,添加化用些联大的情境、昆明的雨,文章的韵味会更足。长此以往,可见精进。篇幅稍微小巧了些。61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年春节对联大全,好好收藏!
手机型号有什么用?
对联大全
二层铁皮屋,变身10年都不过时的日式小清新
梁思成“最委屈”的设计
雅长铁皮石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