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际工程承包业未来七大趋势

从交通、电力、水利、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到厂房、办公楼等企业建设,再到居民房屋建设,国际工程承包与各行各业都有关联;从北美、欧洲等发达地区到亚洲、南美等发展中地区,再到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无处不在;从BOT等综合运营项目到融资、咨询设计到施工管理、工程项目实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模式多种多样。


目前,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已占全球工程量的25%以上。作为一个跨行业、跨地域、具有多种业务模式的产业范畴,国际工程承包业已成为世界项目管理人才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国际项目管理知识创新的重要领域。


当前,国际工程承包业的发展呈现以下新趋势:


1

规模日益大型化、复杂化、涉及利益相关方不断增多,团队组成日趋多元化,跨文化管理难度加大

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投资主体结构的变化、承包商经营管理大型项目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包的单项工程正在朝着大型化、复杂化和方向发展,业主食愈来愈希望由一家大型承包商或承包商联合体来承担设计、采购和施工的全部责任。EPCPMC(项目管理总承包)等一揽子交钥匙工程,BOT(建设-经营-转让)、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等带资承包方式,成为国际大型工程项目广为采用的模式。


对于大型、复杂的国际工程项目,基承包建设可能涉及许多国家,如工程所在国、总承包商的注册国,还有贷款金融机构、咨询设计、设备供应安装、各类专业工程分包商以及劳务等可能属于不同的国家,由多个不同的合同和协议规定它们之间的法律关系,所有这些合同的协议并不一定适用于工程所在国法律。特别是解决它们之间的争议并不一定都采取仲裁程序或司法程序。这一特征使国际承包的法律关系变得极为复杂和难以处理。在法律不完备的发展中国家,以及未明示,但有“约束力”的国际惯例等,签约时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


同时,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不断增多,业主、总包方以及不同的分包方、业务相关方都要组建具有不完全相同利益的团队。即使是同一个团队的成员,由于来自于世界各地,利益诉求、工作习惯与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为了实现工程建设的总目标,跨文化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


2

国际工程的技术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建设中使用的技术、规范等越来越细化、多样,技术标准的规范统一难度加大

高新技术产业化使工程承包业及相关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工程管理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科技含量已经成为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的新杠杆。预期未来几年,国际服务贸易标准化对工程承包商资质和服务标准的新要求,将成为市场准入新的技术壁垒。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国际性的行业技术标准组织不断完善,覆盖的全球市场不断扩大,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不断深化、细化;同时,欧洲、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行业技术标准组织也在不断完善、发展,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也不断深化、细化。由于历史原因,国际性的行业技术标准组织制定发布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与区域性组织、规程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较大的区别。在一项国际工程合同中如果不强调规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和规程,就可能由于把工程搞得五花八门、互不协调而争议不断。


因此,承包商进入国际市场时,必须熟悉国际常用的各种标准、规范、规程,并使自己的施工技术和管理适应国际标准、规范和各种规程管理的要求。同时,也要熟悉进入国家和地区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和各种规程,并在工程建设的前期投入较大力量,尽量统一各利益相关方在这一工程上的标准、规范和各种规程,使各团队成员能够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3

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形势十分复杂,对国际工程承包业的影响明显增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不断变革之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转折。经济全球化趋势,一方面正在加速发展,另一方面它的消极作用日益凸显。世界经济多极化与世界经济区域化并存,南北矛盾突出。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和平、缓和、稳定,但依然存在局部的战乱和动荡。


未来一个时期,国际安全挑战将更加复杂多元,从经济危机到社会动荡,从文化冲突到热点冲突、恐怖活动,从全球挑战到地区灾害,乱象纷呈且相互交织。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部分国家或地区由于不可避免受到周边国家或地区经济危机、文化冲突、宗族冲突等方面的影响,风险较大。


因此,除了工程本身的合同权利和义务外,国际工程项目会受到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形势变化的巨大影响。例如,某些国家对于承包商实行国别或地区的限制或歧视性政策;还有些国家的项受到国际资金来源的制约,可能因为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如制栽、禁运等)而终止;或因工程所在国的政治形势变化(如内乱、战争、派别斗争等)而使工程中断。国际承包商必须密切关注所在国及其周围地区,乃至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和影响,采取必要的防范风险应变措施。


