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味地黄丸真的有那么好吗?

前言:此篇主要是阐述下六味地黄的历史渊源,同时在我的认知范围内,告知不适合服用六味地黄的人群,如有不对之处,希望能给予指正。


六味地黄丸出于宋朝儿科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化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的八味地黄丸,去掉桂枝和附子,组成熟地、山萸肉、山药和茯苓、泽泻、丹皮等“三补三泻”的名方,其用于治疗小儿囟门不合以及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等“五迟证”。中医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些症候,主要是因为肾阴不足,发育迟缓所致。但是由于时代浪潮的推动,六味地黄丸已经成为补肾名方,无论男女老少都备受推崇。有的甚至把它作为补肾壮阳的保健品。可是你真的懂六味地黄丸吗?

六味地黄丸,之所以始于儿科,必然有它的渊源。第一:小儿是至阳之体,无须附子肉桂等辛热之品来化六味地黄等滋阴之品。第二:小儿脏腑柔弱,正在发育成长。又肾主藏,主生长发育,所以先天禀赋不足等病症都责之于肾。故小儿出现这些发育迟缓的时候,是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来滋补先天。第三:在天癸至之前,肾气未盛,小儿所受的风寒暑湿相对容易驱除。此时是可以根据情况服用。等天癸至,肾气盛时,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青春期,相火容易妄动,自此之后,所受的风寒湿邪就相对不那么容易驱除,从而逐渐的形成各种体质。

正是太多人不知道这个,单纯的因为“滋阴补肾”,就不分青红皂白的自己买来吃了。可是实际上以下几种情况是不适合服用的。

第一:感冒。当人感冒的时候,风寒湿邪处于肌表,此时需要解表散邪,突出在“解”

“散”,而六味地黄是滋腻之品,很容易敛邪。这就应了中医里的“闭门留寇”。此时是不能吃的。就算感冒自认为好了之后,也不能立即服用。因为感受不到的那么点邪气,还需要一段时间自身调养来驱除。

第二:暑热。在夏天的时候,天气很热,但是往往夹杂着暑湿。很明显的就是出了汗之后,身上黏糊糊的。这种情况是不能服用六味地黄的。尤其是在三伏天的时候,晚上很热,会因为出一身的汗而难以入眠,此时我认为是正常现象,切勿因为六味地黄能治疗夜间盗汗而服用,这就大错特错了,其一就是很容易把暑湿留住,其二就是在大半夜过后天气转凉,单薄的身体会受风寒。若是用六味地黄就会留住风寒。这就很划不来了。

第三:脾胃不适。在胃胀腹泻的时候,需要的是燥湿平胃,而不是滋腻补肾。这种情况明显,很容易防范。可是往往在有轻微纳呆胸闷而感觉不明显的时候,就会忽视,从而导致纳呆更严重。而纳呆往往是湿气大。所以不管怎么,只要脾胃不适,最好不要服用。

第四:大便黏腻。凡是体内有湿的人,舌苔有些厚腻,大便粘而不成形。这就需要根据情况来除湿,不过湿气从来都是很难除去的。

第五:阳虚体寒。这样的体质自然是不能服用的。因为,所谓的肾阳虚基本上都是在肾阴虚的基础上慢慢发展来的,可是有的会伴随着虚热或者是寒热,这样会误用六味地黄。尽管如此,也不能因此来补阴,此时需要的是补阳而化阴。

第六:阴虚发热。这种情况,看起来是最适合六味地黄的。可是让我来看,却不是的。《内经》云:无阳则阴无以生。也就是说,没有阳的话,阴是生不起来的。对于六味地黄的话,没有另外两味阳药,一很难生阴,二很难引火。

第七:房事过后。房事过后,自然会因为消耗来考虑补补肾。不是这样子的。房事,是会失精。可是六味地黄毕竟不是什么营养食品,吃了也不会把丢失的给补回来。这时候需要补的是气。正如我们都知道的,在大量失血之后,同样气也会随之而丢失,从而中医会有这么个说法“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精血同源,精在丢失之后,同样的,气也会丢失。所以过后,感到的是气虚。因此,需要从脾胃来补气。另外,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更需要调理脾胃来尽快补给亏损的精华。

第八:老人。不要因为人慢慢变老而更加钟情于六味地黄。因为,随着人的衰老,阳气也会随之而慢慢丢失。所以,老人的阳气,会越来越少。这时候,不是需要滋阴,而是需要补阳。不是需要补肾,而是需要调补脾胃。因为有胃气和阳气,才有生机

第九:贪饮寒凉。对于现在这样的社会,外有制冷空调,如若再贪饮寒凉之品,那么就很容易胃寒,而逐渐的形成体寒。而初有寒气时,最好的排除就是发汗。如果不注意再服用六味地黄,则是雪上又加霜了。

第十:医生误用。如果医生辩证不准,或者没有追根溯源等等,从而被动服用,这样成为受害者,也不是没有。

对于以上情况,是我能考虑到的。希望给各位参考,在最后,我想说的就是脾胃与肾,哪个更需要重视。这个话题自古就有争论,不过我偏向于脾胃。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都需要脾胃供给营养。不管先天之肾好与坏,同样需要后天的补养。如果脾胃不好,肾再好,也会慢慢受到影响而逐渐变的不好。因为“土克水”。所以,记得“脾胃好,生病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疗小讲堂之小儿脾胃篇(上)
冬养22个必懂知识,冬藏好,春天阳气才能生发!
养生关键:中年振基论,你听说过吗?
生死一阳牵
李老讲免疫系统病及代谢病的治疗
《小儿药证直诀》益黄散的应用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