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园光阴故事 | 致华工校庆日

2016年初冬,北京比往年冷得要早些,如果凛冽的寒风可以吹散雾霾,不妨再冷些吧!雁已南飞,此时的南国广州正是最舒适的季节,也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华工校庆日。广州还好吗?华园,别来无恙?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这样的歌词最能表达对美好大学时代的眷恋与回忆。转眼间毕业惜别华工后已流逝二十余载时光,不知不觉也到了怀旧的年纪。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的华工校园生活,处于当时与内陆城市有别的改革开放前沿广州生机萌动的时代背景下,称得上是一段值得庆幸的人生经历。



华南理工大学(简称华工,雅称华园)和中山大学(简称中大)是岭南高等学府中最为璀璨的两颗明珠。今日华工坐落于五山丘陵之间(现华工包括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的五山校区和位于广州市番禹区的大学城新校区,本文“华工”专指五山校区),今日中大则位于珠江南岸江畔。民国时期华工原址为老中大校址,1932年邹鲁任校长即开始规划并建设的老中大校园即为今日华工雏形及华农(华南农业大学之简称)局部。


原中山大学规划图


当时在三十个月内快速建成的仿宫殿式民族风格或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物也保存至今并作为华工校舍仍在使用,包括石牌坊、体育馆、12号楼(原中大法学院)、5号楼(原中大文学院)、6号楼(原中大理学院)、7号楼(原中大化工系)、8号楼(原中大电机系)、9号楼(原中大工学院土木系)、11号楼(原中大工学院实验室)及“东一”至“东五”宿舍楼等,由中国近代著名建筑师杨锡宗先生完成校舍总体规划及一期工程设计,由林克明、郑校之、余清江等建筑师完成二期及后续工程设计。这些老建筑多为二至三层,采用多种形式的中国传统宫殿式屋顶、台基及斗栱、彩绘等细部装饰,主体造型以中式为主,细部处理又借用西式手法。形成风格统一的近代历史建筑群,每座建筑又独具特色、绝不雷同。


中国近代建筑先驱杨锡宗先生


中国近代建筑先驱林克明先生


石牌坊


体育馆


12号楼(原法学院)


5号楼(原文学院)


6号楼(建筑红楼


7号楼


9号楼


东二宿舍楼


华工的前身中山大学工学院创建于1934年,是我国“建筑老八校”之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华工正式组建,由当时的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相关工程系科、广东工业专科学校四所院校为基础,会同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武汉交通学院、武昌中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六所院校中与工科相关专业组建而成,命名“华南工学院”,1988年华南工学院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1987年华工地图


华工是山清水秀的山水校园典范,占地面积200余公顷。校内丘壑起伏、碧波荡漾,建筑因山就势融入绿意盎然的自然环境中。从东湖、西湖、半山公园、百步梯、南秀村这些地名即可想象湖光山色的田园风光般的校园景致。



1993年夏,经过四年大学生活已适应了岭南湿热潮闷的亚热带气候,临近毕业同学们纷纷在华工的各座标志性建筑物及构筑物前合影留念,以依依惜别的心情再多看几眼此时的美丽校园。


1号楼


图书馆


2号楼


27号楼


华工正门西南侧与其拉开较长距离的石牌坊及穿过石牌坊一路上坡直至校门口的五山路成为前往校园的具有仪式感的前导性空间。石牌坊建于1935年,由杨锡宗先生设计,是原中山大学的正门牌坊,由前后两排共计12根华表造型的石柱形成五开间的门道,石柱柱头为花蕾状,柱基前有抱鼓石。牌坊正面额板上的字原为“国立中山大学”,建国后中大迁走时改为“为人民服务”。



华工正门前为一开阔平地,西南侧为公交车站,坐得最多的是前往广卫路、北京路的22路车及前往广州火车站的234路专线车。五山路在校门前继续向东北方向倾斜并延伸至五山镇。当年的校门是带有1950年代时代特征的全国各地高校近似的那种现代牌坊式大门,白色带镂空纹样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和柱头的绿色面砖是大门仅有的装饰。并非华丽的校门却令人倍感亲切,它注入了华工学子太多的情感,我们上美术课时还曾画过校门的素描。