4

建设周期长、可变因素多,使用的货币种类和支付方式式,风险大,防范风险的投入不断增加

通常情况下,国际工程从策划、投标、缔约、履约到合同终止,再加上维修期,最少也要两年以上,大型或特大型工程的周期更长,有的甚至在十年以上。国际工程涉及的领域广、合同期限长,常使承包商面临诸多难题,如资金紧张、材料供应脱节、清关手续繁琐等。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实施要涉及多方面的利益相关方,有些大型工程项目的实施从纵向和横向关系看,有时涉及到几十家公司,需要签订几十分合同。所以承包商不仅要妥善处理好与业主、监理工程师之间的关系,而且要花很大精力去协调各个利益相关方彼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国际工程承包要使用多种货币,包括承包商使用部分国内货币支付国内应缴的费用和总部的开支;要使用工程所在国的货币支付当地费用;还要使用多种外汇以支付材料设备等采购费用。国际工程承包的支付方式除了现金和支票外,还有银行信用证、国际托收、银行汇付、实物支付等不同方式。由于业主支村的货币和承包商使用的货币整体上存在着差异,而且在整个漫长的工期内按陆续完民的工程内容逐步支付,使承包商时刻处于货币率浮动和利率变化的复杂国际金融环境之中,把握不好就会带来巨大损失。


与国内工程相比,除了上述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之外,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自然、经营管理等风险普遍存在。只有将风险评估、预警、处理预案、保险等内容转变为企业海外经营的必修课和必要支出,才能防患于未然,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才能可持续发展。


5

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念不断深入,工程安全和绿色工程逐渐为各国所重视

随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使利益相关方都满意成为国际工程项目的最高追求。在国际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管理人员、建设人员以及间接参与的其他人员、项目周边环境涉及的人员,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权性;要统筹协调好项目业主、总包方以及不同的分包方、业务其他相关方的利益关系,使大家能够维护工程项目建设的大局;处理好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将绿色工程的原则融入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之中;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有效降低事故率,甚至使工程现场零事故。


6

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分工体系不断深化,国际承包商之间的联合与重组愈演愈烈,融资能力逐渐成为承揽大型工程承包业务的关键

当前,美国、日本、欧盟等胃家和地区的大型承包商在技术专利、融资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在技术和资源密集型项目上已形成相对垄断。同时,发展中国家承包商不断进入国际市场,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地竞争日趋激烈。


发达国家承包商及双边和多边金融机构都认为最低价中标的竞争模式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正呼吁建立一个透明、高效的投标程序,确保只有那些证明自己有能力完成项目的承包商才能通过资格预审。一些国际大承包商已经开始从单纯的承包商角色越来越多地向开发商角色转变,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转移,使得国际工程承包的产业分工体系进一步深化。


国际承发包方式的变化使得承包商的角色和作用都在发生变化,承包商不仅要成为服务的提供者,而且要成为项目的投资者和资本的运营者。尤其在对大型和超大型项目的运作方面,一般企业很难独立承担。很多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都在通过兼并重组、成立项目联合体或者战略联盟等方式,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


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增加、业主结构的变化,工程发包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发包方越来越重视承包商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带资承包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项目融资呈现出不可阻挡的发展势头。据估算,当前带资承包项目占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65%,这意味着承包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将很难有所作为,项目融资能力逐渐成为承揽大型工程承包业务的关键因素。


7

强化创新精神,提高管理水平,成为国际工程承包商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持续强化创新、提高管理能力,才能取得竞争优势。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工程材料、建设工艺与相关服务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努力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化;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形成技术创新的推动保障机制,提升工程材料、工艺、技术开发的水平;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管理和保护。


持续推进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商业模式,推进科学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文化管理,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国际工程管理向科学化、集约化、精细化转变。


例如,充分利用我国外汇充裕和基础设施建设实力强的优势,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可以在欧洲、拉美、东南亚创造出新的发展模式。

来源:项目管理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企业国际工程总承包的问题及其对策
国际工程市场开拓总论
国际建设工程项目EPC的发展与项目过程管理
项目管理模式的变化及EPC合同的风险与对策(文章) - 合同管理 - 工程管理 - 东南西...
EPC工程总承包短板在哪里?(一文分析EPC优缺点及风险控制)
工程项目的承发包模式和管理模式(工程项目承发包五种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