原华工正门


华工正门坐北朝南,自此向正北方向展开校园的主轴线空间序列,校门内两排高大笔直的广榔树强化了轴线关系及空间的纵深感,将视线引向正对校门的华工主教学楼即1号楼。校门内西侧为屋顶由连续弧券组成的13号楼;东侧为图书馆,由北侧的旧馆与南侧毗邻贴建的新馆组成,旧馆建于1950年代,由岭南派建筑大师夏昌世先生设计,立面以竖向线条为主,造型结合包豪斯式的简约形式与利于遮阳通风的亚热带气候特点。白色新馆与之协调并以顶部体块的逐次出挑形成特征,新馆建于1990年代我们在校时期,记得刚竣工投付使用时我们建筑学系学生还曾来帮着搬运图书。


13号楼


图书馆


图书馆东侧是中西合璧风格的体育馆,建于1936年,由关以有先生、余清江先生设计。建筑由主楼和两侧附楼组成。主楼南立面为四柱三门二层牌坊式造型,由拱券门、须弥座、绿琉璃瓦挑檐、仿木斗栱、檐口彩绘、浮雕纹饰等细部元素构成。附楼为绿琉璃瓦硬山顶,采用如意形滴水,墙体为红砖砌筑。印象中上学时只有学校开大会或举行庆典活动时才来体育馆,上体育课都在体育馆南侧的东区体育场。


体育馆


华工1号楼是学校的主教学楼,建于1950年代,由夏昌世先生设计。通体灰白色调的建筑体量横向舒展,位于校园主广场北侧。横向做中心对称的七段式划分,体块之间略微转折。中部主体五层,由通高的立柱和窗上口双层横向遮阳板形成主要立面特征,在主体屋顶向内收缩并带挑檐的局部六层扁平体块加强了主楼的中心性构图。东西两翼四层,每翼又由中部突出的较实体块分做三段,内侧与主体连接处是带立柱的外廊,外侧端部为不带立柱的出挑外廊。亚热带的强烈日照为建筑带来体积感十足的光影效果。1号楼是大学时代来这里上课次数最多的教学楼,也是学生上晚自习常来的最佳场所。想想自己当时似乎只有考试前才到1号楼上晚自习,利用考试前的几天时间临阵磨枪、突击学习一学期的课,甚至不能说是复习,因为不少课本考试前才第一次看。平时上课在专心听讲方面自己的表现也不堪回首,广东天气炎热,上着课打瞌睡甚至昏昏欲睡都是常有的事,然后被清脆的下课铃声吵醒,仍带着倦意离开教室。


岭南派建筑大师夏昌世先生


1号楼


1号楼南北两侧的室外地坪有半层楼的高差,这给1号楼贯通南北的主门厅制造出趣味性的室内空间,主门厅是一个两层高的共享空间,两侧宽阔的开敞式台阶上至半层高度的休息平台即到达北侧门厅,出北门厅后来到树木茂盛的半山公园,其尺度宜人的优雅环境由南边的1号楼、北边的2号楼、西边的3号楼及东边的4号楼四面围合而成。



半山公园


2号楼是华工的行政楼,位于校园主轴线的尽端,由南北相接的旧楼与新楼组成。旧楼建于1935年,主体为三层框架结构,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屋顶为覆灰瓦的歇山顶造型,檐口有斗栱装饰,窗槛墙有纹样装饰。新楼与旧楼贴建,主立面朝向北侧的东湖,总体形成从旧楼南侧的半山公园向东湖南岸的叠落,四层新楼由局部突出、正侧两个方向的三座绿琉璃瓦歇山顶及二至四层顶部横向的绿琉璃瓦小坡檐组成,与旧楼风格谐调一致。


2号楼


1号楼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山丘。分峙东西坐落于两座山丘之上的两座中式大屋顶建筑是华工校园内的最为经典的近代历史建筑。


5号楼(文学院


12号楼(原法学院


5号楼(原中大文学院)位于东侧小丘之上,建于1935年,由郑校之先生设计。建筑坐北朝南,由三层主楼和东西两侧二层附楼组成,整体呈凹字型。主楼为绿琉璃瓦庑殿顶,采用凤凰瑞兽脊饰,二层阳台横向贯通的实体栏板及三层阳台的绿琉璃瓦坡檐形成水平线条。主入口由四根西式纺锤形巨柱托起上方突出的长条形阳台形成宽大的雨篷,成为南立面的视觉中心。上学时从宿舍到此楼上课都是走小丘北侧曲折狭窄台阶组成的上山小道,路径不长,山也不高,却是富于转折变化的空间体验,山顶建筑也与自然地貌相得益彰地融合在一起。依稀记得曾在此楼上高数课及力学课。


5号楼(文学院


1号楼西侧半山西路的西南侧有一组很陡的台阶通向位于西侧小山丘山顶的12号楼(原中大法学院),这组台阶就是被华工学子津津乐道的“百步梯”。台阶由三处休息平台分做四组,每组25个台阶共计100个台阶,台阶两侧和中间设刷绿漆的钢管扶手。上学时每次去山顶的12、22、23号楼上课都要爬百步梯,也曾一步步数过这些台阶,确为一百步。不知当初建百步梯是否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数字寓意。


百步梯


登上百步梯,即到达山顶平地上以坐北朝南的12号楼为中心并与东西两侧的22、23号楼形成三面围合的院落空间。12号楼(原中大法学院)建于1935年,由林克明先生设计。建筑由主楼和东西两侧的附楼组成,三层主楼采用绿琉璃瓦重檐庑殿式屋顶,南立面红砖墙外露10根巨型红色檐柱。附楼为绿琉璃瓦歇山顶。主楼正前方有一双层台基的圆坛,采用中式传统石质栏板及望柱造型。记得有次全体同学在熬夜赶图后来12号楼上课,老师点完名后,竟有超过半数的同学困意难当地趴在课桌上睡着了。老师大概也能理解建筑系学生熬夜画图的不易,也不和同学们计较。


12号楼(原法学院


22号楼和23号楼为三层现代建筑,在12号楼前东西两侧呈对称式布局,楼型为镜向关系的两楼均在南北两翼间设空中连廊。


22号楼


从12号楼西北侧走小路下山,即来到东湖西南侧的27号楼。27号楼是一座七层高的现代建筑,主体呈U字型、首层呈回字型围合成内庭院,各层围绕内庭院设置宽敞的外廊。主门厅位于西北角。27号楼是设计绘图大楼,我们建筑学系一至三年级时的绘图专用教室在靠近大楼西北角楼梯的六层,每个学生的零号制图板及座位也是固定的。大一时的钢笔线条制图、大二至大三每学期设计课的两个长题和一个短题以及大三上学期的一次快题都是在这里完成,因此27号楼的专用教室也是我们待过最长时间的教室。画图时常戴着耳机一边听磁带里的歌一边画图,最常听的是谭咏麟和张国荣的粤语歌。大二上学期由叶荣贵老师指导的住宅设计参加广州市首届小套型住宅设计竞赛并获得三等奖,后来主办单位广州市房地产学会把我们的获奖方案卖给房地产商,我的台阶式花园住宅方案被15家单位采用,获得主办单位给的600元报酬,这已是相当于大半个学期生活费的不小数目,再加上大三时姜文艺老师指导的旅馆设计获得华工建筑学系彭氏奖三等奖的100元奖学金以及自己在深圳市建筑设计公司(后来的深圳市设计院第三分院)设计实习三个半星期的96元工资,成就了我在大三暑假第一次与同学结伴的旅行(华东江浙沪皖三省一市游)。难忘师恩!老师们当时谆谆教导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27号楼


27号楼北侧是位于东湖与西湖之间的湖滨厅,一座低层餐厅建筑。笔直长条形的东湖和自由形状的西湖形成人工几何形式与自然形式的对比,西湖中部横架一桥将湖面分为两部分,桥东侧近湖北岸有一树木茂盛的小岛,是学生“拍拖”(粤语“谈恋爱”)的好去处。


东湖


西湖


27号楼西侧是“西二”至“西四”女生宿舍。


西二宿舍


在东湖的最东端,“东一”至“东五”五座男生宿舍楼呈半圆形围合并向东湖敞开,楼建于1933年,由杨锡宗先生设计。三层的宿舍楼为中西合璧式立面风格,采用绿琉璃瓦挑檐、砖线脚、传统装饰符号等丰富细腻的东西方细部元素。屋顶亭子间的小坡檐、顶层外窗上口由雀替形牛腿支撑的小坡檐窗罩及中央主入口开间两侧砖砌壁柱顶部的“如意”、人字形、圆形、菱形等符号装饰成为显著的立面特征。朝向西南的“东二”是建筑学系男生宿舍,是四年大学生活记忆中各种有趣故事层出不穷的地方。初来乍到时,像广东同学那样在硬木板床上直接铺上一层凉席睡觉很不习惯,后来却感觉硬邦邦的是如此舒服;听国内最早的调频立体声珠江经济台学粤语;夜晚熄灯后和同宿舍室友彻夜聊天、秉烛画图;酷暑难当的夜晚试过到屋顶露台铺上凉席仰望着星空入睡并在清晨被冻醒;大汗淋漓的夏日里一天要冲上几次凉解暑降温,冬天即使冷到零度也得哆嗦着在水房冒着白汽洗凉水澡;在教室熬夜画图至凌晨回已锁楼门的宿舍,从宿舍东南山墙的一层铁栅栏门再借助二层窗槛墙之间被掏空一块砖的洞口作为攀登支撑点再从二层走廊尽端的窗户一跃而入;高高的走廊上空挂满用衣叉撑上去晾的滴着水的衣服;深夜在走廊西北尽端两侧的水房和厕所间穿梭的硕大的水耗子;窗外一墙之隔是华农绿荫如盖的校园风光,也是美术课作业一周两张钢笔速写画得最多的地方……


东一至东五宿舍楼


从“东二”宿舍出来,向西走到东湖北岸的湖滨路,是刚入学时在校内军训之处,在湖滨路练队列和正步走,在湖畔的草坡练习匍匐瞄准。在湖滨路北侧的一长排篮球架间、三层的华工建筑设计院小楼东侧,有一条狭窄的上山台阶小径,由此上至小丘之上,南侧华工设计院红墙绿瓦的现代建筑与北侧的7号楼及东侧的6号楼形成三面围合,并以坐东朝西中心对称的6号楼轴线为中心。


华工设计院


7号楼


建筑红楼


正对6号楼的缓坡车行路在西南侧转折后通至湖滨路,湖滨路北侧的逸夫科学馆毕业前刚建成不久。



逸夫科学馆


7号楼(建工系)为原中大化工系,两层高的建筑建于1934年,由林克明先生设计,屋顶中部主体为单檐庑殿顶,两端体量转折收进,亦为比主体庑殿顶略低并与其穿插的的庑殿顶,形成对主体庑殿顶的烘托。主体红砖墙外露巨柱式柱列形成九开间,两端以实墙结束。檐口设装饰斗栱,斗栱及额枋施以彩绘。主入口设带有传统石质栏板及望柱的台阶和月台。


7号楼


6号楼又称建筑红楼,是建筑学系的系楼,可谓华工建筑学子的圣殿。原为中山大学理学院,建于1933年,由林克明先生设计,二层建筑呈坐东朝西的凹字型,三面围合成庭院,二层围绕庭院设敞廊和巨柱式柱列,柱头、额枋及装饰性雀替均施以彩绘,屋顶采用绿琉璃瓦双坡顶,南北两翼端部为歇山顶并与中部主体屋顶转接形成整体。大四时的绘图专用教室在建筑红楼,毕业设计连续一个月夜以继日不停画图的日日夜夜在此度过,我的毕业设计是刘管平老师指导的广东佛山市福贤路旧城改造项目,总共画了11张1号图纸。依稀记得我们建筑学89级乙班的绘图教室在建筑红楼首层的东南角附近……


建筑红楼


随着广州至北京的16次特快列车(红灰相间的车厢颜色是比绿色车厢的直快与普快要快很多的特快列车的标识)的轰鸣与启动,大学四年校园生活也终于被划上句号。别了,广州;再见,华工……


时光的特快列车快速行驶至2000年1月20日。阔别广州和华工六年半后,下午沐浴着南国温暖的冬季阳光,悠然自得地从水荫路出发,途经沙河、天河等地,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徒步走回华工。从偏僻的西南侧校门进入校园,穿过几座学校的教职工宿舍楼,行至视线豁然开朗的1号楼前,回首往事、恍如昨日,不禁双眼湿润。1号楼灰白色浑然一体的横向建筑体量仍舒展铺陈于曾称之为东方红广场的校园主广场北侧,其东南侧的体育馆北侧已建起圆形的新体育馆,建筑采用红色面砖与蓝色玻璃幕参差交错,沿圆形外轮廓均布的白色涂料饰面的圆柱与圈梁组成外露格架,伸出屋顶的圆柱及斜向红色钢管拉索、主入口的斜向拉梁与斜面玻璃幕、顶部托起圆盘的通天圆柱及环绕它的螺旋形楼梯成为立面的视觉焦点。不经意间走至东校门外的五山镇,路口转弯处的五山书店竟还在那儿,这书店是上学时校门外去得最多也是最喜欢去的地方,特意买本书留念,当然书上不能少了五山书店紫色的专用印章……


新体育馆


2001年1月29日上午,微风拂面,呼吸着与北方寒冷干燥季节不同的湿润清新空气,从广汕公路出发,步行至华工北侧校门,由此进入华工化机系和管工系所在的北部园区,这里因上学时极少来而印象模糊。顺着随山势起伏的弯曲道路一路南行,路两侧的校园建筑不多,植被却非常丰富,路也像乡村道路般将北部园区与南部主园区连接起来。经过华工附中门口,下坡后再转折向东,就来到西湖北岸,湖心岛西侧临湖建起一座新楼,顺着东湖北侧湖滨路去到“红楼”和“东二”,还登上百步梯去了“法学院”,还去了……然后到华工正门外东南侧的餐厅品尝久违了的广东中午茶……




2009年10月14日,是湿热潮闷的阴天,在前一天去过番禹新建的大学城校区之后,乘坐亲戚驾驶的小轿车来到华工正门,上学时美术课画过素描的建国初期标准样式的现代牌坊式大门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由四组翻折造型的粗壮柱墩形成的具有韵律感与时代气息的大门,在门前广场中心刻有红色校名的横向巨石前以校门为背景留影。校门内侧两旁的树木更加浓密茂盛,1号楼前面的广场正中矗立起孙中山先生铜像。1号楼的窗槛墙贴上了红色面砖,主体二层高窗的上下遮阳板间以白色百页封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为学校主楼的原有尺度。1号楼西侧山丘上的22、23号楼除了外廊、连廊立柱、栏板以外的主墙体也贴上红色面砖,建筑变新了,怀旧的感觉却削弱了。27号楼仍维持原貌,不花哨却感觉亲切。在7号楼西侧上学时踢足球和打排球的土操场上,建起一座由红色面砖与绿色琉璃瓦小坡檐划分为竖向三段式的高层教学楼,成为校园建筑新的制高点,也位于正对校门及1、2号楼的校园主轴线上,使原先终止于2号楼的主轴线延伸至此。但对其东侧小山丘上的6号楼及7号楼的尺度感、位置感及景观标志性造成影响和削弱。


今华工正门


校园主广场


1号楼(翻新后)


22号楼(翻新后)



2012年12月26日,晴间多云。坐地铁在五山站下车,五山书店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当年购买制图纸的文化用品商店也不知去向,桌球室、投影厅更是了无痕迹。向南绕至最南侧的石牌坊,石牌坊南侧横着一座高架桥。重走石牌坊至校门的上坡路,从正门进入校园。1号楼、百步梯、“法学院”、“文学院”、建筑红楼、“东二”,依然是这些每次回华工都必去的地方。进入1号楼两层挑空的门厅,依然是灰色的大理石柱子、深色的楼梯扶手和梯形连贯的铁艺栏杆;进入“法学院”的走廊,依然是红色泛着光泽的六边形地砖;进入建筑红楼,依然是红色的水磨石地面,深色木制的门扇、窗套、踢脚板、橱窗窗框及楼梯扶手,古朴而典雅;“东二”宿舍已被改为华工设计院的工作室,山墙上二层窗槛墙上掏空一块砖的墙洞也早已被补平……


1号楼主门厅


1号楼走廊


12号楼(原法学院)走廊


建筑红楼内景


原东二宿舍楼(今华工设计院工作室)


2015年1月隆冬时节,电视剧《别叫我兄弟》在北京卫视热播,剧情讲述的是两个北京胡同中长大的好哥们儿之间的爱恨情仇及不同的人生轨迹,也是奋斗与创业的励志故事,其时代背景跨度为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末,尤其能唤起70后们记忆深处的情感共鸣。剧中也有男主角南下港粤经商及女主角到南方读大学的故事情节,似曾相识的亲切场景在电视屏幕中赫然出现:西二学生宿舍、2号楼、1号楼门厅、1号楼广场、孙中山先生铜像……



2016年11月17日,北京阴有中度雾霾。广州天气好吗?华园是碧水蓝天吗?今天是华工校庆日!遥祝母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疫情下,哪里玩?带你逛逛民国时期广州大学城……
开封·河南大学(下)
迈拓分享 | 走进华工——找寻岭南现代建筑的“夏式遮阳”
岂止于大|美不胜收的华农校园:怎么走,最好看?
厚重的文化,清新的记忆
张清平|我是景色 也是目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